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如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性话题,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和家庭,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潜在动力所在,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是当务之急,改进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有很多,本文从完善大学生管理角度来分析改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管理 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再加上往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况且今年中国GDP下调到7.5%,很多企业缩招员工,或者想招一些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员工,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还有很多低年级的大学生开始扎堆招聘会,提早探看就业形势,根据企业需求充实自己,使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能好一些,这都说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出现就业难的现状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个人原因。(1)社会原因:结构性矛盾,出现了供求错位。现在我国很多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专业不相符,造成严重错位。高校四年一个周期,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速度,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致使我国每年对专业的需求也变化,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就可能变成滞销专业,据调查,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高校供给和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近几年,各个高校扩招,毕业人数数据不断攀升,使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深,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则增加到280万,2005年338万,2007年495万,2009年610万,2013年则是699万,其中这还不包括数以万计的高中、中专毕业生、海外留学生,但社会的就业岗位相对增长却远远低于此数;(2)其它原因:很多大学生准备不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模糊,这反映出大学生管理现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松散、缺乏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缺乏管理等问题。中国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多中国学生为了考上自己梦想的大学的时候,刻苦努力,拼命学习,但一旦上了大学,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在认真学习了,加上大学的教育和初、高中的学习情况不相同,更多的是体现其自由,不在有老师天天对你谆谆教诲,加上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安逸的生活,没有生活压力,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没有很好的明确,也就不相应的充实自己,造成在大四就业的时候才发现对就业一无所知,准备不足。麦肯锡的一份《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却称,“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恰当,有不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大学生一直被公认为是精英阶层,找工作的时候,老少边穷的地区不想去,反而挤破头去沿海发达地区,还没开始工作,就开始想着福利、待遇等条件,或者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造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三、从大学生管理角度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学校应该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职责,首先,强化对各层次大学生的管理,在保证大学生正常出勤上课的同时,在每学期要对每一个大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课外职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架构。对不服从相应管理的大学生实行淘汰机制,要让大学生每学期都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和积极的竞争意识。其次,学校应当积极地为各专业学生联系相关的实习企业,现在我国的学校给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都为生产线流水工,针对性不强,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多大的帮助,通过联系足够多的企业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到企业中真正锻炼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而不是像现在大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效果。同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在大学生管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改善学生的相关不足,而不是等到学生毕业以后。再次,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课提前到大一,在学生第一年入校时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帮助每个学生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分阶段发展目标。职业规划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动手能力、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能力各方面科学地为学生提供将来就业方向的建议,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员和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锻炼每个学生的相关能力,学生可以借此机会补足自己的短板,就像“木桶效应”所说,通过提高自己的短板进而使自己的各项能力变得更强,让学生尽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很好的胜任未来的工作。最后,大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改进自己的大学生管理系统,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增加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动,让学校及时迅速地了解每个学生在忙什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大学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这也是职场能力之一。
通过以上措施,大学生管理部门在管理学生方面会更积极主动,而不是发现问题才进行救助,这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曾继平. 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南大学,2012.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管理系)
关键词 大学生 管理 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再加上往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况且今年中国GDP下调到7.5%,很多企业缩招员工,或者想招一些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员工,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还有很多低年级的大学生开始扎堆招聘会,提早探看就业形势,根据企业需求充实自己,使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能好一些,这都说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出现就业难的现状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个人原因。(1)社会原因:结构性矛盾,出现了供求错位。现在我国很多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专业不相符,造成严重错位。高校四年一个周期,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速度,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致使我国每年对专业的需求也变化,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就可能变成滞销专业,据调查,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高校供给和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近几年,各个高校扩招,毕业人数数据不断攀升,使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深,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则增加到280万,2005年338万,2007年495万,2009年610万,2013年则是699万,其中这还不包括数以万计的高中、中专毕业生、海外留学生,但社会的就业岗位相对增长却远远低于此数;(2)其它原因:很多大学生准备不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模糊,这反映出大学生管理现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松散、缺乏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缺乏管理等问题。中国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多中国学生为了考上自己梦想的大学的时候,刻苦努力,拼命学习,但一旦上了大学,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在认真学习了,加上大学的教育和初、高中的学习情况不相同,更多的是体现其自由,不在有老师天天对你谆谆教诲,加上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安逸的生活,没有生活压力,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没有很好的明确,也就不相应的充实自己,造成在大四就业的时候才发现对就业一无所知,准备不足。麦肯锡的一份《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却称,“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恰当,有不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大学生一直被公认为是精英阶层,找工作的时候,老少边穷的地区不想去,反而挤破头去沿海发达地区,还没开始工作,就开始想着福利、待遇等条件,或者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造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三、从大学生管理角度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学校应该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职责,首先,强化对各层次大学生的管理,在保证大学生正常出勤上课的同时,在每学期要对每一个大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课外职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架构。对不服从相应管理的大学生实行淘汰机制,要让大学生每学期都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和积极的竞争意识。其次,学校应当积极地为各专业学生联系相关的实习企业,现在我国的学校给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都为生产线流水工,针对性不强,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多大的帮助,通过联系足够多的企业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到企业中真正锻炼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而不是像现在大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效果。同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在大学生管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改善学生的相关不足,而不是等到学生毕业以后。再次,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课提前到大一,在学生第一年入校时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帮助每个学生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分阶段发展目标。职业规划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动手能力、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能力各方面科学地为学生提供将来就业方向的建议,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员和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锻炼每个学生的相关能力,学生可以借此机会补足自己的短板,就像“木桶效应”所说,通过提高自己的短板进而使自己的各项能力变得更强,让学生尽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很好的胜任未来的工作。最后,大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改进自己的大学生管理系统,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增加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动,让学校及时迅速地了解每个学生在忙什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大学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这也是职场能力之一。
通过以上措施,大学生管理部门在管理学生方面会更积极主动,而不是发现问题才进行救助,这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曾继平. 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南大学,2012.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