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的经费之战不仅影响得票多少,还会带来更多无形效益。
美国总统初选进行至今,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的一举一动都被无限上纲上线,两人筹款能力此消彼长,更是明眼人心里有数的事实。一般人深信竞选经费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候选人胜负,直到普及经济书籍《魔鬼经济学》(Freakonorajcs)近来大热于美国,美国人才开始质疑经费的重要性。根据这本书的作者利瓦伊特(sleven Levm)教授综合研究,1972年以来1000次连续两届候选人相同的国会选举中,候选人即使把经费提升一倍或减半,也不能把得票提高或减低1%,因为“重要的不是你花多少钱,而是你是谁”,并特别举出福布斯(Steve Forbes)等亿万富豪竞选失败的反例。换句话说,当竞选经费过了某个门坎,像现在谁都认识的希拉里和奥巴马那样,理应毋须斤斤计较于筹款数字。然而,两人就算明知经费对余下选情的真正影响有限,还是把经费之战推向高潮,究竟为什么?按《魔鬼经济学》思路,我们可以把“经费之战”视作一个社会经济体系,在选票以外,这体系还可制造其它无形效益。
首先,对奥巴马和希拉里而言,即使筹巨款只能影响1%的选票,他们也不敢造次,因为1%对国会选举而言可能不太重要,但对全国性、以州为单位、以马拉松方式进行的总统初选,却足以影响大局。同一候选人只要胜出前期投票的州,他的筹款能力就会同步增加,到了后期,第一期资金影响的1%选票,就足以扩散至几何级数的影响。而到最后的党大会阶段,候选人剩下的竞选经费,也是“超级代表”投票准则之一,也就是说雪球效应的雪球会滚到终点。然而,这远远不是事实的全部。
金权体系的抵押品
事实上,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筹款过程,是一个和企业财团交心的考试,这制度在近来另一本流行作品《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中,被作者帕金斯(John Perkins)称为真正管治美国的、已取代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命名的“铁三角集团”的“金权体系”(corporatocracy)。对奥巴马这类原来对全国政治涉足不深的局外候选人而言,这过程尤其重要,因为他向富豪筹款的数量越多,日后和金权体系的距离就越近,这样才可得到后者的信任。何况美国大选的主要消费,反正都会回流向广义的媒体集团,金权体系领袖是希望大量捐钱的,捐款数额早已定下,根本是常恒开支。假如候选人停止大规模募捐,反而会失去金权体系,它们的代言人就会为对手站台。频频募捐其实是得到金权代言人站台的抵押品,须知不少具影响力的公众偶像,其实只是代言人。
当然,企业筹款并非经费的唯一来源,奥巴马对贫民和少数族裔亲和力较强,吸取小额赞助的能力,就远远在希拉里之上。由于希拉里不少“金主”都已捐出款项上限,奥巴马的“邻家捐款”就开始展现威力。在社会学层面,这种小额捐款就像送到慈善团体的定期小额月捐一样,真正的经济影响不一定大,反而更像是群众运动。当选民在网上做出哪怕只有10元的捐献,他和候选人就结成了契约关系,这关系深化了捐款人的投票取向,也强化了他本人向亲友的拉票意欲,这可以称为“准投票契约”,就像我们对某慈善团体捐了100元,也会对它的年报看上两眼。因此,奥巴马的竞选团队自然不能让支持者知道经费增加和胜算没有科学性关系,反而要人相信“捐一元等于多一票”的谬论,目的不过是希望和更多基层签订“准投票契约”而已。
助选团的保护费
最后,最关注候选人竞选经费多寡的不是选民,而是他的贴身团队,因为他们最知道财政状况,自己的短期和长期前程,亦和经费挂勾。最核心的助选团也许不介意当义工,外围助选团对候选人对金钱状况的敏感度却极高。一旦薪金不能准时发放,甚至是员工福利被对手比下去,外围助选团员就容易心生不满,不少竞选期的丑闻都是这样从内部流出:有谁比助选团有更多的内幕提供?助选团反弹的例子来自希拉里——数名民主党超级代表前不久决定改为支持奥巴马,导火线是希拉里的竞选总部被揭发挥霍捐款,前阵子她的基层助选团运作又出现经济危机,还要希拉里自掏腰包“借”出经费。如此矛盾被公之于世,明显就是自己人报复。可以说候选人的竞选经费,也是向助选团缴交的“保护费”,当候选人的筹款力出现停滞,丑闻和不利新闻就会立即自动出现。结论是,只要你参选,就不能不参与募捐的游戏,因为这游戏有了自我延续的生命力,和竞选结果、乃至竞选制度本身,其实已几乎半脱节了。
作者简介:沈旭晖,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助理教授、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耶鲁大学学士及硕士、牛津大学博士,香港Roundtable社会科学网络名誉主席。学术著作有《Redefining Nationalism inModern China》等,非学术著作有《国际政治梦工场》等。
责任编辑 袁 红
美国总统初选进行至今,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的一举一动都被无限上纲上线,两人筹款能力此消彼长,更是明眼人心里有数的事实。一般人深信竞选经费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候选人胜负,直到普及经济书籍《魔鬼经济学》(Freakonorajcs)近来大热于美国,美国人才开始质疑经费的重要性。根据这本书的作者利瓦伊特(sleven Levm)教授综合研究,1972年以来1000次连续两届候选人相同的国会选举中,候选人即使把经费提升一倍或减半,也不能把得票提高或减低1%,因为“重要的不是你花多少钱,而是你是谁”,并特别举出福布斯(Steve Forbes)等亿万富豪竞选失败的反例。换句话说,当竞选经费过了某个门坎,像现在谁都认识的希拉里和奥巴马那样,理应毋须斤斤计较于筹款数字。然而,两人就算明知经费对余下选情的真正影响有限,还是把经费之战推向高潮,究竟为什么?按《魔鬼经济学》思路,我们可以把“经费之战”视作一个社会经济体系,在选票以外,这体系还可制造其它无形效益。
首先,对奥巴马和希拉里而言,即使筹巨款只能影响1%的选票,他们也不敢造次,因为1%对国会选举而言可能不太重要,但对全国性、以州为单位、以马拉松方式进行的总统初选,却足以影响大局。同一候选人只要胜出前期投票的州,他的筹款能力就会同步增加,到了后期,第一期资金影响的1%选票,就足以扩散至几何级数的影响。而到最后的党大会阶段,候选人剩下的竞选经费,也是“超级代表”投票准则之一,也就是说雪球效应的雪球会滚到终点。然而,这远远不是事实的全部。
金权体系的抵押品
事实上,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筹款过程,是一个和企业财团交心的考试,这制度在近来另一本流行作品《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中,被作者帕金斯(John Perkins)称为真正管治美国的、已取代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命名的“铁三角集团”的“金权体系”(corporatocracy)。对奥巴马这类原来对全国政治涉足不深的局外候选人而言,这过程尤其重要,因为他向富豪筹款的数量越多,日后和金权体系的距离就越近,这样才可得到后者的信任。何况美国大选的主要消费,反正都会回流向广义的媒体集团,金权体系领袖是希望大量捐钱的,捐款数额早已定下,根本是常恒开支。假如候选人停止大规模募捐,反而会失去金权体系,它们的代言人就会为对手站台。频频募捐其实是得到金权代言人站台的抵押品,须知不少具影响力的公众偶像,其实只是代言人。
当然,企业筹款并非经费的唯一来源,奥巴马对贫民和少数族裔亲和力较强,吸取小额赞助的能力,就远远在希拉里之上。由于希拉里不少“金主”都已捐出款项上限,奥巴马的“邻家捐款”就开始展现威力。在社会学层面,这种小额捐款就像送到慈善团体的定期小额月捐一样,真正的经济影响不一定大,反而更像是群众运动。当选民在网上做出哪怕只有10元的捐献,他和候选人就结成了契约关系,这关系深化了捐款人的投票取向,也强化了他本人向亲友的拉票意欲,这可以称为“准投票契约”,就像我们对某慈善团体捐了100元,也会对它的年报看上两眼。因此,奥巴马的竞选团队自然不能让支持者知道经费增加和胜算没有科学性关系,反而要人相信“捐一元等于多一票”的谬论,目的不过是希望和更多基层签订“准投票契约”而已。
助选团的保护费
最后,最关注候选人竞选经费多寡的不是选民,而是他的贴身团队,因为他们最知道财政状况,自己的短期和长期前程,亦和经费挂勾。最核心的助选团也许不介意当义工,外围助选团对候选人对金钱状况的敏感度却极高。一旦薪金不能准时发放,甚至是员工福利被对手比下去,外围助选团员就容易心生不满,不少竞选期的丑闻都是这样从内部流出:有谁比助选团有更多的内幕提供?助选团反弹的例子来自希拉里——数名民主党超级代表前不久决定改为支持奥巴马,导火线是希拉里的竞选总部被揭发挥霍捐款,前阵子她的基层助选团运作又出现经济危机,还要希拉里自掏腰包“借”出经费。如此矛盾被公之于世,明显就是自己人报复。可以说候选人的竞选经费,也是向助选团缴交的“保护费”,当候选人的筹款力出现停滞,丑闻和不利新闻就会立即自动出现。结论是,只要你参选,就不能不参与募捐的游戏,因为这游戏有了自我延续的生命力,和竞选结果、乃至竞选制度本身,其实已几乎半脱节了。
作者简介:沈旭晖,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助理教授、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耶鲁大学学士及硕士、牛津大学博士,香港Roundtable社会科学网络名誉主席。学术著作有《Redefining Nationalism inModern China》等,非学术著作有《国际政治梦工场》等。
责任编辑 袁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