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最后一公里”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基层组织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新时期 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治理 干部教育
  引言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和落实党中央部署、决策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明确导向,积极修补完善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各项短板,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真正使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巩固我们党坚强领导的钢铁堡垒。
  一、现阶段党的基层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2020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在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也必须补上,而解决好三农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问题,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单位和少数地方在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误解和偏差,以至于在这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趋于弱化、虚化和边缘化。
  (一)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趋于“弱化”
  中央、地方和基层三级组织环环相扣、共同作用架构起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基层党组织就是我们整个党组织的基础,是党组织最基本的细胞。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的共产党员总人数已经超过9191.3万人,比上年净增132.0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了468.1万个,环比净增达7.1万个。正是这近470万个基层党组织将我们党的9100多万名党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党变成了一个具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的整体,若剥离了党的基层组织,我们党也难免沦为一盘散沙。但调研发现,在少数地区、个别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已经形同虚设。以某乡镇为例,近年来甚至没有开展过一次党组织的单独活动,几乎所有的党务工作都被行政行为所替代,而支部活动则由干部职工活动所替代,这样一来,组织的工作者们纷纷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业务工作上,对党务工作只是勉强的应付、被动的做,常年累月下来,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群众的认可,遭遇了极大的弱化。
  (二)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趋于“淡化”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党组织对我们每一名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10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模范共产党员用星星之火燃起了民族复兴的火炬,从革命初期的李大钊、陈潭秋、何叔衡、杨靖宇,到建国后的焦裕禄、张思德,任长霞、孔繁森,再到现在的钟南山、黄文秀、杜富国、刘传建,没有他们前赴后继的努力和牺牲,就没有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和美丽,面对危机与挑战,他们总是能夠挑起大梁,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先进分子,是我们崇拜和学习的榜样,每一名党员的言行举止都或多或少会对身边的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赴农村基层的调研中我们遗憾的发现,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的缺位,致使个别农村党员甚至党的领导干部放松了自我要求。有的是党性淡薄,缺乏政治意识,在生活中胡言乱语、急功近利、丑态百出;有的是贪图享乐,缺乏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不愿担当、得过且过;还有少数党员是只缴纳党费却从不参加各类组织生活;甚至有的连党费也要催缴。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我们党内虽然只是少数甚至极个别,但对我们党的威信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可低估,这些行为在事实上已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妨碍了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趋于“虚化”
  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缺位将极大的影响党员的党性培养,甚至会导致党组织的软弱涣散,据省调查组反馈,在我们党的一些基层组织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业务会与支部会混着开、支部大会不严谨不规范的情况,支部组织生活等更是寥寥可数。此外,在对党员工作考核中,多数单位组织倾向于将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全年工作业绩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据,而对个人综合素质、政治表现等重要指标采取模糊的评价考核。
  以上现象不是个例,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党的基层组织监督管理缺位和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这几个方面。
  二、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须有新作为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是坚持和巩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新时期我国农村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我们必须将此作为一条红线、一条底线、一条警戒线:在总体布局中,坚持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对本辖区各项工作和各类组织的全面领导;在议事决策上,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如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调整、村集体合作社重大业务等,通过加强村务监督,促进政策落地和措施落实,确保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得到、听得着的,是实在的而不是空泛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二)科学合理架构农村基层党组织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42年的农村实践充分表明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的治理结构总体是可靠而稳定的,顺着这个治理结构去架构我们党的基层组织,一方面有利于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提升村党组织的乡村治理能力。但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及时跟进、建立、更新党组织以适应农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紧密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实际,对基层党组织的架构作出了准确而全面的规范,在贯彻落实中我们必须以此为依据,确保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有理可依,有迹可循。
  (三)抓好重大任务落实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就要注重在这个特殊的交汇期中发挥好自身领导作用,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农村经济工作的6项具体任务,而农村党员则是要发挥其带头作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积极投身到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宏伟浪潮中,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发家致富,以党员的影响力巩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生命力,将党中央在新时期乡村振兴中的部署决策转化为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创造美好明天的具体实践。
  (四)抓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方针,同时也是我们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新时期在进一步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着力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首先,要抓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经常性的组织广大农民群众集体学习,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以此为基点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文化牢牢占领新时期农村的意识形态主阵地,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念驱除一切落后腐朽的封建残余糟粕;其次,要注重抓好有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他工作,如修建文化广场、完善农村卫生设施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广节约观念、新喜事理念推进移风易俗等,在耳濡目染中引导党员群众自发的主动抵制落后腐朽封建残余思想侵蚀;最后,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就要在政治上看得清、站得住,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反对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念,同一切危害社会主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歪风邪气、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在农村公共事务和村民集体活动中谨防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和国外反动势力的渗透。
  (五)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力水平
  新时期我们要处理好农村的各项事务,其核心在党、其关键在人,其重点就在于基層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必须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为抓手,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学习领会和忠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思想规范行为,严格管理监督,改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培养出一批重农业、爱农村、惜农民,有信仰、有知识、有文化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
  (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据中组部统计,现阶段我国农村有近3500万名党员,接近全国党员总人数的四成,这是我们党在农村的基本队伍,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应始终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出发点,着力加强对每一名农村党员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组织管理和作风纪律监督,一方面要搞好“三会一课”,保质保量上好党课,为党员指明方向,以新思想引领新行动;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按原则依规推进党务公开,不断矫正党员的思想行为,增强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最后要注意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及时为基层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避免出现新老党员断层,做好农村基层发展党员工作。
  三、结束语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并落地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我们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担负着我们党在农村基层的全面领导工作。可以说,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果将直接关乎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亲疏,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因此维护好党组织的地位和形象,传播好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好上级党委安排在农村基层的各项任务,就是落在我们每一名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肩上的光荣任务和使命担当。
  参考文献:
  [1]陈鹏,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让“最后一公里”更顺畅[N].光明日报,2020-07-03
  [2]周祖翼,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实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J].求是,2020(18)
其他文献
博物馆,这个在普通人眼中往往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它是连接过去与现代文明的一个载体,可以让人们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和民族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当人们走进上海博物馆时,对文物会有最直观的感受,同时还会发现陈列不同文物的展厅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陈列设计风格,人们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直接对话。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很特殊的学问,了解它的人并不多,总会有误区觉得博物馆陈列设计和普通的装潢设计、展示设
期刊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现代科学的变革、现代绘画和现代艺术的革命、摄影术的出现、现代传媒从技术到创意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从电影、电视、数码、网络到商业广告的影像文化向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媒介文化与传播方式的转捩必然对雕塑艺术产生震荡式的影响。雕塑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以及文化传播模式密不可分。文化传播方式制约着雕塑的社会影响力,对雕塑作品、雕塑史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跨学科的、综合
期刊
Luz Nas Vielas项目,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光明巷中,是对圣保罗附近的贫民区Vila Brasilandia狭窄人行道选定墙壁进行改造。这个项目是由总部在马德里的艺术家团体发起的,于2012年完成。艺术组织Boa Mistura与附近的家庭尤其是孩子们密切合作。Luz Nas Vielas项目不同于一般具像壁画工程,在紧邻人行道处使用复杂、重叠的建筑物的平面,创建一个聪明又俏皮的光学画面:在
期刊
停车场是典型的沉闷场所,尤其是地下停车场。通常它们都是褐色或灰色的,并在大小、形状和功能上几乎都是统一的。有时候由于灯光暗淡和缺乏视线,停车场让人觉得有点儿毛骨悚然。然而,设计师克雷格·雷德曼和插画家卡尔·梅尔设计的《72DP》地下停车场轻而易举就把这些都解决了。此项工作是为澳大利亚悉尼的一个住宅区创作壁画。一进到车库,大块的几何图样和醒目的颜色令人目不暇接。一旦进入里面,仿佛置身于明亮热情的色彩
期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广东省文化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于2016年1月9日拉开序幕。展览分别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工业展览馆、华·美术馆、EPC艺术中心展出。作为该专题展的重要学术版块之一的“公共艺术专题展学
期刊
公共空间是能聚集人群和促进人际交往的社会场所,最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精神活力。可以开展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功能性强的街区规划,是现代公共空间的物理构成基础,也是最适合开展城市公共艺术活动的地理区域。下面介绍美国城市中的10个公共空间,其各具特色的建设和使用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美国伊利诺斯州诺默尔住宅区的圆形广场  这个圆形广场(The Circle)是一个位于交通环岛的多功能公共
期刊
《公交车站里的劈啪声和秋千》  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公交车站被视作毫无美感价值的地方,虽然无处不在,却又总叫人熟视无睹。如果不是总有快要迟到的通勤客,几乎没人觉得公车站能对大家享受城市生活作出什么像样的贡献。其实,公交车站可是开展互动艺术活动的理想场所。一件颇有创意的小玩意就能让等车的人们跟周围的环境互动起来,而不是一直低头翻看他们的智能手机。  这些创意装置可以非常简单,比如弗莱·彼安库肖克(Fr
期刊
敦煌莫高窟被大规模沙尘摧残  2015年3月31日  敦煌市遭遇沙尘暴袭击,整个城市风沙肆虐,市区能见度低至20米。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暂时关门谢客。莫高窟历经1600百多年的历史,尽管国家和政府直都在尽力维护,但风沙依然成为了莫高窟石窟长久保存的最大威胁。沙尘暴造成的积沙、风蚀、粉尘等极易引起壁画脱落、彩塑受损、崖体坍塌等病害。如今,在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有2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考古学者
期刊
乔治·布莱希特(George Brecht,1926-2008)出生于美国纽约,是美国的概念主义艺术家和前卫作曲家,还是化学专家,曾在辉瑞(Pfizer)、约翰逊(Johnson & Johnson)和美孚石油公司(Mobil Oil)等大公司担任顾问。他是激浪派(Fluxus,以乔治·马修纳斯(George-Maciunas)为核心的国际艺术团体,集结了一群先锋派艺术家)的主要成员并对其产生了重
期刊
摘要:较之于历史上的“被动式”改革,正在进行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党的“主动改革”过程,这来源于我们党的内在政治追求和社会主義的内在制度要求,同时这一过程也是重塑并巩固民族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但自信往往是“顺境中易、逆境中难”,由此,笔者试图从历史维度阐释,近代中国是如何逐渐在一片漆黑的逆境中失去了自信,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应该有充分的自信面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