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都建新村移民齐声谢党恩,
四方好邻居共同致富奔小康。”
这是修水县农民廖文启从大椿乡深山区搬迁到三都镇太阳升移民扶贫安置小区在新房门口贴的大红对联。一字一笔充盈着欣喜、感激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至2005年止,江西省修水县像廖文启这样通过移民扶贫乔迁新居的已有4200户2.2万人,建立移民集中安置小区已建成56个。2006年,修水县计划再建40个这样的小区,搬迁8000人。力争再用3至4年的时间,把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深山区群众全部搬出来。
修水,缔造了一个新世纪移民扶贫造福农民的神话。
修水县各级基层组织,用远见卓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付出心血.的行动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难啃的骨头”揪人心
修水,地处赣西北崇山峻岭的怀抱,古代文人曾称“天下有事,此地无忧”。
修水,著名的秋收起义策源地之一。这里打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至今仍在78万老区儿女的心中猎猎飘扬。
1994年,修水被列为国家重点贫困县。1996年8月,修水县委、县政府抽调300名县直机关干部开展百村万户大调查。调查结果让县领导们为之一惊:
深山区的村子,有的人均收不足600元,有的人均占有口粮仅239.5公斤,比温饱线标准还差10.5公斤;
这些村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不通邮、不通广播电视一——几乎与世隔绝;
这里的老百姓耕作难、运输难、行路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儿子娶妻难——一砍担柴火去换盐要肩挑爬山,为饱肚子种的红薯,却常常会成为野猪的美餐。
年年走访,年年送钱、送粮、送衣被;
年年投入,可投入再大,也无法改变“相喊听得见,相见得半天”如此恶劣环境的基础设施条件;
“年年扶贫年年穷”,成了党和政府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这是扶贫开发工作中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让党和政府揪心;
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让党政领导者深思、警醒……
时任县委书记张远秀(现任中共九扛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一语中的:“要改变这些地方的贫穷现状,必须让自己的骨头长出肉来!”
“骨头长肉”,指的是扶贫攻坚要因地制宜,要“造血”不能靠“输血”。而移民搬迁就是一条顺应修水实际的脱贫路子。
1999年至2001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水县安排50万元资金,采取“三自一补” (即自愿, 自找,自费,政府适当补助)和“三走一平” (即户口迁走,财产搬走,耕地调走,旧房拆平)的方法,对东津水电站库区内程坊乡112户496人实行移民搬迁,迈出了移民扶贫的第一步。至2002年底,修水还有4.97万居住在深山区需要搬迁扶贫。
2002年,修水又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年3月,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步正发率省委政研室、省扶贫办、省移民办等负责同志深入修水调研。步正发到深山区的复原、港口走访农户,目睹破旧的农舍、单薄的衣被和碗中大米少得可怜的稀稀的薯丝饭,一阵心酸,流下了眼泪。回省城后,当即提出了“关于在修水实施移民搬迁扶贫的建议”。
四个月后,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视察修水,明确指示修水要进行移民扶贫试点。
2003年元月29日,江西省将修水列为全省三个移民扶贫试点县之一。修水县在同一时间成立了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魏宏彬任组长,县长李晨峰任办公室主任并兼办公室下属五个小组中的配套组组长。
由此,令党和政府揪心的“最难啃的骨头”开始施行根治“手术”。
“星期六工程”暖人心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达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需要做的工作可谓多如牛毛。
有些老人故土难离,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上窝”,不愿搬迁怎么办?
安置区要占地建移民新房,要调田土给移民耕种,好比正在吃得喷香的“蛋糕”要切走一块给“外地人”,当地群众不配合支持怎么办?
搬迁后的移民不会种田,不会养蚕,这也不习惯,那也不适应,想回迁又怎么办?
一连串的怎么办,涉及到每家每户的一连串需要切实妥善解决的问题,并非几个方案的“纸上谈兵”所能兑现,具体实施到位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千头万绪……
县委书记魏宏彬提出,要始终把移民扶贫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用移民扶贫工作的成果,检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
2003年春节假期,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县长李晨峰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移民迁出地走访。他一再强调,凡属群众提出的问题,不管有无道理,各级干部都要扑下身子,耐得下性子,舍得下面子做深入细致的说服工作。一连三个“下”字是工作要求,也令群众听后倍受感动。
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作出规定,办公室的主要领导坚持每周星期六开例会或到一线调研,及时处理问题,指导督促检查,称之为“星期六工程”。
从此,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黄梅和县长助理、县扶贫办主任徐胜就没有休过节假日,频繁往来于迁出地和安置地之间。有些干部笑称,移民扶贫“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天”。
“星期六工程”犹如一份无纸的“红头文件”,在全县广泛传扬,成了各地干部、党员效仿的样板。
涉及迁出地和安置地36个乡镇党委书记自觉担当移民扶贫的“第一责任人”。
每个安置点都有县直挂钩单位,并由一把手主动负责跟踪服务。
黄港镇党委书记樊荣,亲自到信用社担保10万元,使南坪小区“三通一平”顺利开工。
渣津镇长仑村支书徐绿水,把自家11亩果园无偿分给移民户经营。他说:“要让新老村民关系融洽,关键在六字:用心、用情、用诚”。
黄港镇月山村支书徐先华带头将自己2亩一等田调出,使全村为移民产调配田土进展顺利。西港镇修口村支书黄金生和另两名村干部为23户移民户担保赊购12万余元的砖、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渣津镇东堰村的老党员,老村干部自发组成工作组,20多天内,动员村民迁走荒坡上的263座坟茔平地兴建移民安置小区。
县交通局副局长吴红梅,—连续两个月白天跑工地,晚上审图纸,完成首批27个移民安置小区的路基规划设计,让小区与附近公路“接线”并铺设水泥路面。
县水利电力局党委书记卢佑章,在黄港镇月山小区测量饮水工程突遇暴雨,与两名技术人员冒雨作业两个小时,完成当日测量任务才“收兵”,为的是不影响第二天下一个安置小区的测 量。
县国土资源局在一星期内一次性办好12个安置小区用地的征用、审批、发证等所有手续。
庙岭乡供电所2004年春节前夕加班加点为大路安置小区安装路灯,让除夕之夜的小区一片亮堂,有些以前没有见过电灯的移民高兴得张灯结彩。
2004年春节前夕,县领导分头走访慰问移民户。来自大椿乡杨津村的移民吴定桥激动地说:“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我的子子孙孙都会感谢共产党!”
“星期六工程”是民心工程,给扶贫移民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受到群众夸奖。
“星期六工程”是反映修水党政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侧影,促进移民扶贫工作做到宜传发动到人、政策推动到户,示范带动到位、服务促进到点,使“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成为现实。
实践证明,移民扶贫符合修水实际。是调整农村人口布局、帮助深山库区群众脱贫的之策,而移民扶贫与就地扶贫投入的1:10之比,又证明这的确是降低扶贫成本的好方法。
2003年9月21日,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专程到修水就移民扶贫工作进行调研,称赞“修水县如此全面、彻底地安排移民扶贫在全国还是第一个”。
2004年5月13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率全国新阶段移民扶贫培训班成员200余人到修水观摩,大家一致认为“全国的移民扶贫学江西,江西的先进经验在修水,修水的移民扶贫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2005年1月21日,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批示:“修水县移民扶贫工作做得好,为党和政府分了忧,为民解了难,这是修水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工作的同志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值得总结。望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力争把新一年的扶贫工作做得更好。”
让下一代移民都放心
县委书记魏宏彬说,移民扶贫工作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创一流”,安置小区规划、移民扶贫发展产业逐步致富等一系列工作中都要“立足当前、不留后患、着眼长远、适度提升”。
对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修水各级干部时时提醒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不仅要让移民满意,而且要让移民的下一代都放心。
在全县已建的56个安置小区,户均建筑面积达196平方米,每产都办理了安置地的户口簿,领取了《房产证》,而且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共建沼气池达1863只。
有土安置的移民人均拥有0.5亩以上水田,户均有0.2亩菜地,每小区有200亩以上山场,耕作半径不超过1公里。每户都持有《土地使用证》,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
三年来,为移民户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这些原本只会种红薯、伐竹木、猎野兽的山民,现在有的种桑养蚕,有的种大棚蔬菜,有的自办养猪场,有的开小店、跑运输,有的种果、种稻、种茶。正如移民杨均义所说: “现在一年收入抵原来三年哩!”
每个安置小区所在的村小学均进行了改造,移民户子女全部就近入学。以前那种带一个星期的米和菜、爬山涉水上学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004年,还有56名移民户子女送到南昌职业学校、庐山职业技术学校参加技能培训。
三年前,廖文启搬出深山落户移民小区,在新房贴上表达兴奋、感激和向往的大红对联。
今天,廖文启成了三都镇有名的“养猪状元”,家门口还挂上了“十星文明户”的光荣牌。
移民搬迁的亲身经历,他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情系于民、执政于民,至今一说起往事就感慨万端。一家致富不算富,万家小康才是宝。他在移民小区建立互助组,及时向山里乡亲反馈情况,加强沟通。2004年从他老家搬迁到三都镇其它两个小区的农民就达22户。
四方好邻居共同致富奔小康。”
这是修水县农民廖文启从大椿乡深山区搬迁到三都镇太阳升移民扶贫安置小区在新房门口贴的大红对联。一字一笔充盈着欣喜、感激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至2005年止,江西省修水县像廖文启这样通过移民扶贫乔迁新居的已有4200户2.2万人,建立移民集中安置小区已建成56个。2006年,修水县计划再建40个这样的小区,搬迁8000人。力争再用3至4年的时间,把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深山区群众全部搬出来。
修水,缔造了一个新世纪移民扶贫造福农民的神话。
修水县各级基层组织,用远见卓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付出心血.的行动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难啃的骨头”揪人心
修水,地处赣西北崇山峻岭的怀抱,古代文人曾称“天下有事,此地无忧”。
修水,著名的秋收起义策源地之一。这里打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至今仍在78万老区儿女的心中猎猎飘扬。
1994年,修水被列为国家重点贫困县。1996年8月,修水县委、县政府抽调300名县直机关干部开展百村万户大调查。调查结果让县领导们为之一惊:
深山区的村子,有的人均收不足600元,有的人均占有口粮仅239.5公斤,比温饱线标准还差10.5公斤;
这些村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不通邮、不通广播电视一——几乎与世隔绝;
这里的老百姓耕作难、运输难、行路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儿子娶妻难——一砍担柴火去换盐要肩挑爬山,为饱肚子种的红薯,却常常会成为野猪的美餐。
年年走访,年年送钱、送粮、送衣被;
年年投入,可投入再大,也无法改变“相喊听得见,相见得半天”如此恶劣环境的基础设施条件;
“年年扶贫年年穷”,成了党和政府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这是扶贫开发工作中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让党和政府揪心;
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让党政领导者深思、警醒……
时任县委书记张远秀(现任中共九扛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一语中的:“要改变这些地方的贫穷现状,必须让自己的骨头长出肉来!”
“骨头长肉”,指的是扶贫攻坚要因地制宜,要“造血”不能靠“输血”。而移民搬迁就是一条顺应修水实际的脱贫路子。
1999年至2001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水县安排50万元资金,采取“三自一补” (即自愿, 自找,自费,政府适当补助)和“三走一平” (即户口迁走,财产搬走,耕地调走,旧房拆平)的方法,对东津水电站库区内程坊乡112户496人实行移民搬迁,迈出了移民扶贫的第一步。至2002年底,修水还有4.97万居住在深山区需要搬迁扶贫。
2002年,修水又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年3月,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步正发率省委政研室、省扶贫办、省移民办等负责同志深入修水调研。步正发到深山区的复原、港口走访农户,目睹破旧的农舍、单薄的衣被和碗中大米少得可怜的稀稀的薯丝饭,一阵心酸,流下了眼泪。回省城后,当即提出了“关于在修水实施移民搬迁扶贫的建议”。
四个月后,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视察修水,明确指示修水要进行移民扶贫试点。
2003年元月29日,江西省将修水列为全省三个移民扶贫试点县之一。修水县在同一时间成立了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魏宏彬任组长,县长李晨峰任办公室主任并兼办公室下属五个小组中的配套组组长。
由此,令党和政府揪心的“最难啃的骨头”开始施行根治“手术”。
“星期六工程”暖人心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达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需要做的工作可谓多如牛毛。
有些老人故土难离,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上窝”,不愿搬迁怎么办?
安置区要占地建移民新房,要调田土给移民耕种,好比正在吃得喷香的“蛋糕”要切走一块给“外地人”,当地群众不配合支持怎么办?
搬迁后的移民不会种田,不会养蚕,这也不习惯,那也不适应,想回迁又怎么办?
一连串的怎么办,涉及到每家每户的一连串需要切实妥善解决的问题,并非几个方案的“纸上谈兵”所能兑现,具体实施到位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千头万绪……
县委书记魏宏彬提出,要始终把移民扶贫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用移民扶贫工作的成果,检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
2003年春节假期,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县长李晨峰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移民迁出地走访。他一再强调,凡属群众提出的问题,不管有无道理,各级干部都要扑下身子,耐得下性子,舍得下面子做深入细致的说服工作。一连三个“下”字是工作要求,也令群众听后倍受感动。
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作出规定,办公室的主要领导坚持每周星期六开例会或到一线调研,及时处理问题,指导督促检查,称之为“星期六工程”。
从此,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黄梅和县长助理、县扶贫办主任徐胜就没有休过节假日,频繁往来于迁出地和安置地之间。有些干部笑称,移民扶贫“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天”。
“星期六工程”犹如一份无纸的“红头文件”,在全县广泛传扬,成了各地干部、党员效仿的样板。
涉及迁出地和安置地36个乡镇党委书记自觉担当移民扶贫的“第一责任人”。
每个安置点都有县直挂钩单位,并由一把手主动负责跟踪服务。
黄港镇党委书记樊荣,亲自到信用社担保10万元,使南坪小区“三通一平”顺利开工。
渣津镇长仑村支书徐绿水,把自家11亩果园无偿分给移民户经营。他说:“要让新老村民关系融洽,关键在六字:用心、用情、用诚”。
黄港镇月山村支书徐先华带头将自己2亩一等田调出,使全村为移民产调配田土进展顺利。西港镇修口村支书黄金生和另两名村干部为23户移民户担保赊购12万余元的砖、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渣津镇东堰村的老党员,老村干部自发组成工作组,20多天内,动员村民迁走荒坡上的263座坟茔平地兴建移民安置小区。
县交通局副局长吴红梅,—连续两个月白天跑工地,晚上审图纸,完成首批27个移民安置小区的路基规划设计,让小区与附近公路“接线”并铺设水泥路面。
县水利电力局党委书记卢佑章,在黄港镇月山小区测量饮水工程突遇暴雨,与两名技术人员冒雨作业两个小时,完成当日测量任务才“收兵”,为的是不影响第二天下一个安置小区的测 量。
县国土资源局在一星期内一次性办好12个安置小区用地的征用、审批、发证等所有手续。
庙岭乡供电所2004年春节前夕加班加点为大路安置小区安装路灯,让除夕之夜的小区一片亮堂,有些以前没有见过电灯的移民高兴得张灯结彩。
2004年春节前夕,县领导分头走访慰问移民户。来自大椿乡杨津村的移民吴定桥激动地说:“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我的子子孙孙都会感谢共产党!”
“星期六工程”是民心工程,给扶贫移民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受到群众夸奖。
“星期六工程”是反映修水党政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侧影,促进移民扶贫工作做到宜传发动到人、政策推动到户,示范带动到位、服务促进到点,使“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成为现实。
实践证明,移民扶贫符合修水实际。是调整农村人口布局、帮助深山库区群众脱贫的之策,而移民扶贫与就地扶贫投入的1:10之比,又证明这的确是降低扶贫成本的好方法。
2003年9月21日,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专程到修水就移民扶贫工作进行调研,称赞“修水县如此全面、彻底地安排移民扶贫在全国还是第一个”。
2004年5月13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率全国新阶段移民扶贫培训班成员200余人到修水观摩,大家一致认为“全国的移民扶贫学江西,江西的先进经验在修水,修水的移民扶贫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2005年1月21日,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批示:“修水县移民扶贫工作做得好,为党和政府分了忧,为民解了难,这是修水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工作的同志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值得总结。望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力争把新一年的扶贫工作做得更好。”
让下一代移民都放心
县委书记魏宏彬说,移民扶贫工作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创一流”,安置小区规划、移民扶贫发展产业逐步致富等一系列工作中都要“立足当前、不留后患、着眼长远、适度提升”。
对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修水各级干部时时提醒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不仅要让移民满意,而且要让移民的下一代都放心。
在全县已建的56个安置小区,户均建筑面积达196平方米,每产都办理了安置地的户口簿,领取了《房产证》,而且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共建沼气池达1863只。
有土安置的移民人均拥有0.5亩以上水田,户均有0.2亩菜地,每小区有200亩以上山场,耕作半径不超过1公里。每户都持有《土地使用证》,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
三年来,为移民户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这些原本只会种红薯、伐竹木、猎野兽的山民,现在有的种桑养蚕,有的种大棚蔬菜,有的自办养猪场,有的开小店、跑运输,有的种果、种稻、种茶。正如移民杨均义所说: “现在一年收入抵原来三年哩!”
每个安置小区所在的村小学均进行了改造,移民户子女全部就近入学。以前那种带一个星期的米和菜、爬山涉水上学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004年,还有56名移民户子女送到南昌职业学校、庐山职业技术学校参加技能培训。
三年前,廖文启搬出深山落户移民小区,在新房贴上表达兴奋、感激和向往的大红对联。
今天,廖文启成了三都镇有名的“养猪状元”,家门口还挂上了“十星文明户”的光荣牌。
移民搬迁的亲身经历,他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情系于民、执政于民,至今一说起往事就感慨万端。一家致富不算富,万家小康才是宝。他在移民小区建立互助组,及时向山里乡亲反馈情况,加强沟通。2004年从他老家搬迁到三都镇其它两个小区的农民就达2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