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探索并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综合效应,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专业化 职业化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43-02
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是辅导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本身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一种内在的感受和态度,即辅导员对其全部工作的满意状况的主观反映。学校管理者只有在了解辅导员工作满意状况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而设置的专职工作岗位,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干部,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其工作状况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而工作满意度是指辅导员们对其所从事工作的一种总体的、带情绪色彩的感受和看法,它既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他们的工作成效及师风师德状况。因此,很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作深入研究,关注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带有个人色彩的真实感受,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措施,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当今我国高校辅导员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辅导员的原有专业不对口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佳选择,但这方面的毕业生少之又少。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原有专业有:机械、计算机、英语、心理、法学、物理、哲学、体育、中文等,这些都是非思想政治专业。虽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在熟悉专业与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非思想政治专业的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同年引进的高校辅导员偏多。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同一年引进辅导员过多,难以形成合理的梯队,也必然会造成今后晋升的困难。但是,随着扩招的逐年增加,辅导员需求也相应增大,其引进工作也要跟进,这是一对矛盾。另外,同年引进的年轻辅导员偏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婚姻问题,成家的愿望或准备成家,女性要生儿育女;缺乏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偏低;进修学习机会有限;工作压力大,苦恼多,请示多,汇报多,各种能力需要提高。
3.高校辅导员层次参差不齐。有的高校主要由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有的学校主要由一些工作较少的老师担任,大学生经常反映的:“开学见一面、期末见一面”就是这些“名不副实”的辅导员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鉴于此,学校应该慎重考虑,把有能力有积极性的老师安排到辅导员工作上来,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素质。
4.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影响就业指导的开展。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是千头万绪。学生工作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开不完的会,讲不完的话,辅导员整日陷入了事务性工作当中。加上辅导员一般都是学生干部出身,工作能力较强,经常被院系抓差。从而导致辅导员对本职工作,包括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不深入,只能凭借粗浅的理解,去解决在就业指导中的各种问题,影响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
5.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缺乏针对性。部分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过于肤浅、泛化,经常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为毕业班学生举办一两个内容宽泛的讲座,讲授就业形势和应试技巧,介绍个别成功人士,或者只是提供一些招聘信息,用人信息。这种不贴近市场实际,不符合毕业生个体状况的无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不同的个体,每个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着不同个性、能力、价值取向,又受到不同的客体因素影响,如社会评价,机会制约,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等。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肤浅和泛化的层面,必须针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包括就业形势、就业信息、就业法规、职业素质、应试技巧等全面的指导。
二、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研究的对策
1.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的保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优秀品质。人格力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高尚的品德,辅导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最多,工作就是和广大学生打交道,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先正己身,决不可夸夸其谈而在学生中说一套、做一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辅导员的个人示范,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生活中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政治品格优秀的辅导员,能够使学生产生钦佩心理,发自内心的产生认同感,从而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果辅导员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己却不思进取混日子;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却说话不算数,甚至说谎;要求学生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迟到、早退,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那么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老师的人格和修养,这样的辅导员就不具备教育管理学生的基础。
2.高校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重、自制能力差等特点,但同时他们也能够明辨是非,愿意听取意见。因此,网络行为辅导要做到循循善诱。辅导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和心理学方法。必要的时候,应该向正式的心理部门求助。
3.高校辅导员要抓住契机适时对大学生宣扬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知识。在社会上的年轻人中,类似塔罗牌、星座与算命等信息较为流行,这种现象在高校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对于这种与网络结合起来的流行文化,一味地说教未必会是最好的选择。辅导员可以以此为契机,邀请有关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专家来开设专门的讲座,传授专门的科学知识。因此,辅导员也应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吸收一些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地“升级”,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正确、全面地引导学生。
4.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在进行辅导员队伍选聘时,要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求应聘者必须是中共党员且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决策能力的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毕业生,同时还要求在学习阶段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通过笔试和面试量化打分,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去。
5.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以确保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建立辅导员行政职级聘任机制,要把辅导员职级纳入学校党委干部管理范围,设立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辅导员职级。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面,成立专门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职辅导队伍的职称评定评聘要实行标准单列和指标单列。鼓励攻读高层次的学位。为了不断优化辅导员的队伍结构,学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学历层次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辅导员攻读更高学位。辅导员在职攻读更高学位,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6.高校辅导员要对大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辅导员要树立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识,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大多数的高校辅导员由青年教师担任,年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等方面都与学生相近,方便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意向等各方面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能力和基本素质,分析学生个体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就业指导方案,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如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职业,对于那些无明显特长而又急于工作的同学,要引导他们根据社会需要来选择职业,本着“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原则,逐步实现自身价值。帮助学生不断调试心理,调整发展目标,使学生理性地、全面地认识自我,减少择业过程的盲目性,从而做到合理而充分的去择业。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也只有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才能使每个学生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11544142)]
参考文献:
1.王鑫.刍议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9(30)
2.唐旭.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J].大众科技, 2008(5)
3.吴文龙,陈小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4.王雪玲.论《到灯塔去》的空间叙事艺术[J].学术交流,2009.(1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吕尚)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专业化 职业化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43-02
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是辅导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本身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一种内在的感受和态度,即辅导员对其全部工作的满意状况的主观反映。学校管理者只有在了解辅导员工作满意状况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而设置的专职工作岗位,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干部,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其工作状况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而工作满意度是指辅导员们对其所从事工作的一种总体的、带情绪色彩的感受和看法,它既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他们的工作成效及师风师德状况。因此,很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作深入研究,关注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带有个人色彩的真实感受,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措施,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当今我国高校辅导员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辅导员的原有专业不对口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佳选择,但这方面的毕业生少之又少。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原有专业有:机械、计算机、英语、心理、法学、物理、哲学、体育、中文等,这些都是非思想政治专业。虽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在熟悉专业与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非思想政治专业的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同年引进的高校辅导员偏多。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同一年引进辅导员过多,难以形成合理的梯队,也必然会造成今后晋升的困难。但是,随着扩招的逐年增加,辅导员需求也相应增大,其引进工作也要跟进,这是一对矛盾。另外,同年引进的年轻辅导员偏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婚姻问题,成家的愿望或准备成家,女性要生儿育女;缺乏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偏低;进修学习机会有限;工作压力大,苦恼多,请示多,汇报多,各种能力需要提高。
3.高校辅导员层次参差不齐。有的高校主要由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有的学校主要由一些工作较少的老师担任,大学生经常反映的:“开学见一面、期末见一面”就是这些“名不副实”的辅导员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鉴于此,学校应该慎重考虑,把有能力有积极性的老师安排到辅导员工作上来,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素质。
4.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影响就业指导的开展。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是千头万绪。学生工作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开不完的会,讲不完的话,辅导员整日陷入了事务性工作当中。加上辅导员一般都是学生干部出身,工作能力较强,经常被院系抓差。从而导致辅导员对本职工作,包括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不深入,只能凭借粗浅的理解,去解决在就业指导中的各种问题,影响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
5.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缺乏针对性。部分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过于肤浅、泛化,经常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为毕业班学生举办一两个内容宽泛的讲座,讲授就业形势和应试技巧,介绍个别成功人士,或者只是提供一些招聘信息,用人信息。这种不贴近市场实际,不符合毕业生个体状况的无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不同的个体,每个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着不同个性、能力、价值取向,又受到不同的客体因素影响,如社会评价,机会制约,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等。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肤浅和泛化的层面,必须针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包括就业形势、就业信息、就业法规、职业素质、应试技巧等全面的指导。
二、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研究的对策
1.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的保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优秀品质。人格力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高尚的品德,辅导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最多,工作就是和广大学生打交道,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先正己身,决不可夸夸其谈而在学生中说一套、做一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辅导员的个人示范,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生活中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政治品格优秀的辅导员,能够使学生产生钦佩心理,发自内心的产生认同感,从而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果辅导员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己却不思进取混日子;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却说话不算数,甚至说谎;要求学生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迟到、早退,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那么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老师的人格和修养,这样的辅导员就不具备教育管理学生的基础。
2.高校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重、自制能力差等特点,但同时他们也能够明辨是非,愿意听取意见。因此,网络行为辅导要做到循循善诱。辅导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和心理学方法。必要的时候,应该向正式的心理部门求助。
3.高校辅导员要抓住契机适时对大学生宣扬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知识。在社会上的年轻人中,类似塔罗牌、星座与算命等信息较为流行,这种现象在高校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对于这种与网络结合起来的流行文化,一味地说教未必会是最好的选择。辅导员可以以此为契机,邀请有关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专家来开设专门的讲座,传授专门的科学知识。因此,辅导员也应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吸收一些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地“升级”,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正确、全面地引导学生。
4.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在进行辅导员队伍选聘时,要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求应聘者必须是中共党员且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决策能力的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毕业生,同时还要求在学习阶段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通过笔试和面试量化打分,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去。
5.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以确保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建立辅导员行政职级聘任机制,要把辅导员职级纳入学校党委干部管理范围,设立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辅导员职级。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面,成立专门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职辅导队伍的职称评定评聘要实行标准单列和指标单列。鼓励攻读高层次的学位。为了不断优化辅导员的队伍结构,学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学历层次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辅导员攻读更高学位。辅导员在职攻读更高学位,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6.高校辅导员要对大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辅导员要树立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识,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大多数的高校辅导员由青年教师担任,年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等方面都与学生相近,方便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意向等各方面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能力和基本素质,分析学生个体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就业指导方案,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如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职业,对于那些无明显特长而又急于工作的同学,要引导他们根据社会需要来选择职业,本着“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原则,逐步实现自身价值。帮助学生不断调试心理,调整发展目标,使学生理性地、全面地认识自我,减少择业过程的盲目性,从而做到合理而充分的去择业。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也只有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才能使每个学生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11544142)]
参考文献:
1.王鑫.刍议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9(30)
2.唐旭.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J].大众科技, 2008(5)
3.吴文龙,陈小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4.王雪玲.论《到灯塔去》的空间叙事艺术[J].学术交流,2009.(1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