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臼毒素DPPC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检测

来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一种含有鬼臼毒素DPPC脂质体凝胶剂,用于治疗和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材料和方法: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药物,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用凝胶渗透色层技术测得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鬼臼毒素DPPC脂质体光镜下可见球形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为1 87nm;电镜下DPPC脂质体的结构是多层多室脂质体.包封率为73.8%.结论:使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使其分布较均匀,方法简便易行,其包封率较高.
其他文献
The diffusion of an antifogging agent, EO/PO (epoxyethane/epoxypropane) copolymer, through apolyethylene PE film was studied using a simple experimental system.
目的:了解心肺阻抗血流图对胸闷病人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了101例以胸闷为唯一主述并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均为阴性的病人的心肺阻抗血流图,并与60例正常人的心肺阻抗血
本文阐述了扩散-MRI,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原理以及平均扩散率D-map的导出关系.由于不同人脑大小,形态,结构跟人体相貌有差异一样也存在大小的差异,本文对七个健康志愿者的脑D
合成了2位杂原子取代的2-巯基-4,6-二甲基嘧啶配体及其铁(Ⅲ)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DSC热分析,推测出配体和配合物可能的组成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