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化教学实践探析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化教学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现在学生的变化。有效化教学的引入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有力的保障。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入手,就有效化教学的实践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化 教学实践
  1.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参与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在课堂气氛的营造上会进入到一种"死板、沉闷"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了制高点,给学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权威上的压迫感。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毫无互动性和活跃性可言。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往往被抑制,情绪也低落,对教学的参与度不高。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沉重的教学方式,转而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气氛。有效化教学的引入,不仅符合了小学生喜好玩乐的天性,更改变了教学的氛围,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体验,根据有效化教学的精神,舍弃了传统的课堂,将学生带领到了室外进行教学。学生到了校园的操场上,坐在绿草地中,在和煦的阳光和秋风的吹拂下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便放松了身心,进而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在这样的直观的体验下,当教师问道:"同学们,你们说,秋姑娘是怎么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的孩子们写信的呀?又写了些什么内容呢?"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景观以及跟随教师所学习的内容迅速并积极地回答出来。整堂课下来,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感悟能力大大提升,参与教学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沉闷的课堂只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只有构建轻松自由的环境,学生才能真正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思考。
  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化教学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其中的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有位教师在教学拼音时,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和有效化教学的精神,设计了一场读拼音的小组比赛。这位教师先是带领全班学生熟悉了要教学的拼音的发音。在学生充分熟悉了之后,便将学生分成了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了一位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练习。之后,在这位教师的引导安排下,各个小组展开了拼音朗读比赛,比比哪个小组的学生发音最标准,读得又清晰又准确。小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对比赛的参与热情更是浓厚。这位教师的设计,无疑激发出了小学生的兴趣,点燃了他们的热情。为了得到一朵小红花,学生们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专注力进行练习。比赛时,个个都读得又大声又准确。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充分掌握了拼音的发音,熟记了拼音,同时也激发出了学习兴趣。
  如果不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而是像传统的教学一样"教师讲,学生听",那学生就难以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更不会主动去学习和记忆了。
  3.重视评价方式,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面临一个评价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仅以考试成绩论优良中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不科学,还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分化,从而产生"后进生"。随着有效化教学的引入,教学手段的多样,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就学生心理而言,教师的评价也会对他们造成十分大的影响。一个鼓励的评价,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学习动力;但是一句批评,也许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阴影。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评价方式,利用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春雨》和《春晓》这两首诗时,根据有效化教学的精神,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先是问道:"同学们,你们谁认识这两首诗里的生词啊?"小学生掌握的汉字量有限,但还是有学生举手表示认识。我指名学生读了一遍生词之后,学生读对了,便鼓励道:"嗯,很好!XXX真棒,现在他就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了!同学们要向大王好好学习呀!"经过我的一番夸奖,不仅读出了所有生字的学生受到了鼓励,就连其他学生也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之后在课堂教学中,我又根据学生的表现,授予了"朗读大王"、"背诵大王",并且表现好的学生就给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的头衔式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纷纷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希望以良好的表现换来教师的奖励。于是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课后也能积极学习。
  倘若不注重多样式的评价方式,只知道以统一的标杆来衡量学生,那就打击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有效化教学的实践,需要教师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困难:觉得自己无法把握学生的情绪。学生要么表现为过于兴奋,不听老师的指挥与指导;要么表现为厌烦上音乐课,精神萎靡不振;要么表现为紧张、压抑而不愿上课等等,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音乐教学主要是要达到"健康艺术"的目的,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也包含其中。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呢?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是多
期刊
当前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在整个学校管理中担负着很重要的管理工作,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对班集体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另外职业高中的专业种类较多,学生水平差距大,加之专业实践实习的需要,与社会接触广泛,所以职高班主任工作显得更加艰巨
期刊
写字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有助于形成良好习惯。近年来,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用、会用、能用中享受书写学习和实践的快乐过程,为师生共同发展搭建起展示特长的平台。  1.组织引领,营造浓厚习字氛围  1.1 成立组织  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并组织、落实,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书法活动新方法,及时向全校推广。  1.2 制定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高速发展的社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竞争、高压力,人们的心理承受着以往从来未承受的巨大负荷。目前,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关注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高速发展的社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竞争、高压力,人们的心理承受着以往从来未承受的巨大负荷。目前,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这使我们清醒地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许多职校学生对美术兴趣愈发浓郁,在表现力、色彩等方面的掌握也渐趋成熟,然而随着部分学生客观技能掌握的匮乏与主观上希望形象逼真的描绘出对象这一冲突问题的存在,造成其绘画出的画面造型呆板拘谨、构图不饱满,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而且也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自信心 审美观 创造力 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的核
期刊
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烈的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愿望。故事提供的虚拟世界突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再加上绘声绘色的表演,能牢牢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唤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近年来我尝试着把故事表演引入小学英语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1.故事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表演
期刊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师风,就是教师的作风,它是师德的外化表现,最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才能学为人师、行为楷模。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我认为: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
期刊
【摘要】农村中学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从小父母亲就没在身边,没有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都是被动的被老师逼着学习,老师教得痛苦,学生也学得痛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从各种途径入手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语文 学习 兴趣 激发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使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学习动机之一。它直
期刊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
期刊
"心理健康"一词,在国外心理学界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近几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心理健康",是指师生在教学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周围生活环境,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的心理状态。  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表面上看好象牛马不相及,实际上,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假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