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的雨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了门,往左拐一个弯,直走一段路,就来到那条窄窄的老巷。
  老巷像一根扁扁长长的“扁担”,又像一首灵动的乐曲,延伸到与另一条小巷的交汇处就“戛然而止”。不熟悉路的人走进来就会抵到路尽头的一堵墙前。墙上极为斑驳,缝隙里青苔探出头来,像是老人在等待归家的儿女,充满了光阴的痕迹。那些人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转身道:“唉!又是一条死胡同!”
  我对他们的想法不解:为什么不坐下来,在巷旁的茶铺喝杯茶呢?卖菜阿姨的吆喝和自行车的铃声以及行人踩在地上的脚步声,谱成了一曲忙碌而优美的生活交响曲。若是觉着聒噪,你也不妨听一听雨——听这位藏匿在云后的智者,讲述老巷的故事。
  春日的雨,极温暖,极平和。没有冬雨的清冷,也没有夏雨的热烈。缠缠绵绵,像一个姑娘流下的泪。它比柳树、小草起得早,才刚破晓,就氤氲了老巷。像一个画家,一笔一画地把老巷画活了,把远处的山也画醒了。
  夏日的雨,极喧闹,极热烈。像一个爽利的妇女,滔滔不絕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硕大的雨点砸得人晕头转向。大家都躲着她,只有几个孩子在倾听她的心事。他们在雨中踢球,不时传来父母的呼唤:“熊孩子!快回来!”让夏雨发泄发泄吧!谁都有心烦的时候,发泄出来就好了……
  果不其然,发泄完了,秋日的雨,就像做错了事的孩子,羞答答地来了。它轻轻的,像风拂柳絮,把秋雨一缕一缕撒进老巷。它落在行人头上,生怕惊扰了人们,轻轻地……
  冬日的雨极具诗情画意。它不是单调的雨,偶尔还夹杂了雪。它最贴心了,轻轻地依附在你的毛衫上,雨丝最后聚成一滴雨水,钻进你的衣衫,与你贴得更近。巷口的大爷们一边搓着手,一边下象棋,一边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仔细一听,与昨天的琐碎没什么区别。这又何妨呢?生活不就是许多平凡而琐碎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交织吗?像织毛衣一样,终会织出一身的温暖。这冬日的雨,还像生命的交响曲,一直在唤醒老巷,滋养老巷。
  我很为那些已走进老巷却悻悻折返的人惋惜,他们错过的,何止是老巷的雨呢?
  
  (指导教师   陆  珺)
  【总 评】这是一篇仿写文章。小作者读《巷子里的阳光》,喜欢之余,想到仿写一篇《老巷的雨》。原文是写一日中早晨、中午和傍晚的阳光,她巧妙地写巷子里四季的雨。这是“仿” ,仿的是构思,但又不是纯粹的模仿,内容上做了匠心处理。对于一个七年级孩子来说,这一点弥足珍贵。
  这篇仿文,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以“老巷” 起,以“老巷”结,中间部分,老巷四季的雨如四幅图画依次悬挂,读者驻足其中。某些场景,某些细节,某些情愫会勾起心中许多久远的回忆。
  每个季节的雨,都写得特点分明,季节与季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巧妙。雨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简简单单的,老巷日复一日的雨里,浸润着人们日复一日的温情,那些卖菜人的吆喝,茶铺飘出的茶香,巷口下棋的老人们的话匣,才是老巷最具生命力的元素。
  文章贵在由浅入深,以“实”衬“虚”,贵在铺垫的自如,贵在描绘的细腻,贵在情感的升华,这篇文章恰好都具备了,难得!
  (讲评教师   杨   莉)
其他文献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被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苏轼以其为人与才华深孚众望,虽
期刊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言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排比的种类可分为以下四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  他们
期刊
一份宽容,足以感动他人,甚至感动自己!  放学铃声响起,饥肠辘辘的我匆忙把家庭作业塞进书包,然后快马加鞭地赶到停车棚,将车子推出校门,骑上它就往卖夹馍的地方奔去。  “老板,来个香肠、香菇丝夹馍!”还没到跟前,我便高声喊道。  “好嘞,马上给你做!”老板热情地答应了一声。(精练的语言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我将钱递给了老板。叮叮当当,看到她将香肠和菜丟进锅里翻炒的时候,我的口水就快要溢出嘴角了。
期刊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些千古名句,同学们经常听说甚至引用过,可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和含义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语见《荀子·劝学》。沙:通“纱”。涅:矿物,染黑色的矾石。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并不会跟它一起变黑,放在水里“洗一洗”仍会变白。但是,白色的“纱”和矾石放在一起,会染上别的颜色,且洗不掉。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
期刊
去年冬天,我家终于搬进了新房子,看着漂亮的装修,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最让我兴奋的是,新房装的是燃气热水器。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像过去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那样,一遇到阴雨天,就没有热水洗澡了。  新房子的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卫生间旁边的过道上,它是一个长方体,全身乳白色。我用尺量了一下,它高57厘米,宽36厘米,厚15.5厘米。在热水器的正面,靠上的部分嵌着热水器的商标,黑底,中间是白色的图案和文字,显得非
期刊
就一般的閱读心理而言,读者不喜欢陈旧老套的文章结构和故事情节:看完开头就知道了结尾,那还有什么意思!从这个标准说,构思的巧妙,就是要出人意料,尤其是结尾,就如相声一样,应该把最大、最响的“包袱”抖在最后。这就很考验作者的功力。  让我们先从一个幽默短篇说起。  悬 念  N·奈姆  伯明翰一家旅馆的餐厅里,一群旅游者正在进晚餐。他们一面品尝菜肴,一面即兴谈天。鱼端上来了,他们便七嘴八舌地讲起那些关
期刊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满了整个房间,奶奶已经准备好早饭。因为是周末,所以我没有了以往的狼吞虎咽,只有细细品味,慢慢享受。奶奶告诉我她今天要去采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挎着小布包,和奶奶悠闲地走着,乡间小路上留下了一大一小长长的两串脚印。到了茶园,奶奶仔细地告诉我怎样分辨叶片,怎样摘叶片。我小心翼翼地摘着,生怕把叶
期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为宣传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这个月,学校正式启动了环境保护月活动。在此,我们八年级一班所有同学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点滴小事做起,当好环境保护的践行者。  环保无小事,它贯穿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绿化,不伤害野生动物;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多一次骑、走,少一次私家车出行;多一次“
期刊
【基础知识】  关于“有文采”,《考试大纲》的四个评分点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其中的“文句有表现力”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即文句情感真挚、哲理丰富、韵味悠长;二是语言形式的形象性,即能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事物的状态、性质或人物的言行、思想等。  【技法点拨】  大凡成功之作,都拥有魅力非凡的语言。要让“文句有表现力”,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期刊
站在阳台上,一盆多肉突然闯进了视线。  其实若不是那鲜红的半球花盆,我绝对不会注意它:一根光秃秃的茎,虚弱地趴在花盆边上,病态的黄宣告着它的衰亡。几瓣枯槁的叶片挂在身上。风吹过,那几瓣叶片摇了摇,做着最后的挣扎。强弩之末又怎能抵过凛冽的风?最终这几瓣叶片不舍地放了手。我看得心中惋惜,指尖轻轻拂过叶片掉落后留下的伤疤,像一个个黑黝黝的“窟窿”。  犹记得初见时的模样:同样是鲜红的花盆,一株美丽的多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