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中籼稻单产的提高和种植方式的改变,中籼稻倒伏的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结了水稻倒伏类型,分析水稻倒伏原因,并提出预防补救措施。
关键词 中籼稻;倒伏;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2 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60-01
桐城市常年中籼稻的种植面积约1.5万公顷。近几年随着中籼稻单产的提高和直播,抛秧面积的扩大,中籼稻的倒伏面积逐年扩大。据调查统计,2005~2007年中稻倒伏面积分别为1 500hm2、2 100hm2、3 300hm2。中籼稻的大面积倒伏,已严重影响我市中籼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并给机械收割带来极大不便。研究防止中籼稻倒伏技术,是我市中籼稻生产中迫切的现实需要。
1水稻倒伏的类型
水稻倒伏有2种类型,一种是根倒伏,一种是茎倒伏。根倒伏一般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入土较浅,次生根数目少且细弱,支撑能力差而发生的倒伏。茎倒伏主要是由于基部节间过长,茎秆细弱,韧性差,上部重量增大后难以负荷,致使茎杆弯曲或折断而形成倒伏。我市中籼稻倒伏以茎倒伏为主,平均占倒伏面积的87.5%。根倒伏大多发生在直播田。
2倒伏的原因
2.1品种特性
高秆品种、茎秆细弱弹性小的品种抗倒能力差,如隆安优8号、D优527等抗倒能力弱,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极易发生倒伏;而株形较矮、茎秆粗壮的品种,抗倒能力明显增强,如Y优1号、两优培九在我市未出现倒伏现象。
2.2栽培措施不当
2.2.1密度过大,个体发育不良。目前抛秧田、直播田,普遍存在基本苗过多,又不及时烤田,无效分蘖较多,造成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抗倒性减弱,且易引起病虫为害,而引起倒伏。
2.2.2施肥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N、P、K配比不合理,重氮轻钾,影响水稻茎秆健壮生长,降低了茎秆韧性而易倒。
2.2.3病虫危害。二化螟、稻飞虱以及纹枯病等病虫害都会造成水稻倒伏。我镇2002年、2006年二化螟虫伤株,造成部分田块倒伏。2006年、2007年稻飞虱的危害也使一定面积田块水稻的倒伏。纹枯病发生使水稻下部茎秆组织坏死,造成抗倒能力减弱。
2.2.4自然灾害影响。恶劣的自然灾害,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如大风、暴雨、连阴雨等。2007年8~9月份多次台风,致使我市大面积中籼稻倒伏。
3倒伏预防措施
3.1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抗倒伏品种是预防水稻倒伏的首选措施。宜选用株型较矮,茎秆粗壮,弹性好,根系发达,不易早衰的品种,如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Y优1号等。
3.2培育好壮秧,控制好群体
壮秧是提高水稻抗倒能力的基础。湿润育秧的播量宜控制在150kg/hm2以内,大田用种量在11.25kg/hm2左右,秧龄控制在25~30d,培育出叶蘖同伸的带蘖壮秧。根据不同的茬口、不同的品种确定好基本苗,重视烤田控苗促根技术的运用,当茎蘖苗达到成穗数的80%~90%时,要及时排水烤田,以便构建良好的穗粒结构。
3.3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
根据我镇的施肥现状,在确保稻草合理还田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化学肥料的科学施用。按照“适氮稳磷增钾补微”的要求,中籼稻施纯氮195~225kg/hm2,五氮化二磷75~90 kg/hm2,氯化钾150~180kg/hm2,硫酸锌7.5kg/hm2。磷肥和锌肥全部作基础,氮肥、钾肥的基肥与追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6∶4。穗肥以保花肥为主,在倒2叶时施用。
3.4浅湿灌溉,适度烤田
除早期进行浅水勤灌水外,在分蘖末期到幼穗分化前进行排水晒田,烤田宜多次分晒。孕穗至抽穗期应间歇灌溉,以后常灌“跑马水”,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熟到老,以增强抗倒能力。
3.5综合防治病虫
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防治好病虫,重点防治好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
4倒伏后补救措施
一是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干腐烂都有积极作用。二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5kg/hm2叶面喷施。三是用5%井冈霉素15~30袋/hm2对水150kg/hm2喷雾防治纹枯病。井冈霉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药肥混施。中籼稻倒伏后,茎节和倒1、倒2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d,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征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了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关键词 中籼稻;倒伏;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2 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60-01
桐城市常年中籼稻的种植面积约1.5万公顷。近几年随着中籼稻单产的提高和直播,抛秧面积的扩大,中籼稻的倒伏面积逐年扩大。据调查统计,2005~2007年中稻倒伏面积分别为1 500hm2、2 100hm2、3 300hm2。中籼稻的大面积倒伏,已严重影响我市中籼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并给机械收割带来极大不便。研究防止中籼稻倒伏技术,是我市中籼稻生产中迫切的现实需要。
1水稻倒伏的类型
水稻倒伏有2种类型,一种是根倒伏,一种是茎倒伏。根倒伏一般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入土较浅,次生根数目少且细弱,支撑能力差而发生的倒伏。茎倒伏主要是由于基部节间过长,茎秆细弱,韧性差,上部重量增大后难以负荷,致使茎杆弯曲或折断而形成倒伏。我市中籼稻倒伏以茎倒伏为主,平均占倒伏面积的87.5%。根倒伏大多发生在直播田。
2倒伏的原因
2.1品种特性
高秆品种、茎秆细弱弹性小的品种抗倒能力差,如隆安优8号、D优527等抗倒能力弱,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极易发生倒伏;而株形较矮、茎秆粗壮的品种,抗倒能力明显增强,如Y优1号、两优培九在我市未出现倒伏现象。
2.2栽培措施不当
2.2.1密度过大,个体发育不良。目前抛秧田、直播田,普遍存在基本苗过多,又不及时烤田,无效分蘖较多,造成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抗倒性减弱,且易引起病虫为害,而引起倒伏。
2.2.2施肥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N、P、K配比不合理,重氮轻钾,影响水稻茎秆健壮生长,降低了茎秆韧性而易倒。
2.2.3病虫危害。二化螟、稻飞虱以及纹枯病等病虫害都会造成水稻倒伏。我镇2002年、2006年二化螟虫伤株,造成部分田块倒伏。2006年、2007年稻飞虱的危害也使一定面积田块水稻的倒伏。纹枯病发生使水稻下部茎秆组织坏死,造成抗倒能力减弱。
2.2.4自然灾害影响。恶劣的自然灾害,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如大风、暴雨、连阴雨等。2007年8~9月份多次台风,致使我市大面积中籼稻倒伏。
3倒伏预防措施
3.1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抗倒伏品种是预防水稻倒伏的首选措施。宜选用株型较矮,茎秆粗壮,弹性好,根系发达,不易早衰的品种,如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Y优1号等。
3.2培育好壮秧,控制好群体
壮秧是提高水稻抗倒能力的基础。湿润育秧的播量宜控制在150kg/hm2以内,大田用种量在11.25kg/hm2左右,秧龄控制在25~30d,培育出叶蘖同伸的带蘖壮秧。根据不同的茬口、不同的品种确定好基本苗,重视烤田控苗促根技术的运用,当茎蘖苗达到成穗数的80%~90%时,要及时排水烤田,以便构建良好的穗粒结构。
3.3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
根据我镇的施肥现状,在确保稻草合理还田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化学肥料的科学施用。按照“适氮稳磷增钾补微”的要求,中籼稻施纯氮195~225kg/hm2,五氮化二磷75~90 kg/hm2,氯化钾150~180kg/hm2,硫酸锌7.5kg/hm2。磷肥和锌肥全部作基础,氮肥、钾肥的基肥与追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6∶4。穗肥以保花肥为主,在倒2叶时施用。
3.4浅湿灌溉,适度烤田
除早期进行浅水勤灌水外,在分蘖末期到幼穗分化前进行排水晒田,烤田宜多次分晒。孕穗至抽穗期应间歇灌溉,以后常灌“跑马水”,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熟到老,以增强抗倒能力。
3.5综合防治病虫
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防治好病虫,重点防治好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
4倒伏后补救措施
一是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干腐烂都有积极作用。二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5kg/hm2叶面喷施。三是用5%井冈霉素15~30袋/hm2对水150kg/hm2喷雾防治纹枯病。井冈霉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药肥混施。中籼稻倒伏后,茎节和倒1、倒2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d,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征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了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