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23个籼型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的产量、叶绿素、净光合效率、蛋白质、直链淀粉、米胶长等6个性状的测试,探讨优质高产稻米的生理基础和主要性状与其亲本的相关规律。研究表明,杂交稻的净光合效率与其高亲值、低亲值、双亲平均值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与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杂交稻的叶绿素、米胶长、蛋白质及直链淀粉含量与其双亲平均值都呈正相关。故选择净光合效率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米质优良的稻种作亲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23个籼型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的产量、叶绿素、净光合效率、蛋白质、直链淀粉、米胶长等6个性状的测试,探讨优质高产稻米的生理基础和主要性状与其亲本的相关规律。研究表明,杂交稻的净光合效率与其高亲值、低亲值、双亲平均值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与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杂交稻的叶绿素、米胶长、蛋白质及直链淀粉含量与其双亲平均值都呈正相关。故选择净光合效率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米质优良的稻种作亲本,有利于优质高产新组合的选育。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地台地质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性与周缘地带有明显差别。但是在地史演化过程中却有密切的联系;地台内部地震活动虽然微弱,相对活跃时期仍与周缘地震带活跃期同步。据此讨论了鄂尔多斯地台的构造演化与周缘地区地震的关系。
在肯定了公认的近东西向及西部北西向构造之后,重点从构造形迹、新(?)动标志等方面着手,阐明北东向活动断裂是渭河盆地晚第三纪,尤其是中更新世以来的主要活动断裂之一。在近代应力场下,是控制盆内地震的主要构造。将已有宏—微观研究资料结合伸展构造理论的运用,对盆内主要的两组断裂下切深度、盆地东部孕震的断裂深部展布条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深8—20公里范围内两组似交非交的铲式断裂形成一个应力容易集中的孕
本文叙述1967年与1973年在河北省河间地区几乎在原地相继发生6.5级和5.3级破坏性地震,这两次地震间隔6年半、第一次地震余震活动当年就已结束、第二次地震是另一次独立的地震事件。这两次地震无论在震中位置,烈度分布,宏观动感,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和面上地震活动图象等方面都有高度的相似性,是又一个罕见的重复性地震震例。最后,通过对河间,溧阳重复性地震的分析对比,对重复性地震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七十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从海洋研究引进到大陆以后,对板内地震震级增大等原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由于陆壳与过渡壳、洋壳之间差别较大(表一),演变过程不一样,地震形成的机制不同,板内地震震级增大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板块构造学说出发,并结合其他一些大地构造学说、震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试图对1920年海原地震震级增大的原因作一探讨。
广西是我国著名的岩溶区,岩溶现象非常普遍。根据广西台网记录和宏观考察,近几年来,广西岩溶区接连出现烈度异常地震(构造地震),尽管这些地震强度不大,但二、三级地震却也能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国家“六五”规划拟将在广西红水河流域兴建一系列大型梯级电站,是否可能出现诱发地震,也是地震和工程部门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正确、迅速判别这些烈度异常地震,适当地采取防震抗震措施
数字图象处理又称计算机图象处理,它是计算机应用进入信息处理领域后的产物,是一门建立在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和应用数学基础上的新兴的边缘学科。计算机图象处理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模糊不清或畸变的图象处理成清晰易辨的图象,以供
《人机语声通信》一文对人机语声通信的现状和远景作了介绍。如果计算机被赋予象人类一样能讲、能听的能力,那末计算机也就容易推广到千家万户,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多年来世界各国对人机语声通信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科学家们相信总有一天人和计算机能够自由地进行交谈,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前景!
1984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市青少年气象爱好者协会邀请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的多名研究者,为全市二百多名朝气蓬勃的中学生作了关于地震云的科学普及报告。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于1983年11月正式成立,该研究会是在国内外地震学界以奇特的地震云预报地
经典几何学是以规则而光滑的几何形状为研究对象的,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状却大多是极不规则的。这一矛盾过去并不突出。近十年来,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迫在眉睫了。于是,分数维几何学(或称“无序几何学”、“穷分几何学”)便应运而生。《分数维几何学简介》对此作了介绍,或许尚不全面,但意在引起国内科学工作者注意。
算法几何学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与几何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对它的较系统的介绍,尚未见于国内其他刊物。这期发表的《算法几何学——几何学的一个崭新分支》一文,首先向国内广大读者介绍了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