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曲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而豫剧可以称为戏曲中的一枝独秀,了解和学习豫剧对于发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热情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豫剧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跟豫剧系统的方法、规范的唱腔和清晰的咬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各地专家学者要求戏剧艺术走进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戏剧也越来越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笔者从豫剧的起源及发展、豫剧流派的形成、唱腔特点特点与民族声乐关系几个方面进行粗浅分析,以期今后大家对豫剧的学习研究有所裨益。
引言
河南是一个具有丰厚底蕴的中原文化中心,而在其丰厚灿烂的中原文化中,戏曲文化艺术由于独具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而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剧种颇多,因此,河南被人们称之为“戏曲之乡”。
谭静波在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豫剧》中记载:“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豫剧已被公众看做为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无论是在剧目的生产、经济的效益、剧团和观众的数量等诸方面,它都以它绝对的身姿优势跃居全国各地300多个剧种之冠,成为我国当今剧坛流行的最大的地方戏”。无论男女老幼都有一帮对其热衷热爱的群体,尤其是通过电视媒介一直热播的《梨园春》栏目,更是借助传媒的力量把豫剧的推广做到了最大的可能,掀起了一股“豫剧”热潮,豫剧不仅唱遍、唱响了中国,还唱进维也纳音乐大厅。豫剧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一、豫剧的起源及流派的形成
豫剧诞生在孕育过炎黄文化的中原大地上,据有关资料记载,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时期,豫剧是由明朝末期的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并与当地的民歌和小调等结合而成,也有一些书籍上说是由北曲弦索调发展而成等等说法不一,但就其具体起源由于缺乏详细的记载已经无法得到更为准确的考证。
豫剧又有河南梆子戏、河南讴、靠山吼、土梆子等名,但都属于梆子声腔系统。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直至新中国建立之后才被普遍冠以“豫剧”之名。 由此可见,豫剧的形成跟民族民间声乐有着不解之缘。
正所谓“桃花一簇开无主,万紫千红才是春”。随着豫剧的不断发展,大批的优秀豫剧演员也不断产生,他(她)们由于长期活躍于舞台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得到很多人的热爱和追捧。随后在人们再次谈起豫剧时,以往的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等称呼逐渐被冠之以艺术家的名字而取代,就这样以艺术家的名字为标志的流派划分随之形成。同时,以名字为标志的流派的出现对于区分豫剧的唱腔风格、丰富豫剧的唱腔素材、繁荣豫剧唱腔艺术以及促进豫剧艺术的发展等方面,都曾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的也可称之为历史性的作用。据资料记载,根据姓名主要可以分为“常(香玉)派”、“陈(素真)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 派”、“唐(喜成)派”等流派。[4]
二、豫剧唱腔与民族声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豫剧不但在风格、舞台、音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唱腔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豫剧之所以能够久唱不衰跟他有着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分不开的。
“民族声乐非常注重歌唱语言方面的技巧,豫剧演唱完全具备这些操作技术,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豫剧界至今都流传着“唱四两,白千斤”的艺训。
常派的代表人物常香玉对豫剧唱腔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创立的“混声唱法”使豫剧在唱腔方法上向科学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所谓“混声唱法”,简单说就是真假声结合唱法或胸腔、口咽腔、头腔联合唱法。这种三个共鸣结合的混合唱法在豫剧界的出现,不单单是改变了豫西调和豫东调真假声水火不相容的局面,更使得豫剧的真假声唱法逐渐趋于统一。“常派的真假声混合唱法,不仅在广大观众中和文艺界受到普遍欢迎,而且也经受了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尽管这种唱法对于今天的声乐演唱者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度,但是就当时而言,对于豫剧向更科学的声乐唱法方面的发展却是难能可贵的。
在豫剧某团的发展中,也特别关注对科学唱腔方法的研究,使得豫剧男生的唱腔更具有科学性和技巧性。改变了男生唱腔只局限于“二本腔”的唱法,使他们能在有效的音域内行腔,通俗一点讲就是改变了男生只用假嗓来演唱的方式,使男生的唱腔更加统一,没有明显的真假声分区,真假声结合更加自如。这与民族声乐在演唱方法上对腔体声区统一的要求是一致的。
就咬字而言,字重腔轻是豫剧所强调的,而咬字则采用切音的方式。把字分成三个部分:字头、字腹、字尾,按照曲谱进行演唱。而民族声乐在音色和咬字上声音比较开放,咬字则不像豫剧那么狠,演唱的也是乐谱上的音符,只是在个别字上加以装饰音。
在呼吸方面,豫剧和民族声乐也是相通的,豫剧讲求“气为音帅”,其实就是讲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讲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嚧自脐间出,至喉乃臆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这与民族声乐的气沉丹田以及深呼吸打哈欠的状态,使吸进去的气保持,呼与吸在腰间产生对抗,使每个音都得到气息的支持,用“支持”来调节声音的高低起伏、强弱、明暗变化等都是讲的同一个道理。
豫剧和民族声乐两者完全可以相互借鉴,豫剧演员可以向声乐演员学习打开口腔喉咙的技巧;声乐演员也可以向豫剧演员学习吐字的技巧,使民族声乐和豫剧达到完美的结合,展现更完美的作品。
三、未来之路
总之,豫剧能有今天的辉煌业绩是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无数的艰辛逐渐成长起来的。尽管现在的戏曲市场并不是很景气,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以及豫剧的重视程度却是在日益增加的。豫剧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加上“梨园”节目的宣扬和“香玉杯”(1988年由豫剧大师常香玉自筹资金,于2月25日宣布成立的,旨在促进豫剧的发展。)等一些专业豫剧奖项的设立,都为豫剧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豫剧以其自强不息、容纳百川的态度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敢于同中国的民族声乐、西方的歌剧相媲美,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相信豫剧在不久的将来,不但能唱响中国,同样也能唱响世界。不但能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更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引言
河南是一个具有丰厚底蕴的中原文化中心,而在其丰厚灿烂的中原文化中,戏曲文化艺术由于独具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而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剧种颇多,因此,河南被人们称之为“戏曲之乡”。
谭静波在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豫剧》中记载:“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豫剧已被公众看做为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无论是在剧目的生产、经济的效益、剧团和观众的数量等诸方面,它都以它绝对的身姿优势跃居全国各地300多个剧种之冠,成为我国当今剧坛流行的最大的地方戏”。无论男女老幼都有一帮对其热衷热爱的群体,尤其是通过电视媒介一直热播的《梨园春》栏目,更是借助传媒的力量把豫剧的推广做到了最大的可能,掀起了一股“豫剧”热潮,豫剧不仅唱遍、唱响了中国,还唱进维也纳音乐大厅。豫剧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一、豫剧的起源及流派的形成
豫剧诞生在孕育过炎黄文化的中原大地上,据有关资料记载,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时期,豫剧是由明朝末期的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并与当地的民歌和小调等结合而成,也有一些书籍上说是由北曲弦索调发展而成等等说法不一,但就其具体起源由于缺乏详细的记载已经无法得到更为准确的考证。
豫剧又有河南梆子戏、河南讴、靠山吼、土梆子等名,但都属于梆子声腔系统。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直至新中国建立之后才被普遍冠以“豫剧”之名。 由此可见,豫剧的形成跟民族民间声乐有着不解之缘。
正所谓“桃花一簇开无主,万紫千红才是春”。随着豫剧的不断发展,大批的优秀豫剧演员也不断产生,他(她)们由于长期活躍于舞台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得到很多人的热爱和追捧。随后在人们再次谈起豫剧时,以往的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等称呼逐渐被冠之以艺术家的名字而取代,就这样以艺术家的名字为标志的流派划分随之形成。同时,以名字为标志的流派的出现对于区分豫剧的唱腔风格、丰富豫剧的唱腔素材、繁荣豫剧唱腔艺术以及促进豫剧艺术的发展等方面,都曾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的也可称之为历史性的作用。据资料记载,根据姓名主要可以分为“常(香玉)派”、“陈(素真)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 派”、“唐(喜成)派”等流派。[4]
二、豫剧唱腔与民族声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豫剧不但在风格、舞台、音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唱腔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豫剧之所以能够久唱不衰跟他有着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分不开的。
“民族声乐非常注重歌唱语言方面的技巧,豫剧演唱完全具备这些操作技术,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豫剧界至今都流传着“唱四两,白千斤”的艺训。
常派的代表人物常香玉对豫剧唱腔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创立的“混声唱法”使豫剧在唱腔方法上向科学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所谓“混声唱法”,简单说就是真假声结合唱法或胸腔、口咽腔、头腔联合唱法。这种三个共鸣结合的混合唱法在豫剧界的出现,不单单是改变了豫西调和豫东调真假声水火不相容的局面,更使得豫剧的真假声唱法逐渐趋于统一。“常派的真假声混合唱法,不仅在广大观众中和文艺界受到普遍欢迎,而且也经受了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尽管这种唱法对于今天的声乐演唱者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度,但是就当时而言,对于豫剧向更科学的声乐唱法方面的发展却是难能可贵的。
在豫剧某团的发展中,也特别关注对科学唱腔方法的研究,使得豫剧男生的唱腔更具有科学性和技巧性。改变了男生唱腔只局限于“二本腔”的唱法,使他们能在有效的音域内行腔,通俗一点讲就是改变了男生只用假嗓来演唱的方式,使男生的唱腔更加统一,没有明显的真假声分区,真假声结合更加自如。这与民族声乐在演唱方法上对腔体声区统一的要求是一致的。
就咬字而言,字重腔轻是豫剧所强调的,而咬字则采用切音的方式。把字分成三个部分:字头、字腹、字尾,按照曲谱进行演唱。而民族声乐在音色和咬字上声音比较开放,咬字则不像豫剧那么狠,演唱的也是乐谱上的音符,只是在个别字上加以装饰音。
在呼吸方面,豫剧和民族声乐也是相通的,豫剧讲求“气为音帅”,其实就是讲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讲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嚧自脐间出,至喉乃臆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这与民族声乐的气沉丹田以及深呼吸打哈欠的状态,使吸进去的气保持,呼与吸在腰间产生对抗,使每个音都得到气息的支持,用“支持”来调节声音的高低起伏、强弱、明暗变化等都是讲的同一个道理。
豫剧和民族声乐两者完全可以相互借鉴,豫剧演员可以向声乐演员学习打开口腔喉咙的技巧;声乐演员也可以向豫剧演员学习吐字的技巧,使民族声乐和豫剧达到完美的结合,展现更完美的作品。
三、未来之路
总之,豫剧能有今天的辉煌业绩是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无数的艰辛逐渐成长起来的。尽管现在的戏曲市场并不是很景气,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以及豫剧的重视程度却是在日益增加的。豫剧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加上“梨园”节目的宣扬和“香玉杯”(1988年由豫剧大师常香玉自筹资金,于2月25日宣布成立的,旨在促进豫剧的发展。)等一些专业豫剧奖项的设立,都为豫剧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豫剧以其自强不息、容纳百川的态度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敢于同中国的民族声乐、西方的歌剧相媲美,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相信豫剧在不久的将来,不但能唱响中国,同样也能唱响世界。不但能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更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