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博学多艺,身兼多职,其中最为世人瞩目的天才多面手非达·芬奇莫属。关于达·芬奇的艺术观与科学观,贡布里希与弗洛伊德都曾作过让人信服的评价,达·芬奇对艺术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科学研究本身的执着从各文化巨人的评价中可见一斑。文章根据达·芬奇的艺术探索思路分析达·芬奇的艺术观及他的艺术观对其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以探究其艺术与科学一体两面的共生性。
关键词:达·芬奇;艺术观;科学研究
一、生平与成就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镇,1519年逝世于法国的克卢城堡,在他在世的68年里,他的各方面成就涉及之广几近覆盖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方便世人的研究,学者们往往将他的成就按照现在的专业划分成各种不同的方向。意大利著名学者易诺晨教授将达·芬奇的成就概括成了十三个部分:绘画、解剖学、机械学(工程学)、关于飞行的研究、水力学与水利建设、植物学、数学与几何学、天文学、钟表学、光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物理学。
二、艺术与科学的全才
人们往往惊叹达·芬奇这位天才的博学多艺,好奇于他的面面俱到。其实15世纪的意大利“bottega”时代,画室是以工作坊为核心的小公司 [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时候的画室或者工作坊会接受各式各样的订单,包括建筑、雕塑、城市设计、机械设计等等,绘画只是其中之一。也可以说那时候的艺术与科学专业并没有完全划分开来,从古希腊传统中延续下来的小写的art,拥有着较之后来更为全面的技艺的含义。达·芬奇作为工作坊多面手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他在现代人所定义的艺术与科学方面都做了长足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并且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说:“莱奥纳尔多自己无意于被看作科学家。在他看来,所有那一切对自然的探索,主要仍是寻求他在艺术中所需要的那些关于视觉世界的知识的手段。他认为给艺术奠定科学的基础就能使自己心爱的绘画艺术从微不足道的手艺变成高贵、体面的职业。”[2]从贡布里希的评价看来,达·芬奇的所有科学研究行动都在于为艺术找到尊重现实、合乎自然规律的基础。另一位文化名人弗洛伊德也曾对达芬奇的艺术观与科学观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他在其著作《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中写:“这位艺术家曾经在绘画中借助自己的研究才能;现在这位仆人(研究)变得更加强大,并且超过和压制了它的主人(绘画)。”[3]
从众多学术巨人的评价中看出,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扎实的科学工作,但在艺术为科学让道的今天,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他的艺术观也推进了其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艺术观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促进
关于达·芬奇的艺术观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以下按照达·芬奇艺术探索的方法与思路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对感性经验的肯定
达·芬奇在他的艺术习作与创作中非常重视感性经验。他在《天使报喜》中开创性地给天使描绘了一对栩栩如生的鸟类翅膀,花园里的花名目繁多却都可以找到自然的原型;在创作《圣哲罗姆》前后,他做了一系列的人体手臂与肩颈的解剖与速写,不厌其烦地分析肌肉、神经以及骨骼,以至于作品本身未能完成;在画《最后的晚餐》前,他在米兰的大街上整日地观察行人,做了大量速写手稿,记录人的思维与其动作表情的内在关联性。毋庸赘述,达·芬奇的创作对个人感性经验的肯定是明显的,他在手稿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他记录着:“我们的一切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感觉。”[4]他还记录了:“自然界的不可思议的翻译者是经验。经验绝不会欺骗人,只是人们的解释往往欺骗自己。”[5]
对经验的记录与分析让达·芬奇具备了初步的科学图解范式与科学精神。基于其艺术创作与观念对感性经验的肯定,达·芬奇在那个以宗教为背景、以神学为圭臬的时代,开始重视和尊重人,中世纪消极的绝对的神学论调在他的世界观中渐渐松动,自我(人)主动的探索开始萌芽,科学精神的朴素的雏形由此逐渐形成。这种科学精神的雏形还算不上近代的科学概念,而实际上是一种对经验的累计分析,他在笔记中不断地去记录一切繁杂事物并进行解剖、分析、解释,以一种具备科学精神的探討经验的独特方式解释自然与社会,因此,丹尼尔·J ·布尔斯廷在《创造者:富于想象力的巨人们的历史》对他评价:“列奥纳多创造了自己的科学阐释方式,他将其称为‘示范’。由此,他偶然地成为近代科学图解的先驱。”[6]这样的对个人感性经验的肯定与科学图解,为达·芬奇的理性思考做了铺垫,也是他科学实验研究向前推进的前提。
(二)对理性思考的重视
达·芬奇的艺术探索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经验层面,也推进至理性思考的深度。其油画作品《美丽的费罗妮叶》体现了他对光与色的思考,其中,女人瞳孔的光被实事求是地诠释得如真实一般,他还考虑到了右边脸的下方皮肤会受到红色衣服的反光,女人左脸下方那一抹绯红的反光使整个画面变得灵动真切;《博士来拜》中,对建筑背景的严谨描绘和对前景人物色光关系的探索致其未能完成画面;等等。他的手稿笔记也无不体现着理性,在他以理性观念著称的《维特鲁威人》的手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对人体尺度的计量与思考:“如果你叉开双腿使身高降低1/14,双手向两侧伸展并抬高,直至中指的高度与头顶持平,伸展的四肢端点构成一个外接圆,肚脐就是它的圆心,而两腿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一个人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他的身高。”[7]他在笔记中明确地表明“我们的知识都是以我们的理性为根基”,还说“感觉是大地,理性则是来源于大地的思考”。[8]
达·芬奇对理性的追求与实践一方面使他在多次反复的经验总结中开始抽象出不尽规范的规律与法则,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的艺术创作的写实主义倾向。抽象地推理和概括出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其实就是近代科学中典型的理论科学研究范式,达·芬奇的理性抽象方法还不能称其为严格的近代科学范式,但是这种开创性的准科学研究范式无疑是进步甚至超前的,从某种层面上看已经具备了理论科学的雏形。以理性为基石的艺术的写实倾向(包括数学透视法、空气透视法等在二维平面上建构三位物体的方法)所引起的图像意义层面上的变革可以看成是一次思维方法、世界观的革命。达·芬奇认为“绘画所反映的也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观念’”,“‘透视法’的发现因而对欧洲人的自然观和科学思维产生重要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9]”。 (三)科学实验的精神
科学史家丹皮尔认为达·芬奇利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比伽利略早一个多世纪。[10]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广为人知的实验包括他对艺术材料的屡次尝试,这些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比如他用石膏浸泡布匹用来做衣褶的写生,尝试薄涂多层的晕涂法都获得了成功,但是尝试用新配比的矿物颜料绘制的《最后的晚餐》却算不上成功,从画面如今的保存情况来看,这是非常遗憾的。但是达·芬奇似乎对此从来都不在乎,他孜孜不倦地做实验和研究,以至于牺牲掉他的艺术。在绘画需求的驱使下,他也进行解剖实验、飞行实验与光学实验等等,在感性经验的积累基础上,他将理性的思维推理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最接近近代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符合了近代科学依靠实验和抽象推理的特征,因此达·芬奇除广为人知的艺术成就外,也被后人称为“科学第一人”。
四、结语
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我们在热烈讨论他的成就之余,不能不回想起那个技艺自由的黄金时代以及艺术往日的荣耀。在科学备受重视的现当代,艺术曾一度渐行渐远,背向科学而偏离大众。对艺术与科学的追根溯源的审视是当下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责任,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集艺术与科学于一身的集大成者,我们有必要从他的身上追寻艺术的光芒。艺术昔日对科学的启迪。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工具,它们互相补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彼此促进,也将在未来的进程中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 [5] [9] [10] 何平.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与近代科学革命:以达芬奇和布鲁内勒斯基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1(1):159-171.
[2]贡布里希.藝术的故事[M].范景中,杨成凯,译.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4.
[3]弗洛伊德.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M].张杰,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1,20.
[4]达·芬奇.达·芬奇笔记[M].郑福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4.
[6]布尔斯廷.创造者:富于想象力的巨人们的历史[M].徐以骅,田文载,宋明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628.
[7]达·芬奇.达·芬奇笔记[M]. 刘勇,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5,38-39.
[8]尼科尔.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M].朱振武,赵永健,刘略昌,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5,52.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
关键词:达·芬奇;艺术观;科学研究
一、生平与成就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镇,1519年逝世于法国的克卢城堡,在他在世的68年里,他的各方面成就涉及之广几近覆盖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方便世人的研究,学者们往往将他的成就按照现在的专业划分成各种不同的方向。意大利著名学者易诺晨教授将达·芬奇的成就概括成了十三个部分:绘画、解剖学、机械学(工程学)、关于飞行的研究、水力学与水利建设、植物学、数学与几何学、天文学、钟表学、光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物理学。
二、艺术与科学的全才
人们往往惊叹达·芬奇这位天才的博学多艺,好奇于他的面面俱到。其实15世纪的意大利“bottega”时代,画室是以工作坊为核心的小公司 [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时候的画室或者工作坊会接受各式各样的订单,包括建筑、雕塑、城市设计、机械设计等等,绘画只是其中之一。也可以说那时候的艺术与科学专业并没有完全划分开来,从古希腊传统中延续下来的小写的art,拥有着较之后来更为全面的技艺的含义。达·芬奇作为工作坊多面手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他在现代人所定义的艺术与科学方面都做了长足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并且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说:“莱奥纳尔多自己无意于被看作科学家。在他看来,所有那一切对自然的探索,主要仍是寻求他在艺术中所需要的那些关于视觉世界的知识的手段。他认为给艺术奠定科学的基础就能使自己心爱的绘画艺术从微不足道的手艺变成高贵、体面的职业。”[2]从贡布里希的评价看来,达·芬奇的所有科学研究行动都在于为艺术找到尊重现实、合乎自然规律的基础。另一位文化名人弗洛伊德也曾对达芬奇的艺术观与科学观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他在其著作《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中写:“这位艺术家曾经在绘画中借助自己的研究才能;现在这位仆人(研究)变得更加强大,并且超过和压制了它的主人(绘画)。”[3]
从众多学术巨人的评价中看出,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扎实的科学工作,但在艺术为科学让道的今天,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他的艺术观也推进了其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艺术观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促进
关于达·芬奇的艺术观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以下按照达·芬奇艺术探索的方法与思路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对感性经验的肯定
达·芬奇在他的艺术习作与创作中非常重视感性经验。他在《天使报喜》中开创性地给天使描绘了一对栩栩如生的鸟类翅膀,花园里的花名目繁多却都可以找到自然的原型;在创作《圣哲罗姆》前后,他做了一系列的人体手臂与肩颈的解剖与速写,不厌其烦地分析肌肉、神经以及骨骼,以至于作品本身未能完成;在画《最后的晚餐》前,他在米兰的大街上整日地观察行人,做了大量速写手稿,记录人的思维与其动作表情的内在关联性。毋庸赘述,达·芬奇的创作对个人感性经验的肯定是明显的,他在手稿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他记录着:“我们的一切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感觉。”[4]他还记录了:“自然界的不可思议的翻译者是经验。经验绝不会欺骗人,只是人们的解释往往欺骗自己。”[5]
对经验的记录与分析让达·芬奇具备了初步的科学图解范式与科学精神。基于其艺术创作与观念对感性经验的肯定,达·芬奇在那个以宗教为背景、以神学为圭臬的时代,开始重视和尊重人,中世纪消极的绝对的神学论调在他的世界观中渐渐松动,自我(人)主动的探索开始萌芽,科学精神的朴素的雏形由此逐渐形成。这种科学精神的雏形还算不上近代的科学概念,而实际上是一种对经验的累计分析,他在笔记中不断地去记录一切繁杂事物并进行解剖、分析、解释,以一种具备科学精神的探討经验的独特方式解释自然与社会,因此,丹尼尔·J ·布尔斯廷在《创造者:富于想象力的巨人们的历史》对他评价:“列奥纳多创造了自己的科学阐释方式,他将其称为‘示范’。由此,他偶然地成为近代科学图解的先驱。”[6]这样的对个人感性经验的肯定与科学图解,为达·芬奇的理性思考做了铺垫,也是他科学实验研究向前推进的前提。
(二)对理性思考的重视
达·芬奇的艺术探索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经验层面,也推进至理性思考的深度。其油画作品《美丽的费罗妮叶》体现了他对光与色的思考,其中,女人瞳孔的光被实事求是地诠释得如真实一般,他还考虑到了右边脸的下方皮肤会受到红色衣服的反光,女人左脸下方那一抹绯红的反光使整个画面变得灵动真切;《博士来拜》中,对建筑背景的严谨描绘和对前景人物色光关系的探索致其未能完成画面;等等。他的手稿笔记也无不体现着理性,在他以理性观念著称的《维特鲁威人》的手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对人体尺度的计量与思考:“如果你叉开双腿使身高降低1/14,双手向两侧伸展并抬高,直至中指的高度与头顶持平,伸展的四肢端点构成一个外接圆,肚脐就是它的圆心,而两腿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一个人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他的身高。”[7]他在笔记中明确地表明“我们的知识都是以我们的理性为根基”,还说“感觉是大地,理性则是来源于大地的思考”。[8]
达·芬奇对理性的追求与实践一方面使他在多次反复的经验总结中开始抽象出不尽规范的规律与法则,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的艺术创作的写实主义倾向。抽象地推理和概括出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其实就是近代科学中典型的理论科学研究范式,达·芬奇的理性抽象方法还不能称其为严格的近代科学范式,但是这种开创性的准科学研究范式无疑是进步甚至超前的,从某种层面上看已经具备了理论科学的雏形。以理性为基石的艺术的写实倾向(包括数学透视法、空气透视法等在二维平面上建构三位物体的方法)所引起的图像意义层面上的变革可以看成是一次思维方法、世界观的革命。达·芬奇认为“绘画所反映的也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观念’”,“‘透视法’的发现因而对欧洲人的自然观和科学思维产生重要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9]”。 (三)科学实验的精神
科学史家丹皮尔认为达·芬奇利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比伽利略早一个多世纪。[10]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广为人知的实验包括他对艺术材料的屡次尝试,这些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比如他用石膏浸泡布匹用来做衣褶的写生,尝试薄涂多层的晕涂法都获得了成功,但是尝试用新配比的矿物颜料绘制的《最后的晚餐》却算不上成功,从画面如今的保存情况来看,这是非常遗憾的。但是达·芬奇似乎对此从来都不在乎,他孜孜不倦地做实验和研究,以至于牺牲掉他的艺术。在绘画需求的驱使下,他也进行解剖实验、飞行实验与光学实验等等,在感性经验的积累基础上,他将理性的思维推理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最接近近代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符合了近代科学依靠实验和抽象推理的特征,因此达·芬奇除广为人知的艺术成就外,也被后人称为“科学第一人”。
四、结语
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我们在热烈讨论他的成就之余,不能不回想起那个技艺自由的黄金时代以及艺术往日的荣耀。在科学备受重视的现当代,艺术曾一度渐行渐远,背向科学而偏离大众。对艺术与科学的追根溯源的审视是当下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责任,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集艺术与科学于一身的集大成者,我们有必要从他的身上追寻艺术的光芒。艺术昔日对科学的启迪。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工具,它们互相补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彼此促进,也将在未来的进程中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 [5] [9] [10] 何平.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与近代科学革命:以达芬奇和布鲁内勒斯基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1(1):159-171.
[2]贡布里希.藝术的故事[M].范景中,杨成凯,译.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4.
[3]弗洛伊德.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M].张杰,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1,20.
[4]达·芬奇.达·芬奇笔记[M].郑福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4.
[6]布尔斯廷.创造者:富于想象力的巨人们的历史[M].徐以骅,田文载,宋明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628.
[7]达·芬奇.达·芬奇笔记[M]. 刘勇,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5,38-39.
[8]尼科尔.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M].朱振武,赵永健,刘略昌,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5,52.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