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苏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海洋经济总量不大、海区存在污染现象、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因此,通过发展临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结构优化升级等措施,促进连云港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苏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是我国沿海经济带和“沿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海岸线北起锈针河口,南至灌河口,全长162公里,有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160万亩,可开发浅海水域400万亩。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市海洋开发也迈入了新的阶段,海洋经济占据连云港市经济的重要位置,也是加快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在“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1%,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3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9.1%,海洋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海洋运输、海洋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经济总量不大。2010年连云港海洋经济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0%,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0万吨,全市渔业行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连续三年增幅超过10%。虽然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总量上与其他地区如大连、青岛、宁波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
2.海区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对海洋资源的保护认识不足,使一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生产污染物超标排放和大量的生活污染物通过河流携带入海,加上海洋开发中的自身的污染物存在,使海洋生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9年连云港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海域面积有所减少,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的22.5%,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大幅度减少。虽然污染物排海总量有所下降,但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66.7%的排污口出现污染物超标现象,个别排污口污染物超标现象严重,不容乐观。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或指标)依然是无机氮和部分站位的化学耗氧量、石油类。陆源污染物排海仍然是造成我市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3.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连云港海洋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开发利用多局限于渔业、盐业、港口和旅游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偏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而作为现代化工产业核心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对连云港来说还没有发展起来。并且开发利用尚未向综合利用转化。有些资源还局限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开发利用,资源的综合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連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措施
1.发展临港工业。临港产业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城市经济的“助推器”。连云港应该首先明确临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研究临港产业的发展,紧紧把握国内外制造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促进临港产业向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围绕港口做足临港产业文章。
2.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连云港海洋产业结构中,渔业、盐业、旅游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偏大,这种结构不利于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而海洋船舶修造、海洋生物医药以及海水综合利用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因此,连云港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制定相关海洋产业政策,重点发展连云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加快连云港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使连云港海洋经济得以快速、持续和健康地发展。
3.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控制;加快治理海洋污染,对入海直排排污口建设监测系统,对超标排放的重点河道进行治理;加强沿海区域污水处理厂建设,降低排入海洋的污染负荷;同时也要完善港口船舶污染物处理设施,努力实现海洋环境生态化,以增强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祝钧.宁波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J].港口经济.2011(4)
[2]蒋红奇.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
项目基金:校内基金项目:KX10102。
【关键词】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苏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是我国沿海经济带和“沿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海岸线北起锈针河口,南至灌河口,全长162公里,有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160万亩,可开发浅海水域400万亩。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市海洋开发也迈入了新的阶段,海洋经济占据连云港市经济的重要位置,也是加快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在“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1%,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3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9.1%,海洋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海洋运输、海洋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经济总量不大。2010年连云港海洋经济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0%,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0万吨,全市渔业行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连续三年增幅超过10%。虽然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总量上与其他地区如大连、青岛、宁波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
2.海区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对海洋资源的保护认识不足,使一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生产污染物超标排放和大量的生活污染物通过河流携带入海,加上海洋开发中的自身的污染物存在,使海洋生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9年连云港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海域面积有所减少,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的22.5%,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大幅度减少。虽然污染物排海总量有所下降,但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66.7%的排污口出现污染物超标现象,个别排污口污染物超标现象严重,不容乐观。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或指标)依然是无机氮和部分站位的化学耗氧量、石油类。陆源污染物排海仍然是造成我市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3.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连云港海洋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开发利用多局限于渔业、盐业、港口和旅游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偏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而作为现代化工产业核心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对连云港来说还没有发展起来。并且开发利用尚未向综合利用转化。有些资源还局限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开发利用,资源的综合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連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措施
1.发展临港工业。临港产业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城市经济的“助推器”。连云港应该首先明确临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研究临港产业的发展,紧紧把握国内外制造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促进临港产业向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围绕港口做足临港产业文章。
2.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连云港海洋产业结构中,渔业、盐业、旅游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偏大,这种结构不利于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而海洋船舶修造、海洋生物医药以及海水综合利用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因此,连云港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制定相关海洋产业政策,重点发展连云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加快连云港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使连云港海洋经济得以快速、持续和健康地发展。
3.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控制;加快治理海洋污染,对入海直排排污口建设监测系统,对超标排放的重点河道进行治理;加强沿海区域污水处理厂建设,降低排入海洋的污染负荷;同时也要完善港口船舶污染物处理设施,努力实现海洋环境生态化,以增强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祝钧.宁波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J].港口经济.2011(4)
[2]蒋红奇.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
项目基金:校内基金项目:KX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