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一、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所经历的过程是相同的,但每一个学生又受个体差异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学习效果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为了避免差异的逐步扩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就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因材施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不求“齐步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随意提高和降低。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现有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要想使每位同学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必然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的时间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更应灵活多变,根据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作业量不搞“一刀切”。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大致分三种类型:一是例题相仿型,二是新旧联系型,三是思考综合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比如:例题相仿型供学困生完成,新旧联系型供中等生完成,思考综合型供优等生完成。作为优等生来讲,一般课内可以全部完成作业,就还可适当给其留些探索型、求知型、趣味型的思考题来提高优等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作业量应因学生而定,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应让学困生、中等生“吃饱”,优等生“吃好”,才能恰到好处地促进小学生的素质发展。
(3)评价学生不用“一把尺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成功的喜悦会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作为老师就应及时地给予评价和表扬。但是学生有各自的差异性,评价和表扬不可用同一尺度去衡量,应顾及各自的起点状况,抓住时机以满腔热情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光荣和攻关的乐趣,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充满神奇的魅力,吸引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地加入到课堂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素质都得到各自基础上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素质教育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这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行“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使每个人都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差别发展的统一;二是针对班级、学校,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只有这样,才符合提高民族素质的总体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
(1)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意识的养成。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知识的形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是知识的同化。“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将原有的知识向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的素质。
另一个是方法的掌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小学生逐步学会做学习的主人,逐步形成自主学生的良好素质。
(2)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自主发展的动力,有自主发展可能,有自主发展的意愿。
这样才能把发展小学生主体性学习、发展落到实处,真正利用小学数学课堂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自主发展。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善于学习。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培养小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意识、能力与精神,以此防止小学生好奇心的丧失,强化培养小学生创造精神的教育与养成,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导向、激励、反馈、改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1)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通过多样化、多途径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全方位的素质,既提高应试能力,更提高学习、生活、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奠定数学的基础。
(2)评价内容要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的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无疑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原始影响,并影响着他今后人生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左右着他的未来。因此,小学的素质养成十分重要,所谓“三岁孩童看八十”就是这个意思。小学阶段全面、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科学、正面、积极向上的综合素质,可以为他的发展插上有力的双翼。
(3)注重评价的过程性。要把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考查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又要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結果,这样才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结论。全程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看问题要看全面,不能只看片面的好素质,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有目的、有意识地在提高学生全面数学素质上下工夫,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数学素质会普遍提高,一定能极大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一、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所经历的过程是相同的,但每一个学生又受个体差异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学习效果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为了避免差异的逐步扩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就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因材施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不求“齐步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随意提高和降低。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现有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要想使每位同学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必然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的时间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更应灵活多变,根据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作业量不搞“一刀切”。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大致分三种类型:一是例题相仿型,二是新旧联系型,三是思考综合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比如:例题相仿型供学困生完成,新旧联系型供中等生完成,思考综合型供优等生完成。作为优等生来讲,一般课内可以全部完成作业,就还可适当给其留些探索型、求知型、趣味型的思考题来提高优等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作业量应因学生而定,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应让学困生、中等生“吃饱”,优等生“吃好”,才能恰到好处地促进小学生的素质发展。
(3)评价学生不用“一把尺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成功的喜悦会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作为老师就应及时地给予评价和表扬。但是学生有各自的差异性,评价和表扬不可用同一尺度去衡量,应顾及各自的起点状况,抓住时机以满腔热情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光荣和攻关的乐趣,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充满神奇的魅力,吸引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地加入到课堂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素质都得到各自基础上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素质教育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这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行“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使每个人都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差别发展的统一;二是针对班级、学校,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只有这样,才符合提高民族素质的总体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
(1)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意识的养成。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知识的形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是知识的同化。“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将原有的知识向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的素质。
另一个是方法的掌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小学生逐步学会做学习的主人,逐步形成自主学生的良好素质。
(2)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自主发展的动力,有自主发展可能,有自主发展的意愿。
这样才能把发展小学生主体性学习、发展落到实处,真正利用小学数学课堂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自主发展。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善于学习。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培养小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意识、能力与精神,以此防止小学生好奇心的丧失,强化培养小学生创造精神的教育与养成,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导向、激励、反馈、改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1)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通过多样化、多途径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全方位的素质,既提高应试能力,更提高学习、生活、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奠定数学的基础。
(2)评价内容要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的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无疑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原始影响,并影响着他今后人生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左右着他的未来。因此,小学的素质养成十分重要,所谓“三岁孩童看八十”就是这个意思。小学阶段全面、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科学、正面、积极向上的综合素质,可以为他的发展插上有力的双翼。
(3)注重评价的过程性。要把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考查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又要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結果,这样才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结论。全程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看问题要看全面,不能只看片面的好素质,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有目的、有意识地在提高学生全面数学素质上下工夫,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数学素质会普遍提高,一定能极大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