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应对工业4.0时代对工科人才的新要求,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满足当代产业发展需求、面向未来发展需求。面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进行一番新的思考。各地方工科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对院校的相关课程进行完善和创新,旨在以新工科为指引方向,培育更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各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分析,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地方工科院校;核心素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2-0106-02
  基金项目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探索”(项目编号:2018JY0007)。
  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走出了CBE时代,步入了OBE模式。OBE教育理念和模式[1],以毕业生在毕业5年之内达到的预期能力为培养目标,从工程知识和伦理、发现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等12方面评价工科学生素养,使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013年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应对工业4.0时代对工科人才的新要求,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2]。在新工科背景下,各地方工科院校积极行动,深刻研究领会新工科的内涵及新形势工程人才的核心素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培养方式,使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具备新形势工程人才核心素养。
  一、“新工科”概念的研究分析
  提起“工科”一词,传统的培养模式过多地强调具体知识和具体技能的训练。所以,目前许多学生、家长,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仍然将工科教育浅显地等同于具体技能的学习。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理念对工程人才素养的认知。新工科应运而生,促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以及其他各群体都进行了深度思考。作为培养工程人才摇篮的工科院校,需要进行彻底改革。首先,学校管理者、教育教学实践者———教师及学生等相关人员必须更新观念,深刻认识、领悟新工科的新内涵。其次,工科院校应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全面发展,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林建教授曾表达自己对“新工科”一词的看法。他认为最初的工科是指大家所熟知的工程学科,而新工科的概念则在其本身的基础上增添了三个“新”。
  (一)第一个“新”:新兴
  在时代的更替当中,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开始显露头角,对新兴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因此,理科等相关基础学科的应用渐渐得以延伸,符合社会发展所需技术的新科目得以开设。对于新工科的“新”,首先可以将其理解为新兴。
  (二)第二个“新”:新生
  “新生”一词主要强调的就是衍生,是由多种传统的专业工科内容与其他专业学科内容相结合而共同产生的新生科目、新生技术。工科与其他专科的相互融合与交流,促进了更多的新生内容产生,这些内容也为传统的工科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填充了更多角度的理解,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类各式的技术与人才需要。所以,对于新工科的“新”,可以将其理解为新生。
  (三)第三个“新”:新型
  新型的这一层面主要是基于工科本身的专业,在其本身的内容上融入时代的新内核,对最为传统的工科专业内容进行改造和升级。例如,近些年来发展势头很旺的互联网技术等,都对最传统的工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在时代的推动下进行转型,成为新工科。所以,对于新工科的“新”,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新型。
  有正确的理念才可能有正確行动,只有真正领悟了新工科的新内涵后,地方工科院校才能集思广益,对传统的工科教育进行调整、转型、整合、升级、创新,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培养满足时代需要的创新性工程人才,服务区域发展。
  二、地方工科院校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的研究分析
  各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需要通过工程认证12方面的考量。要提升工程认证标准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必须更新观念及评教方法,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可通过追踪毕业生的素养、社会满意度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不断反思并改进创新教育过程和内容,使毕业生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满足当代产业发展需求、面向未来发展需求,也时刻保证完美人格和高尚品质,并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新形势,持续坚定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3]。
  (一)保证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教学的科学性
  各地方工科院校应明确党的新方针,落实研究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问题,在各专业、各环节渗透思政教育,教师要时刻践行“三全育人”,学生要时刻警醒自己,思考祖国和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老师还应发掘学生身上潜在的发展性,将科学性的教育思维方式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以极具科学性的理论依据引领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使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生教育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4]。
  (二)为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注入时代性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工科就是时代发展的中国化产物。当下我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先进化趋势,在快速发展的智能型未来,劳动者需要交叉融合多种知识,遵守工程伦理规范,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能力。新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各地方工科院校要注重引领学生持续发展新内容和新手段、新方法,全方位打好学生思想、知识、技能基础,使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素养。为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地方工科院校要在教育教学中注入时代性。   (三)坚持各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教学中的民族性
  地方工科院校承载着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各地方大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不忘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带着崇高的民族自豪感去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实践技术,提升自我能力[5]。各地方大学要将我国民族化的、地域化的相关内容引进课程大纲中,丰富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将整体的教育教学内容系统化,从而让高校教育教学立足国家基本形态,从国家国情出发。为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各地方大学要坚持教育教学中的民族性。
  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分析
  新工科的概念在互联网的传播下很快地走进了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中。基于新工科的背景,各地方工科院校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一系列课程系统的改造与调整[6]。
  应深度了解当下时代所需,在形成素养框架的基础上开展新工科课程。随着时代发展,各领域的专业内容不断更新。传统的工科课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新技术的出现,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地方大学应以本学校为单位,对新时代所需的技术进行深度剖析,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工科专业内容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专业的素养核心框架,在拓宽学生专业领域的同时,为学生养成良好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所以,深度了解当下时代所需,在形成素养框架的基础上开展新工科课程,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很好的策略。
  抓住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重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对课程进行重建。在时代的进步中,必然会产生相应的重点与倾向,各地方大学可以此为出发点,将自己的教学重点进行转化,及时修订教学内容和目标实现方式,基于核心素养教学寻找适宜的教育落实办法。所以,抓住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重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对课程进行重建。
  广泛吸收各界先进新工科思想与意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建设。与此同时,各地方大学还要广泛地征集社会以及学生的先进思想意见,在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合理地进行课程与专业的建设,确保在工科背景下,地方大学学生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提升,促使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可以全面发展。所以,应广泛吸收各界先进新工科思想与意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建设。
  四、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各地方工科院校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内容,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更加适合当下大学生、新时代的专业化工科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育教学,也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多方助力实现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再添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涛,邵云飞.《华盛顿协议》:内涵阐释与中国实践———兼谈与“新工科”建设的实质等效性[J].重庆高教研究,2018,6(01):56-64.
  [2]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3]李瑾,张宁,云霄.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生自主学习力的深度构建———以X大学“现代密码学”SPOC翻转课堂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5):77-83.
  [4]韩永军,王莉,田刚,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化工人才核心素养研究[J].广州化工,2019,47(16):173-175.
  [5]胡国宝,戴锐.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应然定位,实然困境与必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3):161-165.
  [6]盧晓梅,喻雯,梁瑾,等.全球化语境下的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2018(05):15-16+31.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其他文献
摘 要:党建育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功能,以文化人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高职院校要整合党建育人与文化育人资源,从坚持党建统领到推进深度融合,以“党建+”文化育人的方式,构建党建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创新手段,突出宣传工作的政治功能,强化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做好师生队伍的党建工作,开展校园文化的传播交流;要通过细化内容,建设并利用好校园红色文化、节庆文化、书香文化、职业文化,丰富党建文化
近几年,高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生数量逐渐上升,但部分学生存在入党理论知识匮乏、服务意识淡薄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启蒙、培养、提升”三大工
摘要:作为高校工程教育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育直接影响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随着地方高校高学历人才需求的提升和大量高学历的青年博士引进,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当前面临的问题,就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从顶层设计、整合高校内部已有工程实践平台资源等方面,探索出提高地方高校新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以实例阐述实践过程和具体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内容,注重的不是知识方面的教学,而是思想方面的教育。大学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教育阶段,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不仅有学习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责任。本文着重对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路径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
摘要:文章分析了在深入落实医教协同、做好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中,临床教师由良医成为良师的难点与障碍,探索实施项目化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通过明确医学教育家培养目标、确定培养人选的选拔与支持机制、建立培养与评价考核体系,计划性、系统性、持续性地培养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实现良医成为良师的培养目标以及确保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医教协同;医学教育家;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意识不足、管理模式较为陈旧、管理理念不够创新、管理技术过于传统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有关国家
新时期下高校基层统战工作面临了很多新特点、新问题、新要求.本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精准定位,深入分析了高校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系统研究做好高校基
为了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高校应加强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借此来更好地服务大学的文化育人建设工作.对此需要
民办本科高校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而与其最有直接关系的就是教师。在此背景下,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立足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一支既能传授基础日语理论知识,又能培养日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日语教师队伍,成为日语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调查,分析该校日语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并对建设双师型日语专业教师队伍作出初步定位,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以期对今后日语专业发展及日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辅导员要提升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就需要以责任、担当为己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拓宽视野,从书本中学习,向有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