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h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5 h、10 h和20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
【机 构】
: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2000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h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5 h、10 h和20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较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减轻其术后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流程进行疾病的诊治及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急性脑梗死急救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措施优化,强化医务人员规范医疗操作培训、建立急性脑梗死溶栓标准化临床路径、完成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至接诊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24 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期间的脑血管再通率
目的 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奥扎格雷联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35例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进行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是91.43%,比对照组的71.43%高(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栓形成系数、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比对照组低(P<0.0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血清25-(OH)D的表达与其BMI及腰围的关系.方法 选取肥胖患者120例纳入肥胖组,同期纳入非肥胖人群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5-(OH)D水平,并按25-(OH)D表达情况将肥胖组患者分为正常、下降和缺乏亚组.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血清25-(OH)D表达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肥胖组25(OH)D缺乏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25-(OH)D缺乏组瘦素、神经肽Y、IGF-1、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中医证型理论完成疾病分类,另选择130例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比对两组受检者Hcy水平均值及增高率;对比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的水平.结果 (1)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多种中医证型的疾病分布情况为(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风痰火亢型(27.23%)、风痰瘀阻型(18.46%)、风火上扰型(25.38%)、气虚血
目的 分析蓝光联合支持治疗方案运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1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接受蓝光联合支持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 DBIL、TBIL、IBIL、LDH、CK-MB、α-GST、IL-6、CRP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蓝光联合支持治疗方案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清除炎症反应,促进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