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化学已经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它的许多发展成果与我们密切相关,初中学生通过报刊、杂志或电视中会接触到一些有关化学方面的信息,如“流感预苗”、“尾气净化”“可燃冰”、“形状记忆材料”、“纳米技术”等等。但是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不甚了解。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有关化学科技教育的话题,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会唤起他们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化学是一门非常有前途的学科。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科技教育;兴趣
1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为对象的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化学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宇宙空间、人类社会、微观世界的各个领域,化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美国Owens等也将化学认为是处于当今世界上决定着科技发展方向的三大学科(材料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环境学)的中心。所以,化学是21世纪的中心科学。而我国现行的化学教材由于更新缓慢、调整周期较长,内容比较陈旧,远远滞后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缺乏时代感。这样学生尽管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毕业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已任, 重视化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尤其要重视将前沿的科学研究与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化学在现代社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药品合成以及新材料等等。在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的时期,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是副科甚至豆芽科,再加上目前化学中考成绩在升学中仅占五十分,化学教学不受重视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进行科技教育,能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化学式、元素符号变成敲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我们身边有许多化学现象。施肥为什么要兑水?农药和水为什么必须按比例调配?马蜂蛰了该擦什么应急?铁锅生锈了该怎么处理?炒菜时为什么加碘食盐要最晚放?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让学生知道化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门学而有用的学科。
2科技教学的策略
2.1前沿化学科技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科学知识是构成科学素质的基础要素,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事实,所谓科学素质也无从谈起。人才的学识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科技进步相结合。而化学处于自然科学的中心位置,介绍化学前沿知识,对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前沿的科学研究与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如讲授铝热反应时,介绍利用铝热反应的原理定向爆破拆除旧楼,主要是利用铝热反应熔断钢筋使楼房定向倒塌;讲硅酸盐工业时,可向学生介绍新型玻璃;讲硬水及其软化时,可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在净水中的应用;讲二氧化硅时可介绍光导纤维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讲煤和石油时,可介绍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⑴美国一些科学家开发利用人体能,一些超级市场将顾客拉门消耗的能量贮存起来,转化为电能,用于超级市场的电能消耗。⑵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⑶英国科学家将青草放入特制的容器里,在实验室里模拟地壳变迁,用植物制取石油。⑷英国科学家对一种嗜热链球菌进行基因移植后,新繁植后的大量细菌在190℃温度下,把稻草中的植物纤维变成乙醇。⑸英美科学家通过在热水中迅速繁植的酶的作用,成功地将葡萄糖转化为H2和H2O,而氢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燃料。⑹科学家受植物光合作用的启示,正在研究寻找类似于叶绿素功能的物质,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光能分解水制氢气;讲硅时,可向学生展示硅表面结构 的STM(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介绍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新的测试手段;在讲到碳的同素异体时,把C60及富勒烯的发现、性能、应用等介绍给学生,不仅能使学生的化学知识与超导、电磁、催化、医药等科学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关注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等等。
我们通过课堂中的不断渗透,让学生尽早接触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了解化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不仅让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可使学生看到和体会科技进步和竞争。
2.2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科技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化学无处不在。而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常常会对生活中碰到的事情产生疑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把初中化学教学融入生活,挖掘课程中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食物放久了为什么要变质?为什么打火机能点燃纸而点不燃煤?为什么肥皂可以去污?为什么豆腐不能搭配菠菜一起吃…… 我把这些搬到课堂中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习了溶液,我向学生介绍如何制作的泡菜更好吃。从而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体现“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
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如“赤潮”、“水华现象”)、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三聚氰胺”等)、流感预苗、航天新材料、页岩气等,这些都是教育资源,如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例如:成都建设现代绿色田园城市,在二环路以内实行车辆限制,并着重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在学习“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之前让学生思考成都市为什么这样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了环保意识。另外,我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得出结论,如“水的污染与净化”,到河流、池塘取水样,参观污水处理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待和解决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 2.3在化学实践中认识科技
初中化学许多家庭小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上册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调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空气质量”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家庭小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化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家庭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辨别纤维种类”“调查食品的酸碱性”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知道空腹不适合吃酸性太强的水果—苹果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化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酸雨的测量”“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家庭小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2.4在探究化学中体验科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更直观的展示化学现象,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学生在了解燃烧的条件后,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受哪些因素影响及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学习了“铁生锈的条件后”后,学生回家后可以为家里的铁锅、铜壶等金属器皿除锈。利用书本知识结合实际,可设计实验检测附近的河水污染及空气污染情况等,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探究和按书用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化学教育,偏重于强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解题的技能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化学科学素养的提升,因而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能”和书呆子现象。这与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进步很不适应。而且,枯燥的灌输化学知识、学了化学无用处的思潮,也使不少初中学生对化学厌学情绪浓重,学习被动,充满了只为分数的功利型学习观念。在化学课堂中进行科技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跟上时代的脚步,而且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阎风,为学生插上科技的翅膀[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何小凤,加强对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年20期;
[3]孙为国,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年28期;
[4]陆辉球,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多元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年09期;
[5]尤文桃,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7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科技教育;兴趣
1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为对象的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化学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宇宙空间、人类社会、微观世界的各个领域,化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美国Owens等也将化学认为是处于当今世界上决定着科技发展方向的三大学科(材料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环境学)的中心。所以,化学是21世纪的中心科学。而我国现行的化学教材由于更新缓慢、调整周期较长,内容比较陈旧,远远滞后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缺乏时代感。这样学生尽管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毕业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已任, 重视化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尤其要重视将前沿的科学研究与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化学在现代社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药品合成以及新材料等等。在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的时期,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是副科甚至豆芽科,再加上目前化学中考成绩在升学中仅占五十分,化学教学不受重视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进行科技教育,能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化学式、元素符号变成敲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我们身边有许多化学现象。施肥为什么要兑水?农药和水为什么必须按比例调配?马蜂蛰了该擦什么应急?铁锅生锈了该怎么处理?炒菜时为什么加碘食盐要最晚放?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让学生知道化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门学而有用的学科。
2科技教学的策略
2.1前沿化学科技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科学知识是构成科学素质的基础要素,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事实,所谓科学素质也无从谈起。人才的学识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科技进步相结合。而化学处于自然科学的中心位置,介绍化学前沿知识,对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前沿的科学研究与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如讲授铝热反应时,介绍利用铝热反应的原理定向爆破拆除旧楼,主要是利用铝热反应熔断钢筋使楼房定向倒塌;讲硅酸盐工业时,可向学生介绍新型玻璃;讲硬水及其软化时,可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在净水中的应用;讲二氧化硅时可介绍光导纤维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讲煤和石油时,可介绍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⑴美国一些科学家开发利用人体能,一些超级市场将顾客拉门消耗的能量贮存起来,转化为电能,用于超级市场的电能消耗。⑵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⑶英国科学家将青草放入特制的容器里,在实验室里模拟地壳变迁,用植物制取石油。⑷英国科学家对一种嗜热链球菌进行基因移植后,新繁植后的大量细菌在190℃温度下,把稻草中的植物纤维变成乙醇。⑸英美科学家通过在热水中迅速繁植的酶的作用,成功地将葡萄糖转化为H2和H2O,而氢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燃料。⑹科学家受植物光合作用的启示,正在研究寻找类似于叶绿素功能的物质,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光能分解水制氢气;讲硅时,可向学生展示硅表面结构 的STM(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介绍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新的测试手段;在讲到碳的同素异体时,把C60及富勒烯的发现、性能、应用等介绍给学生,不仅能使学生的化学知识与超导、电磁、催化、医药等科学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关注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等等。
我们通过课堂中的不断渗透,让学生尽早接触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了解化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不仅让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可使学生看到和体会科技进步和竞争。
2.2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科技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化学无处不在。而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常常会对生活中碰到的事情产生疑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把初中化学教学融入生活,挖掘课程中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食物放久了为什么要变质?为什么打火机能点燃纸而点不燃煤?为什么肥皂可以去污?为什么豆腐不能搭配菠菜一起吃…… 我把这些搬到课堂中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习了溶液,我向学生介绍如何制作的泡菜更好吃。从而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体现“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
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如“赤潮”、“水华现象”)、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三聚氰胺”等)、流感预苗、航天新材料、页岩气等,这些都是教育资源,如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例如:成都建设现代绿色田园城市,在二环路以内实行车辆限制,并着重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在学习“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之前让学生思考成都市为什么这样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了环保意识。另外,我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得出结论,如“水的污染与净化”,到河流、池塘取水样,参观污水处理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待和解决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 2.3在化学实践中认识科技
初中化学许多家庭小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上册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调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空气质量”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家庭小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化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家庭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辨别纤维种类”“调查食品的酸碱性”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知道空腹不适合吃酸性太强的水果—苹果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化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酸雨的测量”“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家庭小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2.4在探究化学中体验科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更直观的展示化学现象,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学生在了解燃烧的条件后,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受哪些因素影响及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学习了“铁生锈的条件后”后,学生回家后可以为家里的铁锅、铜壶等金属器皿除锈。利用书本知识结合实际,可设计实验检测附近的河水污染及空气污染情况等,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探究和按书用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化学教育,偏重于强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解题的技能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化学科学素养的提升,因而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能”和书呆子现象。这与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进步很不适应。而且,枯燥的灌输化学知识、学了化学无用处的思潮,也使不少初中学生对化学厌学情绪浓重,学习被动,充满了只为分数的功利型学习观念。在化学课堂中进行科技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跟上时代的脚步,而且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阎风,为学生插上科技的翅膀[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何小凤,加强对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年20期;
[3]孙为国,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年28期;
[4]陆辉球,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多元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年09期;
[5]尤文桃,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