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的微人格

来源 :知音励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的“摇一摇”功能不光是男用户搭讪的“神器”,其实也是很多女用户检验魅力值的工具。
  你可能并不知道,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美国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引爆App Store,但你极有可能听说过甚至用过“微信”,这款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仅耗少量流量的手机软件,堪称中国2011年度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从2011年1月至今,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其中2000万是活跃用户。商场里、校园里、马路上,拿着手机当“对讲机”用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微信蹿红速度甚至超过新浪微博,业内已公认其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2011年5月之前,微信积累了四五百万用户,用户尝试过发送文字信息后,新鲜感就很快消逝了。然后微信又推出了“对讲机”和邮件提醒两项功能,用户数和活跃度随之激增。之后,7月份发布了“寻找附近好友”功能,10月份添加了“摇一摇”和“漂流瓶”。这三个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功能,将交友范围从熟人推广到陌生人,也将手机的移动特性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功能都连贯而精准地击中用户需求点,而且,微信公认的最有价值的“摇一摇”功能不光是男用户搭讪的“神器”,其实也是很多女用户检验魅力值的工具。
  凡是用过微信的人估计都会有这种感悟:微信界什么人都有,奇葩异草生生不息,就像一个微型社会。微信的推出本来是方便大家沟通联络,把人们从复杂的打字过程中解放出来,但是随着“寻找附近好友”以及“摇一摇”功能的出现,微信就不仅仅是用未沟通你我那么简单了。一个人闲的没事儿,打开微信,看看附近都有谁,哎呦!这么多美女啊!打个招呼吧,嘿!居然还回复我了!继续聊会儿吧,呦!居然还挺投机!见个面吧,嘿!居然还答应了!吃个饭吧,居然还喝酒了!喝多了吧,嘿嘿!居然还说要出去住了!……于是微信就从一个单纯的聊天软件,变成了最新式的拉皮条机器人。
  其实,微信约会不是说约就约,约得响亮的,不过微信上总有几种人是以泡妞为己任,每天没事儿就把手机拿出来对着麦克风吼几句,不厌其烦地变换着目标和对象,不亦乐平!
  “窝边草党”
  这类人专门找附近的人聊,要不就是找自己认识的人,每天打开微信,第一件事就是刷新附近的人,看看有没有新草长出来,一旦发现目标,先不管对方身高体重性格爱好,一个大招呼就打过去了。不过一般对方是不回复的,但是一旦回复,你看这类人可就高兴了,赶紧追加好几十个问题:你在哪啊?你什么工作啊?多大了啊?喜欢什么啊?而且一定要把话题往见面上引,什么聊天内容都能扯到见面上。即便被对方无情拒绝,窝边草们仍然不气馁,继续刷新附近的人,再找一个新的,上来就是:出来吗?出来见见啊!
  网管哥哥
  这类人有点像我们常说的非主流,头像一般都十分风骚,昵称取得更是令人难忘,而且一般是被人摇出来,所以让人感觉更加惊艳。比如你无聊了,拿出手机上微信摇一摇,一开始几个都挺正常的,头像不错,昵称也都是什么:听风,bernJtiful,嘻哈公主等等,突然!你手机一抖,摇出一个网管哥哥,用网吧的低像素摄像头拍的头像,戴着耳机,厚厚的双唇微微张开,一只眼睛被出油发亮的刘海挡住,昵称是:雨中的哥让你神往。你会觉得一下子就清醒了,全身都充满了力量——如果这个人在眼前,你势必会给他一拳。
  网管哥哥很好辨认,一般头像像素都低,而且必戴耳机,就算不戴,也会是身在网吧。虽然像素低但你却能看清他身后那个正在奋力dota或魔兽的少年,昵称一般是:哥的美让人沉醉、帅小子、酷酷boy、低调的一阵风、狂野少男、花丛中之男孩儿、喜欢抱着你、爱,从未远走、张开手,拥抱哥等等,名字之恶俗程度能让你把这辈子吃过的年夜饭都一次性吐个干净。
  “小清新党”
  微信里的小清新,她们不摇,不查看附近的人,甚至不聊天,而是用最为清新的方式,诠释着微信那淡淡的忧伤:漂流瓶。其实这功能很早就有了,这些清新的人们就是喜欢把自己那些没人关心、没人在乎的乱七八糟心情感悟写得巨长,然后通过漂流瓶发出去,期待着同样清新同样蕴含着深情的大段文字回复给自己。
  “不管是谁,看到这个漂流瓶,我希望你,能夠花些时间读下去。这些文字,都是我一个个放在那里,不离,不弃,为什么会刮风,为什么要下雨,为什么你我之间要存在着距离?为什么,我那么爱你,你却投入她的怀里?为什么,请告诉我。为什么……”
  然后按下发送键,享受着美好的清新时刻。但这类人一般收到的回复大多如此:你哪那么多为什么啊?显得吧!当心给你举报了啊!
  然后,她们又会写下大段的感悟:为何这个社会如此低俗,为何人人都充斥着肉欲。
  “摇摇乐党”
  这类人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摇!只要手机拿出来就立马登录微信,开始左摇右摆,恨不得把微信从手机里摇出来。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小浣熊干脆面吗?这类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往手机里放了一袋调料,然后使劲摇匀,就开始要吃他摇出来的那些姑娘了。这类人以男的居多,但最近巾帼也是不让须眉,一些女用户也加入了摇的行列。其实这种人的诞生根本还是因为人的好奇心过于强大,微信正是抓住了这点,推出了摇一摇的功能。如果大家都不摇,那你谁也摇不出来,正因为能够搜索到同时摇晃手机的人,这个功能才发挥了最大价值:两人都寂寞,既然都是摇出来的,没必要藏着掖着,可以坦诚相待,就是想约会,不然你闲得没事摇手机干吗?这类人摇手机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你夜里起来上厕所,一看表3点多了,摇下手机,依然能摇出一堆同样寂寞饥渴的男男女女,而且随着许多留学生的加入,摇出来的就更多了,不过大部分时间,摇出来的都是些网管哥哥。
  以上就是微信里常常见到的几种人,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其实还有一种,就是一心为了姑娘,看着身边的朋友都通过微信找到了真爱,自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是,总不知自己到底为什么得不到微信上成千上万寂寞女子的青睐,其实很简单,检查一下你的头像是不是够帅,昵称是不是够酷,当然不是什么酷哥哥、帅小伙之类的,昵称一定要带英文,比如炫之Virice rlt、F40000ward等等。然后再看看签名是否包含了个人收入等信息,当然也不能写得太直接,可以这么说:车拿去保养了,先开另外一辆吧!做完以上这些,再摇一摇,看看这回是不是有收获了。(摘自《IT时报》)
其他文献
他们平时是司机、家庭主妇、普通白领……然而,在踏入一家加油站、饭店或服装店时,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拥有另外一个身份的“大人物”。他们的责任是帮助企业清楚地了解服务员实际的服务水平,以及对公司各种制度规则的执行情况。他们被称为“第七十三行”:神秘顾客  江娜整理了一下衣衫,从容地走进了一家肯德基店。她点了汉堡、薯条、冷饮和甜点。拿到食物后,她迅速地从怀里抽出一支体温计,插入可乐和食品中,然后把温度计上
期刊
窗外,月亮渐渐升了起来,明亮而皎洁,就像几年前,何莲向我诉说的那个夜晚。原来,当爱情和友谊擦身而过,何莲付出的不止是失恋的痛……  一  2007年,我正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念大三。当时,寝室6个女生有5个都在谈恋爱,大家整天描眉画眼,涂脂抹粉,交流恋爱心得,忙得不亦乐乎。唯有何莲总是捧着一本《新概念英语》,口中念念有词。  她长得不算美,但也不至于说没有男生喜欢。然而,她却从不恋爱,从大一到大三
期刊
《知音励志》是以一切渴望改变命运的平民(包括打工族、下岗族和创业族)为对象的新闻纪实性杂志。本刊在原有经典栏目《爱拼才会赢》《谋生手记》《励志先锋》等基础上,特应广大渴望改变命运读者的要求,隆重推出又一精品励志栏目《财富英雄榜》。  《财富英雄榜》由本刊精英财经记者团队负责,现面向全国征集“财富英雄”新闻线索和封面人物报道,旨在发现和弘扬“身边人的成功”,以其精彩的创业经历,启迪读者改变命运的财商
期刊
很早以前,“鲶鱼效应”就与沙丁鱼的生命有着密切关系。沙丁鱼喜密集群栖,且有不爱动的惰性,当它们被渔民捕捞上船后,常常因为挨得太紧而窒息死亡。渔民远海捕捞它们时,曾想了无数办法都失败了。后来,有个渔民在船上的鱼槽里面放了几条鲶鱼,鲶鱼来到陌生环境后立即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沙丁鱼受到鲶鱼的冲击,变得紧张起来并四处游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沙丁鱼的成活率。这就是“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往往能激活一些安
期刊
蒋烨在杭州开了十多年出租车,是个挺潮的司机,开车时蓝牙耳机不离耳,两只手机不离身,一个接电话,一个上网。就连他招揽生意的方式也很独特——聊微信,织“围脖”,通过微信和微博做生意。  蒋烨2011年6月份由夜班转开白班,当时白班生意不好做,所以蒋烨想到在网络上找客人的点子。开始蒋烨只是在网上发布一些简单的约车信息。没想到信息发出后没多久,就有生意找上门来。  尝到甜头,蒋烨很快就换了一款新手机,身边
期刊
2012年5月17日上午,湖北省钟祥市莫愁大道旁一处居民小区里响起鞭炮声。人们寻声望去,在一住户门口发现了惊人一幕:3个汉子一字排开双膝跪在地上,拉着一个白发苍苍老妈妈的手哽咽着说:“妈妈,请原谅您儿子的不孝,跟我们回家吧!”但老妈妈却指着另外一个人,态度坚定地说:“他才是我的亲儿子,我不跟你们回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3个儿子上门接亲娘,亲娘为什么不认,却偏偏认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老人
期刊
姚涛是舟山国际水产城声名显赫的千万富翁,旗下不仅拥有商铺、豪宅和名车,而且因为豪爽大方,还被人誉为赫赫有名的“涛哥”。然而,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名富甲一方的风云人物,居然是靠在海边捡小鱼小虾,捡出来的一个千万富翁!你更无法想象,仅仅靠着收集渔民加工后随意抛弃的鱼杂,他竟神奇地改变了命运!  他是如何“咸鱼翻身”,又是怎样从人们最不屑、最不齿和最看不起眼的小行当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他的传奇经历又带
期刊
人们都知道,Google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但鲜为人知的是,Google公司的食堂同样是“世界上最牛食堂”。该公司有三分之一员工承认,是公司食堂精美的食物和快乐的用餐环境让他们选择留在Google工作。  2008年,在美国打工的中国厨师肖志军有幸进入Google总部当厨师,见识了“世界最牛食堂”的种种魅力。在崇尚创新发明的Google厨房,肖志军整天沉浸在技艺的
期刊
陈宗恒是中国酿酒界的一个奇人。他曾因为酿酒、藏酒倾家荡产,而造出世人震惊的绝世美酒后,竟藏入深山老洞30年一滴酒不卖!穷困潦倒时,尽管他全家挤在几间常年漏雨的破屋里生活,每天吃着野菜度日,他却始终不渝坚守着这座金山,死死地坐等着改变命运的最佳时机。一晃,30多年过去了,陈宗恒如此疯疯癫癫地酿酒、藏酒,究竟命运如何呢?他将这些多达1000吨的窖藏酒卖出了惊天价格,还是守得穷途末路呢?意想不到的是,就
期刊
春节刚过,国家广电总局对居民开放食堂的消息就被各大媒体疯狂转载。一条新闻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部委长期以来给人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严肃、有点神秘的,如今它打开大门欢迎居民去自家食堂吃饭,让人们都觉得很新鲜。大家都很好奇,这外界盛传的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机关饭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在国家广电总局302食堂,我们见到了北京月坛街道的老人卢继红和她的老伴儿。中午风刮得正紧,卷起路边残存的积雪,可二老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