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feng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例1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
  A. 争当海上霸主 B. 争夺贸易特权
  C. 建立国际联盟 D. 攫取世界霸权
  解析 该题属于推理型选择题。海上航行自由主要针对英国的海上霸权,这有利于商品运输,取消经济障碍和贸易限制,有利于美国进行商品贸易,从而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攫取世界霸权,其组建国联的目的亦是想通过控制该组织来掌握世界霸权。
  答案 D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例2 “我们应当在世界上担当起重大任务。……你们是否考虑过下面这几点的意义:最近一、两年来,我们已经不再是债务国,而已成为债权国。我们所掌握的黄金储备的数量,比以前任何时候要多。”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首脑大国心态的写照。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解析 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抓住材料中的“我们应当在世界上担当起重大任务”“最近一、两年来,我们已经不再是债务国,而已成为债权国……”以及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等信息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材料中的信息暴露出该国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而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其夺取世界霸权的基础。只有美国符合上述两个条件,英国、法国虽赢得了战争,但输尽了财富,称霸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俄国由于爆发了十月革命,退出了列强争夺的行列。
  答案 A
  点拨 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并与所学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第二,通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三、维护和平的尝试
  例3 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1625年 《战争与和平法》(格劳秀斯)
  1899年 《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海牙国际会议)
  1919年 《国际联盟盟约》(巴黎和会)
  1928年 《巴黎非战公约》
  1945年 《联合国宪章》(旧金山会议)
  1949年 《日内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总议定书》(联合国大会)\&]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能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题目所给的材料为一历史年表。从年表反映的内容来看,其主题是“战争与和平”。从17世纪早期到20世纪上半期,战争时有发生,如何解决国际争端,制止战争,人类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思考与探索,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文献或著作,从而展现了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对和平的追求。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②不符合实际,应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答案 C
  点拨 组合型选择题,其特点是每个选项一般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合而成。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能力。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例4 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其主要原因是( )
  A.国联盟约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
  B.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C.国联以维护和平为宗旨,不利于美国称霸世界
  D.美国国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解析 该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题目要求由结果分析原因。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联盟,其真正目的是想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获取世界霸权。美国的这一企图因英法等国的反对而失败,加上当时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他们反对美国通过国联而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务中去,他们控制了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作为国联创始者的美国没有参加国联。B、C、D三项与实际不符。
  答案 A
  点拨 因果型选择题,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我们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例5 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是一战后欧洲国家为维护和平,调整相互关系,共同构筑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的又一外交努力。该条约签订后,当时法国外交部长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英国的内维尔·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下列关于《洛迦诺公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德矛盾得以彻底解决
  B.确保了欧洲的持久和平
  C.德国与其周边国家的边界安全得到英国和意大利的共同保证
  D.法国已经丧失了其西欧霸主地位
  解析 本题为概念型选择题。《洛迦诺公约》包括一个议定书和六个附件。《德法比英意相互保证公约》(又称《莱茵保证公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其主要内容是:德法和德比边界维持现状,《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莱茵非武装区的规定应当得到遵守,并由英国和意大利担保;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这一公约表明,法国不得不同德国平起平坐,对等地承担维持现状的的义务,这说明法国已经丧失了其西欧霸主地位。但英国和意大利不肯担保德国波兰、德国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边界安全,这实际上为德国后来向东扩张打开了一个缺口,因此,《洛迦诺公约》只是一个脆弱的欧洲安全保障体系,它不可能确保欧洲的持久和平。
  答案 D
  点拨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与评价。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我们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练习
  1. 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2. 在华盛顿会议中,英国被迫承认与美国海军实力的平等,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本土遭受严重打击
  B. 日德兰海战使英国失去欧洲的制海权
  C. 英国垄断资本家把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生产落后
  3.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夺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合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说明(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4.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发表了如下演说:“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其中“生于不义”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普法战争
  B.英法七年战争
  C.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D.法俄联合对奥作战
  5. 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认为:“如果把我们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基础上,那么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 主张维持英日同盟
  B. 主张同美国结盟
  C. 对英日同盟持反对态度
  D. 主张英、美、日三国结盟
  6.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
  A. 《辛丑条约》 B. 《凡尔赛和约》
  C. 《开罗宣言》 D. 《波茨坦公告》
  7.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代表的要求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人民反日斗争高涨
  B. 中国是国联的参与者
  C. 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D. 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8. 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参考答案
  1~5 DDDAC 6~8 BDB
其他文献
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关键是去绝对值符号,转化为简单的不等式求解.下面举例说明绝对值不等式的几种解法,以供参考.    1. 零点分段讨论法  例1 解不等式[|x-1|+|2-x|>3-x].  分析 由于实数1、2将数轴分成(-∞,1],(1,2],(2,+∞)三部分,故分三个区间来讨论.  解 (1)当[x1]时,  原不等式可化为[-(x-1)-][(x-2)>x+3],  即[x<
期刊
参数对不等式的影响,我们常通过分类讨论的思想来加以控制,而这个分类的基本原则正是大家难以把握的一个要素.下面通过几个例子体会一下参数的分类方法.    1. 含参方程在指定区间有解的问题  例1 若方程[log2(ax2-2x+2)=2]在[[12],2]内有解,求[a].  解析 由题意知,[ax2-2x+2=4]在[[12,2]]上有值使[a=2x2+2x]成立.  即[a=2x+2x2=
期刊
縱观近几年高考,哲学主观题通常以科学内综合的形式出现在简析题、综合探究题中,重在考查同学们的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答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哲学主观题的具体分析中,概括总结出同类主观题的一般解法,供大家参考。  一、体现类、说明类主观题  例1 2011年7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该方案针对当前西藏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妥善处理发展
期刊
基本不等式[a+b2ab(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在不等式的证明、求解或者解决其它问题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工具性作用,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函数最值问题时,有些题目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求解,有些题目必须进行必要的变形才能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变形技巧.     一、配凑  1. 凑系数  例1 求[y=x(8-2x)(0-1]时,  [y2(x+1)4x
期刊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每一要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所以,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便成为一种重要的试题类型,“主要原因是”“其形成原因有”“主要受……影响”等是成因类试题的典型标志。面对此类试题,大多数同学很难轻松应对。那么成因类问题的答题策略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自然环境要素的综合成因分析  例1 读下图,分析基多的气温特
期刊
一、矛盾双方中的一方即“对立”,另一方即“统一”  对立统一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双方本身。而且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中,“统一”包含“依存”和“转化”,他们都离不开“对立”,“对立”也离不开“统一”。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  例1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开幕式的最后致辞中援引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
期刊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爆发战争。    一、20世纪初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发生变化  例1 下列哪项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于20世纪的爆发的原因( )  A.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面形成  B.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C. 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战争提供了
期刊
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 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线性规划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将线性规划与其它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可灵活而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例 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1] [(a、b∈R,][且a>0)],设方程[f(x)=x]的两个根为[x1]和
期刊
政治选择题是当前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 ,其知识容量大、答案简明、评分客观。就政治学科而言,选择题分数一般占总分的一半左右,而选择题解答的便捷更为同学们所偏爱。然而,在交卷或评讲时,常常见到一些同学捶胸顿足,连呼上当。那么,上当的原因何在呢?     一、不认真阅读题干材料,凭感觉做题  政治试题绝大部分都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材料主要讲什么,必须读懂,阅读题干材料,找出中心思想,这是正确作出选择的前
期刊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从最初的孤立、分散走向大联合,经历一波三折,而同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协商合作,又有明争暗斗,迷雾重重令人疑窦丛生,我们怎样来准确地把握其内部关系,提高学习效率呢?也许能从下面几道例题中得到一些启发。     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例1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