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被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教材按点来编,课按点来讲,考试按点来考,一个博大的语文体系,一个受制于多种因素的语文教学过程全部被“点”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却还在强迫学生去死记一些孤零零的学习要点,以应付各种名目的考试,不给学生一点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其结果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语文能力残缺不全。
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其基础性工作应该是改变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 的教学模式,而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改变现行语文教材以知识点为主线的编排方式,使初中语文教材淡 化知识点,强化能力训练。
淡化知识点就应该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些基本编排方法进行改变:
一、汉语知识的编排变机械“点”化为能动“活”化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把汉语知识编在每单元重点课文 之后,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放在预习提示中,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教学 。从教材使用情况看,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安排得较为恰当,而汉语知识的安排却欠妥。虽然它依附在课文之 后,但因为教材把它单独列项,所以教师往往用培养语言学家的方法来讲授汉语知识,“汉语知识教学要结合 课文和读写听说训练进行,不要死抠名词术语”的教学要求难以实现。
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 围绕这一目的进行,汉语知识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注重知识的动态性,着眼于知识的能动运用,应该成为汉语 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为体现这一原则,教材对汉语知识的编排要力求“活”。所谓“活”,一是把初中生应掌握的汉语知识融入每单元重点课文之中,而不单独列项。二是为汉语知识的能动运用创造语言环境。张志公先生说“语文知识是运用语文的知识,不是理论的知识”,教学中也不应把汉语知识当成抽象的理论知识硬塞给学生,应着眼于知识的能动运用。
二、阅读训练的编排变重点项目的机械界定为阅读要求的原则提示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重点课文的阅读设计了训练重点,这些训练重点的来源是,把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训练的要求进行细化,而后把细化了的东西 分解到每单元重点课文之中。因为层层分解,大纲的要求一旦进入教材就变成了一个个知识点。比如教材为《 故乡》设计了这样两个训练重点:“①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②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设计这两个训练重点原本是为了使教学有纲可依、有章可循,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训练重点一旦确定,教、学、考等一系列活动便唯点是举,点以外的东西弃之不管,语文教学领域的诸多弊端也就由此而生;况且课文的训练重点都像《故乡》这两个训练重点一样,既呆板狭隘,又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此看来,训练重点既于教学无助,设它何益!
变训练重点的机械界定为阅读要求的原则提示,就是使阅读要求充分体现以读为中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的教学思路,而不引导教学去刻意肢解课文。为此阅读要求应该是综合性的而不是零碎的、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循着这一思路去改革阅读教材,至少可以避免阅读教学的僵化,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阅读教学达到其应有的境界。
三、作文训练的编排变写作要点的单项突破为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综合训练
写文章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以后,作文一直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应该说作文教学的经验 更成熟、教学方法更接近作文能力提高的规律。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把写作理论分解为一 个个训练要点,散编于每个单元之中,一个单元训练一个要点,希望一旦这些要点训练完以后,学生作文能力 自然就提高了。实践证明,这不符合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教材这样安排作文训练也就缺乏科学性。学生作文能力不是写作要点累计相加的结果,而是在大量写作实践中形成的综合表达能力
如何进行写作实践指导?我认为教材在作文训练的编排上应把握两点:一是充分体现以培养观察能力为主的创作规律,以解决中学生作文“无米下炊”的问题;二是不设训练要点,不罗列写作理论知识,侧重于写作实际操作,以解决中学生作文“理论一大堆,实践不上套”的问题。文章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学生观察过了关 ,在观察中获取了素材,在观察中形成了思想,在观察中产生了灵感,文章大抵会水到渠成的;至于文章的写 法——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等,往往因人而异、因题而异,教师只可点拨,不宜空讲。
为体现以指导观察和指导写作实践为主的教学思路,初中语文教材可以这样来安排作文训练:初一、初二年级每单元提示一些观察方法、列举一些观察范例、设计一些观察课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初三年级在进一步强化观察训练和写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章法指导。这样初中作文教学便形成了以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以章法指导为辅的训练系列。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就可能使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
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其基础性工作应该是改变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 的教学模式,而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改变现行语文教材以知识点为主线的编排方式,使初中语文教材淡 化知识点,强化能力训练。
淡化知识点就应该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些基本编排方法进行改变:
一、汉语知识的编排变机械“点”化为能动“活”化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把汉语知识编在每单元重点课文 之后,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放在预习提示中,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教学 。从教材使用情况看,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安排得较为恰当,而汉语知识的安排却欠妥。虽然它依附在课文之 后,但因为教材把它单独列项,所以教师往往用培养语言学家的方法来讲授汉语知识,“汉语知识教学要结合 课文和读写听说训练进行,不要死抠名词术语”的教学要求难以实现。
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 围绕这一目的进行,汉语知识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注重知识的动态性,着眼于知识的能动运用,应该成为汉语 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为体现这一原则,教材对汉语知识的编排要力求“活”。所谓“活”,一是把初中生应掌握的汉语知识融入每单元重点课文之中,而不单独列项。二是为汉语知识的能动运用创造语言环境。张志公先生说“语文知识是运用语文的知识,不是理论的知识”,教学中也不应把汉语知识当成抽象的理论知识硬塞给学生,应着眼于知识的能动运用。
二、阅读训练的编排变重点项目的机械界定为阅读要求的原则提示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重点课文的阅读设计了训练重点,这些训练重点的来源是,把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训练的要求进行细化,而后把细化了的东西 分解到每单元重点课文之中。因为层层分解,大纲的要求一旦进入教材就变成了一个个知识点。比如教材为《 故乡》设计了这样两个训练重点:“①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②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设计这两个训练重点原本是为了使教学有纲可依、有章可循,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训练重点一旦确定,教、学、考等一系列活动便唯点是举,点以外的东西弃之不管,语文教学领域的诸多弊端也就由此而生;况且课文的训练重点都像《故乡》这两个训练重点一样,既呆板狭隘,又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此看来,训练重点既于教学无助,设它何益!
变训练重点的机械界定为阅读要求的原则提示,就是使阅读要求充分体现以读为中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的教学思路,而不引导教学去刻意肢解课文。为此阅读要求应该是综合性的而不是零碎的、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循着这一思路去改革阅读教材,至少可以避免阅读教学的僵化,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阅读教学达到其应有的境界。
三、作文训练的编排变写作要点的单项突破为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综合训练
写文章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以后,作文一直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应该说作文教学的经验 更成熟、教学方法更接近作文能力提高的规律。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把写作理论分解为一 个个训练要点,散编于每个单元之中,一个单元训练一个要点,希望一旦这些要点训练完以后,学生作文能力 自然就提高了。实践证明,这不符合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教材这样安排作文训练也就缺乏科学性。学生作文能力不是写作要点累计相加的结果,而是在大量写作实践中形成的综合表达能力
如何进行写作实践指导?我认为教材在作文训练的编排上应把握两点:一是充分体现以培养观察能力为主的创作规律,以解决中学生作文“无米下炊”的问题;二是不设训练要点,不罗列写作理论知识,侧重于写作实际操作,以解决中学生作文“理论一大堆,实践不上套”的问题。文章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学生观察过了关 ,在观察中获取了素材,在观察中形成了思想,在观察中产生了灵感,文章大抵会水到渠成的;至于文章的写 法——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等,往往因人而异、因题而异,教师只可点拨,不宜空讲。
为体现以指导观察和指导写作实践为主的教学思路,初中语文教材可以这样来安排作文训练:初一、初二年级每单元提示一些观察方法、列举一些观察范例、设计一些观察课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初三年级在进一步强化观察训练和写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章法指导。这样初中作文教学便形成了以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以章法指导为辅的训练系列。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就可能使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