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应用于物理教学之我见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un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学习静电场这章时,笔者发现:学生对电场强度的方向、公式U=Ed中U的正负及d的取值和求最小电场这类题容易犯错。若在物理教学中能将数学中的向量应用于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差;向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2-0043-2
  经调查,在现阶段高二学生已经在数学中学习了向量的相关知识,根据物理考试说明,高考物理考查能力之一是提高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中应用的能力。在静电场场强部分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诸如电场强度(E)的方向、公式U=Ed中U的正负及d的取值和求最小电场这类题等,学生很容易犯错。由此,笔者在静电场教学中渗透和利用向量知识进行教学,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相关物理量,有效降低了学生的犯错率,培养了数学应用能力。
  1 利用a=λb理解电场强度的方向
  笔者在讲解电场强度时,发现教材中的阐述:“电场强度是矢量,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按照这个规定,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反。”教材中并没有阐明为什么电场强度是矢量,方向为什么要这么规定等问题。笔者在教学电场强度时利用数学中的a=λb的特点:(1)数与向量之积一定是向量,所以公式E=中F可以改写成E=F,学生很容易得出E为矢量。(2)λ>0,a与b同向,λ<0,a与b反向。方向的规定就可以这样理解,q>0,E与F一定同向,q<0,E与F一定反向。
  2 利用a·b=|a|·|b|cosθ重新认识UAB=Ed
  电势差UAB=Ed,即: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公式,但是他们在求解电势差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忽略对A点和B点电势大小的判断,所以学生求出来的UAB总是大于零,在这里失分。笔者是这样处理的:UAB=Ed改写成UAB=E·lAB=|E|·|lAB|cosθ(lAB表示A到B的位移,θ表示E和l之间的夹角)。如果学生这样去理解,就不需要他们去判断A点和B点电势的大小,也能确定UAB的正负。
  例1 在如图1所示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100 V/m,A、B两点相距0.1 m,AB连线与电场线的夹角θ=60 °,求A、B两点的电势差。
  解析:经分析l和E的向量夹角θ=120 °,根据UAB=E·l=|E|·|l|cosθ。
  所以:UAB=-5 V。
  点评:笔者发现,特别是中差生在判断电势高低时,有一定困难;中等生在解答这类题的时候容易忽略判断电势的高低,所以往往这类学生解出来的答案少一个负号,导致失分。而这种解法不需要先判斷电势差的正负,然后由结果判断电势的高低,从而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3 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则——矢量三角形定则求最值
  多数老师在教学中只将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为矢量运算的重点,而我们在处理最小值问题中常常用矢量三角形定则。所以,笔者以静电场为例来讨论矢量三角形定则的应用[1]。
  例2 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用细线系住,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如图2所示。若在空间加上一匀强电场,小球达到平衡后保持细线与竖直方向成45 °角。则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多少?
  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故小球受到重力mg、绳的拉力T、电场力F三个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拉力T与电场力F的合力必与重力mg等大反向。
  因为拉力T的方向确定,T与F的合力等于mg确定,由矢量图可知,当电场力F垂直悬线时电场力F=qE最小,故场强E也最小。
  综上,在教学中能渗透数学知识来重新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它,同时,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参考文献:
  [1]董光顺.利用矢量垂直分析梳理矢量类最小值问题[J].物理教学探讨,2013,31(12):41-43.
  (栏目编辑 罗琬华)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表明,能力的形成是由智力、技能、认知结构(知识 科学方法)构成的。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多普勒效应”为例,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本课,使学生既可以透彻地掌握知识,又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核心素养;多普勒效应;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8-0067-4  1 核心素养
摘 要: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12题考查了抛体运动的相遇情况。本文中灵活选用参考系解此题,简化运动过程,拓展了思维,以期为教学带来借鉴。  关键词:物理竞赛;抛体运动;参考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0036-2  1 试题展现  从左至右在同—水平地面上依次有3个质点a、b、c,且三者共线,a与b相距l1,b与c相距l2。
摘要:未登录词是影响命名实体识别效果的重要因素,现有分词工具在处理未登录词时不仅识别效果欠佳,且存在识别时间較长等问题。为提高分词效果,在现有分词器基础上结合未登录词识别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数组Trie的混合信息未登录词动态识别模型MIDAT,将双数组Trie扩展为字符双数组与概率双数组,利用字符双数组存储字符串词段信息,概率双数组存储字符串节点间的成词概率信息,通过不断识别未登录词,动态更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教师采用在线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成为广大教师的难题。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在分析现有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对在线教学方案、微课设计、教学实施等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具体课程《PHP技术》开展了在线教学的实践,通过实践显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在线教学;教学模式;超星平台; PHP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从翻转课堂角度出发设计初中物理在线教学,课前给学生发布任务单和微视频,让学生带着任务观看视频并完成家庭实验和在线检测,教师再根据检测反馈设计在线教学。在课堂中不仅可以利用“连麦”“留言”等功能与学生互动,进行答疑解惑,还可以利用移动摄像头给学生演示实验,纠正错误前概念,促进深度学习。  关键词:翻转课堂;前概念;在线教学;二维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本文展示2017年新课标Ⅱ卷理综物理压轴题在重庆地区考场上出现的典型错解和妙解,并为下届学生避免考场上出现类似的典型错误提出了备考建议。  关键词:高考压轴试题;误解分析;妙解分析;备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2-0037-3  2017年全国高考Ⅱ卷理综物理压轴题解题过程复杂,运算量大,得分率很低。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了一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仅围绕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会使学生在知识理解上深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而基于主题核心概念的中观教学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整体理解。为此,本文以“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为例,阐述其学习路径设计思想。  关键词: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中观教学设计;机械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1-0066-7  
摘要:当冷冻速度适中时,水蒸气作怪可导致浅薄的热水比浅薄的冷水先结冰。薄层的热水比薄层的冷水先结冰,是生活中常见的反常现象,而姆潘巴现象是指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等体积的浅层热水比浅层冷水先结冰的怪异现象,在冷却阶段,热水水蒸气团对冷水保温,热水经快速冷却后温度低于冷水;在冷冻之初,低温的热水表面获得冷水水蒸气凝结成的部分冰晶,冰晶作为冰核又诱发热水结晶。加速热水结冰和提高热水冰点,使得热水的冰点高于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本文以“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为例,讨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物理思维。  关键词:教学设计;牛顿第三定律;物理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2-0067-4  1 教学设计意图  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推理建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进而根据实验结论分析、比较相互作用力的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本文以“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为例,谈谈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史;物理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4(S)-0010-2    1 问题的产生    根据现行人教版教材(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的编排顺序,笔者在讲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