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朗文交互英语网络在线平台”的使用为基础,探讨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情况,进而总结出适合时代发展余姚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并且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新型互联网教学模式,希望本文的阶段性探索实践教学成果能够对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希望同行们增强交流,彼此学习,共同探讨。
【关键词】网络平台 大学英语视听说 教学改革 探索实践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互联网教学模式在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资金的扶持使得學校大力建设教学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五花八门的信息化教学比赛使得教师们愈来愈热衷于教育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所有这些都迫使当今职业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化、科技化的教学手段。对于英语教学方面,在线网络平台产品层出不穷,本文就目前本校使用3年的“朗文交互英语”在线平台系统,总结出此平台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结合,以此探索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的阶段性成效,期待取得更大进步。
一、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自我意识强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且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很难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且英语课程本来就属于语言类、理论性强一些的课程,高职高专学生入学的成绩本来就不高,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但是对于网络环境和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厚。现在大学生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数感到枯燥,对于教师单一、古板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比较厌倦,尤其是教师一言堂式的授课模式阻断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二、高职高专视听说课程的尴尬状态
虽说高职院校英语系开设课程往往要多注重实用性和技能型,且视听说课程更是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技能,可是事实是,目前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优秀教材不多,配套光盘、课件、网络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符合当今发展趋势的网络平台、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更是不多。在每年省级、国家级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比赛中就不难看出,英语类得奖并不多,其中关于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获奖类作品更是少见,因此当代教师可借鉴的教学资源也很难得到。同时,视听说课程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教师需要掌握全方面的英语知识且懂得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把知识传送给学生。
三、网络在线平台的使用以及阶段性成果
我校英语系于2014年引进《朗文交互英语》网络在线平台,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使用了《朗文交互英语1-4》级全部课程以及《商务联系》和《商务洽谈》类课程。当初学习此平台的学生已经毕业、就业了,通过观察平台里学生的成绩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
1.网络在线平台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网络环境,使学习内容生动不枯燥,听力录音配上音乐和动画画面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试题的网络化设计简单操作,网络在线测评功能和名次自动排序功能大大刺激学生刷新个人成绩的欲望,这都对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平台里“进度成绩”、“单元测验”、“自主训练”、“作业布置”和“资源”等项目的设定大大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网络操作浅显易懂并且人性化设计,便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操作。通过3年的学习与观察,发现学生很在意平时做题的“进度成绩”与“单元测试”的排名情况,通过对比着刷新分数和教师的督促指导,通过跟踪调查发现,网络平台成绩一次次刷出高分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领导和同事们给出的评价也多半是“有上进心”且“工作认真负责”,这也许和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有关吧。
四、如何将网络在线平台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结合起来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如何将网络在线平台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结合起来,提出如下建议:
1.将传统的课本教材与网络平台课程结合使用,但必须先整合平台教学资源,比如按照教学周和课本单元总数来划分平台教学资源单元,或是选取与课本教材相对应的单元加以应用和辅助教学。
2.如果没有适用教材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全部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许多平台资源既有生动活泼的教学观看资源也有大量的在线试题,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优良的在线资源加以应用,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成PPT课件辅助教学。
3.视听说课程需要大量的听和说的练习,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安排布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活动可以是多样性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云端等网络平台技术将作业上传,作业形式可以是音频或是视频等,这样既练习了英语知识又学会了互联网的相关操作,学生也感兴趣。
五、今后改进方向
在我校3年的探索时间里,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和困惑的地方,比如如何将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如何将网络化教学资源与视听说课程教材生态化整合,如何防止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和期末评定过程中作弊情况的发生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之,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应该随之发展和进步,目前教育产品的多样化也需要教师们擦亮眼睛,同时教育工作者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方可有新的突破,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任春梅.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35-236.
【关键词】网络平台 大学英语视听说 教学改革 探索实践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互联网教学模式在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资金的扶持使得學校大力建设教学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五花八门的信息化教学比赛使得教师们愈来愈热衷于教育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所有这些都迫使当今职业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化、科技化的教学手段。对于英语教学方面,在线网络平台产品层出不穷,本文就目前本校使用3年的“朗文交互英语”在线平台系统,总结出此平台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结合,以此探索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的阶段性成效,期待取得更大进步。
一、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自我意识强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且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很难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且英语课程本来就属于语言类、理论性强一些的课程,高职高专学生入学的成绩本来就不高,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但是对于网络环境和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厚。现在大学生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数感到枯燥,对于教师单一、古板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比较厌倦,尤其是教师一言堂式的授课模式阻断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二、高职高专视听说课程的尴尬状态
虽说高职院校英语系开设课程往往要多注重实用性和技能型,且视听说课程更是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技能,可是事实是,目前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优秀教材不多,配套光盘、课件、网络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符合当今发展趋势的网络平台、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更是不多。在每年省级、国家级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比赛中就不难看出,英语类得奖并不多,其中关于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获奖类作品更是少见,因此当代教师可借鉴的教学资源也很难得到。同时,视听说课程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教师需要掌握全方面的英语知识且懂得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把知识传送给学生。
三、网络在线平台的使用以及阶段性成果
我校英语系于2014年引进《朗文交互英语》网络在线平台,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使用了《朗文交互英语1-4》级全部课程以及《商务联系》和《商务洽谈》类课程。当初学习此平台的学生已经毕业、就业了,通过观察平台里学生的成绩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
1.网络在线平台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网络环境,使学习内容生动不枯燥,听力录音配上音乐和动画画面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试题的网络化设计简单操作,网络在线测评功能和名次自动排序功能大大刺激学生刷新个人成绩的欲望,这都对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平台里“进度成绩”、“单元测验”、“自主训练”、“作业布置”和“资源”等项目的设定大大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网络操作浅显易懂并且人性化设计,便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操作。通过3年的学习与观察,发现学生很在意平时做题的“进度成绩”与“单元测试”的排名情况,通过对比着刷新分数和教师的督促指导,通过跟踪调查发现,网络平台成绩一次次刷出高分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领导和同事们给出的评价也多半是“有上进心”且“工作认真负责”,这也许和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有关吧。
四、如何将网络在线平台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结合起来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如何将网络在线平台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结合起来,提出如下建议:
1.将传统的课本教材与网络平台课程结合使用,但必须先整合平台教学资源,比如按照教学周和课本单元总数来划分平台教学资源单元,或是选取与课本教材相对应的单元加以应用和辅助教学。
2.如果没有适用教材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全部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许多平台资源既有生动活泼的教学观看资源也有大量的在线试题,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优良的在线资源加以应用,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成PPT课件辅助教学。
3.视听说课程需要大量的听和说的练习,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安排布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活动可以是多样性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云端等网络平台技术将作业上传,作业形式可以是音频或是视频等,这样既练习了英语知识又学会了互联网的相关操作,学生也感兴趣。
五、今后改进方向
在我校3年的探索时间里,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和困惑的地方,比如如何将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如何将网络化教学资源与视听说课程教材生态化整合,如何防止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和期末评定过程中作弊情况的发生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之,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应该随之发展和进步,目前教育产品的多样化也需要教师们擦亮眼睛,同时教育工作者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方可有新的突破,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任春梅.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