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 年建校。目前,学校有中关村校区、华清校区、百旺校区、万泉河分校、昌平学校5 个校区,132 个教学班,324 名教职工,5 283名学生,实现了多校区“同步·优质·均衡”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中关村二小“家园文化”的浸润下,学校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实现学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是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在科技教育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目前已成为北京市双“科技金鹏团”,包括天文团与地球与环境团。学校着力以科技教育为切入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
中关村二小科技创新教育始终以“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探究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为培养目标,以“立足课堂,向往科技,齐育雏鹰,催腾金鹏”为发展目标。通过打造“天”与“地”科技教育框架,发展课程与社团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途径与形式。多年来,创新性地打造出了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在开设各类必修课的同时还开设了特色校本课程。基于学生需求调研,根据教师自身特长,为学生开设科技类兴趣班。更高层级的学生社团中,学校通过聘请专业的科技辅导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不仅以学生兴趣出发,更以科学精神为准绳,以科技强国为追求,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学校有稳定的专职科技教师团队,包含科学、天文、综合实践和信息技术4 个学科,负责学校的科技类选修课及学生社团的教学与管理、竞赛组织及科技实践活动。学生科技创新培养项目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快速成长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科技教师梯队,以点带面推动学校科技教育发展。
满足教师需求,培养有目标的特色教师是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学校为了弘扬、表彰业务精湛、群众认可、学生爱戴的教师先进典型,在全校范围内评选特色教师。旨在利用特色教师的力量激励和带动全校教师,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专业化发展。个性化脱产培训是学校对于科技教师培养的又一大措施,利用半学期的时间,让有能力、有需求、有发展目标的骨干教师脱产学习,在自己所在专业、学科上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提升。学校还为教师搭台,每年组织教师参与国家、北京市、区级培训和展示,让科技教师感受新科技对未来教育的冲击。
中关村第二小学“育心”课程体系框架已形成多年,其中的“科学与创新”“实践与探究”是十分重要的2 部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素养提升课程,既是学校育心课程体系的重要内涵,又是学校落实国家课程科学、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拓展与延伸。
科学的课程
学校尝试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需求,开设了3门科学素养提升课程——“博识”“科学公园”和“科学盒子”。课程与学校教学形成互补,融合了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博识课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拓展眼界,创造无限思考的可能;科学盒子课程将实验室带到教室,将学生的思考创意物化;科学公园课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又将实验室带到自然。课程围绕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是综合开放的,是来源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课程将学生的教室和实验室搬到了户外公园中,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对象进行课题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基于情景化—去情境化—再情景化的探究过程。
最有获得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学校在日常科技教育中注重课堂教学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最有获得感的科技实践活动。科技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科学视野,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态度。
全员参与,激发兴趣,提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科技创新中成长
科技创新嘉年华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科技创新。学校每学期按照科技教育计划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科技节及科技竞赛,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科技视野。
科技创新教育逐步渗透进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主题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均蕴含科技创新实践内容,科技团队的教师为各年级学生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实践和调查體验任务,比如参观圆明园、国子监等地时,引导学生关注景区植物,遵循科学观察法,按步骤完成对树木的观察记录,制作植物标本,收集叶片,拓印树皮等。
社团培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开展各式各样的社团供学生选择,社团内的团队活动与高水平专业的竞赛给学生带来新的科技体验。
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科技创新论坛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科学表达观点的勇气。在几年时间里,针对学生开展的科学建议奖选题培训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启动仪式、优秀科技创新作品交流会等活动比比皆是。在每学年的下半学期,学校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召开以学生为主角的科技创新论坛答辩会,让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并邀请专业指导教师评审,结合现场的生生互动,思维相互碰撞,完善创新成果。
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到科技创新的过程,产生创新作品,学生在海淀区金鹏科技论坛、北京市科学建议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评选活动中收获颇丰。
高水平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丰富的科技活动让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2017 年全国科普日上,科学影像社团的6 名学生带着研究成果参加了活动,并为刘云山爷爷展示了蚂蚁的研究之趣。学生将科学探究与科学影像巧妙结合,通过摄像头和mini滑轨记录蚂蚁生活的有趣现象,并剪辑制作成科学纪录片《神秘的蚂蚁王国》。这是中关村第二小学科技课堂的缩影。在日常的科技课堂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观察、提问、探究、实验、验证,让学生获得科学表达的能力。不仅如此,学校各学科教师每学期初都将本学期课程进行梳理,所涉及的科技内容,都与科学教师进行沟通、研讨,实现全学科渗透,让学生全方位接受科技教育。
回归教育初心,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感的创新人才
我们希望在学校“桃红李白,心暖花开”的愿景下,让每一名学生都独具芬芳,都能够绽放出最美的自己。“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荣誉激励着我们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中关村第二小学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探究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为培养目标,在挖掘学生的科学潜质、发现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学校有雄厚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保持良好关系,开展深度合作。学校为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广泛的平台。学校开设了多门选修课程,银河社团培养了大批热爱天文学、热爱科学的学生,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相信中关村二小会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辐射并带动更多的学校走上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之路。”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在中关村二小“家园文化”的浸润下,学校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实现学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是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在科技教育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目前已成为北京市双“科技金鹏团”,包括天文团与地球与环境团。学校着力以科技教育为切入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
中关村二小科技创新教育始终以“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探究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为培养目标,以“立足课堂,向往科技,齐育雏鹰,催腾金鹏”为发展目标。通过打造“天”与“地”科技教育框架,发展课程与社团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途径与形式。多年来,创新性地打造出了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在开设各类必修课的同时还开设了特色校本课程。基于学生需求调研,根据教师自身特长,为学生开设科技类兴趣班。更高层级的学生社团中,学校通过聘请专业的科技辅导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不仅以学生兴趣出发,更以科学精神为准绳,以科技强国为追求,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学校有稳定的专职科技教师团队,包含科学、天文、综合实践和信息技术4 个学科,负责学校的科技类选修课及学生社团的教学与管理、竞赛组织及科技实践活动。学生科技创新培养项目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快速成长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科技教师梯队,以点带面推动学校科技教育发展。
满足教师需求,培养有目标的特色教师是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学校为了弘扬、表彰业务精湛、群众认可、学生爱戴的教师先进典型,在全校范围内评选特色教师。旨在利用特色教师的力量激励和带动全校教师,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专业化发展。个性化脱产培训是学校对于科技教师培养的又一大措施,利用半学期的时间,让有能力、有需求、有发展目标的骨干教师脱产学习,在自己所在专业、学科上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提升。学校还为教师搭台,每年组织教师参与国家、北京市、区级培训和展示,让科技教师感受新科技对未来教育的冲击。
中关村第二小学“育心”课程体系框架已形成多年,其中的“科学与创新”“实践与探究”是十分重要的2 部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素养提升课程,既是学校育心课程体系的重要内涵,又是学校落实国家课程科学、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拓展与延伸。
科学的课程
学校尝试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需求,开设了3门科学素养提升课程——“博识”“科学公园”和“科学盒子”。课程与学校教学形成互补,融合了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博识课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拓展眼界,创造无限思考的可能;科学盒子课程将实验室带到教室,将学生的思考创意物化;科学公园课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又将实验室带到自然。课程围绕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是综合开放的,是来源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课程将学生的教室和实验室搬到了户外公园中,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对象进行课题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基于情景化—去情境化—再情景化的探究过程。
最有获得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学校在日常科技教育中注重课堂教学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最有获得感的科技实践活动。科技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科学视野,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态度。
全员参与,激发兴趣,提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科技创新中成长
科技创新嘉年华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科技创新。学校每学期按照科技教育计划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科技节及科技竞赛,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科技视野。
科技创新教育逐步渗透进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主题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均蕴含科技创新实践内容,科技团队的教师为各年级学生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实践和调查體验任务,比如参观圆明园、国子监等地时,引导学生关注景区植物,遵循科学观察法,按步骤完成对树木的观察记录,制作植物标本,收集叶片,拓印树皮等。
社团培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开展各式各样的社团供学生选择,社团内的团队活动与高水平专业的竞赛给学生带来新的科技体验。
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科技创新论坛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科学表达观点的勇气。在几年时间里,针对学生开展的科学建议奖选题培训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启动仪式、优秀科技创新作品交流会等活动比比皆是。在每学年的下半学期,学校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召开以学生为主角的科技创新论坛答辩会,让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并邀请专业指导教师评审,结合现场的生生互动,思维相互碰撞,完善创新成果。
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到科技创新的过程,产生创新作品,学生在海淀区金鹏科技论坛、北京市科学建议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评选活动中收获颇丰。
高水平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丰富的科技活动让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2017 年全国科普日上,科学影像社团的6 名学生带着研究成果参加了活动,并为刘云山爷爷展示了蚂蚁的研究之趣。学生将科学探究与科学影像巧妙结合,通过摄像头和mini滑轨记录蚂蚁生活的有趣现象,并剪辑制作成科学纪录片《神秘的蚂蚁王国》。这是中关村第二小学科技课堂的缩影。在日常的科技课堂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观察、提问、探究、实验、验证,让学生获得科学表达的能力。不仅如此,学校各学科教师每学期初都将本学期课程进行梳理,所涉及的科技内容,都与科学教师进行沟通、研讨,实现全学科渗透,让学生全方位接受科技教育。
回归教育初心,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感的创新人才
我们希望在学校“桃红李白,心暖花开”的愿景下,让每一名学生都独具芬芳,都能够绽放出最美的自己。“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荣誉激励着我们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中关村第二小学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探究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为培养目标,在挖掘学生的科学潜质、发现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学校有雄厚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保持良好关系,开展深度合作。学校为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广泛的平台。学校开设了多门选修课程,银河社团培养了大批热爱天文学、热爱科学的学生,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相信中关村二小会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辐射并带动更多的学校走上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之路。”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