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累自古以来就是学习的好方法,在有几千年历史的私塾教育中,积累就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如背诵、识字等。直至当今,仍是不可或缺的。积累简单易行,有实效。
  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学习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在思想上应该有清晰的认识。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列举关于积累的古诗词,学生能举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句。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搜集这方面的名句和典型事例。学生又搜集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名句,以及王国维、鲁迅、茅盾、钱钟书等国学大师善于积累的故事。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磨刀不误砍材功”,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二、授之以渔是关键
  实践证明,积累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笔者在讲解积累的重要性时,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1.怦然心动——多读美文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无心浏览是他们常见的学习形态。笔者告诉他们: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里特别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以背诵为例,放声朗读就是自创语境,就是要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放开嗓子高声朗读,其声韵铿锵、音韵和谐,既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又能给人以高雅飘逸的美感,何乐而不为?朗读中,我们体味到作品的意境,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知是人之境还是我之境。“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这是 清代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做的总结。积累,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可以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引导学生大力进行积累,让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感情专一——宁精勿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本就是学好语文的基本之道,但现实中受诸多条件限制,博览群书变成一种奢望。针对此现实情况,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先从高考要求的高中14篇、初中25篇必备篇目入手。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这是积累的前提,确保学生不因错字在名句填空中失分。除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外,还要求学生将所背课文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都熟烂于心,自觉进行积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课文脉络思路、主旨、写法、表达技巧等了解得一清二楚,并尽量运用到诗歌鉴赏和作文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厌烦、怀疑实效等思想倾向。对此,笔者除了继续讲“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的道理外,最主要的是进行示范和引领,解决学生“积累这些有什么用”的困惑。日常生活语言运用到高考应试作文的例子俯拾皆是,在示范时要注意趣味性。
  3.永不分离——时时背,时时用
  学习贵“精”,贵“恒”,积累当然也不类外。积累过程“前学后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忘并不可怕,只要你不断“温故”,就能达成“知新”的目的,积累最忌讳的是突击一阵子,而后束之高阁。当然,积累只是手段,运用才是目的。教学实践中,常发现“大饼挂颈人饿死”的现象。讲文言文时特殊句式时,学生常会不知所云,其实早已学过,只是不会迁移运用。因而,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相似的例子。文言文教学,就从高考必备的高中14篇中找例子,时时揣摩,时时积累,量变到质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文言文阅读水平定会大幅提高。
  在运用方面,教师要加强引领和示范。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两大领域大有作为,要引导学生时时用。笔者做了这样一个示范:笔者被临时召唤参加一会议并要求即席发言介绍教学工作经验。笔者头脑高速运转,从积累的比喻宝库中找了四句话做提纲:
  (1)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强调爱生。
  (2)牵着蜗牛去散步。强调耐心。
  (3)不要开错窗。不同窗口不同景象不同心情,强调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强调团结合作。
  言简意赅,效果良好。在课堂上说了此例,告诉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只有平时善于积累,才能激活思维,开拓视野,才能拥有良好的组织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总之,积累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积累的多与少,就是能力大小的体现。也可以说,一个人积累功夫的大小,决定着他一生的成就。现在的许多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存储量太少,写起作文来自然困难。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将来做学问、搞研究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同时将学生的积累能力知识转化成阅读和写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亟待我们探究。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要抓好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滚滚而来的课改浪潮中,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需要完成。作为数学课来说,更应该体现的是数学味,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思考。反思当前课改的一些做法,我们迫切需要走出课改的一些误区,回归平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走出情景创设的误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研究目的  中国水仙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可以把水仙花的雕刻与水养技巧引进到研究性学习课堂,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和探索的体验和感悟,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对美的鉴赏力和动手能力。  二、研究过程  1.组织阶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推出小组长,以小组参与形式与指导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实施方案,如检索相关资料,通过文献检索和视频检索,
现在中小学逐步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广东省在2004年开始进行新课改,信息技术课程再也不是传授普通的计算机知识。过去的教学评价方法令学生只停留在技术学习的层面上,对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没有明确的认识,这不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探索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让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必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  2003年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利用传承厚重、经验丰富的优势,设立"针灸特色模块",在北京中医药大学"5+3"学制学生中进行教学应用。在8周时间里,进行课堂讲授、特色讲座、实
认知策略指学习者为成功学习而采取的一系列自我管理措施,即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高速和有效的自我管理。认知策略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关键。认知策略包含语言学习策略及语言使用策略等。有关研究发现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不同,成功学习者比不成功学习者更频繁使用学习策略,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为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他们学
在纪念船山逝世310周年之际,我们重进船山思想宝库,联系当今时代发展,探寻幽源,深深感到船山那崇高精深的道德学问,对现代文明建设仍有重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的个性化以及个别化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要趋势.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船山从美学高度上论“势”,以“意中之神理”对“势”作了明确的界定:“势”乃主客浑融的境界中自然流露出的独特的意趣和神思,且与“趣”、“韵”、“致”等近,现代美学范畴有一
占卜者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命运预知的愿望.司马迁意识到他们是社会生活的构成部分,所以把他们纳入宏阔的历史画卷中,让我们不时瞥见他们活动的身影.<史记>里刻画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