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鉴于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境,提出借助能力本位模型来实现中高职课程的一体化衔接。能力本位模型可以很好地兼顾中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点。以能力本位模型为切入点,将中高职课程分组和模块化,课程组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可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无缝对接,对中高职共同培养人才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能力本位 中职 高职 课程组 衔接
【基金来源】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8年院级重点课题(DF2017ZD0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021-03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教育贯通成为当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21世纪初,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便开展“3+3”、“3+2”等中高职衔接的实验,近些年构建中高职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成为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等方面讨论的焦点,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有关的实践探索。
2.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典型问题
在我国的职教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体系,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实践业务能力的培养。而高等职于业教育主要培养既有技能又掌握一定理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分,故在两者衔接过程中应该主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2.1课程体系化问题
课程体系化就是要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两段分离的问题。一般中职学校都会制订详细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自己的课程体系。高职阶段也有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系统,很多学校在衔接过程中把两个阶段孤立开来,而不去注意培养课程的系统性问题,即形成中高职课程的体系化。衔接课程的体系化可让学习者在接下来的五年或六年的时间中,知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间不会隔断或重复。
2.2技术技能的培养定位问题
中高职人才培养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培养学生的技术与技能。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初级操作型的技能,而高职学校主要培养有一定理论知识支撑下的高级操作型技能。两个阶段对技术技能培养的定位是不同的,但又不是相互孤立,应该理解为是一种技能的两个层次。
3.能力本位下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优化衔接
3.1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
能力本位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学校的各項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习者技术技能为目标,这种思想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理念十分相符。能力本位强调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并把就业能力分解为若干个技能,再把技能分解为一系列的能力要求,最后通过相关理论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来达到这些能力目标,最终完成人才的培养。
3.2能力本位下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3.2.1 CPIL理论模型
能力本位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是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不能将两个阶段孤立开来。将六年或五年的人才培养课程看作一个整体,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定位出发,主要考虑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力的水平的高低,按照CPIL的理论架构来搭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系统。
CPIL(简称四个能力)定义为核心就业能力于专业知识能力加实务能力乘社会能力。其中学习力主要包括校内学习的所有专业课程学习能力,如学分课程、岗位方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等。实务力主要指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专利发明及小论文发表等能力。学习力和实务力构成了专业能力,相当于社会上的智商评价。社会力主要指人际互动、工作责任与纪律、持续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信息科技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身心健康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称为通识能力,在社会上俗称情商。专业能力与通识能力的乘积即为学生的就业能力。
3.2.2 能力本位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鉴于中高职是两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又是由不同的学校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为了让中高职课程形成一体化,可在基于能力本位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实现校校合作,再到职能部门合作、再到专业对接合作,最后所有合作应该最终落地在课程合作之下。
在中高职课程体系总体架构中,将所有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即通识课程组模块、专业课程组模块、选修课程组模块及实习实训课程组模块。各模块间形成一个闭环,在校校合作的基础上,通识类课程组主要由中职教务处、高职教务处及高职院校中的合作的二级学院来对接完成,主要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力。能力本位特质的专业课程组及选修课程组主要由中职专业教研室、高职教研室或专业负责人间相互对接,完成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实习实训课程组主要由中职的教务、政教务、高职院校的产教中心及专业教研室来对接,完成对学生实务力的培养。
1)通识课程组的衔接。通识课程组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通识。中职阶段的通识课主要指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高中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课程。高职阶段的通识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毛概、公共选修课、军训、人文素质类等课程。通识课程组的搭建要考虑满足教育主管部门的知识体系要求,并按规定开满学时数。
2)专业能力课程组的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课程组的对接最为重要。专业课程组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如果对接不好,很可能会造成课程重复学或漏学、专业技能的重复培养等情况,达不到提高的目的。在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下,将专业按照人才能力需求划分成若干个能力课程组,按能力需求分为两个相互连通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中职专业能力课程组,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概论、专业能力骨干课程等,其中专业课程概论主要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这类概论课知识内容不能太深,主要是要达到理论够用即可,在设计专业能力课程概论课程中,要与高职院校对接的专业中的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对接,为后期的大学阶段中的专业能力基础课奠定基础。 中职主要的培养目标还是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些主要体现在专业骨干课程组中。中职阶段的专业骨干课程设计一是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的比例中,实践课时的比例要稍为扩大些,尽可能地将这些专业骨干课程安排在实训来完成,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进入高职阶段还有专业能力核心课,因此安排的专业骨干课要与高职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对接,避免重复设置课程。另外还要考虑到中职专业骨干课要为高职阶段的专业岗位方向课打下基础,知识面和技能水平层次要体现广度。
3)选修课程组的衔接。中职阶段的选修课不多,大部分为课内的必修课。高职阶段主要考虑到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阶段的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内的选修及专业外的选修。其中专业内的选修主要指岗位方向课程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同的面向岗位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要求,高职阶段一般设置岗位方向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在中职的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未来进入高职阶段进行专业岗位的选择,因此,中职的专业课设置要尽可能与高职的专业选修课进行打通。
4)实习实训课程组的衔接。中高职的实习实训课是培养学习专业实务能力的主要载体。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会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岗位实习,主要实习的内容为到真实工作岗位体验产品生产流程及产品工艺顺序,体验企业文化等。高职阶段也有实习实训课程安排,其中校内的实训多以真实操作为主,将企业的一些项目引入到校园课堂中来,通过真项目真做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一些专业还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多段式进入企业的顶岗实习,还有一些专业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2+1模式,即两年的在校学习,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模式的安排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再到零距离对接就业的目标。
鉴于中高职实习实训课程对接及中高职学习两个阶段的无缝对接需求,可以将中职阶段的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直接与高职阶段的岗位认知实习相结合,将即将毕业的中职学生安排到高职院校的合作企业中进行认知实习,由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校共同培养并由高职学院进行考核,实现学生由中职阶段平稳过渡到高职阶段的学习。
3.2.3 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都是毕业条件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只需考取地方劳动部门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员初级证书。而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岗位方向可以对接一到两个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职业资格证书有的是劳动部门的,也有行业的。
在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上,应该要遵循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最后再是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在中职的职业资格证书中,适当放入一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一些中级类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在中职的考证课程中,适当加入一些高职院对接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而在高职的职业资格证书清单中,应该多放入一些中职学校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提高证书水平,如中职只需考取某项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即可毕业,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将该项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中级或高级列入到考证计划之中,达到无缝衔接的目标。
3.3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流程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是一项系统化、复杂且时间较长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需不断修改和完善。中高职课程衔接要经过至少两次的专家委员会会议,其中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中职学校教务处、教研组人员,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领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工作、专业教研室等人员,外部人员包括行业和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等人员。
首先由高职院校中的二级学院中的专业教研室出具行业技术内容分析表,该表是通过走访调研而获取的企业需求,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职业数量等内容。再由二级学院组织召开第一次专家委员会会议,对教研室提出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审定,会后提出修改意见给二级学院课程开设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第一次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课程体系及开课计划。第二次专家委员会对修改稿进行审定并形成课程体系终稿交大院的课程开设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由教务处召开会议,通知二级学院负责实施。由于中高职衔接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过程,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故还需要有一个自我完善和修正的过程。
4.总结
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这让课程衔接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以能力本位模型来实现中高职课程完美无缝对接,是一个非常好的衔接切入点。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衔接工作一定要遵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则。宏观上面,要实现校校的工作衔接,微观上,要做到课程与课程的对接,让衔接工作有效地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另外,在衔接過程中最好借助于一些信息化平台,让中高职的衔接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椿樑.技职院校办学理念与教育体系系统规划及实施策略.圣约汉科技大学(台湾).
[2]宋蔚.中高职教育内生性衔接发展与贯通培 ——基于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36-137.
[3]闫冬梅.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J]. 科技资讯,2019(11):246.
[4]范平平,张益.中高职衔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科技视界,2018(15):72-74.
[5]骆正茂.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3):59-63.
[6]叶卫霞.“二环相扣”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N].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2):73-74.
作者简介:
姜茜(198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职科研管理。
【关键词】能力本位 中职 高职 课程组 衔接
【基金来源】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8年院级重点课题(DF2017ZD0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021-03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教育贯通成为当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21世纪初,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便开展“3+3”、“3+2”等中高职衔接的实验,近些年构建中高职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成为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等方面讨论的焦点,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有关的实践探索。
2.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典型问题
在我国的职教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体系,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实践业务能力的培养。而高等职于业教育主要培养既有技能又掌握一定理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分,故在两者衔接过程中应该主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2.1课程体系化问题
课程体系化就是要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两段分离的问题。一般中职学校都会制订详细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自己的课程体系。高职阶段也有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系统,很多学校在衔接过程中把两个阶段孤立开来,而不去注意培养课程的系统性问题,即形成中高职课程的体系化。衔接课程的体系化可让学习者在接下来的五年或六年的时间中,知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间不会隔断或重复。
2.2技术技能的培养定位问题
中高职人才培养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培养学生的技术与技能。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初级操作型的技能,而高职学校主要培养有一定理论知识支撑下的高级操作型技能。两个阶段对技术技能培养的定位是不同的,但又不是相互孤立,应该理解为是一种技能的两个层次。
3.能力本位下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优化衔接
3.1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
能力本位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学校的各項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习者技术技能为目标,这种思想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理念十分相符。能力本位强调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并把就业能力分解为若干个技能,再把技能分解为一系列的能力要求,最后通过相关理论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来达到这些能力目标,最终完成人才的培养。
3.2能力本位下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3.2.1 CPIL理论模型
能力本位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是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不能将两个阶段孤立开来。将六年或五年的人才培养课程看作一个整体,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定位出发,主要考虑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力的水平的高低,按照CPIL的理论架构来搭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系统。
CPIL(简称四个能力)定义为核心就业能力于专业知识能力加实务能力乘社会能力。其中学习力主要包括校内学习的所有专业课程学习能力,如学分课程、岗位方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等。实务力主要指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专利发明及小论文发表等能力。学习力和实务力构成了专业能力,相当于社会上的智商评价。社会力主要指人际互动、工作责任与纪律、持续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信息科技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身心健康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称为通识能力,在社会上俗称情商。专业能力与通识能力的乘积即为学生的就业能力。
3.2.2 能力本位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鉴于中高职是两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又是由不同的学校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为了让中高职课程形成一体化,可在基于能力本位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实现校校合作,再到职能部门合作、再到专业对接合作,最后所有合作应该最终落地在课程合作之下。
在中高职课程体系总体架构中,将所有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即通识课程组模块、专业课程组模块、选修课程组模块及实习实训课程组模块。各模块间形成一个闭环,在校校合作的基础上,通识类课程组主要由中职教务处、高职教务处及高职院校中的合作的二级学院来对接完成,主要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力。能力本位特质的专业课程组及选修课程组主要由中职专业教研室、高职教研室或专业负责人间相互对接,完成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实习实训课程组主要由中职的教务、政教务、高职院校的产教中心及专业教研室来对接,完成对学生实务力的培养。
1)通识课程组的衔接。通识课程组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通识。中职阶段的通识课主要指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高中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课程。高职阶段的通识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毛概、公共选修课、军训、人文素质类等课程。通识课程组的搭建要考虑满足教育主管部门的知识体系要求,并按规定开满学时数。
2)专业能力课程组的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课程组的对接最为重要。专业课程组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如果对接不好,很可能会造成课程重复学或漏学、专业技能的重复培养等情况,达不到提高的目的。在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下,将专业按照人才能力需求划分成若干个能力课程组,按能力需求分为两个相互连通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中职专业能力课程组,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概论、专业能力骨干课程等,其中专业课程概论主要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这类概论课知识内容不能太深,主要是要达到理论够用即可,在设计专业能力课程概论课程中,要与高职院校对接的专业中的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对接,为后期的大学阶段中的专业能力基础课奠定基础。 中职主要的培养目标还是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些主要体现在专业骨干课程组中。中职阶段的专业骨干课程设计一是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的比例中,实践课时的比例要稍为扩大些,尽可能地将这些专业骨干课程安排在实训来完成,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进入高职阶段还有专业能力核心课,因此安排的专业骨干课要与高职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对接,避免重复设置课程。另外还要考虑到中职专业骨干课要为高职阶段的专业岗位方向课打下基础,知识面和技能水平层次要体现广度。
3)选修课程组的衔接。中职阶段的选修课不多,大部分为课内的必修课。高职阶段主要考虑到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阶段的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内的选修及专业外的选修。其中专业内的选修主要指岗位方向课程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同的面向岗位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要求,高职阶段一般设置岗位方向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在中职的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未来进入高职阶段进行专业岗位的选择,因此,中职的专业课设置要尽可能与高职的专业选修课进行打通。
4)实习实训课程组的衔接。中高职的实习实训课是培养学习专业实务能力的主要载体。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会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岗位实习,主要实习的内容为到真实工作岗位体验产品生产流程及产品工艺顺序,体验企业文化等。高职阶段也有实习实训课程安排,其中校内的实训多以真实操作为主,将企业的一些项目引入到校园课堂中来,通过真项目真做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一些专业还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多段式进入企业的顶岗实习,还有一些专业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2+1模式,即两年的在校学习,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模式的安排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再到零距离对接就业的目标。
鉴于中高职实习实训课程对接及中高职学习两个阶段的无缝对接需求,可以将中职阶段的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直接与高职阶段的岗位认知实习相结合,将即将毕业的中职学生安排到高职院校的合作企业中进行认知实习,由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校共同培养并由高职学院进行考核,实现学生由中职阶段平稳过渡到高职阶段的学习。
3.2.3 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都是毕业条件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只需考取地方劳动部门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员初级证书。而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岗位方向可以对接一到两个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职业资格证书有的是劳动部门的,也有行业的。
在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上,应该要遵循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最后再是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在中职的职业资格证书中,适当放入一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一些中级类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在中职的考证课程中,适当加入一些高职院对接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而在高职的职业资格证书清单中,应该多放入一些中职学校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提高证书水平,如中职只需考取某项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即可毕业,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将该项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中级或高级列入到考证计划之中,达到无缝衔接的目标。
3.3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流程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是一项系统化、复杂且时间较长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需不断修改和完善。中高职课程衔接要经过至少两次的专家委员会会议,其中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中职学校教务处、教研组人员,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领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工作、专业教研室等人员,外部人员包括行业和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等人员。
首先由高职院校中的二级学院中的专业教研室出具行业技术内容分析表,该表是通过走访调研而获取的企业需求,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职业数量等内容。再由二级学院组织召开第一次专家委员会会议,对教研室提出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审定,会后提出修改意见给二级学院课程开设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第一次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课程体系及开课计划。第二次专家委员会对修改稿进行审定并形成课程体系终稿交大院的课程开设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由教务处召开会议,通知二级学院负责实施。由于中高职衔接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过程,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故还需要有一个自我完善和修正的过程。
4.总结
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这让课程衔接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以能力本位模型来实现中高职课程完美无缝对接,是一个非常好的衔接切入点。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衔接工作一定要遵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则。宏观上面,要实现校校的工作衔接,微观上,要做到课程与课程的对接,让衔接工作有效地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另外,在衔接過程中最好借助于一些信息化平台,让中高职的衔接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椿樑.技职院校办学理念与教育体系系统规划及实施策略.圣约汉科技大学(台湾).
[2]宋蔚.中高职教育内生性衔接发展与贯通培 ——基于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36-137.
[3]闫冬梅.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J]. 科技资讯,2019(11):246.
[4]范平平,张益.中高职衔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科技视界,2018(15):72-74.
[5]骆正茂.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3):59-63.
[6]叶卫霞.“二环相扣”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N].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2):73-74.
作者简介:
姜茜(198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职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