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 心理健康的表现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①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情绪比较稳定②有理想、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乐于学习和实践③有正常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自控、自律能力④正确地估价自己并正确地对待现实,自尊自强自信⑤乐于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情商”。
1. 引导学生立志成才
中学学生在注重课业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设想未来。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还是功成名就潇洒人生?是出人头地做明星大款,还是甘于平淡做平民百姓?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优发展”,首先要求学生从一开始作出目标定位和心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空虚、迷惘状态,出现心理偏差。具体由“导师”研究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预测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优缺点和亮点,建立自信;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制定周密的远期和近期学习计划,并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
2. 改善校园育人环境。
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受环境影响和意志支配,环境育人的道理是显然的。学校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硬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前者包括校舍建筑物、体育场地、教室和实验室的内部设施、广播宣传设备、花草树木等;后者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和人际关系上。我校在硬环境建设上追求象征海洋文化的“蔚蓝”特色。精心美化“海韵”草坪,让它们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熏陶人格;持之以恒搞“清污”活动,整洁校园、教室、宿舍环境,净化心灵。在软环境方面努力构建“文化育人空间”,创“文明”、“乐教”、“乐学”、“务实”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作风,提倡平等、尊重、健康的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建设中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人际情境、人文情境在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灵。
3. 立足课堂教学“以情育人”
课堂作为专门育人的教学环境,让师生通过情感交流、传承文明、探索新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个性。
(1)营造安全心理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心理通常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自卑、懒惰、畏难、逆反等。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导学”和“情感导学”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先从老师的亲切教态切入放松学生的心情,用师爱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平等相待、生生和睦相处;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智慧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教学情景、层层递进启迪学生的心智、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用宽容和鼓励唤醒学生注意力、消除自卑和逆反情绪、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转。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满足学生“被尊重、被宽容、被关爱、被赏识、被激励……”的内在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愉悦、自信、成功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动力。
(2)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导学首先要导兴趣:一挖掘趣味性教学内容。二运用幽默式教学艺术。教科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教师将学科知识寄于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述;通过滑稽、可笑的表情动作寓乐于教,可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愉悦学生的身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思考、质疑、探讨和实践将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思想影响内化为已有,体验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情感。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的外在表现称为情绪。中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如“喜欢、快乐、爱慕、敬仰、骄傲、自信、成就感等”,也有消极的感受,如“悲伤、忧郁、厌恶、憎恨、羞耻、自卑、挫折感等”。列宁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不可分割。情感教育因素,潜藏于教学环境、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中。学科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学科知识中得到情感源泉,还可以从教师身上汲取情感力量。
(4)发挥学科优势。每门学科都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广阔空间,不同的学科,渗透的内容侧重不同。例如体育,通过体能、技能训练和竞技比赛侧重渗透组织纪律性、义务责任感、竞争意识、团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既达到健体目的,又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理科教学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文科知识蕴藏更丰富的情感财富,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熏陶人格和感化学生个性。政治、法制、哲学教育让学生识别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增强明辨是非能力。艺术学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科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有效。不管是艺术欣赏还是技能训练,学生都深深陶醉、愉情怡神、益心健体。“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绘画艺术给人无穷的美感和想象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637130)
一、 心理健康的表现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①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情绪比较稳定②有理想、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乐于学习和实践③有正常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自控、自律能力④正确地估价自己并正确地对待现实,自尊自强自信⑤乐于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情商”。
1. 引导学生立志成才
中学学生在注重课业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设想未来。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还是功成名就潇洒人生?是出人头地做明星大款,还是甘于平淡做平民百姓?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优发展”,首先要求学生从一开始作出目标定位和心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空虚、迷惘状态,出现心理偏差。具体由“导师”研究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预测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优缺点和亮点,建立自信;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制定周密的远期和近期学习计划,并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
2. 改善校园育人环境。
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受环境影响和意志支配,环境育人的道理是显然的。学校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硬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前者包括校舍建筑物、体育场地、教室和实验室的内部设施、广播宣传设备、花草树木等;后者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和人际关系上。我校在硬环境建设上追求象征海洋文化的“蔚蓝”特色。精心美化“海韵”草坪,让它们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熏陶人格;持之以恒搞“清污”活动,整洁校园、教室、宿舍环境,净化心灵。在软环境方面努力构建“文化育人空间”,创“文明”、“乐教”、“乐学”、“务实”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作风,提倡平等、尊重、健康的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建设中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人际情境、人文情境在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灵。
3. 立足课堂教学“以情育人”
课堂作为专门育人的教学环境,让师生通过情感交流、传承文明、探索新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个性。
(1)营造安全心理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心理通常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自卑、懒惰、畏难、逆反等。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导学”和“情感导学”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先从老师的亲切教态切入放松学生的心情,用师爱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平等相待、生生和睦相处;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智慧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教学情景、层层递进启迪学生的心智、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用宽容和鼓励唤醒学生注意力、消除自卑和逆反情绪、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转。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满足学生“被尊重、被宽容、被关爱、被赏识、被激励……”的内在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愉悦、自信、成功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动力。
(2)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导学首先要导兴趣:一挖掘趣味性教学内容。二运用幽默式教学艺术。教科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教师将学科知识寄于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述;通过滑稽、可笑的表情动作寓乐于教,可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愉悦学生的身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思考、质疑、探讨和实践将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思想影响内化为已有,体验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情感。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的外在表现称为情绪。中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如“喜欢、快乐、爱慕、敬仰、骄傲、自信、成就感等”,也有消极的感受,如“悲伤、忧郁、厌恶、憎恨、羞耻、自卑、挫折感等”。列宁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不可分割。情感教育因素,潜藏于教学环境、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中。学科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学科知识中得到情感源泉,还可以从教师身上汲取情感力量。
(4)发挥学科优势。每门学科都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广阔空间,不同的学科,渗透的内容侧重不同。例如体育,通过体能、技能训练和竞技比赛侧重渗透组织纪律性、义务责任感、竞争意识、团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既达到健体目的,又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理科教学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文科知识蕴藏更丰富的情感财富,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熏陶人格和感化学生个性。政治、法制、哲学教育让学生识别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增强明辨是非能力。艺术学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科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有效。不管是艺术欣赏还是技能训练,学生都深深陶醉、愉情怡神、益心健体。“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绘画艺术给人无穷的美感和想象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63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