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转化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198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因学习困难而厌学,因厌学而逃学,因逃学而误入歧途。因此,转化学困生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做好“转困”工作,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消除学困生心理障碍,让他们掌握实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形成“三结合”教育网,这样多管齐下,有的放矢,才能使学困生不断进步。
  [关键词] 学困生;转化;策略
  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可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学困生,他们不被重视,甚至受到歧视。这些学生智力正常,只是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有困难。但是,他们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潜能,只要通过精心辅导及辅加干预是可以逆转的。
  一、消除学困生心理障碍
  1、寻找焦虑心理中的“希望点”。 学困生对学习存在焦虑的心理,他们比其他学生更需要理解,教师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譬如考试,可在考试前,给学困生辅导一些与试题类似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要对考试充满信心。考试时,学困生对类似的题目做得便得心应手。当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时,便会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在考试前对自己的鼓励与希望,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学习没什么可怕,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取得成功。
  2、发扬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 教师要把学困生与优秀生同样对待,坚持“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的信念,平时要跟他们多接触,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逐渐摆脱“自卑”这一无形的枷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3、善待意志缺乏中的“反复点”。 学困生大都对学习缺乏意志,教师不应该训斥他们,而应该从他们的“反复点”中找到失败的根源,给他们鼓励,跟他们讲道理,从而让他领悟到:只有正视失败,寻找失败的根源,以后才能回避这些失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困生的意志。
  4、培植积极上进的“自信点”。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激励作用。优秀生成绩一直保持,很大程度在于教师对他们有较高的期望值,给他们鼓励与动力。而学困生则因为老师对他们缺少鼓励与希望,造成他们没有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把他们与优秀生一视同仁,多给他们一些期待与信心,使学困生感觉到老师希望自己达到老师心目中的期望水平,这样,学困生就会更加努力学习。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1、引发主动探究,培养积极状态。 学困生常常因失败而对自己学习的预期成绩做出过低的估计,以至发展为对学习价值的怀疑。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的思想。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的自制力、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学有所长,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对学习保持积极状态。
  2、降低教学难度,实施“优惠政策” 。 第一,作业上的“优惠”。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优先面批,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发现他们作业的错误时,先不打错号,而是面对面地点拨思路,让学生一次次地自行纠正,直到对了以后再打对号。这样,学困生对作业便会产生一种“我也行”、“我也能做对”的情感体验,乐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成功。 第二,课堂上的“优惠”。因学困生的基础差,所以我们对他们要因材施教,精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教师要掌握好教材,对介绍、了解、掌握应用的知识一定要处理得当,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引导他们慢慢向上爬,最终达到顶点。要找到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水准,推动学习呈现正态变化。
  3、重视课后巩固,不让新知变疑点。 教师平时的复习内容和频率,往往是按学习水平中等学生的遗忘曲线安排的。这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困生是不利的。教师要针对学困生作业当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给予辅导,专门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不让新知识再累积疑点,提倡当天问题当天清,决不留下后遗症。
  三、掌握实用的学习方法
  1、强化常用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习惯”,但它更多地体现在心智成分上。如果将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习惯化,那么,学生也就很好地掌握了学习方法。
  首先让学生对一些学习方法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且不断实践、改进,逐渐巩固发展,成为被学生所熟悉和掌握的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使之能灵活地加以运用,这样才真正把教师教给的一般学习方法内化于心,成为自己“习惯化”的行为。
  2、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 对于学困生,教师常常牵得多,放得少。教师要敢于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要让学生知道,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好,是与他们善于总结和运用各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适合自身特点、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次实践、多次改进,才日益成为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相对其他学生而言,学困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好预习工作,所以,教师要更多地把预习工作放到课堂教学中。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预习环节,并在教学中不断训练预习的方法,逐步形成预习习惯。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复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2、上课专心,积极参与。 对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是知识的第一来源,教师施教的过程就是教师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上课要集中精力听讲,勤于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一要把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当堂掌握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减轻课后负担;二要积极思考,遇到问题时,多想几个“为什么”及“怎么办”,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三是理清老师的讲课思路,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独立作业,按时完成。 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而有些学生往往是因贪玩或不懂,为了应付而抄袭作业。针对这些情况,除了要他们重新做作业外,还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作业和玩耍的关系,同时,每节课都注意掌握他们学习的情况,及时辅导,并鼓励他们不懂要敢问,对有进步的,在班上进行表扬。
  拖拉作业也是学困生最常见的表现。教师要分析原因,对于智力不佳型的学困生,他们主要是不会做而拖拉,教师要多关心多指导。对于非智力型的学困生,教师要因人而异地采取对策,使他们按时完成。这样能帮助学困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1、实施自我监督,培养自信心。
  传统教育偏重于选拔,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去淘汰多数“学困生”,以造就少数“成功者”。这样做最大的弊端是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学困生体验到失败带来的自卑和自惭。这正是应试教育的局限性所在。因此,要改变评价方法,建立“学困生”个人课堂学习卡,一星期自我评价一次,让学困生对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在自我对比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
  建立“学困生”个人课堂学习卡。
  2、运用多元评价观展示才能。
  (1)用素质报告单代替原成绩报告单,通过全方位定性定量的描述来综合表示各种不同智能特征。
  (2)教师使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记载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3)利用“作业评语”。教学中坚持在学生作业本及试卷上写评语,这种方式是师生情感的桥梁和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
  (4)通过各种活动的作品展示,不仅可以提供多种展示机会,让有各种才能的学生表现自己,还可以淡化考试成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
  六、形成“三结合”教育网
  后进生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1、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家庭教育的关键有以下几步:一要配合学校,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二要指导孩子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三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四要培养孩子与家长交流的习惯;五要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六是不能在孩子面前攻击老师。
  2、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而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再加上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容易出现反复性。因此,教师要自觉刷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策略,采取恰当的方法有效性给予引导,为学困生创造学习条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梁 妍.教师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09
  [2] 付 鹤.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J].学周刊,2011.22
  [3] 李兴超.悉心见真情 润物细无声[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05
  [4] 霍建林.学困生教育之我见[J].科学教育,2011.04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因而有些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将传统的一读、二讲、三说、四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以“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取而带之,但效果又不佳。  其实我们都知道,古诗教学有着鲜明的个性,忽视了古诗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的味道。再者忽视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学生的兴趣也无从激起。针对这些,笔者不断探索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览室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快捷、全面、准确的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由于受到人员、设备、场地环境的制约,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和网络文献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已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利用率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
期刊
[摘要]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重要教学手段。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改革,同样是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探讨了新课改下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实施;有效教学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新课程教学强调有效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实施有
期刊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而书法艺术则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书法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前发展,但它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交叉相连,相互影响着。众所周知,书法是建立在书写汉字的基础上,以汉字为表现载体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汉字又是语文最基本的书写符号。同时,在《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
期刊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通过学习,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收获语文教学成果的独特喜悦。。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英语阅读语篇模式教学的背景、定义和方法,并结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语篇模式理论指导阅读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语篇模式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背景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们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从下而上(bottom- up)”的阅读教学模式,转而走向“从上而下 (top- down)”的阅读教学模式,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了新的突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灿烂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它朗朗朗上
期刊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引导探究  “引导探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驾驭好“引导与探究”,就不能简单机械地来处理这两种活动,而应十分注重两者间的作用与联系。小学生的思维受年龄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不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期刊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的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要用创新的理念,给予学生展示创造、表现、成长的机会,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的想象创作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精神。  一、 作文教学中要能凸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  创新思维,它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独特性质,思维的新颖性便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阐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有效评价方式,从而提高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关键词]提高;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