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思想懈怠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思考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最容易懈怠。怎样才能不让思想懈怠、不让思想偷懒?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竞争白热化时代、科技一日千里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人又说:電视、手机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际交流的隔绝。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思想懈怠。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只知其一”,满足于掌握皮毛;这是这个时代人的一种通病。在互联网时代,人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也深受其害;掉到假信息陷阱的并不都是中老年人,那些受到现代教育的年轻人,也不乏其人,也成为可悲的思想懈怠的受害者。
  思想懈怠,表现在有些人虽然年轻,却不愿学习,不愿“充电”,不愿自我修正。他们甚至固执地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圈子里转,对于新知识、新思维、新技术,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兴趣“更新”,放弃了自我“更新和升级”,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所学够用,就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着急。于是,思想开始懒惰、懈怠;有些刚走出校门不几年的大学生,你问他新出现的技术,他们甚至和你一样弄不懂。弄不懂不是毛病,毛病出在弄不懂还不学习上。有人说:这就是自以为是,也是造成思想懈怠的一个原因。
  网络没有改变人的思维实质,只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这种改变是积极的,却容易使人懈怠。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就是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就是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就是不善思考。哲学家叔本华在《叔本华美学随笔》中写道:“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真理只是粘附在我们身上的假肢、假牙、蜡制鼻子。它顶多就是通过手术植皮安装的假鼻。但经过思考而获得的真理,却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样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
  叔本华认为:“思想家和书呆子学究的区别就在这里。因此,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所能得到的智力上的收获,就像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光、影准确无误,色调恰到好处,色彩和谐统一。但食古不化的学究却把自己的脑袋弄得就像一大块上面放满五彩缤纷、斑驳不一颜料的调色板,哪怕各种颜料放置很有条理,整块调色板仍旧欠缺和谐、连贯和含意。”愿不愿思考,会不会思考,善不善思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和发挥作用,竟有天壤之别。
  科学家韩春雨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有太多诱惑围绕身旁,惟有“吾将上下而求索”者,才能掌握知识,掌握真理,掌握竞争主动权。要在浮躁和诱惑中学会思考,就要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淡定,就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定力,如此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醒悟。
  有人指出:“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自由散播信息只在弹指之间,几可乱真的假新闻或假信息,同样只需秒速即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无远弗届。”不思考,不认真思考,就很难辨认或识破这些假新闻或假信息。
  思考,只有思考,才能使人远离懈怠。明明白白、认认真真思考加上专注,才不让勤奋白努力,不让拼命收获甚微。一个人只有不被眼前的利益和诱惑左右,才能保持独立思考的理性,这是一种成熟,标志着战胜自己,最终也将战胜懈怠。
其他文献
身份,是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法律意义上的资格。照鲁迅先生的话说,“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的‘脸’。”失了身份就是失了面子、丢了脸。所谓“人有脸,树有皮”一语,就是对身份重要性最简单也最深刻的阐释。所以,自古以来,国人就把身份看作一种做人的重要内容。说话、做事,都要符合身份,就连穿的衣服、走路的姿势、吃饭的做派,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乱了分寸。因为,所有这一切,都体现着一个人的身份。
期刊
西汉宣帝时,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出了两个著名人物:一个叫做疏广,一个是他兄长的儿子疏受,时人称之为贤人“二疏”。  叔侄俩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原本“家居教授”,不过一介布衣先生而已。《汉书》说,因为仰慕其人品学识,“学者自远方至”,许多求学者都老远地慕名而来,拜他们为师。于是名声传扬开来,疏广被朝廷聘为博士,不久又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从一品)。疏受因了疏广推荐,也被封为太子少傅(太傅的副职,从二
期刊
我观察过明月夜下的影子,在我童年时代的夏夜。天幕笼罩过来,村庄并没有睡去,鸡刚刚进窝,还在里面相互拥挤着,炊烟也刚刚散去,灶台是热的。这个时候,月亮如一块明镜,圆润,悬挂在夏夜的天空,这应该是一个农历十五或十六的日子吧——在我的记忆里。人拖着影子进屋,而后又出来,屋里有点燃的煤油灯,人或进或出,影子随从。许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怀念着那样的夜晚,怀念我童年夏夜的生活。如今生活在城里,我再也没有体验过
期刊
贾平凹曾这样写道:“如果一棵树,能生长数百年,这棵树便成了神灵。”关于老树通灵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得太多了,甚至可以一口气说出十几个。  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老树下,听老祖父或者老祖母讲关于树的故事。月光皎洁,树影婆娑,老树神秘的光环让我们心怀敬畏。  不管老树中有没有神灵,我们对树的虔敬和膜拜自古延续至今。老树与人息息相关,见证着兴衰起落,也记录着悲欢离合。它的年轮里,融进
期刊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把帝制推翻了,后来虽然又有过“洪宪皇帝”和张勋复辟,但都不过是折腾几天、几十天的一场闹剧,不能算真正的皇帝。紫禁城里的皇帝没有了,但还有“土皇帝”,彻底清除“土皇帝”的难度也不小。  这种“土皇帝”主要是指权力末稍上的某些角色。  2017年1月,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强调,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决不允许其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侵蚀基层政权。1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
期刊
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存在一个对比鲜明的现象:一方面商品出口增幅收窄,企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境外消费却异军突起旺盛不衰。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提出:我们正面临一场严峻的“品质革命”!周教授说:“现在的市场对品质出价了,而现有国产产品的品质满足不了内需。鸿沟到底有多大?看看国外代购、海淘流行、进口消费品猛增就可以明白。那些东西我们不会造吗?不,大部分我们都能造,
期刊
一  陈梦家在西南联大讲《论语》,诵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他便挥动双臂,長袍宽袖,飘飘欲仙。有学生问他:“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有几人结了婚?几人没结婚?”陈梦家信口作答:“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故三十个贤人结了婚;童子六七人,六七得四十二,四十二个没结婚,三十加四十二,正好七十二贤人。”此番对答,一时传为佳话。  二  赵元任是清华国学研究院
期刊
炎炎夏日,看着各商家冰柜里装满的冒着丝丝凉气的各种冷饮、冰激凌,我的思绪飘飞到遥远的童年……  夏天吃冰棍,曾经是我童年里最奢侈,也是最幸福的事兒。  那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父亲单位为了方便职工的生活,福利科常常购进一些瓜果蔬菜,按照“内部价”卖给本厂职工。到了夏天,西瓜是我们买得最多的,五分钱一斤,一个又甜又大的西瓜净重就二十多斤。暑假的时候,厂里还会成立临时冰棒房,自己做冰棒,给职工发票。大一些
期刊
须,即胡须,是多数成年男子的“标配”。胡须按分布位置又有不同的称呼,唇上为“髭”,唇下为“须”,长在两腮叫“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乃绝对的“美髯公”。当然,也有面皮白净、不见髭须者,动作、行为、形象偏女性化的。  长不长胡须,到底谁说了算?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是人的身体说了算,或者用科学的术语表述是人体内的荷尔蒙说了算。  明朝有个官员叫王祐,官做到工部侍郎,善谄上官
期刊
一天,梁实秋先生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东西;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大家都猜他一定不会碰,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开心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  梁先生则笑着说,他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他才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為我血糖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