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中小学生态德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生态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现实的必然选择。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生态实践活动等方式,持久地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情感、坚定的生态信念和规范的生态行为,实现生态德育的生态伦理功能,从而促进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关键词] 中小学;生态德育;人与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0)10-0017-04
中小学生态德育是指在生态伦理学的指导下,着眼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要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一、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必然性
1.生态德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价值观认为,无论是人类生命还是非人类生命,都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生命主体,人类和生命物种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他们的生存利益和命运都依靠生物圈的正常、安全、健康和持久的运行,生命共同体是地球居民的大家庭。①
人们在享受掠夺自然快感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自然惩罚之痛。由此人们开始重视审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主要是由人类有意识和非人类生命无意识的生存活动共同建造的,而要维持所有生命长期健康存在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在维持地球上适度的人类种群规模和起码的生物多样性之间进行生存环境的公正分配,才不会导致人类因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威胁生物圈的生态安全。为此必须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态道德教育,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新生态伦理观,促使学生具备起码的生态伦理教养,从而道德地对待人类自己的生态环境,对待人类后代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道德地对待所有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
2.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小学生态德育的理论依据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促使学校必须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新型的“理性生态人”。所谓“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基于对传统“经济人”概念的批判,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②通过中小学生态德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的发展观,使其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其生态道德修养,成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传播者和推动者。
3.生态德育是中小学德育工程的丰富与发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小学生态德育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中小学德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讲文明、遵守纪律、规范做人、心理健康,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生态、非人类生命体的道德责任,以平等的自然物和谐共生、友好相处、相互依存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自然万物都是主宰世界主体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完善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这是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发展必然。
4.加强中小学生态德育是我国生态形势的现实选择
在世界气候异常变化的今天,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甚至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我国的污染已经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的污染公害已在我国普遍出现,我国已没有继续支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容量。与环境污染相比,生态恶化是在城市人的视野之外静悄悄地发生的,往往不被人们注意,然而其危害和后果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因为生态灾难的后果基本是不可逆转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和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将危害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高危的生态,一触即发的环境事故,呼唤全民的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保护生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刻不容缓。中小学生态德育因此显得更为突出和必要。
二、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基本内容
新的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历史发展模式下建立的,和谐与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为推进这一历史的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德育总的要求是正确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正确认识自然,就是要中小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态观念;热爱自然,就是要中小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的感情,把自然看做是相互依存的朋友;保护生态,就是维护生态的平衡,同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改善环境,就是要优化、美化自己的生活、生产空间。
1.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就是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是当今人类的一种新的世界观,是对传统“人类中心观”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生态德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地球自然系统而言,人类也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员。也正是因为人与其他物种的这种联系,人类更要肩负起维持这个有机体和谐发展的重任。因而,中小学校要宣扬正确的生态观,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价值,从而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对于大自然,人类既有改造的权利和自由,同样有保护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应尊重自然环境存在的价值,应该用人道主义的道德情感对待一切生物。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③
2.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就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爱憎、好恶的态度和感受。人只有对自然环境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热爱之情,才能产生合乎生态道德行为的动力。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且能激励人奋发向上,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迸发出珍爱环境的良好行为。因此,养成人们良好的生态情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④
“美是生活的要素,美丽如画的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客观的审美对象,人们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会唤起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审美情趣和美感。”⑤生态道德教育在养成良好的生态情感方面,要强化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良知。我国的山山水水,无处不是诗,无处不是画。生态的山水,大自然的瑰宝,亟需人们强有力地保护。只有加强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态情感,热爱大自然,才能形成实实在在的生态保护行动。
3.培养中小学生坚定的生态信念
所谓生态信念,就是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感,并使之升华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强烈的生态信念是调节个人生态行为并使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培养坚定的生态信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证。⑥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生态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等于发展生产力。目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难辞其咎,因而生态保护人人有责。
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即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并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均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将生态德育渗透到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念教育之中。坚定人们的生态信念,为规范公民良好的生态行为奠定基础。只有每个人都有生态责任感,一切从我做起,保护生态才会蔚然成风。
4.培养中小学生规范的生态行为
生态行为是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对生态环境作出的反应。它是以一定的生态意识为基础,以一定的生态情感为动力,以一定的生态信念为信仰,采取的合乎生态道德的行为。良好生态行为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的生态主体性。规范的公民生态行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目的。⑧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由自然的奴隶逐步变成了自然的征服者。高度发达的物质进步和人类至上理念,使得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气候变暖、水和耕地等资源减少、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和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大气和水体污染等,整个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检点自己的行为后果。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生态道德知识、情感和信念而不付诸行动,不去履行生态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些生态意识、情感和信念就只是个人的内在动机,毫无意义。实现认知,并经过情、信、意,转化为实际的行为,使学生养成生态行为习惯是中小学生态德育的核心。
三、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基本途径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生态德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对生态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和保护生态的热情。
中小学要开设《生态保护》等选修课,每周规定一定数量的学时,教师要开发好校本教材,补充新材料和我国的生态环境现实,较系统地讲授“人类生存的环境”、“大气环境状况及大气污染防治”、“水体环境状况及水污染防治”、“土地资源状况及土壤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保护”等内容。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在生物、化学、地理、物理、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注重生态道德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2.充分发挥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作用
加强中小学生态德育,要大力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党团活动等形式,结合“环境日”、“地球日”、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举办相应的“我国环境污染和防治现状”、“污染与健康”、“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改善对策”、“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知识讲座、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
二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德育的要求,既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又使他们在生态建设中陶冶情操。
3.开展各种生态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习惯
第一,倡导学生绿色消费行为。中小学德育应充分利用宣传的优势,倡导学生适度消费、节俭生活,反对一切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行为。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创建绿色班级、绿色年级和绿色学校,并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二,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环境污染状况、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状况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治、珍稀和有益动物的保护等,撰写科技小论文。利用社会实践等组织学生到环境保护机构、生态农业村(场、户)参观、学习、实践,了解环境保护措施、方法和实施生态农业的原理、方法及意义。结合春游、秋游、夏令营活动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开展诸如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保护母亲河、爱鸟周等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近代文明使自然环境遭到了惊人的破坏,所以需要建立起新的社会法则。这种法则适于人类自己,也适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珍惜环境、把绿色还给地球,成为人类社会的主题。中小学生态德育可以充分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氛围中,教育学生珍惜环境,树立合乎生态规律的社会新法则,规范学生生态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尽可能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相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等因素在生态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展好校外的生态教育活动。如聘请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做有关生态学、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并结合我国实际生态环境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讲解,使学生了解所处社区与地区的重大环境问题,并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清除白色污染、保护母亲河、植树种草、认养绿地等义务服务;通过动员群众反对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维护公民的环境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认知,通过长期的生态情感体验,形成相应的生态信念、生态良知,进而自发地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环境乃至全球性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加快,生态破坏具有明显加速的趋势,从而导致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非短时间内能完成。只有对一代代人进行长期的生态道德教育,只有坚持生态德育的持久性,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同时,生态系统平衡规律也告诉我们,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几倍时间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恢复,有的甚至永远不能恢复。要保护、治理好生态环境,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决定了我们中小学生态德育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开展行之有效而又切合实际的生态德育,建构以公民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信念和生态行为的生态价值内容体系,培养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切实实现生态伦理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注释
①佘正荣:《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50-158页
②⑤杨鲜兰:《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第10-13页
③刘春元:《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99-101页
④⑥⑧钟瑞添,张百顺:《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容体系的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5-7页
⑦慕海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共产党》,2004年第9期,第16-18页
作者单位分别系湖北秭归职教中心,湖北秭归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 王永丽)
[关键词] 中小学;生态德育;人与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0)10-0017-04
中小学生态德育是指在生态伦理学的指导下,着眼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要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一、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必然性
1.生态德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价值观认为,无论是人类生命还是非人类生命,都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生命主体,人类和生命物种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他们的生存利益和命运都依靠生物圈的正常、安全、健康和持久的运行,生命共同体是地球居民的大家庭。①
人们在享受掠夺自然快感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自然惩罚之痛。由此人们开始重视审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主要是由人类有意识和非人类生命无意识的生存活动共同建造的,而要维持所有生命长期健康存在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在维持地球上适度的人类种群规模和起码的生物多样性之间进行生存环境的公正分配,才不会导致人类因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威胁生物圈的生态安全。为此必须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态道德教育,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新生态伦理观,促使学生具备起码的生态伦理教养,从而道德地对待人类自己的生态环境,对待人类后代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道德地对待所有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
2.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小学生态德育的理论依据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促使学校必须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新型的“理性生态人”。所谓“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基于对传统“经济人”概念的批判,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②通过中小学生态德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的发展观,使其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其生态道德修养,成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传播者和推动者。
3.生态德育是中小学德育工程的丰富与发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小学生态德育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中小学德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讲文明、遵守纪律、规范做人、心理健康,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生态、非人类生命体的道德责任,以平等的自然物和谐共生、友好相处、相互依存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自然万物都是主宰世界主体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完善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这是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发展必然。
4.加强中小学生态德育是我国生态形势的现实选择
在世界气候异常变化的今天,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甚至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我国的污染已经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的污染公害已在我国普遍出现,我国已没有继续支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容量。与环境污染相比,生态恶化是在城市人的视野之外静悄悄地发生的,往往不被人们注意,然而其危害和后果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因为生态灾难的后果基本是不可逆转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和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将危害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高危的生态,一触即发的环境事故,呼唤全民的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保护生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刻不容缓。中小学生态德育因此显得更为突出和必要。
二、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基本内容
新的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历史发展模式下建立的,和谐与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为推进这一历史的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德育总的要求是正确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正确认识自然,就是要中小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态观念;热爱自然,就是要中小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的感情,把自然看做是相互依存的朋友;保护生态,就是维护生态的平衡,同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改善环境,就是要优化、美化自己的生活、生产空间。
1.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就是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是当今人类的一种新的世界观,是对传统“人类中心观”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生态德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地球自然系统而言,人类也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员。也正是因为人与其他物种的这种联系,人类更要肩负起维持这个有机体和谐发展的重任。因而,中小学校要宣扬正确的生态观,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价值,从而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对于大自然,人类既有改造的权利和自由,同样有保护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应尊重自然环境存在的价值,应该用人道主义的道德情感对待一切生物。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③
2.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就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爱憎、好恶的态度和感受。人只有对自然环境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热爱之情,才能产生合乎生态道德行为的动力。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且能激励人奋发向上,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迸发出珍爱环境的良好行为。因此,养成人们良好的生态情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④
“美是生活的要素,美丽如画的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客观的审美对象,人们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会唤起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审美情趣和美感。”⑤生态道德教育在养成良好的生态情感方面,要强化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良知。我国的山山水水,无处不是诗,无处不是画。生态的山水,大自然的瑰宝,亟需人们强有力地保护。只有加强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态情感,热爱大自然,才能形成实实在在的生态保护行动。
3.培养中小学生坚定的生态信念
所谓生态信念,就是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感,并使之升华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强烈的生态信念是调节个人生态行为并使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培养坚定的生态信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证。⑥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生态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等于发展生产力。目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难辞其咎,因而生态保护人人有责。
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即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并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均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将生态德育渗透到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念教育之中。坚定人们的生态信念,为规范公民良好的生态行为奠定基础。只有每个人都有生态责任感,一切从我做起,保护生态才会蔚然成风。
4.培养中小学生规范的生态行为
生态行为是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对生态环境作出的反应。它是以一定的生态意识为基础,以一定的生态情感为动力,以一定的生态信念为信仰,采取的合乎生态道德的行为。良好生态行为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的生态主体性。规范的公民生态行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目的。⑧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由自然的奴隶逐步变成了自然的征服者。高度发达的物质进步和人类至上理念,使得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气候变暖、水和耕地等资源减少、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和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大气和水体污染等,整个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检点自己的行为后果。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生态道德知识、情感和信念而不付诸行动,不去履行生态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些生态意识、情感和信念就只是个人的内在动机,毫无意义。实现认知,并经过情、信、意,转化为实际的行为,使学生养成生态行为习惯是中小学生态德育的核心。
三、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基本途径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生态德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对生态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和保护生态的热情。
中小学要开设《生态保护》等选修课,每周规定一定数量的学时,教师要开发好校本教材,补充新材料和我国的生态环境现实,较系统地讲授“人类生存的环境”、“大气环境状况及大气污染防治”、“水体环境状况及水污染防治”、“土地资源状况及土壤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保护”等内容。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在生物、化学、地理、物理、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注重生态道德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2.充分发挥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作用
加强中小学生态德育,要大力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党团活动等形式,结合“环境日”、“地球日”、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举办相应的“我国环境污染和防治现状”、“污染与健康”、“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改善对策”、“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知识讲座、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
二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德育的要求,既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又使他们在生态建设中陶冶情操。
3.开展各种生态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习惯
第一,倡导学生绿色消费行为。中小学德育应充分利用宣传的优势,倡导学生适度消费、节俭生活,反对一切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行为。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创建绿色班级、绿色年级和绿色学校,并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二,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环境污染状况、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状况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治、珍稀和有益动物的保护等,撰写科技小论文。利用社会实践等组织学生到环境保护机构、生态农业村(场、户)参观、学习、实践,了解环境保护措施、方法和实施生态农业的原理、方法及意义。结合春游、秋游、夏令营活动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开展诸如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保护母亲河、爱鸟周等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近代文明使自然环境遭到了惊人的破坏,所以需要建立起新的社会法则。这种法则适于人类自己,也适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珍惜环境、把绿色还给地球,成为人类社会的主题。中小学生态德育可以充分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氛围中,教育学生珍惜环境,树立合乎生态规律的社会新法则,规范学生生态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尽可能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相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等因素在生态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展好校外的生态教育活动。如聘请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做有关生态学、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并结合我国实际生态环境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讲解,使学生了解所处社区与地区的重大环境问题,并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清除白色污染、保护母亲河、植树种草、认养绿地等义务服务;通过动员群众反对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维护公民的环境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认知,通过长期的生态情感体验,形成相应的生态信念、生态良知,进而自发地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环境乃至全球性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加快,生态破坏具有明显加速的趋势,从而导致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非短时间内能完成。只有对一代代人进行长期的生态道德教育,只有坚持生态德育的持久性,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同时,生态系统平衡规律也告诉我们,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几倍时间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恢复,有的甚至永远不能恢复。要保护、治理好生态环境,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决定了我们中小学生态德育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开展行之有效而又切合实际的生态德育,建构以公民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信念和生态行为的生态价值内容体系,培养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切实实现生态伦理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注释
①佘正荣:《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50-158页
②⑤杨鲜兰:《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第10-13页
③刘春元:《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99-101页
④⑥⑧钟瑞添,张百顺:《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容体系的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5-7页
⑦慕海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共产党》,2004年第9期,第16-18页
作者单位分别系湖北秭归职教中心,湖北秭归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