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肿瘤,起病隐匿,侵袭性和恶性程度高,病因尚未明确,接触石棉为首要致病因素。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症状,且诊断困难,有赖于取病理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以明确诊断。仅有少数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化疗,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是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期短,仅用支持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2个月。文章就MPM诊断现状及治
【机 构】
:
110004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胸外科,110004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胸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肿瘤,起病隐匿,侵袭性和恶性程度高,病因尚未明确,接触石棉为首要致病因素。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症状,且诊断困难,有赖于取病理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以明确诊断。仅有少数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化疗,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是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期短,仅用支持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2个月。文章就MPM诊断现状及治疗现状的诊断、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C57BL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iR-122模拟物组和miR-122抑制物组,每组9只。后3组大鼠左侧脑室分别注射无义对照序列、miR-122模拟物和miR-122抑制物,10 min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4
由于解剖位置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组织结构,侧颅底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仍是颅底外科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通过简述侧颅底区域手术入路的发展简史,描述不同手术入路的优缺点,适应症及相对禁忌证,同时列举了神经内镜在相应区域手术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医生依据病例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提供帮助,同时探讨神经内镜在相应区域中的应用前景。
睡眠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普遍存在,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促使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中积累,形成有毒性作用的淀粉样斑块,抑制突触传递通路,诱发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最终导致神经突触功能障碍。此外,Aβ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也可诱发AD。因此,改善睡眠障碍成为治疗AD的新方向,尤以光疗法效果最为显著。本文就睡眠障碍影响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小胶质细胞激活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常规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分为LPS组和对照组,LPS组细胞加入200 ng/mL LPS,对照组细胞加入等量培养基。作用6 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2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浓度和细胞TNF-α、IL-1β mRNA的表
目的探讨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的变化及其与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活性氧簇(RO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47例,于发病第1、3、14、28天,通过头颅CT图片计算脑血肿和继发脑水肿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AQP4及ROS水平,分析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
目的探讨在硬膜下颞下岩前入路中精准定位Kawase三角区范围的方法。方法在14具干性颅骨上标记颅底内表面弓状隆起最高点(A)、岩骨嵴外侧缘-横窦前缘交汇点(J)、岩尖(P)、岩浅大神经沟最外侧缘点(B)、棘孔最外侧缘点(C)、卵圆孔最外侧缘点(D)、三叉神经压迹最外侧缘点(E)和破裂孔的最外侧缘点(F)。以J点为参照点,测量JA、JB、JC、JD、JE、JF的距离;以J点与P点之间的连线(JP)作
定植于人体肠道中的菌群在调节肠道功能与维持肠道稳态等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脑轴(GBA)与大脑进行双向交流。GBA是指肠道与大脑进行双向互动的神经体液网络,整合了免疫、迷走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多项元素。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或缺失可以导致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自闭症谱系障碍以及肝性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AM)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MVD术后AM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的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可能导致AM发生的18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者熟练程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手术及多线化疗失败后晚期骨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收治的1例青年晚期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经过规范化、多样化的治疗,多线化疗无效后,口服阿帕替尼联合局部放疗、生物治疗,疾病控制时间达7个月,效果显著。结论晚期骨肉瘤采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