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旋律专题片是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電视工作者经常会接触到的题材,这类作品通常会给人以刻板说教的印象,影响观众的收看体验。为了打破这种固有印象,让主旋律专题片拥有更佳的传播效果,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一等奖作品《右玉精神》的创作思路分析,讨论和归纳细节与故事在该类专题片中的作用。
关键词:主旋律专题片 右玉精神 讲故事
主旋律专题片多通过歌颂典型、宣扬正能量来鼓舞人、教育人,往往会给人以刻板说教的印象,影响观众的收看体验和传播效果。作为一名电视编导,如何运用创作手法,将此类题材作品做得生动形象接地气,让观众乐于观看并能从中受到教育,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大问题。由山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右玉精神》把朴素鲜活的故事描述与引人深思的政论相结合,将可视性与教育性相统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学习“右玉精神”的生动教材,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并于2012年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一等奖。笔者作为该片的编导、撰稿,通过对创作过程进行回顾,对主旋律专题片创作提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创作缘起和面临的问题
2012年9月28日,习近平同志对“右玉精神”做了高度概括。他在中共山西省委上报的《关于我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数次在不同的场合讲到“右玉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右玉精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久久为公、利在长远的政绩观。
2010年下半年,当时正值山西省掀起学习“右玉精神”的新高潮,山西广播电视台要拍摄一部反映“右玉精神”的专题片。拍摄面临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表现手法的疑惑,如何通过电视的手段,把这一抽象的高度概括的精神具象化,将这一看似刻板的说教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将右玉的干部、群众塑造得有血有肉,更加真实可信;二是最核心的问题,“右玉精神”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0年,60多年间,右玉历任县委书记,换人不换方向,一任接一任,像接力赛一样带领人民群众凭借着他们的双手艰苦奋斗、奋力拼搏,最终将沙漠化极其严重的“不毛之地”绿化成了今天的“塞上绿洲”,这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
60多年间,新中国经历了不同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不同程度发生着改变。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右玉的干部和群众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他们改变生存环境、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脚步始终没有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能一直这样走下去?这种精神在当下是否过时?今天人们学习“右玉精神”到底要学什么?学习“右玉精神”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因此,解答这些问题、消除这些疑问和困惑成为创作这部专题片的目的之一。
二、主线的确定和人物的选取
制作本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搞清楚什么是“右玉精神”?怎样讲述这个故事?
1.主线的铺设。生活中存在极为丰富的素材,但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态,创作者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必要的构思、组织和设计,以及集中、概括、取舍等工作。
右玉60年的生态建设,如果说一任一任的领导干部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绿化征程中跑的是接力赛,那么右玉的人民群众就是长跑者,跑的是马拉松。右玉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都是“右玉精神”的创造者,同样也都是《右玉精神》这部专题片缺一不可的承载者。于是,创作团队决定采用历任县委书记这一主线和人民群众这一副线两条有平行有交叉的线索来建构本片。
在漫漫60年求生存、求发展、求富裕的道路上,右玉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让人心生感动和值得书写的。但是由于篇幅所限,把这些感动的人和事全部呈现似乎不太可能,那么哪些人和事是需要重点表现的?哪些又是可以简略的?这些都需要创作者慎重斟酌、精心筛选。
2.人物的选取。在国际上,制作专题片的人总会说“我们迫切地需要好故事!”即使是一个普通人,谈起一部纪录片,第一个问题一般也是问片子讲了个什么故事。因此,不论什么题材,都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拍摄之前,本片创作团队除了翻阅所有与右玉有关的报道之外,还去右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体验与采访,在感受右玉如画美景的同时,走访了大量各个年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本片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围绕历任县委书记这条主线和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这条副线,选取在“右玉精神”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县委书记和人民群众,用他们在右玉的经历将整个片子串起来,用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连接成“六十年荒漠变绿洲”的大故事。
基于这样的思路,围绕着主线,创作团队选取了为右玉找准并奠定正确发展方向的第一任书记张荣怀;和人民群众一起奋战8年,三战黄沙洼的第四任县委书记马禄元、第五任县委书记庞汉杰;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探寻绿化与百姓致富相结合路子的第十二任书记袁浩基;第一个提出开发生态旅游,建设杀虎口、苍头河旅游景区,举办生态旅游节,用节庆活动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第十七任书记赵向东;提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建设二次创业,建设多元化的生态产业,将右玉60年绿化成果成功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的第十八任书记陈小洪。
之所以选取这几任书记作为代表,一是因为他们是“右玉精神”形成过程中关键节点上的代表人物,二是想通过这几任不同历史时期县委书记身上的故事,展现“右玉精神”的内涵,其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象——种树。在最初构思如何创作时,创作团队曾有意识地问过许多人:“知道右玉吗?知道右玉精神吗?”有人会很不屑地说:“右玉精神不就是种树精神吗?”而且说这样话的人还不在少数。因此,在本片前期采访和文稿撰写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不能为了主题突出,而重点渲染植树造林,而是要通过事迹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右玉的领导干部用60年的坚持,把一个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塞上绿洲”,他们坚守和传承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群众着想、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初心。 从袁浩基开始以后的几任书记,他们不仅坚持不懈地带领人民群众植树造林,也在搞好绿化的同时,思考如何让右玉变得绿而且富?如何让右玉的老百姓享受到他们几十年的绿化成果?他们不希望右玉的人民群众只有绿没有富,他们在努力带领人民群众走上一条由绿而富的道路,让青山绿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用相同的思路围绕副线选取的典型人物中,有用自己的行动启发了第一任书记的植树功臣曹国权;有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一直坚持到90岁仍在植树造林的植树劳模伊小秃;有一心为公,带领群众种树修渠而付出年轻生命的威远堡村支书毛永宽;有放弃城里经营红火的生意,回去深山承包荒沟的王占峰;有从云南远嫁到山西,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建设第二故乡的云南姑娘余晓兰。
有了愈来愈清晰的思路,有了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只要用真心、真情把这些人物、事件都讲出来,何愁讲不好“右玉精神”?
三、细节的刻画和资料的运用
由于“右玉精神”比较抽象,需要在创作时把它具象化,通过刻画人物、讲述故事的方式将这份感动传达给更多的社会大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受它。
1.细节的选取。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者一定要善于洞察幽微,要善于用手中的摄像机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感人细节。如果说情节是电视专题片的筋骨,那么细节就是附在上面的鲜活的血肉。
怎样能把故事讲得感人?这就需要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人生经历,挖掘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人物有血有肉丰满立体,用最朴实的语言去表达最真实的情感,才最能拨动观众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
片中有这样一个人,威远堡的村支书——毛永宽。毛永宽是一个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思想超前,一心为公,带领乡亲们改变生活面貌的农村基层干部。对这样一个正面典型的塑造,解说词并没有用拔高、煽情的语言,而是用很平实的语言,客观地讲述他从22岁当上村支书开始,一直到他28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里,是如何带领老百姓建设威远堡,过上好日子的。
但该片在叙述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毛永宽去世后下葬时,他的妻子给他折了一把纸铁锹。在中国的农村,人们都会在亲人去世后做一些衣服鞋帽、金银财宝等纸扎在下葬时烧掉,希望逝者到另一个世界再也不用像活着时那样受苦受累,能吃穿不愁过上好的生活。毛永宽的妻子为什么要给他烧把纸铁锹?是因为毛永宽活着的时候和铁锹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他的妻子知道他更喜欢什么,更需要什么,他希望自己的丈夫到了另一个世界不那么孤独,还能和自己心爱的铁锹在一起。有了这样的细节,用任何语言去描述他如何一心为公、鞠躬尽瘁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一个毛永宽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磨秃的铁锹画面已经足以说明,为什么这个年轻的村支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
2.深刻解读和资料的运用。除了注重对细节、人物的刻画,本片还注重了对现象、事实的深度解读和文献资料的运用。
在呈现右玉的植被覆盖少,沙漠化严重时,本片并不是简单地描述现象,而是侧重告诉观众一些背后的深层次的内容。右玉自古就是这样吗?是什么原因使右玉变成了后来的“不毛之地”?从地理、历史、文化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告诉观众在唐宋时期,右玉也曾经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明朝时右玉作为边关,连年的征战才让这里变得土地沙化严重。通过加入这些历史的解读,让观众在接受“右玉精神”熏陶的同时,也对右玉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说明风沙给当地带来的危害,创作团队除了采访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外,还专门查阅了清康熙年间的《朔平府志》,在上面找到了右玉风沙給当地造成危害的真实描述并加到解说词中,这种文献资料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素材来源的真实性,而且还加大了专题片的信息量。
片中一开头用对比的手法,将一组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不毛之地”的旧照,与另一组拍摄于21世纪初的塞上绿洲新照放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这种视觉上的冲击,也勾起了观众想要了解右玉的好奇心。在讲三战黄沙洼时用风神台做象征,告诉人们创造荒漠变绿洲奇迹的不是那个被人们朝拜供奉的风神,而是所有右玉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是右玉人民一把铁锹加一双手的顽强拼搏的干劲;表现第一任书记张荣怀如何在全县大会上向干部群众发出响亮号召时,引用了同题材电影《西口长歌》中的相同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在讲述毛永宽的故事时,用了电视小品《右玉人》中与他相关的一段内容,作为引出这个人物的出场方式。多种讲故事方式的运用,增加了本部片子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增强了新闻专题的观赏性。
四、结语
创作《右玉精神》这类新闻性很强的主旋律专题片,让笔者得出以下经验和感触:要注重塑造人物和讲故事,注重电视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以真实鲜活的人物描绘一幅时代画卷;以生动感人的故事解读一种昂扬精神;以翔实准确的资料还原一段历史风貌;以细致凝练的描述引发一场深入思考。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呈现,让遥远的岁月触手可及。发乎于情,至乎于深。如此,既能让观众始终保持对影片的兴趣,也有助于观众深刻理解题材的精神内核。
作者系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主任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徐平.《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3]刘英,李挺,张锋.用细节成就完美——谈创作电视专题片的思想方法与艺术手段[J].新疆医学,2010(05).
关键词:主旋律专题片 右玉精神 讲故事
主旋律专题片多通过歌颂典型、宣扬正能量来鼓舞人、教育人,往往会给人以刻板说教的印象,影响观众的收看体验和传播效果。作为一名电视编导,如何运用创作手法,将此类题材作品做得生动形象接地气,让观众乐于观看并能从中受到教育,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大问题。由山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右玉精神》把朴素鲜活的故事描述与引人深思的政论相结合,将可视性与教育性相统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学习“右玉精神”的生动教材,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并于2012年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一等奖。笔者作为该片的编导、撰稿,通过对创作过程进行回顾,对主旋律专题片创作提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创作缘起和面临的问题
2012年9月28日,习近平同志对“右玉精神”做了高度概括。他在中共山西省委上报的《关于我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数次在不同的场合讲到“右玉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右玉精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久久为公、利在长远的政绩观。
2010年下半年,当时正值山西省掀起学习“右玉精神”的新高潮,山西广播电视台要拍摄一部反映“右玉精神”的专题片。拍摄面临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表现手法的疑惑,如何通过电视的手段,把这一抽象的高度概括的精神具象化,将这一看似刻板的说教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将右玉的干部、群众塑造得有血有肉,更加真实可信;二是最核心的问题,“右玉精神”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0年,60多年间,右玉历任县委书记,换人不换方向,一任接一任,像接力赛一样带领人民群众凭借着他们的双手艰苦奋斗、奋力拼搏,最终将沙漠化极其严重的“不毛之地”绿化成了今天的“塞上绿洲”,这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
60多年间,新中国经历了不同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不同程度发生着改变。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右玉的干部和群众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他们改变生存环境、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脚步始终没有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能一直这样走下去?这种精神在当下是否过时?今天人们学习“右玉精神”到底要学什么?学习“右玉精神”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因此,解答这些问题、消除这些疑问和困惑成为创作这部专题片的目的之一。
二、主线的确定和人物的选取
制作本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搞清楚什么是“右玉精神”?怎样讲述这个故事?
1.主线的铺设。生活中存在极为丰富的素材,但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态,创作者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必要的构思、组织和设计,以及集中、概括、取舍等工作。
右玉60年的生态建设,如果说一任一任的领导干部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绿化征程中跑的是接力赛,那么右玉的人民群众就是长跑者,跑的是马拉松。右玉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都是“右玉精神”的创造者,同样也都是《右玉精神》这部专题片缺一不可的承载者。于是,创作团队决定采用历任县委书记这一主线和人民群众这一副线两条有平行有交叉的线索来建构本片。
在漫漫60年求生存、求发展、求富裕的道路上,右玉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让人心生感动和值得书写的。但是由于篇幅所限,把这些感动的人和事全部呈现似乎不太可能,那么哪些人和事是需要重点表现的?哪些又是可以简略的?这些都需要创作者慎重斟酌、精心筛选。
2.人物的选取。在国际上,制作专题片的人总会说“我们迫切地需要好故事!”即使是一个普通人,谈起一部纪录片,第一个问题一般也是问片子讲了个什么故事。因此,不论什么题材,都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拍摄之前,本片创作团队除了翻阅所有与右玉有关的报道之外,还去右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体验与采访,在感受右玉如画美景的同时,走访了大量各个年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本片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围绕历任县委书记这条主线和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这条副线,选取在“右玉精神”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县委书记和人民群众,用他们在右玉的经历将整个片子串起来,用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连接成“六十年荒漠变绿洲”的大故事。
基于这样的思路,围绕着主线,创作团队选取了为右玉找准并奠定正确发展方向的第一任书记张荣怀;和人民群众一起奋战8年,三战黄沙洼的第四任县委书记马禄元、第五任县委书记庞汉杰;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探寻绿化与百姓致富相结合路子的第十二任书记袁浩基;第一个提出开发生态旅游,建设杀虎口、苍头河旅游景区,举办生态旅游节,用节庆活动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第十七任书记赵向东;提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建设二次创业,建设多元化的生态产业,将右玉60年绿化成果成功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的第十八任书记陈小洪。
之所以选取这几任书记作为代表,一是因为他们是“右玉精神”形成过程中关键节点上的代表人物,二是想通过这几任不同历史时期县委书记身上的故事,展现“右玉精神”的内涵,其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象——种树。在最初构思如何创作时,创作团队曾有意识地问过许多人:“知道右玉吗?知道右玉精神吗?”有人会很不屑地说:“右玉精神不就是种树精神吗?”而且说这样话的人还不在少数。因此,在本片前期采访和文稿撰写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不能为了主题突出,而重点渲染植树造林,而是要通过事迹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右玉的领导干部用60年的坚持,把一个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塞上绿洲”,他们坚守和传承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群众着想、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初心。 从袁浩基开始以后的几任书记,他们不仅坚持不懈地带领人民群众植树造林,也在搞好绿化的同时,思考如何让右玉变得绿而且富?如何让右玉的老百姓享受到他们几十年的绿化成果?他们不希望右玉的人民群众只有绿没有富,他们在努力带领人民群众走上一条由绿而富的道路,让青山绿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用相同的思路围绕副线选取的典型人物中,有用自己的行动启发了第一任书记的植树功臣曹国权;有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一直坚持到90岁仍在植树造林的植树劳模伊小秃;有一心为公,带领群众种树修渠而付出年轻生命的威远堡村支书毛永宽;有放弃城里经营红火的生意,回去深山承包荒沟的王占峰;有从云南远嫁到山西,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建设第二故乡的云南姑娘余晓兰。
有了愈来愈清晰的思路,有了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只要用真心、真情把这些人物、事件都讲出来,何愁讲不好“右玉精神”?
三、细节的刻画和资料的运用
由于“右玉精神”比较抽象,需要在创作时把它具象化,通过刻画人物、讲述故事的方式将这份感动传达给更多的社会大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受它。
1.细节的选取。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者一定要善于洞察幽微,要善于用手中的摄像机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感人细节。如果说情节是电视专题片的筋骨,那么细节就是附在上面的鲜活的血肉。
怎样能把故事讲得感人?这就需要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人生经历,挖掘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人物有血有肉丰满立体,用最朴实的语言去表达最真实的情感,才最能拨动观众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
片中有这样一个人,威远堡的村支书——毛永宽。毛永宽是一个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思想超前,一心为公,带领乡亲们改变生活面貌的农村基层干部。对这样一个正面典型的塑造,解说词并没有用拔高、煽情的语言,而是用很平实的语言,客观地讲述他从22岁当上村支书开始,一直到他28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里,是如何带领老百姓建设威远堡,过上好日子的。
但该片在叙述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毛永宽去世后下葬时,他的妻子给他折了一把纸铁锹。在中国的农村,人们都会在亲人去世后做一些衣服鞋帽、金银财宝等纸扎在下葬时烧掉,希望逝者到另一个世界再也不用像活着时那样受苦受累,能吃穿不愁过上好的生活。毛永宽的妻子为什么要给他烧把纸铁锹?是因为毛永宽活着的时候和铁锹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他的妻子知道他更喜欢什么,更需要什么,他希望自己的丈夫到了另一个世界不那么孤独,还能和自己心爱的铁锹在一起。有了这样的细节,用任何语言去描述他如何一心为公、鞠躬尽瘁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一个毛永宽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磨秃的铁锹画面已经足以说明,为什么这个年轻的村支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
2.深刻解读和资料的运用。除了注重对细节、人物的刻画,本片还注重了对现象、事实的深度解读和文献资料的运用。
在呈现右玉的植被覆盖少,沙漠化严重时,本片并不是简单地描述现象,而是侧重告诉观众一些背后的深层次的内容。右玉自古就是这样吗?是什么原因使右玉变成了后来的“不毛之地”?从地理、历史、文化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告诉观众在唐宋时期,右玉也曾经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明朝时右玉作为边关,连年的征战才让这里变得土地沙化严重。通过加入这些历史的解读,让观众在接受“右玉精神”熏陶的同时,也对右玉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说明风沙给当地带来的危害,创作团队除了采访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外,还专门查阅了清康熙年间的《朔平府志》,在上面找到了右玉风沙給当地造成危害的真实描述并加到解说词中,这种文献资料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素材来源的真实性,而且还加大了专题片的信息量。
片中一开头用对比的手法,将一组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不毛之地”的旧照,与另一组拍摄于21世纪初的塞上绿洲新照放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这种视觉上的冲击,也勾起了观众想要了解右玉的好奇心。在讲三战黄沙洼时用风神台做象征,告诉人们创造荒漠变绿洲奇迹的不是那个被人们朝拜供奉的风神,而是所有右玉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是右玉人民一把铁锹加一双手的顽强拼搏的干劲;表现第一任书记张荣怀如何在全县大会上向干部群众发出响亮号召时,引用了同题材电影《西口长歌》中的相同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在讲述毛永宽的故事时,用了电视小品《右玉人》中与他相关的一段内容,作为引出这个人物的出场方式。多种讲故事方式的运用,增加了本部片子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增强了新闻专题的观赏性。
四、结语
创作《右玉精神》这类新闻性很强的主旋律专题片,让笔者得出以下经验和感触:要注重塑造人物和讲故事,注重电视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以真实鲜活的人物描绘一幅时代画卷;以生动感人的故事解读一种昂扬精神;以翔实准确的资料还原一段历史风貌;以细致凝练的描述引发一场深入思考。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呈现,让遥远的岁月触手可及。发乎于情,至乎于深。如此,既能让观众始终保持对影片的兴趣,也有助于观众深刻理解题材的精神内核。
作者系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主任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徐平.《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3]刘英,李挺,张锋.用细节成就完美——谈创作电视专题片的思想方法与艺术手段[J].新疆医学,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