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公报在现场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1942年 / 地点:河南 / 人物:王芸生
  解说:封锁!这是当时国民党当局对河南大饥荒的态度。但,大公报冲破了封锁!对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作出真实而勇敢的报道。而作为此次报道关键性人物的王芸生,则充分诠释了什么是新闻人的良心。
  1941年,河南有100多个县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蚀,早早地为1942年的大饥荒埋下了种子。而到1942年时,全省一春无雨,麦收只有平日一二成;整夏亦无雨,禾苗枯槁。夏秋之际,豫南之大风、豫西之大霜、黄泛区之蝗虫,使得整个河南省无县不灾、无灾不重。粮价随之疯涨,省内各地粮食价格7、8月间均已翻番。到12月,粮价已经有了20多倍的涨幅。民众已从失望转到无望,更多的人又从无望转向绝望。当1942年转向1943年时,饥饿与严寒的双重打击,彻底击垮了饥苦的人们,大批成年男女开始死亡。整个河南陷入了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境地。
  根据事后河南省政府编印的《河南省政府救灾工作总报告》,可以知道“全省有39个县灾情严重,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另据1946年,河南省社会处编印的《河南灾情实况》一书,其中《河南省各行政区人口受灾损失统计表》附注开列,此次旱灾死亡人数达300万。不同于官方,民间相信这次大灾荒死亡人数应为500万,坚持这一数字的包括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郭仲隗和当时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白修德。300万抑或500万,这很重要,因为所蕴含的是百万鲜活生命的不同。300万抑或500万,这已很不重要,因为这不过是简单的几个数字,而再多数字的标识,也无法改变大量民众死去的事实。
  冲出一片死寂
  当大多数的报纸,和国民政府保持一致,对中原大地发生的大饥荒保持静默时,有一个人带领一家主流的报纸冲出了这片死寂,发出了真实的声音。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大公报》主笔王芸生,这份报纸就是在近代和申报同样享有盛誉的中文报纸——《大公报》。
  王芸生原名德鹏,在天津《商报》做编辑时始用“芸生”为名,取“芸芸众生”之意。自1929年带着热诚投身《大公报》,王芸生便开始了连续37年的耕耘,他将一生的事业全部贡献给了大公报,而大公报也因为他而彰显独特价值。无怪乎有“王芸生就是《大公报》,《大公报》就是王芸生”之言。在那里,他撰写了《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从1932年开始一直连载达两年半,无一日中断,每日文前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耻认明,国难可救”十六字,以确凿的事实告诉国人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所受的欺凌,激发国人奋起救国。
  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大公报》没有像申报那样随着上海的沦陷而“沦陷”,依靠对于新闻自由精神的独特理解和坚持,虽几度搬迁,却仍顽强地在重庆坚守着。其时,在王芸生的领导下,《大公报》接二连三地发表有关河南大灾荒的报道社论,及时、准确、全面地将新闻消息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其中较出名的有1942年8月19日《豫灾惨重》、1942年9月30日《行政院决议救济豫灾》、1942年12月28日《河南灾荒目睹记》和《天寒岁暮念灾黎》、1943年2月1日《豫灾实录》、1943年2月2日《看重庆,念中原!》和1943年6月20日《灾后话农情——河南新麦登场》等。
  作为此次报道关键性人物的王芸生,面对这样大的灾荒,以新闻从业者的良心、用新闻评论家的冷静做出了一系列举动。作为《大公报》主政者,他在获悉豫灾后及时派遣记者张高峰前往河南,进行实地采访报道;作为编辑,他客观修改通讯篇名,完整刊发了记者发回的全文报道——《豫灾实录》;作为社评人,他用自己的热忱和独有的思考,撰写配发了感人肺腑和震人心魄的社论——《天寒岁暮念灾黎》和《看重庆,念中原!》。
  “早死,少受罪”
  1942年的河南,3、4月豫西遭雹灾、黑霜灾,豫南、豫中有风灾,豫东有的地方遭蝗灾,麦收之际又有大霜;入夏以来,三月不雨, 全省大旱;8、9月间,临泛各县黄水漫溢、泛滥。全省110个县,除沦陷区无统计外,无县不灾。全省3000万人口中,粮食不足者873182户、4661512口,急待救济的有1485823户、7938967口。1943年,春大旱;夏又遇蝗虫、风、霜等灾。南至武胜关,北至太行山脉,西起荆紫关, 东到淮河流域,全被旱魔笼罩。入夏以后,“蝗虫自泛东掠河而西, 迅速蔓延”,所有秋禾被食殆尽,全省有调查报告的受灾县96个。在严重灾害的打击下,当时的河南到处都是荒芜的田园,暴野的尸骨,呈现出一片悲惨凄凉的景象。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王芸生领导下的《大公报》,如他自己所言“真实地记出你所见到的事,勇敢地说出你心里的话”。1942年12月28日,《大公报》率先在头版刊载了王工碧的长篇通讯《河南灾荒目睹记》,拉开了正面报道河南大灾的序幕。该文分五个部分对惨不忍睹的河南灾民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提出了救济之道。文章在报道灾区惨状时写道:“在初秋,卖儿女者尚多,那时一少女或少妇还可以换百余斤粮食。有论斤者,可卖至三元一斤,后来因买者绝少,已变为弃儿或送女……某小饭铺后,一小树上用麻绳缚一三四岁之女孩,现在他们是只图个人捡命,已不复计较离散之苦,甚至希求快离散,这原因有扶沟一流民对我说:‘我们赶快各自走开,我不忍看见他们死,也不愿他们看见我死。’”文章接着写道:“在宣城,一陈姓满门五六口由家长迫令长幼同时食砒霜自杀,在服毒后,邻居概不往救,且曰:‘早死,少受罪!’”
  “敢说,敢做,敢担当,是自由人的风度;敢记,敢言,敢负责,是自由报人的作风。”王芸生用自己锐利的笔锋,实践着自己的良言。《河南灾荒目睹记》后配发的社评《天寒岁暮念灾黎》,行文中除了王芸生作为新闻人的良心,更多的是其悲天悯人之心。“天寒岁末,陪都充满了雍容景象……在这时,我们应该有所念:念到各省饥寒交迫的灾黎……而今年最惨烈的灾难,是河南的天灾及浙赣的人祸。”“‘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一类写灾文字的滥调,己不足以形容豫灾的严重……天寒岁末了,中原霜雪,西北寒风,衣单腹饥,那儿千万的灾民将怎样度过呢?”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对受难同胞的深切关怀之情。“而于抗战大局也特别关系大。豫省关系北方一大片,我们掌握住河南,不特掩护川陕,而且切进的控制着山东与河北。在这时,假使我们因天灾之故,任河南根据地的人民死亡逃散,形成荒废之区,则这一枢纽关系抗战大局,万万不能放松。”这是作者对日益严重灾情的深切忧虑和对抗战战略大势的思索。   “当此岁暮天寒之际,我们愿特别提醒大家顾念到缺衣少食的灾民。我们不但呼吁政府与同胞速给千千万万的灾民以救助,更愿藉此唤出人类最本能的同情心。人不怕有偶然的过失或无心的罪恶,而最可怕的是同情心的汩没。心上挂钩,肚内画圈,都是后天的习染,惟有利他的同情心总是人类最可宝贵的真情。我们这篇短文不敢希望能对灾区同胞有多大的助益,但愿饱食暖衣的人们能为困于冻饿的同胞打一个寒噤,热一下心窝,许多人的良心就得救了。”而这字字有声之文,则更是试图唤醒人们对同胞诚挚的同情之心。
  硬汉也哭了
  王芸生倡导新闻自由,曾说:新闻自由是“求真的钥匙”,新闻记者的职责可用两字概括:“真”与“勇”。在报道河南大灾荒一事上,他仍旧坚持“真”与“勇”,结果换来国民党中枢震怒,《大公报》停刊三日。不过源于千千万万读者支持的“勇气”,是真正的浩气长存,因为停刊后的《大公报》订户不降反增,从6万份猛增至10万份。体现“真”字的那篇报道是全长6000多字的通讯《豫灾实录》。这篇文章再次将河南遭受灾荒的惨景昭然于天下,文中写道:“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上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报道不仅详细地记述了水、旱、蝗等天灾给河南百姓带来的痛苦,还揭露了当局征兵、征粮、征夫等人祸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比去年还催得紧,把人带到县政府几天不给饭吃,还要痛打一顿,放回来叫他卖地。肥地一亩可卖五六百元,不值一斗的价钱,坏地根本无人要。灾旱的河南, 吃树皮的人民, 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文章惊叹百姓生活如人间地狱,发出深切的呼吁:“严冬到了, 雪花飘落,灾民无米无柴,无衣无食,冻饿交迫,那薄命的雪花,正象征着他们的命运。救灾刻不容缓了!”
  王芸生曾说:“新闻记者……须有坚贞的人格,强劲的毅力,丰富的学识;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热情,要有烈爱,然后以明敏的头脑,热烈的心肠,冰霜的操守,发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勇干精神,兢兢业业的为人类为国家,尽职服务。”于是,我们看到面对实实在在的河南灾情报道,硬汉王芸生落泪,连夜写下的肺腑之言——《看重庆,念中原》。文中有让人为之动容的话,如“河南灾情之重,人民遭遇之惨,大家差不多都已知道:但毕竟重到什么程度,惨到什么情况,大家就很模糊了。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赈济委员会的登记证。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把妻女驮运到遥远的人肉市场,未必能够换到几斗粮食。这惨绝人寰的描写,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也有引发读者对城市物质生活反省和自责的话,如:“我们生活在天堂一般的重庆,重庆无冬,人们已感近几天的寒冷。尽管米珠薪桂,重庆还很少听到饿死人,一般人家已升起熊熊的炭火,而在河南,朔风吹雪,饥民瑟缩,缺衣无食,又有多少同胞冻馁而死!现时的重庆,正为庆祝平等新约而欢欣,诚然值得欢欣,我们还应该有些戒慎恐惧之情。……但我们重庆人,却必须深切自省,莫太征逐物,在这灯红酒绿百货上市准备过年之时,应该勉抑酒食之,稍节馈赠之资,以移赈河南灾民。如此,还可以稍稍减轻我们的罪戾,略略安慰我们的良心!”
  更有无情批驳责问政府所作所为,表述内心愤慨和不满之言,如:“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着肚纳粮,卖了田纳粮。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壕吏》,辄为之掩卷叹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于今日的事实。今天报载中央社鲁山电,谓‘豫省三十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并谓:‘据省田管处负责人谈,征购情形极为良好,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这‘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看重庆,念中原,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除去以上,王芸生在文章末尾大声疾呼:“读者诸君如欲捐款赈救河南同胞,本报愿尽收转之劳。”该文发表之后的三天内,文字的力量突显,募捐现热潮,收到的豫灾捐款是发表前近一个月所收捐款的三倍之多,在文章发表后的一个月,救济豫灾捐款总额达到50万余元。
  王芸生素来正气,常敢言人所不敢言,敢做人所不敢做。1937年12月沪版《大公报》停刊,王便曾留下掷地有声之词,“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他所做的一切,是大公报办报宗旨“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体现,是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良知的体现,亦是其“以文报国”的实践。可惜深爱自己祖国,秉民族大义的人,却因政府的拙政和腐败,而无力改变满是血泪的事实,这是国家的悲哀,亦是时代的悲哀。不过,作为“彻头彻尾的新闻人”,王芸生让当时的人们知道了1942年的河南大灾荒,更让后世的人们永远记得了1942年的河南大灾荒。
  链接 “洋鬼子”的三种声音
  《大公报》打破了国内媒体之前有意无意的“失声”,掀开了一个口子。而将1942年的河南饥荒扩大为某种程度上的国际性事件的,则是“洋鬼子”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1943年3月发表在《时代》周刊上的报道“Until the Harvest Is Reaped”(《等收成下来了》,附图1)。
  白修德和他的搭档,在河南见到了啃吃人类尸体的野狗,见到了被废弃的村庄外号哭着死去的弃婴,见到了向苟延残喘的饥民们催逼税款的官吏,更在郑州,见到了用来款待他们这些“洋鬼子”的鸡鸭鱼肉。这段经历剧烈冲击了白修德,在他几年后的著作“Thunder Out of China”(《中国惊雷》)中,提及郑州的那餐饭时依旧耿耿:“It was one of the finest and most sickening banquets I ever ate”(这是我吃过的最精致也最令人作呕的一席)。
  1942年的河南,震动了“过客”白修德。而通过他的“声音”,河南的凄惨事件让那些和他一样置身事外的人们震惊、愤怒直至抗议。陷入漩涡的国民党政府试图亡羊补牢,一面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一面据说由宋美龄出面,希望《时代》周刊解雇这位记者……   白修德和蒋介石之后还有很多故事,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还是河南,1942年。在白修德萌生前往河南采访的念头之前,甚至在《大公报》报道河南灾情之前,已经有一些“洋鬼子”在媒体上发出了关于河南饥荒的声音——那些“东洋鬼子”们。日占区五花八门的报纸中,有一种北京出版的《东亚新报》。1942年的9月10日,题为《大旱与暴政之下 豫南各地民众奋起反抗》(附图2)的报道,称“持续旱灾,收成比往年减少6成以上。物价腾涨,当地民众无法生活,纷纷揭竿而起。”。12月2日,《物资全无 饥民云集 许昌附近的真实情况》(附图3)。刊登了详细的当地物价,并称物资的严重匮乏,已经波及到军队。
  但当时身在北京、天津或者其他地方的读者们,未必会对这些报道加以留心。在同一份报纸上,充斥着“英帝国即将崩溃”,“美国政府支持率跌入谷底,恐遭弹劾”,“重庆、成都物资匮乏,发生骚动”这类耸人听闻的文章。《东亚新报》是一架全力开动的宣传机器的组成部分。河南饥荒不过是它用来“证明”自己胜利在望,敌人即将失败的无数雷同的宣传材料之一。捕风捉影的些许信息被夸张、厚涂成斩钉截铁的事实时,那些原本冲击性的事实变成了某种苍白的虚影,淹没在各色谎言之中。
  两种激烈高亢,发表在公开媒体的“声音”——高亢的原因和方式全然不同——之外,关于1942年的河南,还有一些“洋鬼子”,留下了第三种“声音”。
  美国豫中信义会的传教医师艾莫瑞·W·卡尔森(Emery W Carlson)和他的夫人在许昌的信义医院工作多年,在这里的生活,虽然也有快乐,但更多的是战争、饥荒、瘟疫……他们留下的信件、日记等等材料,在2005年被编写成“In War and Famine: Missionaries in China's Honan Province in the 1940s”一书(《亲历战争与饥荒:1940年河南省的传教士》,附图4)。书中如是说:“干旱更严重了,不满情绪在蔓延……天气干燥,好多谷物被偷走,反抗的人会被杀死,医院里有不少伤者,麦价48……麦价50,面粉25美分一磅……据说有全家一起自杀的……。”这是来自亲历者低沉、绝望的声音。
  暂且不提夸张或者有意虚构的成分,通过这些“洋鬼子的声音”,后人已经能够影影绰绰地看见1942年河南那几百万在饥荒中未曾留下“声音”就死去的同胞们。
  (文/徐锦华)
其他文献
在钱币行情暴涨后普遍遇冷的当下,很多收藏者似乎不再竭力追求高、精、稀币种,而是将目光转移到了一些存世量较少但又能充分见证历史的普通钱币上,比如伪满洲国铸造过的大量镍、铝、镁硬币。  为侵略做准备  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3月9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就任“执政”,年号大同,定都长春,改称“新京”。其实,伪满洲国是日本侵略
期刊
扬州文人画坛中善画菊花者,远有康乾盛世时期“扬州画派”中的华新罗、李复堂借菊抒情,近有同光中兴时期的吴笠仙、臧谷这样的画菊名手为菊留影,若论现存收录菊花名品最多、最全的菊谱,就当推吴砚耕于上世纪50年代所绘制的《百菊图——扬州菊谱》册页。  吴砚耕(1910年至2006年),名芸,字砚耕,江苏扬州人。其父吴笠仙为清末民初扬州著名画家,人物、花鸟皆精,尤以画菊见长,时人尊称其“吴菊仙”。吴砚耕是吴笠
期刊
在近日落幕的2011年上海天衡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弘一法师的“华严集联三百”以6095万元成交,刷新了其本人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而从2011年的拍卖市场上来看,弘一法师的墨宝成交价一路走高,特别是带有其鲜明风格的作品,更是屡创佳绩。  诸艺俱废 惟书法不辍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是近代著名高僧,擅长书法。其书风风格凝练、简淡,极具个性,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年他出家的时候,原本打算从
期刊
陈文泽先生,1957年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长乐,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曾于国立华侨大学任教8年,曾任美国亚特兰大华裔艺术家协会主席,被美国画坛及评论家誉为“全美优秀的油画刀画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了《海外中国油画家陈文泽》专辑。1993年迄今,已有上百幅作品被美国各界藏家珍藏。作品曾被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画圣吴道子博物馆收藏,还多次被选入美国“蒙哥马利”博物馆双年展。曾接受过美国
期刊
秋风肃杀,万物凋零,可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是热闹非凡。今年春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与成交率相较上年度均大幅度缩水。当时曾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中国艺市即将过冬,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推出新策略、新举措,力求温饱。  如今夏尽秋来,冬天已近,迎来的将是寒风瑟瑟还是冬日暖阳?整个市场将延续春拍的调整还是会峰回路转、重新振作?从目前各大拍卖公司的“备战”状况来看,拍场上依旧是琳琅满目、精品迭出。
期刊
2012年,11月,我的电影顺利杀青。  电影的名字叫《1942》。  起初决定要拍这部电影,是有意想与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撞车。  但如今看来,影片的拍摄全因那一年—  有太多人,值得我们留念;  有太多事,值得我们反思;  有太多物,值得我们收藏。  所以,1942年,不只有冯小刚影片中的河南大饥荒。  在我的电影中,一件件遗存至今的藏品,展示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史实。而我也将更多重心放在了文化方面
期刊
折扇是谁的发明?有朝鲜说、日本说和中国说,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折扇是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由朝鲜传入中国的。但笼统地讲制扇,无论是团扇还是羽扇,中国肯定是最早的。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上就讲,制扇“起于殷世商宗时”。到了汉代,一种圆形的扇子又兴盛起来,称为纨扇,用绢素制成。汉无名氏所撰《怨歌行》一诗中有“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话扇之识  汉唐的扇
期刊
今年春拍刚落幕,就爆出内地几家知名拍卖行将在香港举行拍卖的消息。就在大家纷纷将目光聚焦香港时,苏富比却抢先在北京打响了“北上战役”。  9月27日晚,由歌华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歌华美术公司与苏富比集团旗下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的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了揭牌仪式。作为首家在中国内地经营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随后还举办了首拍,当代著名艺术家王怀庆的观念雕塑作品《自己和
期刊
10月7日,香港苏富比和首度进军的香港的中国嘉德同时举起了2012年度秋拍的拍槌。作为今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头炮,此次香港苏富比秋拍和中国嘉德香港首拍备受关注。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受到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艺术品关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次秋拍依旧延续着调整的趋势,整体表现稍显平淡,不过也不乏亮点。  在为期5天的拍卖中,香港苏富比共计推出了14个专场、3600余件拍品,总成交率为87.
期刊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色调形容,唐人李肇《国史补》中又有“内丘白瓷瓯”的关于白瓷器的描述,唐代元稹《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中还有“烘透内丘瓶”的关于透影白瓷记载。这些都是唐人对邢窑的赞誉与评价,当然,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邢窑是白瓷的代表。  然而,从实际的考古发掘材料来看,邢窑对于中国陶瓷的影响还不止于其为白瓷的缔造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先后在临城、内丘发现多处窑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