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自读课文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教学要求,即让学生在自读课上进行自读和自测,以培养并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再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顺利地完成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础训练。
实际上,自读课文就是讲读课文的一种迁移,也是对讲读知识的一种补充训练。因此,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优化自读课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对文本内容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教材编者、文本等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师与学生必须重视自读课程。
在当前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更加重视教读课而忽略了自读课,有的教师甚至将自读课当作教读课来展开教学,希望可以丰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读时间匮乏,增强了学生对教读课的依赖性,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还限制了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其次,部分教师对自读课的认识不到位,且研究深度不足,难以推进自读课的优质发展。在这样的自读课上,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二、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优化之道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贯彻落实有效的自读课,可以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自学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说的“渔”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掌握好钓鱼的方法,也就是掌握好自学的方法。
1.围绕课堂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下产生疑问,自主透过表层意识进行深入独立地思考,挖掘其中的深层内涵。
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在山的那边》这一自读课时,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文本里面的‘山’与‘海’与现实生活中的山、海可以画等号吗?‘我’在童年时期是如何理解‘山’与‘海’的?长大之后,‘我的想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理解这里‘山’与‘海’的深层含义?”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认知冲突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挖掘知识内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读学习能力。
2.通过有效的朗读展开自读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体验文本内容和意境,这对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朗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自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有情感的大声朗读中体会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
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时,学生通过朗读“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等语句,感受到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体会到其中的优美意境。这时,学生会在脑海里提出问题,并展开独立思考:“作者采用了哪些抒情的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起到了怎样巧妙的语言效果?”在这样的自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挖掘能力和消化能力,也可以积累自读学习经验。
3.从不同的切入点展开自读
在自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可以寻找不同的切入点,提高自身的自读能力。如在部编版初中語文《土地的誓言》的自读课上,学生可以将标题作为切入点,自主提出问题:“发出誓言的是谁?理由是什么?誓言的内容又是什么?”学生还可以从导读切入,这篇文章的导读语提及了“作者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发出了誓言”这一句话,此时学生可以自主思考文章里面是如何体现这一思乡之情的,“誓言”两字究竟代表了什么。在这样的自读课上,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读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展开自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自读课,为学生的自读学习提供充足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三龙中学)
实际上,自读课文就是讲读课文的一种迁移,也是对讲读知识的一种补充训练。因此,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优化自读课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对文本内容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教材编者、文本等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师与学生必须重视自读课程。
在当前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更加重视教读课而忽略了自读课,有的教师甚至将自读课当作教读课来展开教学,希望可以丰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读时间匮乏,增强了学生对教读课的依赖性,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还限制了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其次,部分教师对自读课的认识不到位,且研究深度不足,难以推进自读课的优质发展。在这样的自读课上,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二、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优化之道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贯彻落实有效的自读课,可以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自学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说的“渔”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掌握好钓鱼的方法,也就是掌握好自学的方法。
1.围绕课堂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下产生疑问,自主透过表层意识进行深入独立地思考,挖掘其中的深层内涵。
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在山的那边》这一自读课时,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文本里面的‘山’与‘海’与现实生活中的山、海可以画等号吗?‘我’在童年时期是如何理解‘山’与‘海’的?长大之后,‘我的想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理解这里‘山’与‘海’的深层含义?”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认知冲突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挖掘知识内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读学习能力。
2.通过有效的朗读展开自读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体验文本内容和意境,这对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朗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自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有情感的大声朗读中体会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
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时,学生通过朗读“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等语句,感受到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体会到其中的优美意境。这时,学生会在脑海里提出问题,并展开独立思考:“作者采用了哪些抒情的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起到了怎样巧妙的语言效果?”在这样的自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挖掘能力和消化能力,也可以积累自读学习经验。
3.从不同的切入点展开自读
在自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可以寻找不同的切入点,提高自身的自读能力。如在部编版初中語文《土地的誓言》的自读课上,学生可以将标题作为切入点,自主提出问题:“发出誓言的是谁?理由是什么?誓言的内容又是什么?”学生还可以从导读切入,这篇文章的导读语提及了“作者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发出了誓言”这一句话,此时学生可以自主思考文章里面是如何体现这一思乡之情的,“誓言”两字究竟代表了什么。在这样的自读课上,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读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展开自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自读课,为学生的自读学习提供充足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三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