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逐渐推广、应用,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电子白板,实现有效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
关键词电子自板多媒体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个课例就是以研究电子白板的有效使用为主题,经过任课教师设计初稿——科组集体备课一任课教师修订成第二稿——任课教师上课,任课教师反思,科组集体评课——任课教师修订成第三稿——任课教师上课,科组评课、任课教师反思这六个环节完善本课例。下面引用的是第三稿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一、教学实施过程
1.游戏揭题,激发兴趣。孩子们都很喜欢电视台播出的“超级变变变”节目。受到这个节目的启发,这节课设计了“变变变”游戏进行揭题。
师:“一变,不改变28.34的大小该怎么变?”生:“末尾添0。”师(末尾添上几个0):“依据什么?”生:“依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师:“二变,数字不变,如何变才能改变28.34的大小?”生:“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师:“如何移动,你说老师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移动小数点)。小数点向右移小数就越来越大,不够位数怎么办?”生:“添0占位。”(师操作添0占位)师:“小数点向左移小数就越来越小,不够位数怎么办?”……
这个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充分利用了白板的拖拉功能,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缩小的情况,并根据以往学生“小数点移动时不够位数处理频频失误”的情况,把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及移动时不够位数必须添0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刻地理解。
2.故事引入,建立表象。通过讲述孙悟空用金箍棒打败牛魔王的故事引出金箍棒的4个不同的长度并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把4个长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进行单位改写,并说说思考的方法,教师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及时地板书。这个环节的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感知了金箍棒的变化之大,为变化规律的学习建立起清楚的表象。
3.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小学四年级学生独立概括的能力还不太强,而且学生间的概括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这节课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并设计研究表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先研究向右移的变化情况,再研究向左移的变化情况。
学生根据研究表的指引,合作探究,然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强调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因为前面已有研究向右移变化情况的基础,研究向左移时,不再出示研究表,而是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个别同学汇报,教师板书,并强调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根据研究结果,全班同学总结变化规律,运用白板的标注功能,把对应的关键词标注出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规律,最后把两部分变化规律合并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运用规律,提高技能。前面学生对变化规律已有了较好的理解,这个环节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例题(小数采十、百、千的计算),个别汇报计算方法,然后独立解答填空题、口算题、判断题,全班订正。
5.师生总结,内化提升。学生汇报学习收获,课件显示变化规律,从而内化提升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一节概念课,深奥难懂。但本节课借助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二、总结
1.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拉、遮盖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在玩“变变变”游戏和故事引入数据时运用了白板的拖拉、遮盖功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把小数点移动不够位数时必须添0这个学习“规律”的小小拦路虎赶走了。
2.借助电子自板的书写、标注功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后,通过小组代表书,把“规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利于学生总结规律,通过对“规律”的关键词、对应词的寻找、标注,帮助学生对“规律”进行合成与理解。
3.电子白板与先进教学手段相结合,有效实现互动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借助电子白板,运用“游戏、故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写代替教师的写,让学生的写代替了以往的不写,从而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多媒体并非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本节课巧妙、恰当地使用电子白板的功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了预期目标,发挥了新媒体新技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电子自板多媒体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个课例就是以研究电子白板的有效使用为主题,经过任课教师设计初稿——科组集体备课一任课教师修订成第二稿——任课教师上课,任课教师反思,科组集体评课——任课教师修订成第三稿——任课教师上课,科组评课、任课教师反思这六个环节完善本课例。下面引用的是第三稿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一、教学实施过程
1.游戏揭题,激发兴趣。孩子们都很喜欢电视台播出的“超级变变变”节目。受到这个节目的启发,这节课设计了“变变变”游戏进行揭题。
师:“一变,不改变28.34的大小该怎么变?”生:“末尾添0。”师(末尾添上几个0):“依据什么?”生:“依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师:“二变,数字不变,如何变才能改变28.34的大小?”生:“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师:“如何移动,你说老师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移动小数点)。小数点向右移小数就越来越大,不够位数怎么办?”生:“添0占位。”(师操作添0占位)师:“小数点向左移小数就越来越小,不够位数怎么办?”……
这个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充分利用了白板的拖拉功能,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缩小的情况,并根据以往学生“小数点移动时不够位数处理频频失误”的情况,把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及移动时不够位数必须添0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刻地理解。
2.故事引入,建立表象。通过讲述孙悟空用金箍棒打败牛魔王的故事引出金箍棒的4个不同的长度并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把4个长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进行单位改写,并说说思考的方法,教师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及时地板书。这个环节的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感知了金箍棒的变化之大,为变化规律的学习建立起清楚的表象。
3.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小学四年级学生独立概括的能力还不太强,而且学生间的概括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这节课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并设计研究表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先研究向右移的变化情况,再研究向左移的变化情况。
学生根据研究表的指引,合作探究,然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强调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因为前面已有研究向右移变化情况的基础,研究向左移时,不再出示研究表,而是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个别同学汇报,教师板书,并强调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根据研究结果,全班同学总结变化规律,运用白板的标注功能,把对应的关键词标注出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规律,最后把两部分变化规律合并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运用规律,提高技能。前面学生对变化规律已有了较好的理解,这个环节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例题(小数采十、百、千的计算),个别汇报计算方法,然后独立解答填空题、口算题、判断题,全班订正。
5.师生总结,内化提升。学生汇报学习收获,课件显示变化规律,从而内化提升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一节概念课,深奥难懂。但本节课借助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二、总结
1.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拉、遮盖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在玩“变变变”游戏和故事引入数据时运用了白板的拖拉、遮盖功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把小数点移动不够位数时必须添0这个学习“规律”的小小拦路虎赶走了。
2.借助电子自板的书写、标注功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后,通过小组代表书,把“规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利于学生总结规律,通过对“规律”的关键词、对应词的寻找、标注,帮助学生对“规律”进行合成与理解。
3.电子白板与先进教学手段相结合,有效实现互动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借助电子白板,运用“游戏、故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写代替教师的写,让学生的写代替了以往的不写,从而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多媒体并非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本节课巧妙、恰当地使用电子白板的功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了预期目标,发挥了新媒体新技术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