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白板应用打造互动课堂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ruime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逐渐推广、应用,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电子白板,实现有效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
   关键词电子自板多媒体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个课例就是以研究电子白板的有效使用为主题,经过任课教师设计初稿——科组集体备课一任课教师修订成第二稿——任课教师上课,任课教师反思,科组集体评课——任课教师修订成第三稿——任课教师上课,科组评课、任课教师反思这六个环节完善本课例。下面引用的是第三稿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一、教学实施过程
  
  1.游戏揭题,激发兴趣。孩子们都很喜欢电视台播出的“超级变变变”节目。受到这个节目的启发,这节课设计了“变变变”游戏进行揭题。
  师:“一变,不改变28.34的大小该怎么变?”生:“末尾添0。”师(末尾添上几个0):“依据什么?”生:“依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师:“二变,数字不变,如何变才能改变28.34的大小?”生:“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师:“如何移动,你说老师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移动小数点)。小数点向右移小数就越来越大,不够位数怎么办?”生:“添0占位。”(师操作添0占位)师:“小数点向左移小数就越来越小,不够位数怎么办?”……
  这个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充分利用了白板的拖拉功能,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缩小的情况,并根据以往学生“小数点移动时不够位数处理频频失误”的情况,把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及移动时不够位数必须添0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刻地理解。
  2.故事引入,建立表象。通过讲述孙悟空用金箍棒打败牛魔王的故事引出金箍棒的4个不同的长度并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把4个长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进行单位改写,并说说思考的方法,教师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及时地板书。这个环节的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感知了金箍棒的变化之大,为变化规律的学习建立起清楚的表象。
  3.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小学四年级学生独立概括的能力还不太强,而且学生间的概括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这节课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并设计研究表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先研究向右移的变化情况,再研究向左移的变化情况。
  学生根据研究表的指引,合作探究,然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强调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因为前面已有研究向右移变化情况的基础,研究向左移时,不再出示研究表,而是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个别同学汇报,教师板书,并强调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根据研究结果,全班同学总结变化规律,运用白板的标注功能,把对应的关键词标注出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规律,最后把两部分变化规律合并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运用规律,提高技能。前面学生对变化规律已有了较好的理解,这个环节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例题(小数采十、百、千的计算),个别汇报计算方法,然后独立解答填空题、口算题、判断题,全班订正。
  5.师生总结,内化提升。学生汇报学习收获,课件显示变化规律,从而内化提升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一节概念课,深奥难懂。但本节课借助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二、总结
  
  1.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拉、遮盖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在玩“变变变”游戏和故事引入数据时运用了白板的拖拉、遮盖功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把小数点移动不够位数时必须添0这个学习“规律”的小小拦路虎赶走了。
  2.借助电子自板的书写、标注功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后,通过小组代表书,把“规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利于学生总结规律,通过对“规律”的关键词、对应词的寻找、标注,帮助学生对“规律”进行合成与理解。
  3.电子白板与先进教学手段相结合,有效实现互动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借助电子白板,运用“游戏、故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写代替教师的写,让学生的写代替了以往的不写,从而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多媒体并非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本节课巧妙、恰当地使用电子白板的功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了预期目标,发挥了新媒体新技术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教学生活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服务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自主进行体育新课标所规定的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学习中愉悦身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课程改革    体育课堂应该是流淌着情感的开放的课堂,更应该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堂。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往
期刊
“精讲多练,向40分钟要质量。”这一口号,在很多年前被喊响,至今还在被一遍又一遍地提起,它已成了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自己的教学是简捷而有效的教学。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探索与思考。对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际,我做了以下反思。    一、课前
期刊
摘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试写作。在作文教学中,从赏析模仿句段和篇章入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语言,积淀情感,才能写出好文章。  关键词作文积累感悟    受目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同学在习作时,会经常抄写那些所谓的佳作,书市上铺天盖地的《作文选》便成了他们习作的首选,为了高分,一些同学会强记硬背他人成果,完全忽略了鲜活灵动的生活,反而没了自己对学习、生活的真切感受,
期刊
摘要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技巧,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不同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导入方式都应有所侧重,不能千篇一律。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技巧教学设计    高效的导入教学设计往往能为所学新知铺石引路,为整个课堂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身心
期刊
摘要语交课要充满魅力,首先墨真实。给人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美,学生从实实在在的读、说、写、想申受益无穷。小学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天成的境界,在于营造一种自然、诗意的氛围。儆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诗意课堂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笔者在长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要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数学真正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渗透生活化的数学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情境,针对教材寻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
期刊
口风琴是携带方便又容易吹奏的键盘乐器,能吹奏曲调,也能吹奏和声,站着、坐着、行进时都可以吹奏。指法地正确运用是吹奏美妙乐曲的关键,可以吹奏出变化音,更丰富了音乐的内容。口风琴是键盘乐和吹奏乐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不仅锻炼了肺活量,强壮了身体,还训练了各手指小肌肉,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一、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小学生每周有2课时的音乐课,每课开始前10分钟,
期刊
益农镇中心小学有近六十年办学历史,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浙江省示范小学。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心打造“育人”品牌,实现了由“三强”(造就强师、培养强生、创建强校)向“三名”(造就名师、培养名生、创建名校)提升的办学目标,呈现出从培育多个优势项目,到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再向品牌学校迈进的办学之路。  自区教育局提出创品牌学校以来,
期刊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快乐,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片段,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  3.重点指导学习课文一至两个片段,有效迁移写法。  4.仿写课文,完成《魔铃》的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德。理解珍妮用掉第7片花瓣的价值,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让
期刊
摘要 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断地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   关键词 学生成长 共同教育 家校关系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