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涉农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不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与此同时,涉农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也呈日益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障碍。涉农职务犯罪渗透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众多领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征地拆迁与补偿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工程项目建设、涉农专项款物管理等领域。据统计,2008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农职务犯罪11712人,其中涉嫌贪污贿赂犯罪9496人,占81.1%。涉农职务犯罪的频频发生,制约了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执行效果,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必须自觉履行检察职能,加强法律监督,依法查处和打击涉农职务犯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一、新形势下涉农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首先,涉农职务犯罪披着合法的外衣,隐藏较深。这在涉农专项款物管理方面犯罪表现尤为突出。国家为推广各项农业技术及提高农民的素质,下拨各种农业项目专项资金和农民培训款,但是对对项目推广和农民培训却没有具体的验收标准,基本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资金、款物的使用。因此,这类款物容易以虚假手段套取,且无论是程序还是结果都能掩盖款物的真实去向,若不细查,很难深挖出涉农专项款物管理方面的职务犯罪。
  其次,涉农职务犯罪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呈窝案、串案趋势。在涉农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相互勾结,形成共同利益链,使犯罪主体由个人向群体蔓延。通常是领导决策,工作人员具体操作。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各种方式从财政套取资金,将资金大部分用于私设单位小金库,以支出单位的公关、接待、培训人员的补助和单位的奖金等各种福利。最后,犯罪类型相对定式化。涉农职务犯罪在类型上可大体区分为贪利型与渎职型两类犯罪 ,所涉及的具体罪名主要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及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近年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基层农业系统对于惠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掌握较大的权力,因此,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侵占、私分、虚报冒领惠农专项资金等犯罪行为层出不穷。
  二、新形势下涉农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分析
  找准诱发涉农职务犯罪的原因是遏制涉农职务犯罪最重要的条件。根据所查办的案件来看,涉农职务犯罪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历史和经济文化的原因,基层国家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政治思想素质也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其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一些干部由于平时不学法导致对违纪、违法或犯罪认识不清,甚至在查处时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构成了犯罪。如南丹县检察院在查处农业局二层机构土肥站截留农业项目专款一案中,犯罪嫌疑人认为,完成了工作任务,通过检查验收,剩余的专项资金作为工作人员的补助和福利发放并不触犯法律,甚至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第二,财务制度监管缺失,管理不健全。
  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大多跟财务管理制度比较混乱有关。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普遍存在财务制度混乱的问题。一是单位主管和分管财务的领导把关不严,经过财务审核的单据,通常都不会细看,直接签字盖章了事;二是财务人员水平较低,审核报账没有专业的标准。基层单位的财会人员,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更不用说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存在自审自报的情况,给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涉农职务犯罪呈窝案串案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财务监督机制缺失。从所查办的案件来看,专项资金通常是财政根据报账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实际支出将资金划拨入报账单位帐户,但是财政在审核时只进行表面、初步的审核,这导致资金的使用存在很大的风险,也是涉案人员以虚报冒领等方式贪污、挪用涉农专项资金最大的漏洞。 
  第三,农民缺乏对惠农政策的了解,维权意识薄弱。
  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宣传和政务公开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农民对国家给予的相关惠农政策了解较少,甚至不知道如农民工培训、特色农业项目的补贴是自己应获得的权益;有些农民得到一点实惠便心满意足,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完全的实现;或者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受“民不跟官斗”思想的影响,滋长了腐败者的底气。
  三、预防和减少涉农职务犯罪发生的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干部政治思想及法制教育,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中之重。腐败往往是从思想开始,只有从心理上、思想上抵抗住诱惑,才能筑牢腐败的底线,才能自觉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因此,针对基层机关单位干部素质低的问题,上级组织部门要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着重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反腐倡廉教育,鼓励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文化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并且要定期检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状况,检验学习的成效,不要使党风廉政建设等教育流于形式。
  其次,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监督和制约,从制度上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和执行问题是农村管理的硬伤。在基层,
  (下转第156页)
其他文献
腐败分子多数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专业知识和法律常识,因而在贿赂犯罪案件中对抗性矛盾非常突出,这就必须针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案情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以突破其心理防线,侦破案件。如何贿赂犯罪人员的心理状态,是实施心理对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侦查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功。审讯贿赂犯罪人员是一种心理复杂的诉讼活动,是高层次的斗智斗勇过程。因此,要突破贿赂犯罪人员的心理防线,就必须尊重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
期刊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既有助于改善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对提高基层检察院在新形势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取证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两个“证据规定”出台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从政治上看,我国《宪法》在1999年宣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宪法规定“国
期刊
联邦最高法院所创设的证据排除法则,最初所欲排除的证据是针对用非法手段而直接取得的证据。如非法侵入犯罪嫌疑人的住宅而取得凶器,违法通讯检查而取得的电话录音等。这些证据均应当依照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然而,如果不是以非法手段直接获取的证据,而是以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为线索,顺藤摸瓜而取得的证据——衍生证据是否应该予以排除呢?显然有疑义。此项疑义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一直是各法院不时面临的热门诉讼争点
期刊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在刑法中明确了社区矫正的适用。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由人民检察院承担检察监督,是社区矫正工作得以公正和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尤其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如何切实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确保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当前检察机关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社区矫正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主
期刊
一、新律师法涉及侦查部分的条文的理解与探讨   (一)律师会见权。新《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本条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律师介入侦查时间的不同。二是律师会见的批准问题。只需“律
期刊
摘 要:在马来西亚,华人虽然有绝对的经济实力,为马来西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社会地位上华人一直受到歧视。现在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很难彻底改变,导致华人不愿在当地扎根,很多将投资转移到欧美。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目前的形势,吸引马来西亚华人来中国投资。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歧视;投资转移;吸引  一、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地位现状  在马来西亚最大执政党全国巫人统一机构(UMNO,简
期刊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明确提出的观点,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底,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司法机关的权威建设也比较落后,这是历史以及现实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是一个客观的结果,是一个法制建设必经的过程,而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司法权威相对于经济建设出现确实的情况下,对于如何树立与构建司法权威进行分析与讨论,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当今的法制建设,
期刊
我国《刑法》第九章相关条文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的刑事责任,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的刑事责任;同时,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分别对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刑事责任作出了规定。然而,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因渎职行为造成单位集体财产重大损失的刑事责任没有明文规定,是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的一个法律盲
期刊
摘 要: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贸易结算方式,被英国法官们称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而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的产生,本身就是因为异地异国的贸易中存在着欺诈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方式本身并未消除国际贸易中欺诈的各种成因,同时由于信用证交易的复杂性以及信用证制度本身只关注单证相符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的特点,导致信用证欺诈频繁发生,特别是国际贸易及银行业务水
期刊
现代检察实践中,从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以及检察工作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来看,打击形形色色的各类犯罪,维护一方平安的任务相当繁重。从各个领域表露出来的各种类型的犯罪形式来看正朝着多样化,智能化,集团化,隐蔽型和国际型的趋向发展。而我们检察工作无论从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和手段,方法及工作机制看,与所面临的同各种形式的犯罪进行殊死斗争十分不相适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