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与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通过职业价值取向的转变,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强化个性心理品质。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要求
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特别是师德修养,都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上,制约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构建合理的、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教师素质结构,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理論与现实问题。
一、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转变
科技时代的到来,仅仅靠接受前人的东西难以适应今天这个以创新为检验教育成效的社会。21世纪的教师不能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批判自我,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不断批判自我中创新。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与批判精神,不再把学生视为只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意志的与教师平等的创造主体。课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是否定。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自身发展,要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在信念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教师的爱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这种爱驱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热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赋予具体教育之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也才能不断地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也只有在这样的职业价值取向支配下,才能培养出同样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学生。
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上世纪末以来,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教师在社会变革中所担负的使命及其角色应有开拓性变化。未来的教师角色,应具有人文特质,指导学生过智慧型生活,它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只是传授知识的“严师”,也不全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灵师”,而应该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这就给教师的角色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教师将传统的观念即由如何管理学生转变到如何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有教师缺乏“以生为本”的意识,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客观性,从而导致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要求学生“死啃书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不是培养“高分低能”的人,而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现在很多教师疲于题海战术,观念陈旧,难以接受这种新的理念。每一堂课总要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地“灌”,一遍又一遍地强化巩固。而学生相应地也只能一项一项地听,一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一题一题地解,去寻求标准答案,可是当学生离开老师,面对新知识时,就会手足无措,一筹莫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法,苦了自己的同时害了学生。因此,更新教育理念,要求老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关注、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变与提高
传统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而现代的教学能力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在:1、教学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2、教学研究能力。应有开放型和研究型素质,注重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和专业学术问题,教师要成为双师型的人才。3、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我封闭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拓展人际关系,增加社会交往能力。4、教学预见和信息驾驭能力。教师只有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中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电子信息、网络传输、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技术,才能在教学中生动、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5、文化素养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使之具有较强的创造力、理论思辨力、情绪智力。
四、教师个性品质的提高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外部反映。因此,教师第一是要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之本,而要使受教育者真正能得到美的人格的教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当为“立教”的前提。教师要想使自己真“立”起来,关键也在于立人格,这样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才能真正担负起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第二是要训练自己逻辑思维的客观、深广、独到、缜密思维能力,这是作为教师应有的性格气质。因为各门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把这些联系讲清楚,把各种现象、概念和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讲明白,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教师要有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对教师来说,是教师的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也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幽默、机智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而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提高。
作者简介:马永明,(1979.6--),男,江苏江都人,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与教育管理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要求
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特别是师德修养,都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上,制约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构建合理的、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教师素质结构,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理論与现实问题。
一、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转变
科技时代的到来,仅仅靠接受前人的东西难以适应今天这个以创新为检验教育成效的社会。21世纪的教师不能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批判自我,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不断批判自我中创新。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与批判精神,不再把学生视为只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意志的与教师平等的创造主体。课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是否定。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自身发展,要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在信念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教师的爱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这种爱驱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热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赋予具体教育之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也才能不断地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也只有在这样的职业价值取向支配下,才能培养出同样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学生。
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上世纪末以来,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教师在社会变革中所担负的使命及其角色应有开拓性变化。未来的教师角色,应具有人文特质,指导学生过智慧型生活,它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只是传授知识的“严师”,也不全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灵师”,而应该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这就给教师的角色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教师将传统的观念即由如何管理学生转变到如何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有教师缺乏“以生为本”的意识,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客观性,从而导致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要求学生“死啃书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不是培养“高分低能”的人,而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现在很多教师疲于题海战术,观念陈旧,难以接受这种新的理念。每一堂课总要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地“灌”,一遍又一遍地强化巩固。而学生相应地也只能一项一项地听,一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一题一题地解,去寻求标准答案,可是当学生离开老师,面对新知识时,就会手足无措,一筹莫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法,苦了自己的同时害了学生。因此,更新教育理念,要求老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关注、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变与提高
传统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而现代的教学能力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在:1、教学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2、教学研究能力。应有开放型和研究型素质,注重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和专业学术问题,教师要成为双师型的人才。3、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我封闭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拓展人际关系,增加社会交往能力。4、教学预见和信息驾驭能力。教师只有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中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电子信息、网络传输、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技术,才能在教学中生动、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5、文化素养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使之具有较强的创造力、理论思辨力、情绪智力。
四、教师个性品质的提高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外部反映。因此,教师第一是要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之本,而要使受教育者真正能得到美的人格的教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当为“立教”的前提。教师要想使自己真“立”起来,关键也在于立人格,这样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才能真正担负起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第二是要训练自己逻辑思维的客观、深广、独到、缜密思维能力,这是作为教师应有的性格气质。因为各门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把这些联系讲清楚,把各种现象、概念和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讲明白,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教师要有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对教师来说,是教师的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也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幽默、机智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而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提高。
作者简介:马永明,(1979.6--),男,江苏江都人,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与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