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探讨分层次分目标教学运用于大专外科护理学课堂,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层次;分目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R11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56-02
目前,如何扎实推进外科护理学课程建设,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大专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研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1]。只有关注、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地提高学习兴趣,求得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2]。因此,根据学生差异,分层分目标进行大专外科教学,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1方法
1.1 备课,认真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材进行分目标处理。教师在吃透新课程标准、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单元备课,要把每一单元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A、B、C三个目标,优秀生为最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中等生为中层学习目标,学困生为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按教学大纲的基本目标要求)。笔者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了这三类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兼顾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2 上课,自觉运用分目标教学。上课是运用分层次分目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一般应在每单元授课前,让学生明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如《低钾血症》除掌握重、难点外,优秀生应掌握有关概念,案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提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鼓励他们多收集、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中等生应理解有关概念,熟读课本,叙述其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学困生应了解有关概念,熟读课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不同学生合理进行分层分目标授课,使每个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1.2.1 活动要求分层次分目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依据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1.2.2 小组合作分层次分目标。合作学习是分层次分目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笔者有意将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学生安排在一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各司其职,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享受合作的乐趣。
1.2.3 评价要求分层次分目标。在课堂中,教师的鼓励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但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应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在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只用“谢谢”来肯定他们的回答;而对于那些平时怕开口、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当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应抓住时机用“好、很好、非常好”等评价进行表扬,以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争取更大的进步。
1.3 作业设计、课后辅导,应体现分层分目标教学。
①作业设计、课后辅导要因层制宜。如案例分析时切忌“一刀切”,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②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虽然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但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回答问题不太准确,教师也要耐心地给予纠正,使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内容是哪些重难点内容没有掌握;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做好准备。
2 体会
原苏联心理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国内外许多专家研究,一个人的智力包括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等。这些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个别差异。分层分目标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目标指导,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学习外科护理的兴趣,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常安.目标教学与中等医学教育.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贾永生.简析“哈佛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
【摘要】探讨分层次分目标教学运用于大专外科护理学课堂,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层次;分目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R11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56-02
目前,如何扎实推进外科护理学课程建设,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大专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研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1]。只有关注、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地提高学习兴趣,求得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2]。因此,根据学生差异,分层分目标进行大专外科教学,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1方法
1.1 备课,认真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材进行分目标处理。教师在吃透新课程标准、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单元备课,要把每一单元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A、B、C三个目标,优秀生为最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中等生为中层学习目标,学困生为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按教学大纲的基本目标要求)。笔者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了这三类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兼顾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2 上课,自觉运用分目标教学。上课是运用分层次分目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一般应在每单元授课前,让学生明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如《低钾血症》除掌握重、难点外,优秀生应掌握有关概念,案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提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鼓励他们多收集、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中等生应理解有关概念,熟读课本,叙述其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学困生应了解有关概念,熟读课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不同学生合理进行分层分目标授课,使每个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1.2.1 活动要求分层次分目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依据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1.2.2 小组合作分层次分目标。合作学习是分层次分目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笔者有意将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学生安排在一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各司其职,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享受合作的乐趣。
1.2.3 评价要求分层次分目标。在课堂中,教师的鼓励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但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应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在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只用“谢谢”来肯定他们的回答;而对于那些平时怕开口、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当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应抓住时机用“好、很好、非常好”等评价进行表扬,以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争取更大的进步。
1.3 作业设计、课后辅导,应体现分层分目标教学。
①作业设计、课后辅导要因层制宜。如案例分析时切忌“一刀切”,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②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虽然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但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回答问题不太准确,教师也要耐心地给予纠正,使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内容是哪些重难点内容没有掌握;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做好准备。
2 体会
原苏联心理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国内外许多专家研究,一个人的智力包括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等。这些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个别差异。分层分目标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目标指导,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学习外科护理的兴趣,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常安.目标教学与中等医学教育.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贾永生.简析“哈佛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