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多样化发展,成为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意识比较简单,对复杂知识和概念缺乏认知能力。教师更需要注重自身教学理念因地制宜的变化,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观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指导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观;指导教学;应用分析
提及数学观教育是因为传统教学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切割”教学,加上教师灌输式的知识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并未对数学的深刻作用做到有效思考 。在现代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理念使数学知识教学出现了一种“去数学观”的简易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仍相对肤浅。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将数学思维和内涵积极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原理和概念做到更科学有效、实践性的思考。
1数学观的主要内容
1.1数学逻辑思维。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狭义的逻辑思维内容也能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教材教学中对逻辑思维的论述内容相对缺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长期处于“堆积木”的水平,缺乏对其内部联系的思考。对学生提问抽象思维是什么,则很大程度上得到“一问三不知”地回答。对此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逻辑思维教导课程,或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逻辑思维的理念,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做到多样性思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素养。
1.2数学知识的敏感性。数学观理念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敏感意识,能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应用,也能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如将小学数学知识分为:数理知识、几何知识、生活常识三大类。使学生对知识“积木”进行更有序地排布,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的敏感性。如提到生活中的图形问题,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几何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调用。1
1.3数学知识的溯源认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前头去尾的处理,目的是简化学习的学习过程。但实际上掐头去尾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困惑感,认为数学知识“高深莫测”,自己的学习只是对浅层的知识进行不断探索,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对此在新的教学阶段,教师要增加数学知识中的溯源内容,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实际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信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做到多样性思考。
1.4数学知识的应用认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基础性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样实践素养进行有效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生活化探索教学,提醒学生进行基础素养训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增加学生的学习目标性。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思路、或者自己的成人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条块化分割,过度“简化”问题探索过程,使学生的思考学习缺乏联系性,最终在学习中仍十分困惑和被动。
2以数学观为指导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开展的建议
2.1教师保持自然的人本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多样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贯彻人本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策略,维持自身专业教学形象,使学生对知识探索保持多样性的教学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要保持谨言慎行、表里如一的原则,将更多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避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代入到课堂中。同时在教学中保持自然、轻松的教学理念,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最后教师要保持公平教学策略,避免学生自我边缘化心理的发展等。
2.2弥补数学教材中内容缺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要对演绎法、归纳法、抽象模型思维进行分别渗透教育。如演绎法是对普遍规则的特殊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规则的建立过程进行溯源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實践意识。例如分数概念是古人分配物资过程中诞生的平均划分思想,阿拉伯数字实现了对分数的有效表达和计算。现代人对分数概念的认知和计算也能解决大量的现实问题,以此使学生对分数的应用做到深刻思考。归纳法则是对普遍规律的特殊总结,以方便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分析和探索。例如数字本身是一种符号,数学知识教学是对符号的计算和解释,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方便和高校。教师可以对抽象和具象的转化思想进行解释,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做到更深刻认识。最后抽象模型是人们对客观存在规律建立分析模型的过程,有了模型更多复杂问题可以得到轻松解决,提升了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效率。例如树状图模型能够对概率问题进行有效化解等。2
2.3培养学生的分类学习思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具象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离解释,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如物品买卖的小数乘法归类到数理知识中,使学生将其理解为简单的数字计算问题。将对图形面积分析归类到几何知识中,使学生使用面积计算公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2.4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设立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情境。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分摊了学生个体的课堂心理压力,将课堂主动权有效的归还给了学生,有助于学生集体学习视野的有效拓展。在生活化的问题分析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使用了哪些数学原理进行解释,如是理论转实践、还是具象转抽象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不断强化,促进学生数学观的全面发展和培养。
3结束语
小学数学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弥补教材内容存在的不足,保持对学生基础素养、实践素养、思维转化素养的有效训练。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现实生活的认知模式发生改观,对科学改造世界做到深刻、多样思考。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意义与指导对策分析[J].信息周刊,2020,000(003):P.1-1.
[2]姜宪英.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No.679(03):152-15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观;指导教学;应用分析
提及数学观教育是因为传统教学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切割”教学,加上教师灌输式的知识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并未对数学的深刻作用做到有效思考 。在现代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理念使数学知识教学出现了一种“去数学观”的简易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仍相对肤浅。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将数学思维和内涵积极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原理和概念做到更科学有效、实践性的思考。
1数学观的主要内容
1.1数学逻辑思维。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狭义的逻辑思维内容也能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教材教学中对逻辑思维的论述内容相对缺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长期处于“堆积木”的水平,缺乏对其内部联系的思考。对学生提问抽象思维是什么,则很大程度上得到“一问三不知”地回答。对此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逻辑思维教导课程,或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逻辑思维的理念,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做到多样性思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素养。
1.2数学知识的敏感性。数学观理念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敏感意识,能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应用,也能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如将小学数学知识分为:数理知识、几何知识、生活常识三大类。使学生对知识“积木”进行更有序地排布,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的敏感性。如提到生活中的图形问题,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几何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调用。1
1.3数学知识的溯源认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前头去尾的处理,目的是简化学习的学习过程。但实际上掐头去尾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困惑感,认为数学知识“高深莫测”,自己的学习只是对浅层的知识进行不断探索,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对此在新的教学阶段,教师要增加数学知识中的溯源内容,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实际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信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做到多样性思考。
1.4数学知识的应用认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基础性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样实践素养进行有效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生活化探索教学,提醒学生进行基础素养训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增加学生的学习目标性。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思路、或者自己的成人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条块化分割,过度“简化”问题探索过程,使学生的思考学习缺乏联系性,最终在学习中仍十分困惑和被动。
2以数学观为指导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开展的建议
2.1教师保持自然的人本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多样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贯彻人本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策略,维持自身专业教学形象,使学生对知识探索保持多样性的教学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要保持谨言慎行、表里如一的原则,将更多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避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代入到课堂中。同时在教学中保持自然、轻松的教学理念,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最后教师要保持公平教学策略,避免学生自我边缘化心理的发展等。
2.2弥补数学教材中内容缺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要对演绎法、归纳法、抽象模型思维进行分别渗透教育。如演绎法是对普遍规则的特殊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规则的建立过程进行溯源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實践意识。例如分数概念是古人分配物资过程中诞生的平均划分思想,阿拉伯数字实现了对分数的有效表达和计算。现代人对分数概念的认知和计算也能解决大量的现实问题,以此使学生对分数的应用做到深刻思考。归纳法则是对普遍规律的特殊总结,以方便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分析和探索。例如数字本身是一种符号,数学知识教学是对符号的计算和解释,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方便和高校。教师可以对抽象和具象的转化思想进行解释,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做到更深刻认识。最后抽象模型是人们对客观存在规律建立分析模型的过程,有了模型更多复杂问题可以得到轻松解决,提升了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效率。例如树状图模型能够对概率问题进行有效化解等。2
2.3培养学生的分类学习思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具象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离解释,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如物品买卖的小数乘法归类到数理知识中,使学生将其理解为简单的数字计算问题。将对图形面积分析归类到几何知识中,使学生使用面积计算公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2.4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设立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情境。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分摊了学生个体的课堂心理压力,将课堂主动权有效的归还给了学生,有助于学生集体学习视野的有效拓展。在生活化的问题分析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使用了哪些数学原理进行解释,如是理论转实践、还是具象转抽象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不断强化,促进学生数学观的全面发展和培养。
3结束语
小学数学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弥补教材内容存在的不足,保持对学生基础素养、实践素养、思维转化素养的有效训练。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现实生活的认知模式发生改观,对科学改造世界做到深刻、多样思考。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意义与指导对策分析[J].信息周刊,2020,000(003):P.1-1.
[2]姜宪英.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No.679(03):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