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其在古籍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怎样更好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待我们认知到全球文化传播环境,满足更多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大新型媒体平台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探讨了古籍文化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基于新媒体发展古籍文献资料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古籍;保护与传承
引言:
古籍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关键载体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古籍文献是图书馆文献资料的一部分,对传播、探究、创新我国传统文化有极为重要的用处。
1.保护中华古籍的深远意义
1.1坚持保护为主
我们要将古籍的保护工作当作核心,遵守古籍保护工作的规律,依据法律保护和科学保护将古籍的预防性保护与强求性保护融合,构建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长效制度。
1.2坚持抢救第一
认识到古籍十分容易损坏且不可再生,需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珍贵古籍的抢救工作上,加强古籍保护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培养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改良古籍储藏条件,提高对古籍的修复能力。
1.3坚持合理使用
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发展,可以通过展示、数学化的方式、影印出版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加大对古籍的揭示与使用,充分发挥文化价值与社会服务功能。
1.4加大管理
必须加强对古籍保护的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进一步健全古籍保护工作的制度,加大古籍防护单位管理、建构古籍标准化体系,实行严格的古籍保护责任制度与追究制度,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路径
保护古籍与文化传播有十分紧要的关系;保护古籍的目的是使文化得以傳播。这样的传播同时推动更优质水平的古籍保护,需要我们做好古籍的保护与维修复工作,同时也能尽可能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2.1建立“线上+线下”的古籍文献资源阅读和使用模式
各类媒体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随时阅读和沟通,我们需要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古籍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活动。比如开发各种和古籍文献有关的微视频和文本,根据读者社会化媒体的习惯为其提供推送数字化的古籍资料。并且建立一个“线上+线下”模式的古籍文献资源阅读和使用机制,比如:”利用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工具,鼓励且引导读者参与到线上的讨论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同时对古籍的保护进行探讨。可以在线下组织读者交流会,如举行古籍文献讲座、古籍修复、古籍知识竞赛活动,且设有一定的奖励,从而引起读者参与到线下活动中的积极性,掌握有关古籍保护的基本知识。
2.2做好古籍文化传播
古籍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可以显示出历史文明和时代风貌,是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我国的节目多是用各种晚会与庆祝活动的方式进行传承,特别是各大节目的晚会,可以说晚会有重要的民俗符号,具备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具体节目文化进行故事化、可视化、个性化以及游戏化的传播,让民众参与其中。故事化就是用故事讲述传统古籍文化。自古以来故事都是个体与个体间传播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并且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古籍中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提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巩固,可以当代社会潮流为其加上新的活力,在保有内核的同时给予其传统文化新的价值,用此传承文化价值。
另外,古籍文献资料的保护与利用不但需要各级图书馆的参与,还要全体人民群众的参与。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高效性的优势,让更好的读者可以通过此技术学习与使用古籍文献,以便拓展古籍文献资料的传播渠道。公共图书馆应该使用阅读推广、公益讲座、展示图书馆的保护成果等活动加大人们对古籍文献的保护意识[1]。充分利用其新媒体技术的宣传与普及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保护古籍文献的氛围。另外,利用媒体技术对文献资料加以保护并将其保护技艺进行宣传,让更多人通过此提升对古籍文献的认识。
2.3打造“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古籍文献保护和阅读平台
当前在各大图书馆可以依靠传统媒体进行阅读推广、公益讲座等活动,在图书馆中举办公益活动和古籍文献资料保护有关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不可忽视传统文化的优点。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公共图书馆可以打造“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阅读平台,给读者提供多元的古籍资源利用方式,比如把古籍资源保护方法拍摄为短视频,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2]。让读者能够随时利用新媒体工具获得古籍文献资源,学习我国传统的文化知识。
2.4完善古籍数据库的建构与开发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需要我们研发出相应的古籍资源数据库和富有特色的资源库,同时从古籍的地域种类等特征开始,运用知识发掘与大话数据处理的技术将有关数据加以解析和标识,实现对古籍多层次、多角度的使用。其保护工作并不是将古籍藏起来,而是借助新媒体在各个图书馆中建立联盟,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查阅,提升此资源的利用价值[3]。使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构建联盟,提升古籍资料的使用率。
3.结束语
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古籍文献是确保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不断发扬,是政府与党的重要历史责任,同时也是文化工作者需要扛起的使命。对此,加大古籍保护和传承不容放缓。各地区政府与部门以对国家与历史负责的态度和各地文化工作一起贯彻习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识目前我们需要做好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静. 新媒体与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论析[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7):141-141.
[2]孙亿文,傅洁. 古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出版, 2015, No.377(24):46-48.
[3]钟劲松.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5).
关键词:中华民族;古籍;保护与传承
引言:
古籍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关键载体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古籍文献是图书馆文献资料的一部分,对传播、探究、创新我国传统文化有极为重要的用处。
1.保护中华古籍的深远意义
1.1坚持保护为主
我们要将古籍的保护工作当作核心,遵守古籍保护工作的规律,依据法律保护和科学保护将古籍的预防性保护与强求性保护融合,构建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长效制度。
1.2坚持抢救第一
认识到古籍十分容易损坏且不可再生,需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珍贵古籍的抢救工作上,加强古籍保护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培养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改良古籍储藏条件,提高对古籍的修复能力。
1.3坚持合理使用
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发展,可以通过展示、数学化的方式、影印出版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加大对古籍的揭示与使用,充分发挥文化价值与社会服务功能。
1.4加大管理
必须加强对古籍保护的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进一步健全古籍保护工作的制度,加大古籍防护单位管理、建构古籍标准化体系,实行严格的古籍保护责任制度与追究制度,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路径
保护古籍与文化传播有十分紧要的关系;保护古籍的目的是使文化得以傳播。这样的传播同时推动更优质水平的古籍保护,需要我们做好古籍的保护与维修复工作,同时也能尽可能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2.1建立“线上+线下”的古籍文献资源阅读和使用模式
各类媒体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随时阅读和沟通,我们需要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古籍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活动。比如开发各种和古籍文献有关的微视频和文本,根据读者社会化媒体的习惯为其提供推送数字化的古籍资料。并且建立一个“线上+线下”模式的古籍文献资源阅读和使用机制,比如:”利用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工具,鼓励且引导读者参与到线上的讨论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同时对古籍的保护进行探讨。可以在线下组织读者交流会,如举行古籍文献讲座、古籍修复、古籍知识竞赛活动,且设有一定的奖励,从而引起读者参与到线下活动中的积极性,掌握有关古籍保护的基本知识。
2.2做好古籍文化传播
古籍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可以显示出历史文明和时代风貌,是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我国的节目多是用各种晚会与庆祝活动的方式进行传承,特别是各大节目的晚会,可以说晚会有重要的民俗符号,具备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具体节目文化进行故事化、可视化、个性化以及游戏化的传播,让民众参与其中。故事化就是用故事讲述传统古籍文化。自古以来故事都是个体与个体间传播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并且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古籍中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提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巩固,可以当代社会潮流为其加上新的活力,在保有内核的同时给予其传统文化新的价值,用此传承文化价值。
另外,古籍文献资料的保护与利用不但需要各级图书馆的参与,还要全体人民群众的参与。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高效性的优势,让更好的读者可以通过此技术学习与使用古籍文献,以便拓展古籍文献资料的传播渠道。公共图书馆应该使用阅读推广、公益讲座、展示图书馆的保护成果等活动加大人们对古籍文献的保护意识[1]。充分利用其新媒体技术的宣传与普及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保护古籍文献的氛围。另外,利用媒体技术对文献资料加以保护并将其保护技艺进行宣传,让更多人通过此提升对古籍文献的认识。
2.3打造“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古籍文献保护和阅读平台
当前在各大图书馆可以依靠传统媒体进行阅读推广、公益讲座等活动,在图书馆中举办公益活动和古籍文献资料保护有关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不可忽视传统文化的优点。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公共图书馆可以打造“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阅读平台,给读者提供多元的古籍资源利用方式,比如把古籍资源保护方法拍摄为短视频,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2]。让读者能够随时利用新媒体工具获得古籍文献资源,学习我国传统的文化知识。
2.4完善古籍数据库的建构与开发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需要我们研发出相应的古籍资源数据库和富有特色的资源库,同时从古籍的地域种类等特征开始,运用知识发掘与大话数据处理的技术将有关数据加以解析和标识,实现对古籍多层次、多角度的使用。其保护工作并不是将古籍藏起来,而是借助新媒体在各个图书馆中建立联盟,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查阅,提升此资源的利用价值[3]。使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构建联盟,提升古籍资料的使用率。
3.结束语
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古籍文献是确保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不断发扬,是政府与党的重要历史责任,同时也是文化工作者需要扛起的使命。对此,加大古籍保护和传承不容放缓。各地区政府与部门以对国家与历史负责的态度和各地文化工作一起贯彻习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识目前我们需要做好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静. 新媒体与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论析[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7):141-141.
[2]孙亿文,傅洁. 古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出版, 2015, No.377(24):46-48.
[3]钟劲松.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