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的分层次教学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eSu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可以引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最大限度的发展。
  关键词: 中专数学教学 分层次教学 基本方法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
  一、“分层次教学”的提出
  近年来,国家对中专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招生就业中计划体制过渡到了完全的市场体制,原来初中升入中专的“筛选”已不再存在,使原来初中已经分化出来的学习困难生也全都升入中专,造成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能力差异十分突出,优生约占20%,而学困生的比例约占30%。如何使他们能留得住,并且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既是中专教育的需要,更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划一的教学模式与分化的学生的矛盾。曾经企图通过按程度编班来解决这个矛盾,但很快显露出许多弊端,学困生集中,挫伤自尊心,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学困生往往又是道德品质上的“差”生,一旦集中,便会形成“势力”,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更会促使两极分化。现提出一种分层次教学的新方法,通过分类编组、分类指导,达到分类提高,是一种异步教学法。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原则通过对在校学生调查,发现造成数学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学生參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
  三、分层教学的好处
  1.提高所有学生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同时,分层教学法还和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加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这一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提升教师全面能力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层次的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当然,分层次教学也会给老师日常工作带来比传统教学多数倍的工作量,教师应以自身素质提高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提升其效率。
  四、分层次教学的基本方法
  首先,学生分层。学生分层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充分认识学生个性间的差异,发现和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可在新生入校后,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的班级进行测验,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别按好、中、“差”分成C、B、A三个学习小组。为了消除“差”生自卑心理,分层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施教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有层次间的升降变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这样,A组的学生学起来有动力,同时对C组学生也是一个促进。对于隐性分层,要经常把学生在班内所处的位置的变动情况及时告诉学生,鼓励他们,由“A”组向“C”组跃进。分层是手段,递进是目的,分层的成功,恰恰体现在这个“递进”之中。对每个学生,教师都要以爱动其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分层教育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其次,教材分层。首先要根据所教年级的教材,去钻研分析,明确教材的前后联系,灵活地选择教法,合理地组合教材。一是依据技术技能分层。通常在球类及体操技巧项目教学中采用,依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技术质量分层,每个层次的同学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由于差异不大,同学们锻炼的积极性较高;二是依据速度耐力分层。根据学生的各有所长划分层次,集中练习时速度好的在一层,耐力好的在另一层,根据学生人数设置不同的距离要求,让同学们体验竞争带来的乐趣;三是依据高度远度分层。通常在田径教学中运用,像跳高、跳远、投掷项目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高度和远度的层次,在每一个练习点上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三种教材分层法,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吃饱”,也让基础好的能“吃好”。
  最后,作业、辅导要层次化。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教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问题。
  目前,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有一定难度,主要的阻碍因素在于社会的不认同,传统思想认为分层教育就像把人分成几个等级,使得个人的自尊受到打击,影响个人的人格发展。因此,分层次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经过专家学者还有一线教师的努力,相信分层次教学一定会得到广泛的运用。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实验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教学体会,针对数学实验在培养大学生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数学建模、自学,以及整体分析等四个方面的创新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 数学实验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 自学能力 整体分析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
摘要: 思维是数学学科的核心,是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也是学生良好数学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石。问题教学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高中数学教师应抓住问题内在特性,激发学生思维潜能,重视解题能力培养,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教学 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是数学学科问题解答的核心,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内涵的有效承载体,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