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嗜酒,虽然平日里也读些杂书,读过“会当一饮三百杯”之类的酒中豪言,当时也颇为心动,但终究没有学会饮酒。
不过曾经有一个时期,不嗜酒的我被迫在三个月的日子每天早中晚的喝酒。那时我刚从果树上摘果子摔下来跌成重伤,医生说喝点药酒对腿的恢复有好处。母亲听了赶紧张罗,新买了个玻璃坛子,又兑好了所需的药材,做了一大坛子的药酒给我,并嘱咐我每餐都要喝,让脚早点恢复。拗她不过,我看着满坛子足有十几斤的酒,心中畏惧和幸福之情顿时交织一起。
喝酒的时候,只敢用最小的杯子倒上小半杯,蝉饮朝露似的慢慢吮吸。这在真正饮酒的人看来是件极不痛快的事,可即便是这种打着“吃药”的旗子下的小气喝法,我都觉得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折磨。每次回家,母亲问我酒喝了没有,我都要向她大吐苦水诉说自己的不堪。母亲照例要劝慰我一番,说没想到会这样,又说我小的时候是很喜欢喝酒的。
小的时候我当然也不会喝酒,母亲所说的我喜欢喝酒并不是真正的喝酒,那只是刚酿了三天才发酵的甜米酒,说是喝酒其实更多的是贪吃甜食而已。
母亲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沾了山水的灵气,心灵手巧,还在做姑娘的时候就会做各种农活和手工。不过酿米酒这门手艺却不是在外婆家学会的,因为据母亲自己说她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当时所有人都很穷,可这样穷在山村里头还有区别呢。同样是一个家庭,作为女孩子的母亲和我唯一的舅舅遭到了外公的区别对待。那时一家人吃不上饭,每次做饭都只有一小碗纯米饭,这个是舅舅专属品,母亲和几个姐妹吃的都是掺了萝卜或红薯的饭。吃饭都这样,自然不会去酿什么米酒了。母亲酿酒的本事应该是出嫁后分田到户了,有了粮食了以后自己学会的。
作为早期自学成材的典型,母亲酿酒的技术受到了亲戚邻居的一致夸奖。乡下人酿米酒多半是自家人喝用的,可我家是个例外,父亲和我们几兄弟都不喝米酒,于是母亲酿的米酒成了亲戚朋友十天半月来串门的最佳动力,也因此母亲酿酒的名气渐渐传开了。
乡下人虽然穷,也有自己的待客之道,客人来了,没有酒端上来是很没面子的,不酿酒的人家这时往往会到我们家去打一碗应急。当然次数多了即使母亲每次都笑脸相迎,人家也会觉得不好,但又不能少了这碗酒,于是酿酒而不喝酒的我家渐渐卖起酒来,卖酒赚来的钱贴补家用,母亲这一酿酒就是几十年。
虽然我不喝酒,但是母亲每次酿酒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吃糖拌糯饭,喝甜酒是小时候的我的最爱。那时平日里除了三餐没什么零食之类的,酿酒的时候能用白糖拌上小半碗的糯米饭是个极大的享受,以至于我们这里有句俗话,说一个人特别开心的时候常说“你吃了糯饭”。糯饭就是酿酒时蒸熟的糯米,刚从甄里倒出来最好,每次蒸好糯饭的时候母亲都问我要不要,而我先要找找家里还有没有糖,如果有的话那就不客气了,自己盛上满满一碗高兴地吃起来。
现在想起来,这东西其实不好吃,如果没有糖的话比粳米饭难吃多了,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的我对它恋恋不舍。那时,我印象中母亲很少吃。开始我老以为是母亲自己说的不喜欢吃糖,现在想来,那时候糯米是很贵的,而且等它变成了酒之后更贵,母亲之所以不吃,是为了多酿点酒而舍不得吃。但我当时不能明白母亲的这份苦心,我不但吃糯饭,还喜欢吃刚发酵的嫩酒。
酒酿好三天后就开始发酵,这个时候的酒没有半点的杂味,甜甜的像蜂蜜,吃了连嘴唇都是甜的。这个可是童年的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在我的印象里唯一能和它比的就是有一次生病住院时吃过的橘子罐头,不过那东西要病了才有机会吃,而甜酒却是常吃的,它的那股香甜芬芳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许多年了,我吃过了无数的甜食后发现没有什么比它更让我怀念。也许我太贪吃了,给母亲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二十年过去了母亲还牢牢记住我那贪吃的样子,才说了我爱喝酒的话。
可是喝这种酒是很奢侈的,它还只是酒的芽胚,还能茁壮成长,喝它就好比把刚出土的菜芽吃掉,满足了一时的口欲却无可避免长久的损失。母亲为了这个家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她从来舍不得像我这样做。在她看来一碗甜酒就是几碗将来的好酒,就是几天的菜钱,母亲只用调羹调上极少的一点尝尝味道变酸了没有,每逢这种时候,我都凑在一边卖弄地说酒好甜,目的就是能得到母亲的同意再喝上一点。
酿酒虽然能贴补些家用,但和负担三个孩子的开销比是微不足道了,母亲酿了几十年的酒也没能让这个家变得宽裕起来。几十年了母亲就这样甜酒的甜蜜对面苦苦的过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
前几天,我接到在广东打工的弟弟的电话,说母亲去南方打工了,还进了个厂,我大吃一惊,心里很不舒服。母亲说要出去打工说了好几回了,过年的时候就说要和父亲去一个小饭店帮人做事,我听说事情还不算太辛苦,又和父亲一起有个照应,看劝不住也就默认了。后来那人把店子兑了出去,母亲没去成,我总算放下心来。
可这回,母亲在我不知晓的情况下就一个人去了,还要像年轻人一样去进工厂,我真的很担心。母亲的身体不是很好,电话里她说那的伙食不好,上班时间长,人也睡不好,我听了更担心了。这个时候的南方已经很热了,千里迢迢的万一有个水土不服,一下子想找个人都难。我劝她回来,又叫弟弟也劝她回来,母亲不肯。这是早预料到的了,母亲不会在没有收获的情况下就回来的,就像她说的:她没有把南下当作旅游的资格。我知道一下子劝不回她,就在电话里反复嘱咐母亲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马上回来。
周末回家的时候,父亲有时出去做事了,家里就我一个人,冷清极了,这更让我思念母亲在家的日子。家里的酒坛子也空了,望着这些空空的酒坛,我不停的回忆母亲的一切,回忆童年的往事。偶尔翻起自己的一本旧书,我看到自己曾经写下的这些句子:
带了个米字,
这酒就不随意醉人了么,
多少回了,
这酒填饱着我的乡思。
母亲的手,
为酒而生的手,
在檐子回檐的老屋,
掀起过多少芳醇的潮涌,
却在佳酿既成时,
浅尝辄止。
对于甜蜜的东西,
一直以来,
母亲酿造着,
留着,
却从不多喝。
看着看着又想起母亲,不知不觉眼泪润湿了双眼。
(编辑 王丽)
不过曾经有一个时期,不嗜酒的我被迫在三个月的日子每天早中晚的喝酒。那时我刚从果树上摘果子摔下来跌成重伤,医生说喝点药酒对腿的恢复有好处。母亲听了赶紧张罗,新买了个玻璃坛子,又兑好了所需的药材,做了一大坛子的药酒给我,并嘱咐我每餐都要喝,让脚早点恢复。拗她不过,我看着满坛子足有十几斤的酒,心中畏惧和幸福之情顿时交织一起。
喝酒的时候,只敢用最小的杯子倒上小半杯,蝉饮朝露似的慢慢吮吸。这在真正饮酒的人看来是件极不痛快的事,可即便是这种打着“吃药”的旗子下的小气喝法,我都觉得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折磨。每次回家,母亲问我酒喝了没有,我都要向她大吐苦水诉说自己的不堪。母亲照例要劝慰我一番,说没想到会这样,又说我小的时候是很喜欢喝酒的。
小的时候我当然也不会喝酒,母亲所说的我喜欢喝酒并不是真正的喝酒,那只是刚酿了三天才发酵的甜米酒,说是喝酒其实更多的是贪吃甜食而已。
母亲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沾了山水的灵气,心灵手巧,还在做姑娘的时候就会做各种农活和手工。不过酿米酒这门手艺却不是在外婆家学会的,因为据母亲自己说她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当时所有人都很穷,可这样穷在山村里头还有区别呢。同样是一个家庭,作为女孩子的母亲和我唯一的舅舅遭到了外公的区别对待。那时一家人吃不上饭,每次做饭都只有一小碗纯米饭,这个是舅舅专属品,母亲和几个姐妹吃的都是掺了萝卜或红薯的饭。吃饭都这样,自然不会去酿什么米酒了。母亲酿酒的本事应该是出嫁后分田到户了,有了粮食了以后自己学会的。
作为早期自学成材的典型,母亲酿酒的技术受到了亲戚邻居的一致夸奖。乡下人酿米酒多半是自家人喝用的,可我家是个例外,父亲和我们几兄弟都不喝米酒,于是母亲酿的米酒成了亲戚朋友十天半月来串门的最佳动力,也因此母亲酿酒的名气渐渐传开了。
乡下人虽然穷,也有自己的待客之道,客人来了,没有酒端上来是很没面子的,不酿酒的人家这时往往会到我们家去打一碗应急。当然次数多了即使母亲每次都笑脸相迎,人家也会觉得不好,但又不能少了这碗酒,于是酿酒而不喝酒的我家渐渐卖起酒来,卖酒赚来的钱贴补家用,母亲这一酿酒就是几十年。
虽然我不喝酒,但是母亲每次酿酒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吃糖拌糯饭,喝甜酒是小时候的我的最爱。那时平日里除了三餐没什么零食之类的,酿酒的时候能用白糖拌上小半碗的糯米饭是个极大的享受,以至于我们这里有句俗话,说一个人特别开心的时候常说“你吃了糯饭”。糯饭就是酿酒时蒸熟的糯米,刚从甄里倒出来最好,每次蒸好糯饭的时候母亲都问我要不要,而我先要找找家里还有没有糖,如果有的话那就不客气了,自己盛上满满一碗高兴地吃起来。
现在想起来,这东西其实不好吃,如果没有糖的话比粳米饭难吃多了,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的我对它恋恋不舍。那时,我印象中母亲很少吃。开始我老以为是母亲自己说的不喜欢吃糖,现在想来,那时候糯米是很贵的,而且等它变成了酒之后更贵,母亲之所以不吃,是为了多酿点酒而舍不得吃。但我当时不能明白母亲的这份苦心,我不但吃糯饭,还喜欢吃刚发酵的嫩酒。
酒酿好三天后就开始发酵,这个时候的酒没有半点的杂味,甜甜的像蜂蜜,吃了连嘴唇都是甜的。这个可是童年的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在我的印象里唯一能和它比的就是有一次生病住院时吃过的橘子罐头,不过那东西要病了才有机会吃,而甜酒却是常吃的,它的那股香甜芬芳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许多年了,我吃过了无数的甜食后发现没有什么比它更让我怀念。也许我太贪吃了,给母亲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二十年过去了母亲还牢牢记住我那贪吃的样子,才说了我爱喝酒的话。
可是喝这种酒是很奢侈的,它还只是酒的芽胚,还能茁壮成长,喝它就好比把刚出土的菜芽吃掉,满足了一时的口欲却无可避免长久的损失。母亲为了这个家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她从来舍不得像我这样做。在她看来一碗甜酒就是几碗将来的好酒,就是几天的菜钱,母亲只用调羹调上极少的一点尝尝味道变酸了没有,每逢这种时候,我都凑在一边卖弄地说酒好甜,目的就是能得到母亲的同意再喝上一点。
酿酒虽然能贴补些家用,但和负担三个孩子的开销比是微不足道了,母亲酿了几十年的酒也没能让这个家变得宽裕起来。几十年了母亲就这样甜酒的甜蜜对面苦苦的过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
前几天,我接到在广东打工的弟弟的电话,说母亲去南方打工了,还进了个厂,我大吃一惊,心里很不舒服。母亲说要出去打工说了好几回了,过年的时候就说要和父亲去一个小饭店帮人做事,我听说事情还不算太辛苦,又和父亲一起有个照应,看劝不住也就默认了。后来那人把店子兑了出去,母亲没去成,我总算放下心来。
可这回,母亲在我不知晓的情况下就一个人去了,还要像年轻人一样去进工厂,我真的很担心。母亲的身体不是很好,电话里她说那的伙食不好,上班时间长,人也睡不好,我听了更担心了。这个时候的南方已经很热了,千里迢迢的万一有个水土不服,一下子想找个人都难。我劝她回来,又叫弟弟也劝她回来,母亲不肯。这是早预料到的了,母亲不会在没有收获的情况下就回来的,就像她说的:她没有把南下当作旅游的资格。我知道一下子劝不回她,就在电话里反复嘱咐母亲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马上回来。
周末回家的时候,父亲有时出去做事了,家里就我一个人,冷清极了,这更让我思念母亲在家的日子。家里的酒坛子也空了,望着这些空空的酒坛,我不停的回忆母亲的一切,回忆童年的往事。偶尔翻起自己的一本旧书,我看到自己曾经写下的这些句子:
带了个米字,
这酒就不随意醉人了么,
多少回了,
这酒填饱着我的乡思。
母亲的手,
为酒而生的手,
在檐子回檐的老屋,
掀起过多少芳醇的潮涌,
却在佳酿既成时,
浅尝辄止。
对于甜蜜的东西,
一直以来,
母亲酿造着,
留着,
却从不多喝。
看着看着又想起母亲,不知不觉眼泪润湿了双眼。
(编辑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