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平市是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十一连丰”、农民收入“十一连升”,四平农业充满活力。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困扰着我们。2010年开始,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站在改善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突破口和总抓手,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1.高位组织,强力推动
为有效整治农村环境,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把各级主要领导的工作注意力集中起来。市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任组长,从动员部署到现场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始终站在第一线,不断放大工作信号,做到镜头不换、焦点不变;二是领导包村、部门协同,把行政推动力量整合起来。市、县(区)两级四套班子和机关部门全部挂联到村、到屯,不仅帮助出谋划策,而且给予资金、物资、项目支持。2014年,市本级28位市级领导干部累计到村现场办公187人次,市、县两级挂联部门和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10万元;三是督察曝光,传导压力,让镇、村两级干部真正抓起来。我们对环境差的挂“农村环境脏乱差单位”黑牌和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的办法,促进落后乡镇、村展开行动,还采取镇、村领导上荧屏表态度、谈措施,形成自己逼着自己抓、自己逼着自己干的自我倒逼机制,使镇、村干部只有进路,没有退路;四是以奖代补,激励先进,让农民主动参与进来。市、县(区)两级财政奖补资金不搞平均分配,先干的先补、多干的多补、不干的坚决不补,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规划引导,分类整治
编制和实施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时,我们立足村庄现有基础,侧重整理和治理。一个是对历史欠账多、经济条件差、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尚未改善的村庄主要以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排水设施为整治方向,突出底线导向。另一个是对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主要以垃圾污水处理、农户院落风貌整治、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绿化、美化、亮化为整治方向,突出目标导向。在具体实施中充分体现“五化”:一是对2006年开始建设的省级示范村、推进村,突出巩固、扩面、提升,统筹打造十个样板村群,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典型化”;二是对村庄聚落形态和自然条件较好的村,突出乡情美景和田园风貌,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生态化”;三是对位于国、省道、高速公路和县(市)区域内主要通道两侧的村,突出“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侧重道路、排水设施、农房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个性化”。四是对城区、开发区周边及镇区所在村,突出城乡统筹,接受基础设施辐射、衔接社区管理,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一体化”。五是对面广量大的纵深村、薄弱村,突出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重点改造危旧房屋、建设村屯道路和排水设施,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全面化”。经过规划引导和分类整治,全市形成了以241个省级示范村、重点村为骨架、133个沿线、沿边村为支撑,点、线、面相互照应的农村人居环境新格局。
3.突出重点,完善机制
坚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循序渐进地推进环境整治工作。一是突出干净、整洁,聚焦“五清、十建、三化”。针对脏、乱、差的农村环境,我们在全市53个乡(镇)、755个村全面开展“五清、十建、三化”建设;二是破解资金短缺难题,突出财政资金主导作用。建立各级财政补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受益农民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五个一点”资金投入机制。2014年,市本级下拨引导资金550万元,撬动县、区配套资金和部门帮助、社会赞助资金5116万元,带动农民投工投劳折合资金达到了2875万元;三是积极探索“三步带入”法,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第一步是把农民最关心、最头疼、最急迫解决的事项作为环境整治的启动点,激活农民潜在的建设愿望。第二步是把环境整治项目决策权交给农民。村屯整治哪些项目、整治什么标准、整治资金如何筹集、整治工作怎么实施都交给农民讨论确定,用民主的方式撬动民力。第三步是通过制定屯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常年保洁。通过定人员、定工资、定职责、定奖惩的“四定”管理模式,建立了常年保洁队伍,按照农户缴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办法解决保洁人员工资。实现有人保洁、有钱保洁,统一管理,防止前清后乱;四是建立政府负责,部门联动,打牢基础,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明确市县政府负总责,农业行政部门为牵头部门,做到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经费预算、工作制度“四落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村委会。
我们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努力建设干净、整洁、便捷的宜居村庄,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加美好。(省新农村办供稿)
1.高位组织,强力推动
为有效整治农村环境,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把各级主要领导的工作注意力集中起来。市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任组长,从动员部署到现场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始终站在第一线,不断放大工作信号,做到镜头不换、焦点不变;二是领导包村、部门协同,把行政推动力量整合起来。市、县(区)两级四套班子和机关部门全部挂联到村、到屯,不仅帮助出谋划策,而且给予资金、物资、项目支持。2014年,市本级28位市级领导干部累计到村现场办公187人次,市、县两级挂联部门和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10万元;三是督察曝光,传导压力,让镇、村两级干部真正抓起来。我们对环境差的挂“农村环境脏乱差单位”黑牌和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的办法,促进落后乡镇、村展开行动,还采取镇、村领导上荧屏表态度、谈措施,形成自己逼着自己抓、自己逼着自己干的自我倒逼机制,使镇、村干部只有进路,没有退路;四是以奖代补,激励先进,让农民主动参与进来。市、县(区)两级财政奖补资金不搞平均分配,先干的先补、多干的多补、不干的坚决不补,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规划引导,分类整治
编制和实施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时,我们立足村庄现有基础,侧重整理和治理。一个是对历史欠账多、经济条件差、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尚未改善的村庄主要以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排水设施为整治方向,突出底线导向。另一个是对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主要以垃圾污水处理、农户院落风貌整治、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绿化、美化、亮化为整治方向,突出目标导向。在具体实施中充分体现“五化”:一是对2006年开始建设的省级示范村、推进村,突出巩固、扩面、提升,统筹打造十个样板村群,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典型化”;二是对村庄聚落形态和自然条件较好的村,突出乡情美景和田园风貌,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生态化”;三是对位于国、省道、高速公路和县(市)区域内主要通道两侧的村,突出“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侧重道路、排水设施、农房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个性化”。四是对城区、开发区周边及镇区所在村,突出城乡统筹,接受基础设施辐射、衔接社区管理,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一体化”。五是对面广量大的纵深村、薄弱村,突出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重点改造危旧房屋、建设村屯道路和排水设施,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全面化”。经过规划引导和分类整治,全市形成了以241个省级示范村、重点村为骨架、133个沿线、沿边村为支撑,点、线、面相互照应的农村人居环境新格局。
3.突出重点,完善机制
坚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循序渐进地推进环境整治工作。一是突出干净、整洁,聚焦“五清、十建、三化”。针对脏、乱、差的农村环境,我们在全市53个乡(镇)、755个村全面开展“五清、十建、三化”建设;二是破解资金短缺难题,突出财政资金主导作用。建立各级财政补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受益农民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五个一点”资金投入机制。2014年,市本级下拨引导资金550万元,撬动县、区配套资金和部门帮助、社会赞助资金5116万元,带动农民投工投劳折合资金达到了2875万元;三是积极探索“三步带入”法,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第一步是把农民最关心、最头疼、最急迫解决的事项作为环境整治的启动点,激活农民潜在的建设愿望。第二步是把环境整治项目决策权交给农民。村屯整治哪些项目、整治什么标准、整治资金如何筹集、整治工作怎么实施都交给农民讨论确定,用民主的方式撬动民力。第三步是通过制定屯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常年保洁。通过定人员、定工资、定职责、定奖惩的“四定”管理模式,建立了常年保洁队伍,按照农户缴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办法解决保洁人员工资。实现有人保洁、有钱保洁,统一管理,防止前清后乱;四是建立政府负责,部门联动,打牢基础,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明确市县政府负总责,农业行政部门为牵头部门,做到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经费预算、工作制度“四落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村委会。
我们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努力建设干净、整洁、便捷的宜居村庄,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加美好。(省新农村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