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音乐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教育渗透在点滴教学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音乐;审美;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接触,是学生走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步。学生能否欣赏到音乐的美妙,能否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是学生今后是否爱好音乐的前提。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音乐、歌曲的审美,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亲近自然,触摸音乐的灵秀之美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音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大自然,无论在曲调上还是歌词内容上,都是对大自然的描述。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广阔的美,感受大自然中万千生态,可以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妙,启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灵感。
比如,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便是对大自然的的描绘,对秋天的描述。我在进行《树叶儿飘飘》教学中,先让学生们到我们的校园观察落叶,树叶从大树上缓缓落下的景象,让很多学生将此情此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接着我启发学生们说道:“同学们,秋天的落叶美不美?”我又捡起一片落叶,对学生们说:“同学们看这一片落叶,小燕子衔在嘴里,是薄薄的一片,就像一张信纸;小蚂蚁爬在上面,感觉到好大呀,就像一张床;如果落到小鱼头顶,正好可以遮风挡雨,就像一把伞。同学们觉得这样一幅景象美不美?”学生们点头如捣蒜,纷纷抢着回答:“美”。“那让我们用音乐、用歌声将这美丽的景象唱出来吧”此话一落,学生们的兴致被激发出来,伴随着音乐,学生们体会到了歌曲和歌词的美。有的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老师描述的画面,有的学生拿起树叶翻来覆去地观察,还有的学生将小蚂蚁带回到课堂上,让它在“大床”上睡觉。学生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亲近,感受到音乐创作的灵感,感受到音乐的美。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音乐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触景生情,更加清楚音乐的创作来源,更加了解音乐的内涵,更加懂得音乐的美之所在。教师要多运用自然教学,唤醒学生对音乐的灵秀之审美。
二、与爱为伴,体会音乐的情感之美
音乐的灵魂是情感,只有有情感、有爱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也才能够打动人心。因此,让学生与爱为伴,体会生活中的爱,才能进而懂得音乐的情感表达,才能体会音乐中的情感美。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的旋律,正是谱写了爱的篇章。我在对《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教学时,便让学生感受其中爱的深意。我首先将这首歌教给学生们,这首歌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歌词,并且在学生之间进行传唱。课后我给学生们留了一个家庭作业,那就是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妈妈,看看妈妈是用什么方式来爱我们的。之后我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同学们在家,都对妈妈进行了观察,那么妈妈爱不爱我们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我接着问道:“那么妈妈是如何爱我们的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抢着回答,有的学生说:“我睡觉的时候,妈妈都不睡觉,陪着我睡,等我睡着了妈妈才睡觉。”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回家不管多累都会陪我看书,给我讲故事。”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样样精通,为我做很多好吃的。”我称赞学生们对妈妈观察细致,并进行总结:“歌里面唱的正是妈妈真实的感情,妈妈再苦再累,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都会觉得值得,歌曲就是表达爱和真情实感的最好方式,一首歌曲也因为充满感情而变得美好。”学生们因为对爱有了感悟,也更能欣赏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体会情感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变化,从而能够理解不同的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这样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歌曲,也更加能够在学习歌曲过程中“为情所动”。
三、融入舞蹈,感受音乐的形体之美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无形的,无论乐器发出的音乐还是嘴巴唱出的歌曲,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理解音乐的美,也只能进行抽象的欣赏。但是将舞蹈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舞蹈对音乐进行表现,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有形之美”。
在进行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时,我特意给学生们排练了一段舞蹈来展现歌曲的内容。《唱着跳着走近你》是一首迎宾曲,歌曲欢快、跳跃,表达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对宾客的欢迎。因此我让学生手拉手并排站,在歌曲响起的时候,双手上举,同时向前蹦跳移步,在歌曲唱到“我们好开心”时候,学生双手放下,慢慢后退,随着歌词的重复,重复之前的舞蹈动作,歌曲唱到“献上木棉的花香,献上岭南的风情。给你珠江的韵律,给你云山的亲情”,学生们围成一圈轻跳,并作出献花的动作。随后学生们围成圈拉起手,双手上举向中心聚拢,再放下手退后,最后三两个学生聚在一起,抖动双手,唱出“群星闪闪亮,璀璨耀羊城”。我编排的舞蹈应和了歌曲欢快的节奏,歌曲欢愉,舞蹈轻盈,学生在跳舞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愉快的曲调,体味到歌曲的欢愉之情。
学生通过对舞蹈的表演,理解音乐的含义;教师通过对舞蹈的编排,将无形的音乐化为形的动作予以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欣赏到音乐的“有形”之美。
总之,做好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其精神修养。学生通过音乐课堂,构建审美心理,从而达到陶冶心灵和情操的目的。音乐是人类的伙伴,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感受音乐的美妙。
【关键词】音乐;审美;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接触,是学生走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步。学生能否欣赏到音乐的美妙,能否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是学生今后是否爱好音乐的前提。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音乐、歌曲的审美,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亲近自然,触摸音乐的灵秀之美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音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大自然,无论在曲调上还是歌词内容上,都是对大自然的描述。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广阔的美,感受大自然中万千生态,可以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妙,启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灵感。
比如,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便是对大自然的的描绘,对秋天的描述。我在进行《树叶儿飘飘》教学中,先让学生们到我们的校园观察落叶,树叶从大树上缓缓落下的景象,让很多学生将此情此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接着我启发学生们说道:“同学们,秋天的落叶美不美?”我又捡起一片落叶,对学生们说:“同学们看这一片落叶,小燕子衔在嘴里,是薄薄的一片,就像一张信纸;小蚂蚁爬在上面,感觉到好大呀,就像一张床;如果落到小鱼头顶,正好可以遮风挡雨,就像一把伞。同学们觉得这样一幅景象美不美?”学生们点头如捣蒜,纷纷抢着回答:“美”。“那让我们用音乐、用歌声将这美丽的景象唱出来吧”此话一落,学生们的兴致被激发出来,伴随着音乐,学生们体会到了歌曲和歌词的美。有的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老师描述的画面,有的学生拿起树叶翻来覆去地观察,还有的学生将小蚂蚁带回到课堂上,让它在“大床”上睡觉。学生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亲近,感受到音乐创作的灵感,感受到音乐的美。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音乐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触景生情,更加清楚音乐的创作来源,更加了解音乐的内涵,更加懂得音乐的美之所在。教师要多运用自然教学,唤醒学生对音乐的灵秀之审美。
二、与爱为伴,体会音乐的情感之美
音乐的灵魂是情感,只有有情感、有爱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也才能够打动人心。因此,让学生与爱为伴,体会生活中的爱,才能进而懂得音乐的情感表达,才能体会音乐中的情感美。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的旋律,正是谱写了爱的篇章。我在对《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教学时,便让学生感受其中爱的深意。我首先将这首歌教给学生们,这首歌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歌词,并且在学生之间进行传唱。课后我给学生们留了一个家庭作业,那就是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妈妈,看看妈妈是用什么方式来爱我们的。之后我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同学们在家,都对妈妈进行了观察,那么妈妈爱不爱我们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我接着问道:“那么妈妈是如何爱我们的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抢着回答,有的学生说:“我睡觉的时候,妈妈都不睡觉,陪着我睡,等我睡着了妈妈才睡觉。”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回家不管多累都会陪我看书,给我讲故事。”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样样精通,为我做很多好吃的。”我称赞学生们对妈妈观察细致,并进行总结:“歌里面唱的正是妈妈真实的感情,妈妈再苦再累,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都会觉得值得,歌曲就是表达爱和真情实感的最好方式,一首歌曲也因为充满感情而变得美好。”学生们因为对爱有了感悟,也更能欣赏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体会情感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变化,从而能够理解不同的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这样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歌曲,也更加能够在学习歌曲过程中“为情所动”。
三、融入舞蹈,感受音乐的形体之美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无形的,无论乐器发出的音乐还是嘴巴唱出的歌曲,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理解音乐的美,也只能进行抽象的欣赏。但是将舞蹈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舞蹈对音乐进行表现,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有形之美”。
在进行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时,我特意给学生们排练了一段舞蹈来展现歌曲的内容。《唱着跳着走近你》是一首迎宾曲,歌曲欢快、跳跃,表达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对宾客的欢迎。因此我让学生手拉手并排站,在歌曲响起的时候,双手上举,同时向前蹦跳移步,在歌曲唱到“我们好开心”时候,学生双手放下,慢慢后退,随着歌词的重复,重复之前的舞蹈动作,歌曲唱到“献上木棉的花香,献上岭南的风情。给你珠江的韵律,给你云山的亲情”,学生们围成一圈轻跳,并作出献花的动作。随后学生们围成圈拉起手,双手上举向中心聚拢,再放下手退后,最后三两个学生聚在一起,抖动双手,唱出“群星闪闪亮,璀璨耀羊城”。我编排的舞蹈应和了歌曲欢快的节奏,歌曲欢愉,舞蹈轻盈,学生在跳舞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愉快的曲调,体味到歌曲的欢愉之情。
学生通过对舞蹈的表演,理解音乐的含义;教师通过对舞蹈的编排,将无形的音乐化为形的动作予以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欣赏到音乐的“有形”之美。
总之,做好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其精神修养。学生通过音乐课堂,构建审美心理,从而达到陶冶心灵和情操的目的。音乐是人类的伙伴,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感受音乐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