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家到道教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子想尔注》名义上是对《老子》的注解,实则“托遘”《老子》达到“以训初回”和“济众大航”的目的。它通过增删、篡改、曲解等手段系统地改造了《老子》,将“道”神格化,突出其“布道诫”的训示意义,引导人们追求长生成仙的道教理想。通过这样的诠释,将哲学文本改造成了宗教经典,为道教的形成及传播作了理论上的准备,是道教创立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道教;《道德经》;《老子想尔注》;老子
  DOI:10.16346/j.cnki.37-1101/c.2020.05.09
  《老子想尔注》(以下简称《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早期道教信徒的必读经书。关于本书的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说是张陵著,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以及中唐僧人法琳《辩正论》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想尔注》的作者,后世道书多沿此说。另一说,认为该书作者是张陵之孙张鲁,如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想尔注》经文早已散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未记载,《道藏》中也没收进去。清末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古本典籍中存有《老子道经想尔注》残本,据考证是六朝钞本。此残卷在1905年失窃,现收藏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编号为斯氏(斯坦因)六八二五①。现存的《老子想尔注》仅存第三至三十六章。《想尔注》名义上是对《老子》的注解,实际是注者按照其主观意愿而对原文进行的刻意阐释和发挥,使道家的哲学著作《老子》被改造成了道教的宗教经典《老子想尔注》,让道家走向了道教。
  一、“托遘想尔,以训初回”——化哲理之书为布道之书
  汉代是《老子》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老子》称“经”就始于汉代。道家哲学的发展、道教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阐释《老子》而展开的。对《老子》的任何一种阐释都离不开阐释者的历史境遇。宋末元初道士杜道坚在《玄经原旨发挥》中说:“道与世降,时有不同,注者多随时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师之。故汉人注者为‘汉老子’,晋人注者为‘晋老子’,唐人、宋人注者为‘唐老子’‘宋老子’。” ②魏源曾感慨:“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③没有定准,就造成原文与阐释之间的差异、变异、歧义。有些变异在历史演变中被认可,被发挥,并演变为新的领域。前人发其端绪,后人竟其引申,中国传统的文本注释本就有“推阐”“阐扬”“阐发”之意。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曾经提出:“本文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汉代的《想尔注》可谓极具创造性。《想尔注》虽然称为“注”,但它并不是要逐字逐句注解《老子》原文以获得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解,而是依托《老子》而创立新说。
  (一)《想尔注》重点在于“想尔训”
  道教经典《传授经戒仪注诀》列举了道士应当诵习的十卷经,其中第五、第六即是《老子想尔注》。《传授经戒仪注诀》这样解释了《想尔注》的缘起:
  系师得道,化道西蜀。蜀风浅末,未晓深言。托遘想尔,以训初回。初回之伦,多同蜀浅。辞说切近,因物赋通。三品要戒,济众大航,故次于《河上》。《河上》《想尔》,注解已自有殊,大字文体,意况亦复有异,皆缘时所须,转训成义,舛文同归,随分所及,值兼则兼通,值偏则偏解。
  这段文字清楚地解释了《想尔注》的初衷,它不是为了解释《老子》原文而做的学术性注解,而是“系师得道,化道西蜀”而依托的对象。这里也解释了《想尔注》系统改造《老子》的缘由,那就是“托遘想尔,以训初回”,最终实现“济众大航”的宗教目标。饶宗颐先生评论《想尔注》“辞说切近”,“注语浅鄙”。因为此注所要面对的对象是蜀中那些不能理解得道之人深意的教民。要教化这些普通教民,只能用浅显易懂的注解,帮助他们理解新生的五斗米道,有时甚至直接用神话和传说来解释经文,如解“名成功遂身退,天之道”,注文就提到“范蠡乘舟去”,解“果而不得已”则说:“风后佐黄帝伐蚩尤,吕望佐武王伐纣,皆不得已而為之耳。”《想尔注》注解《老子》的目的主要是依托享有盛名的《老子》来传播道教的教义,原本就没有打算对原文忠实的作“注”。所以说,《想尔注》之“注”其实质是“训”。
  (二)“一,道也。设诫”——突出道诫
  现在清楚了,想尔“注”实则是“训”。《说文解字·言部》对“训”的解释是“说教也”,“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想尔注》作为“以训初回”和“济众大航”的“说教”之训,与五斗米道信徒的修行以及众祭酒不断宣讲的教义关系紧密,是对信众具有约束力的戒律。
  在《想尔注》里,“道”被神化,具有意志。作为具有意志的神,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要向世人训话,发布道德诫命,教化信众,所以“道诫”在《想尔注》中地位就显得异常突出。《想尔注》注解《老子》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就提出“一,道也。设诫”。注解《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也提到“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现存的《想尔注》频繁地提到“诫”“道诫”,如说:“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鱼失渊去水则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老子》第三十五章“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想尔注》注解说:“道乐质朴,辞无馀,视道言,听道诫,或不足见闻耳而难行。能行能用,庆福不可既尽也。”《老子》第二十四章的“其在道”,《想尔注》是这样注释的:“欲求仙寿天福,要在信道,守诫守信,不为贰过。”帝王是求仙最积极的阶层,谁都希望像黄帝那样“且战且学仙”。为此,《想尔注》指出帝王即使位高权重也必须持守“道诫”:“天子王公也,虽有荣观,为人所尊,务当重清静,奉行道诫也。”“王者虽尊,犹常畏道,奉诫行之。”帝王也需守诫才能使天下归附、达致太平、长寿成仙。
  秦汉方仙道盛行,除了像秦皇汉武那样被动地向外寻求神仙赐给仙药外,也有自己主动修炼以期颐不死而仙的。但《想尔注》明确告诉世人如果不能守诫,仅仅通过各种道术的修炼,仙寿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为了突出守诫在追求成仙中的作用,《想尔注》斥责了其他修炼手段,说:   世间常伪伎指五藏以名一,瞑目思想,欲从求福,非也;去生遂远矣。
  道教人结精成神,今世间伪伎诈称道,托黄帝、玄女、龚子、容成之文相教,从女不施,思还精补脑,心神不一,失其所守,为揣悦,不可长宝。
  专炁为柔。……又培胎练形……又言道有户牖在人身中,皆耶伪不可用,用之者大迷矣。
  瞑目存思、还精补脑、房中、内练、守一、行气等都被《想尔注》当作“伪伎”。《想尔注》严厉批判了那种脱离伦理道德、轻视道诫但求方术以养命延生的做法。《想尔注》认为真正的“守一”就是“守道诫”,而不是守身中五脏即是“守一”,也不是《老子河上公章句》中以为的“专守精气”就是“守一”。长生、延寿、成仙最重要的就是守诫。“仙士畏死,信道守诫,故与生合也。”只有能够持守“道诫”,才能长生不死。
  “道”向人间颁布了戒律,用世人喜生厌死作为赏罚,与人立约。老君授给张陵的“正一盟威之道”的“盟”就是“盟誓”,人与神为盟,因盟而威。至此,我们明白了《想尔注》重在“想尔训”,这些训诫在文中还被落实为“想尔戒”,是道教创立和发展初期对信众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宗教之为宗教,不仅有一种精神性的信仰,这种信仰还必须取得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即落实此种信仰所需的组织、制度、教规、戒律等等,也只有在组织化、制度化、仪式化的情况下才需要“道诫”。饶宗颐先生曾言:“道教有诫,以阐教理,又立戒条,以为奉守,乃能成为宗教。”《想尔注》的最大特点便是对道诫的高度关注,特别突出“诫”的作用,守道诫与生合,失道诫去生远。
  二、改动经文字词与曲解经文文意
  饶宗颐先生对《想尔注》有过这样的评论,他说:
  《想尔注》与河上《注》同主炼养之说。然河上仍兼顾老子哲理,及其文义上之融贯。《想尔》则自立道诫,自表道真,于老子哲理几至放弃不谈,即文理训诂,亦多曲解。
  注语颇浅鄙,复多异解,辄与老子本旨乖违。
  确实如饶先生所说,《想尔注》作为对《老子》的“注”,充满“曲解”、“异解”、篡改,“与老子本旨乖违”。所谓“注”,其实是对原作的系统改造,使其为我所用。《想尔注》所使用的《老子》原文经过了早期道教人士的删增改,如“兮”“者”“之”“也”“焉”等助词全被删除;如在原文“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敢”字后面增加“不”字,而删去“为无为”三字,而使意思相反;如将《老子》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之“私”改成“尸”,等等。
  下面分析《想尔注》注解《老子》的几处关键性曲解和篡改。
  (一)生,道之别体——将“生”与“道”等同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处于核心的位置。对“道”的注解无疑是注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想尔注》深知“道”的重要性,所以注者就把他最关注的问题“生”提高到与“道”齐平的地位。这就完全突破了原文,引入了一个新的核心概念。这是对道家思想的新的发展,这种发展是通过对原文的篡改而实现的。
  为了强化“生”这个概念,经文直接被篡改。《老子》第二十五章讲“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之“王居其一焉”,《想尔注》里面是“而生处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中的“人亦大”也直接是“生大”,并指出:
  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
  通行本《老子》第十六章原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想尔注》所注的《老子》这段原文为“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生,生能天,天能道,道能久”,将原来的“王”也改为“生”,说“公能生”,并将此句解释为“能行道公政,故常生也”。继之的原文“生能天”被《想尔注》解释为“能致长生,则副天也”。
  为了配合注者所关注的“生”,《想尔注》在解《老子》第七章中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时,说:“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而自此得仙寿,获福在俗人先,即為身先。”《想尔注》作者将《老子》“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大家的爱戴”的“身先”解为“求长生”,“得仙寿”,比世俗之人先获得此福分,所以叫“身先”。这是明显的刻意曲解。《老子》第七章讲“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想尔注》所注原文为“以其无尸,故能成其尸”,并注解说:“不知长生之道,身皆为尸行耳,非道所行,悉尸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注文把《老子》原文与“生”强行关联的地方比比皆是,如解《老子》第十五章“夫唯不盈,能蔽复成”为“尸死为弊,尸生为成”,解《老子》第二十一章中的“其中有信”句为“古仙士宝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
  《想尔注》将《老子》中的诸多术语强解为“生”,是在利用人们好生恶死的心理。因为在作者看来,“生”是人最大的愿望,“死”则是人最大的忌惮,于是“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死是人之所畏也”。《想尔注》以生为人生第一要事,甚至将“生”提到“道”的高度来认识,把“生”与道、天、地并列为“域中四大”,并提出“生,道之别体也”的命题,其地位与“道”同等重要,两者可以互换。这是注家刻意把“生”的地位突显出来,以说明道教的长生成仙之道,为道教的重生、贵生提出了明确的纲领。
  (二)“吾,道也。我者,吾同”——将“道”人格化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等表述,昭示了“道”的超验性、本原性和生成性。它创造了万物,是万物的原因,而它自己却不受任何原因的支配。对于这个一切原因的原因而自己却没有原因的“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老子》第十四章),难以认知和把握,但在《想尔注》中,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却被拟人化了。《想尔注》把《老子》中出现的所有“吾”都解释为“道”。如在注解“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时说:“吾,道也。我者,吾同。”注解“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也是“吾,道也”,类似提法俯拾即是。如:   吾,道也。帝先者,亦道也。与无名万物始同一耳。
  吾,道也。观其精复时,皆归其根,故令人宝慎根也。
  吾,道也,所以知古今终始共此一道,其事如此也。
  吾,道也,同见天下之尊。
  “吾”变成了“道”,“道”就不再是《老子》那里“渊兮”“湛兮”“寂兮寥兮”“惚兮恍兮”的形而上的存在,而是有喜好,有判断,有选择,有意志,有目的的人格化存在。《想尔注》说“忿者,怒也。皆非道所喜”,“人举事不惧畏道诫。失道意,道即去之,自然如此”,在这里,“道”像人一样能喜能恶,能取能舍。
  人格化的“道”就要与世人交流,并基本上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人间直接发话,指导世人的生活。如《老子》第十一章:“卅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想尔注》说:“古未有车时,退然,道遣奚仲作之。”“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道使黄帝为之。”
  车、器、室等什伯之器,《想尔注》说:“此三物本难作,非道不成。”这些器物不是人力所能为,没有“道”派遣奚仲、黄帝等神人来制作,人间就不会出现这些东西。人格化的“道”成为在事物背后使得所有事件发生的推动者。
  (三)“我,仙士也”——将“道”仙化
  《想尔注》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世俗生活引领到了仙界,让人们去追求“长生”“成仙”。《想尔注》中大量提到这种心愿。如:
  道人畏辱,故不贪荣,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
  道人同知俗事、高官、重禄、好衣、美食、珍宝之味耳,皆不能致长生。
  《老子》原文没有“仙”这个概念,但《想尔注》却大量提到“仙”。《说文解字·人部》解释“仙”为“人在山上”。《老子》中的“我”,《想尔注》基本上都注解为“仙士”,十几次提到“仙士”。如《老子》第二十章的“我魄未兆”,《想尔注》解为“我,仙士也”。《老子》第二十章的“我欲异于人,而贵食母”,《想尔注》解释说:“仙士与俗人异,不贵荣禄财宝,但贵食母。食母者,身也,于内为胃,主五藏气。俗人食谷,谷绝便死。仙士有谷食之,无则食气。气归胃,即肠重囊也。”除“仙士”外,《想尔注》还十几次提到“仙寿”,如“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
  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追求超验的世界是宗教的核心问题。《想尔注》通过将“道”仙化,创造了一个超越世俗生活的理想境界,一个逍遥自在、长生不死的神仙世界。在仙界,人超越了其自然限制而能飞升,超越了其生命的有限而能不死。
  (四)“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将“道”神格化
  《想尔注》不仅将《老子》文中的诸多术语人格化、仙化,还将其神格化,这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命题就是“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一”被创造性地作为哲学术语使用始于老子。当他用“夷”“希”“微”三者来说明“道”不能被感官捕捉时,他就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第十四章)“一”如此重要,几乎可看作“道”的别名,所以后人在理解“道”与“一”的关系时,很容易就把“道”与“一”联系在一起,如《韩非子·扬权》提出“道无双,故曰一”,《吕氏春秋·大乐》也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当《想尔注》理解“一”时,作出了与哲学性的思辨迥然有别的、石破天惊般的突破。《老子》第十章有“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句话,《想尔注》注解说:
  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许?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失一也。世间常伪伎指五藏以名一,瞑目思想,欲从求福,非也,去生遂远矣。这里,《想尔注》明确指出“一”就是“道”,继而说“一”散开即气,聚集起来就是“太上老君”。这是第一次将老子擢升为“太上老君”,成为五斗米道的最高神。当老子成为太上老君,可以直接发布道教戒条之时,当太上老君可以与张道陵盟约而授权其执掌五斗米道之时,“道”就不再是“玄之又玄”“惚兮恍兮”的哲學性概念,不再是只能通过“玄思”才能在思想中把握的抽象的东西,而是五斗米道的至上神,一个宗教的大神,一个创教的教主。张道陵只是其在人间的执行者,他向张道陵显了神迹,授他“正一盟威之道”,命他为天师,创立道教。
  从《想尔注》对“道”“一”“无”“吾”“我”的阐释中能清晰明白地看出“注”与原文的差异。“生,道之别体也”,“吾,道也”,“我,仙士也”,“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等等说法向我们显示的不是《想尔注》作者关于如何理解“道”这个概念的看法和观念,而是直接在召唤着世人对“想尔之道”的信仰和皈依,所以“《想尔》其实是在用老,而不是在解老”。余平说:“不领悟这一点,既从根本上‘曲解’了《想尔注》的‘曲解’和‘篡改’本身,也从根本上错失了想尔道诫的意义域本身。”
  三、结 语
  《老子》文中的有些表述确实蕴涵对“道”的信仰意涵,这是《想尔注》能将道家诠释成道教的基础。典型的如老子说“道”是“玄之又玄”,老子用表示幽远、深藏、隐秘、神秘、黑暗的“玄”字描述“道”。“玄”所包含的这些意义都指向某种神妙莫测、高深玄远的存在。这表明“道”具有相当的神秘性。又如,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老子》第六十二章)“奥”字如“玄”字一样也深含宗教意义。说“道”是“万物之奥”,即是说“道”在尊处,居祭祀之所,能荫庇万物,具有超验性和神圣性,是万物祈求、信仰的对象。老子还具体描述了敬畏这个对象的状态。他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老子》第十五章)在这个存在面前,人们是如此谦卑顶礼、虔诚悚惕、充满敬畏。老子接着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老子》第六十二章)人们之所以把“道”当作尊贵的对象,是因为我们向它祈求便能遂愿,甚至罪得赦免。
  即便如此,在老子那里,由于“道”具有“无”的特点,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信仰“道”就不是信仰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外在的他者。《想尔注》中的“道”却要与我们交流,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体的道德命令规范着世俗的生活,这就比老子那形而上的“道”与人更近了。《想尔注》引导世人对这位人格化的“道”要有信仰,要有感恩,要有敬畏。“敬道”“信道”“尊道”这些强调信仰的表达在《想尔注》中俯拾即是。由于“道”不可言说,不可用经验性的方法获得对“道”的知识,它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最后回归于它,“玄之又玄”,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使得对“道”的阐释向神学方面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原著没有这个维度,《想尔注》别出心裁的注释就缺少文本的基础,也难以成为“托遘”的对象,但《想尔注》无疑极大地突破了其文本限定,对引而未发的思想进行了极大的发挥和大胆的创造,把哲学文本改造成了宗教经典。
  《想尔注》虽然采取了注解的形式,却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老子》解经。《想尔注》对于老子之“道”进行了创造性的神学阐释,把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成为早期五斗米道的至上神。这位神直接向人显圣,授命张道陵为天师。他颁布道德律令,告诫人们持守道诫,达到长生成仙的宗教目标。《想尔注》依托《老子》而新创的“训”和“诫”,为五斗米道提供了所需的教义、教规、组织和戒律等等,为道教的最终形成及传播作了理论上的准备。《想尔注》的神学思想非常丰富,后世道教神学的诸多内容都可在《想尔注》中找到端倪。它系统地改造《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基于宗教的立场阐释《老子》。正因为有了《想尔注》对《老子》的宗教性、神学化诠释,五斗米道有了自己的神学,使其与这之前盛行的方仙道、谶纬神学、黄老道、鬼神信仰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开创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本土宗教,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壮大,形成长达30年的地方政教合一体制,成为“不置长吏,以祭酒为理,民夷信向”的宗教,并延绵近2000年而至今日不绝。《想尔注》通过对《老子》的宗教性阐释,极大地提高了信仰的品质,使中华民族的信仰生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 李 梅]
其他文献
清迈行吟  蓝天绿野自由行,梦断桃源谁与盟?  非物喧阗说遗产,原生现代孰文明?  豪华不见见真淳,放眼山林遍绿茵。  若得幽然寻自乐,馀生愿作葛天民。  残军喪乱此生根,飘泊游离大国魂。  绝处披荆三代后,金三角畔建家园。  古风古树古山乡,无际浓荫散异香。  一抹斜阳辉夕照,湄公河上荡波光。  银光灿灿绿云中,白庙纷披佛国风。  精湛玲珑真杰构,匠心巧运胜天工。
期刊
丁酉初春吴门诸子偕游虎丘泽  徐行复闲坐,酥阳暖未骄。  山茶花灼灼,枯苇仍萧萧。  寒树无新叶,上有双鸟巢。  奇哉方午后,残月挂林梢。  近水春先至,衰柳吐柔绦。  坡岸草争发,绿意上枝高。  置身此幽境,物我同逍遥。  春风工荡涤,欣为洗寂寥。  生涯在城市,情味属荒郊。  天然无不善,造化远推敲。  胜友时相值,良辰匪易遭。  安得不咏唱,留待祛塵劳。
期刊
紧张筹备文史翰墨第五届诗书画展在蓉启幕而劳顿记言二首其一  诗书画印翰池缘,文史高吟五届联。  情寄蜀巴心力瘁,手抄拙句岂为钱。其二  传言机改角声扬,淡定筹谋夜未央。  笑领同仁皆碌碌,何求身外肆荒唐?马新林先生与杨必位先生合作创绘《春意十分》花鸟长画于蓉西惠赠四川室馆赋句以谢  泼墨芭蕉日色曛,红梅一树吐芳芬。  但寻处士孤山下,春意盎然酬十分。花城恩宁路初访三题题一·永庆坊  古貌新潮杂旧声
期刊
過五丈原  烟埋荒草不成春,落照千山数尺坟,  野哭犹闻悲蜀道,有心岂独魏将军。题仙人弈石图  野竹几竿围石枰,春风随处篆烟轻。  仙人一局无终了,西岭晴云镇日横。听 琴  风吟流水出春山,楼倚潇潇暮雨天。  弦上本来无一物,曲中花落听多年。
期刊
窗 外  窗外明人眼,能消抑郁无。  摇金丛树古,落月薄痕孤。  风细通心骨,天高入画图。  百千枝上鸟,不必出林呼。岁末感怀  白发欺人唯我否,明窗不出绿头蝇。  且看羁旅苍茫客,便效垂头瞌睡僧。  今日梅枝橫似铁,昔时栾实挂如灯。  偶来庭外须臾立,世事纷纭万古藤。勘误  2018年第5期《蜀江吟苑》作者陈仁德误排为陈明德,特此更正,并向陈仁德先
期刊
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偕“国民政府”要员从四川成都机场乘飞机逃往台湾,到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正式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止,海峡两岸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中。其间,虽也曾有过高层间多次的秘密接触,但最为轰动一时的要算是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国民党战犯时,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接收的事件了。    最后特赦战犯前的海峡两岸态势     1949年底,
期刊
民俗,通常指同一地域或同一民族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生产、生活实践。我们都生活在民俗中,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人文精神。民俗像风,会流动变化。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曾经熟悉的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们渐行渐远,令人怅然而不禁怀想。  正是包括民俗在内的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让我得以撰写、主编过不同内容的民间文化书籍。能够为这部作品“拾柴”,更是难得地让我兴奋并充满激情,这是因
期刊
银杏礼赞  历尽沧桑犹未老,春风得意绿旌飄。  身缠云雾迎雷电,直指苍穹不折腰。  万里晴空舞秋月,几番冰雪见高标。  鸡烹果实饶滋味,金甲飞随大路遥。北川禹羌文化会纪实会上即席口占  茫茫禹迹谁能证,自有天秤在众心。  东别为沱导江水,岷山羌塞是碑林。
期刊
前面的话:闲翻笔记野史,常常时空错乱。唯人的美丽风流不可忘怀。纠纂成文,以绪余响。散而存韵,论无凭据。  李师师,北宋名妓,色艺双全,青楼花魁;容貌身段冠压群芳,琴棋歌舞位列头筹。笔记野史对其风流韵事多有渲染,津津乐道;公子王孙、文人雅士趋之若鹜。除了赵皇帝力捧外,北宋最婉约的大词家在她的矾楼几乎都留有词章。据载,李师师的风流香艳可亲,然她的品味也非一般勾栏女子可比。凡能上得了矾楼的,已经不是银子
期刊
高帽子古称高冠、危冠,自唐以来多称峨冠。冠,《辞源》对其本义的解释是“帽子的总称”,而“危”“峨”,都是高的意思。  说到高帽子的来历,清代学者、藏书家翟灏所撰《通俗篇·服饰》“好戴高帽”条引《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并议论道:  “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今谓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  道晖即宗道晖,北魏长乐人,与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