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驻马店市建工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000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必备材料,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现代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质量、配置、施工和养护等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治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文章通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施工
引言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非常的大影响,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建筑高度以及建筑难度的不断增高和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配置比、配置环境以及配置工艺等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进而对整个建筑施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我们需要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建筑完工之后的正常使用。
1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现今发展的土木建筑工程中,绝大部分都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困扰着建筑单位的难题,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面就混凝土的成因进行介绍: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造成混凝土产生缝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经过总结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荷载原因产生的裂缝。建筑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施工规范理解不透彻,钻探勘察数据不准确,都会引起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因荷载原因导致开裂,这种破坏性裂缝是不允许的。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还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过早拆除模板或者增加荷载,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未经设计允许,擅自增加荷载,导致混凝土结构超负荷而产生裂缝,这种破坏性裂缝也是不允許的。
1.2建筑材料使用不当。主要问题是水泥和粗细骨料的配比不正确或者是材料问题自身的问题等而引起的裂缝。此外,骨料与水泥中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或者外加剂选用不当、酸碱物质相互反应以及钢筋结构的性能限制等,这些都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潜在因素。
1.3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对裂缝程度的多少及大小其决定作用。混凝土当中的水灰比要控制在0.24-038之间,其最大的可控制范围不能超过0.6。而当今普遍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原料的投入,降低成本,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与浇灌质量,经常加大水灰比例,往往超过了最大可承受0.6数值,在凝胶材料水化热后,多余的水灰就会以固体颗粒的形态残留在混凝土当中,或者形成气泡,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大面的气穴,降低了混凝土的实际抗荷载力量,引发裂缝。
1.4水化热化学反应的影响。混凝土的核心凝胶材料是水泥,而水泥在混凝土的浇筑完短期内会发生强烈的水化热反应,即水泥的水化生热。大量的水化热短时间内集聚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在冷却过程中慢慢释放出热量,如此混凝土中心温度远高于表层温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了差距较大的温度阶梯,内外部压强发生变化,表面形成拉力而内部形成聚合力,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拉扯的中间地段出现裂缝。
1.5温差对混凝土的裂缝影响巨大。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由凝胶材料在水化热过程中发热所决定,其中还包括浇筑温度,而浇筑温度同外界温度是成正比的,如果外界温度短时间极速降低,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出现差别,由此引发巨大的温差,极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1.6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养护工程中,未按规范要求拆除模板或者混凝土强度还没增长到设计要求就承受荷载等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其他工种同时在工作面上交叉作业。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而在绑扎好的钢筋表面踩踏,造成局部保护层过大,同样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2建筑混凝土裂缝的解决对策
2.1从设计角度进行控制和预防。设计人员要对最新的设计规范认真学习研究,做好前期的勘察资料收集工作,认真研究勘察报告,对报告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告知勘探单位。在设计相应的建筑结构时,可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材料,也可在承台的表面增加钢筋的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土表面配筋率有效降低表面开裂。
2.1从材料的角度进行控制和预防。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水泥品种,粗细骨料级配合理、含泥量符合要求。在满足振捣及泵送要求下尽量减少坍落度、水灰比。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如果有吸水率比较大的骨料,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失去大量水分,导致干缩性开裂。随着各种外掺剂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减水剂和抗冻剂的使用,混凝土结构由于干缩、冻胀导致的裂缝已大大降低。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商品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已经普及,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到搅拌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施工现场各种骨料的含泥、含水情况,并及时与搅拌站沟通调整砂石等施工原料的配比。
2.3做好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工作。混凝土的配比对于混凝土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对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如果有吸收率比较大的施工骨料,而且骨料中的含泥量、干缩量也比较大,那么混凝土干缩性会增加。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抗渗性、可泵性以及抗离析能力,可在混凝土材料中掺一些粉煤灰或高效的减水剂,以减少渗水现象,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现今,很多工程都采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统一搅拌,可以通过电脑对混凝土的配比搅拌进行精确控制,但是在设计配比比例时,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实地考察,从而确定混凝土的配比比率。
2.4从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控制和预防。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有效地防止施工裂缝,要先确定混凝土运距、运输车数量以及易产生裂缝位置。混凝土的供应必须能保证浇筑、振捣的连续。混凝土粗骨料在振捣过程中下沉,细骨料在中间,水泥砂浆由于较轻会上浮至表面,这样一来表面硬化后会干缩的较厉害,形成收缩裂缝,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待表面混凝土终凝前对其进行二次抹光压平。混凝土浇筑完 24 h 内,禁止施工材料吊卸,避免对混凝土扰动。
2.5从对成型混凝土的养护进行控制和预防。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混凝土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急剧升温,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当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就会开裂,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尤其严重。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降低内外温差,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外部保温非常重要,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冬季养护可以采取外部保温,内部用管道循环水降温的办法。夏季还要注意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失去水分后的干裂。遇到雨雪天气混凝土又不能停工时,浇筑完毕及时用塑料薄膜和草垫覆盖。对未浇筑的地方做好防排水,以免影响后续的浇筑质量。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这也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裂缝不仅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时还可能引发索赔、纠纷、投诉等情况。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应该以预防为主,要求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将各项工作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有邻,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与处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2]张伟.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防治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4).
[3]罗兆华.浅论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必备材料,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现代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质量、配置、施工和养护等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治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文章通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施工
引言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非常的大影响,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建筑高度以及建筑难度的不断增高和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配置比、配置环境以及配置工艺等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进而对整个建筑施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我们需要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建筑完工之后的正常使用。
1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现今发展的土木建筑工程中,绝大部分都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困扰着建筑单位的难题,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面就混凝土的成因进行介绍: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造成混凝土产生缝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经过总结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荷载原因产生的裂缝。建筑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施工规范理解不透彻,钻探勘察数据不准确,都会引起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因荷载原因导致开裂,这种破坏性裂缝是不允许的。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还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过早拆除模板或者增加荷载,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未经设计允许,擅自增加荷载,导致混凝土结构超负荷而产生裂缝,这种破坏性裂缝也是不允許的。
1.2建筑材料使用不当。主要问题是水泥和粗细骨料的配比不正确或者是材料问题自身的问题等而引起的裂缝。此外,骨料与水泥中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或者外加剂选用不当、酸碱物质相互反应以及钢筋结构的性能限制等,这些都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潜在因素。
1.3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对裂缝程度的多少及大小其决定作用。混凝土当中的水灰比要控制在0.24-038之间,其最大的可控制范围不能超过0.6。而当今普遍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原料的投入,降低成本,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与浇灌质量,经常加大水灰比例,往往超过了最大可承受0.6数值,在凝胶材料水化热后,多余的水灰就会以固体颗粒的形态残留在混凝土当中,或者形成气泡,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大面的气穴,降低了混凝土的实际抗荷载力量,引发裂缝。
1.4水化热化学反应的影响。混凝土的核心凝胶材料是水泥,而水泥在混凝土的浇筑完短期内会发生强烈的水化热反应,即水泥的水化生热。大量的水化热短时间内集聚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在冷却过程中慢慢释放出热量,如此混凝土中心温度远高于表层温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了差距较大的温度阶梯,内外部压强发生变化,表面形成拉力而内部形成聚合力,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拉扯的中间地段出现裂缝。
1.5温差对混凝土的裂缝影响巨大。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由凝胶材料在水化热过程中发热所决定,其中还包括浇筑温度,而浇筑温度同外界温度是成正比的,如果外界温度短时间极速降低,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出现差别,由此引发巨大的温差,极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1.6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养护工程中,未按规范要求拆除模板或者混凝土强度还没增长到设计要求就承受荷载等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其他工种同时在工作面上交叉作业。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而在绑扎好的钢筋表面踩踏,造成局部保护层过大,同样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2建筑混凝土裂缝的解决对策
2.1从设计角度进行控制和预防。设计人员要对最新的设计规范认真学习研究,做好前期的勘察资料收集工作,认真研究勘察报告,对报告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告知勘探单位。在设计相应的建筑结构时,可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材料,也可在承台的表面增加钢筋的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土表面配筋率有效降低表面开裂。
2.1从材料的角度进行控制和预防。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水泥品种,粗细骨料级配合理、含泥量符合要求。在满足振捣及泵送要求下尽量减少坍落度、水灰比。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如果有吸水率比较大的骨料,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失去大量水分,导致干缩性开裂。随着各种外掺剂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减水剂和抗冻剂的使用,混凝土结构由于干缩、冻胀导致的裂缝已大大降低。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商品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已经普及,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到搅拌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施工现场各种骨料的含泥、含水情况,并及时与搅拌站沟通调整砂石等施工原料的配比。
2.3做好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工作。混凝土的配比对于混凝土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对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如果有吸收率比较大的施工骨料,而且骨料中的含泥量、干缩量也比较大,那么混凝土干缩性会增加。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抗渗性、可泵性以及抗离析能力,可在混凝土材料中掺一些粉煤灰或高效的减水剂,以减少渗水现象,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现今,很多工程都采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统一搅拌,可以通过电脑对混凝土的配比搅拌进行精确控制,但是在设计配比比例时,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实地考察,从而确定混凝土的配比比率。
2.4从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控制和预防。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有效地防止施工裂缝,要先确定混凝土运距、运输车数量以及易产生裂缝位置。混凝土的供应必须能保证浇筑、振捣的连续。混凝土粗骨料在振捣过程中下沉,细骨料在中间,水泥砂浆由于较轻会上浮至表面,这样一来表面硬化后会干缩的较厉害,形成收缩裂缝,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待表面混凝土终凝前对其进行二次抹光压平。混凝土浇筑完 24 h 内,禁止施工材料吊卸,避免对混凝土扰动。
2.5从对成型混凝土的养护进行控制和预防。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混凝土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急剧升温,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当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就会开裂,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尤其严重。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降低内外温差,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外部保温非常重要,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冬季养护可以采取外部保温,内部用管道循环水降温的办法。夏季还要注意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失去水分后的干裂。遇到雨雪天气混凝土又不能停工时,浇筑完毕及时用塑料薄膜和草垫覆盖。对未浇筑的地方做好防排水,以免影响后续的浇筑质量。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这也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裂缝不仅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时还可能引发索赔、纠纷、投诉等情况。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应该以预防为主,要求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将各项工作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有邻,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与处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2]张伟.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防治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4).
[3]罗兆华.浅论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