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序言
《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课题。
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于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正因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课堂,只要教师善于总结、善于引导,将生活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必将使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并进一步推动教学成绩。本文提出了"生物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的生物教学"的思想,提倡在生物教学中以生活化的常识为启发,并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知识,使得生物教学深入生活、深入到学生的记忆中。
二、教学策略
(一)立足学生,导入生活,激发兴趣
高节奏的生活,使得学生总是匆匆忙忙赶来上课,早餐往往是由早餐工程的牛奶、豆浆等代替。在讲到三大营养物质的时候,我们就会以身边早晨空腹时喝牛奶引发腹泻的例子来引出饮食搭配的均衡。由于是空腹,喝进去的牛奶不能充分酶解,很快会将营养成分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能量消耗,营养成分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有的人还可能因此出现腹痛、腹泻,这是因为体内生成的乳糖酶少或极少,空腹喝大量的牛奶,奶中的乳糖不能被及时消化,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气体、酸液,刺激肠道收缩,出现腹痛、腹泻。因此,喝牛奶之前最好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喝牛奶,以降低乳糖浓度,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良好的切入点是生物进入生活的关键,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养成热爱生物、健康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惟有立足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二)关注社会,以知识解释生活
当今的社会,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在高度的服务社会、改善民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之相反,在中学生物中的课堂讲述大多是一些较为粗浅的理论知识,而在讲解现代生物技术的时候提到的知识又过于先进,离生活过于遥远。因此从社会入手,从生活入手,才是真正实现生物教学潜移默化进入学生思想的途径之一。
2009年底甲流疫情开始在我国蔓延,引起国内高度重视,各种大型活动纷纷取消,作为人员密集的学校,消除学生恐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讲授免疫系统时,我们就从甲流疫情讲起,给学生讲授病毒、细菌、抗体、细胞如何相互作用。我们将人体的免疫系统称之为"单位的保安系统",要进入人体就要接受"保安系统"的检查。外来物质(抗原)称之为"不熟悉的人","单位大门"则是人体的皮肤、口鼻等物理屏障。"门卫"则是"先天免疫系统",而在"门卫"无法保护"单位"之后,可以通过召唤"警察"即获得性免疫系统来获得保护。如下图示例。
如此生动翔实而又贴近生活的比喻使得学生紧张的心情得到了舒缓,也纷纷注射了疫苗。从社会的问题出发,解释生物现象,使得学生易记易懂,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拓展隐性课堂,以生活现象深化记忆
生物课对于大多数学生而已,可以说是很受欢迎的,因为生物课的很多案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例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对此我们要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身边在资源,拓展隐性的生物课堂,用生物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生物现象,使得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就在生活之中。厦门是一个知名的旅游城市,各种生物景观资源丰富,作为一个生物老师也必须加于重视,多加了解,以启发性的教学来给学生讲述生物知识。诸如在著名的陈嘉庚公园有一个龙舟池,每年到了清明节前后,龙舟池都会有绿色浮游植物(石莼,一种可以净化水质的浮游植物),在提到"水华,赤潮"的时候,我就会提到这个例子。学生们往往会想到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等原因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导致,而在否定这个答案并讲述石莼的净化水质功能及经济功能之后,学生们会感觉到很惊奇。一者加强了学生的印象,二者是身边的事例却不是正常思维中的答案,之间的对比会让学生明白生物的多样化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善于利用各种生物也能促进环境的进步。
(四)巧解知识,生物窍门解迷津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生物知识点小窍门,可以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使得学生津津乐道。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提到了诸如生熟果混藏可以讲水果催熟的生活窍门,并进行了生物学上的解释,使得学生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就讲授维生素的各种作用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以为维生素就是越多越好,我们也会给学生讲解各种维生素过量导致的各种疾病,诸如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通过各种日常的小知识、小窍门使得学生逐步增加对生物知识的了解,提高对生物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生物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教师最大的欣慰。
三、小结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将生活中的问题转移到生物的教学上来,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他们自觉主动的进行探究性学习,步入"想学、好学、勤学"的有效途径。生物的教学其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生活,改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身边的事情,体会生物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感受生物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学会用生物知识来解答生活问题。
此外,从教师的角度,在教学生活中也应该主动的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分析教材,设计教法,将生活融入课堂,真正实现"生物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的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怎样教的精彩[M].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
[2]刘东会.创建生活化的课堂[J].魅力中国,2009,(9).
[3]朱敏燕,任小文.构建生活化,活动化,多维化的课堂教学情景[J].中学生物学,2004,(1).
[4]张绍阳.科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09(10).
《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课题。
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于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正因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课堂,只要教师善于总结、善于引导,将生活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必将使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并进一步推动教学成绩。本文提出了"生物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的生物教学"的思想,提倡在生物教学中以生活化的常识为启发,并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知识,使得生物教学深入生活、深入到学生的记忆中。
二、教学策略
(一)立足学生,导入生活,激发兴趣
高节奏的生活,使得学生总是匆匆忙忙赶来上课,早餐往往是由早餐工程的牛奶、豆浆等代替。在讲到三大营养物质的时候,我们就会以身边早晨空腹时喝牛奶引发腹泻的例子来引出饮食搭配的均衡。由于是空腹,喝进去的牛奶不能充分酶解,很快会将营养成分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能量消耗,营养成分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有的人还可能因此出现腹痛、腹泻,这是因为体内生成的乳糖酶少或极少,空腹喝大量的牛奶,奶中的乳糖不能被及时消化,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气体、酸液,刺激肠道收缩,出现腹痛、腹泻。因此,喝牛奶之前最好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喝牛奶,以降低乳糖浓度,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良好的切入点是生物进入生活的关键,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养成热爱生物、健康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惟有立足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二)关注社会,以知识解释生活
当今的社会,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在高度的服务社会、改善民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之相反,在中学生物中的课堂讲述大多是一些较为粗浅的理论知识,而在讲解现代生物技术的时候提到的知识又过于先进,离生活过于遥远。因此从社会入手,从生活入手,才是真正实现生物教学潜移默化进入学生思想的途径之一。
2009年底甲流疫情开始在我国蔓延,引起国内高度重视,各种大型活动纷纷取消,作为人员密集的学校,消除学生恐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讲授免疫系统时,我们就从甲流疫情讲起,给学生讲授病毒、细菌、抗体、细胞如何相互作用。我们将人体的免疫系统称之为"单位的保安系统",要进入人体就要接受"保安系统"的检查。外来物质(抗原)称之为"不熟悉的人","单位大门"则是人体的皮肤、口鼻等物理屏障。"门卫"则是"先天免疫系统",而在"门卫"无法保护"单位"之后,可以通过召唤"警察"即获得性免疫系统来获得保护。如下图示例。
如此生动翔实而又贴近生活的比喻使得学生紧张的心情得到了舒缓,也纷纷注射了疫苗。从社会的问题出发,解释生物现象,使得学生易记易懂,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拓展隐性课堂,以生活现象深化记忆
生物课对于大多数学生而已,可以说是很受欢迎的,因为生物课的很多案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例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对此我们要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身边在资源,拓展隐性的生物课堂,用生物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生物现象,使得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就在生活之中。厦门是一个知名的旅游城市,各种生物景观资源丰富,作为一个生物老师也必须加于重视,多加了解,以启发性的教学来给学生讲述生物知识。诸如在著名的陈嘉庚公园有一个龙舟池,每年到了清明节前后,龙舟池都会有绿色浮游植物(石莼,一种可以净化水质的浮游植物),在提到"水华,赤潮"的时候,我就会提到这个例子。学生们往往会想到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等原因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导致,而在否定这个答案并讲述石莼的净化水质功能及经济功能之后,学生们会感觉到很惊奇。一者加强了学生的印象,二者是身边的事例却不是正常思维中的答案,之间的对比会让学生明白生物的多样化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善于利用各种生物也能促进环境的进步。
(四)巧解知识,生物窍门解迷津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生物知识点小窍门,可以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使得学生津津乐道。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提到了诸如生熟果混藏可以讲水果催熟的生活窍门,并进行了生物学上的解释,使得学生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就讲授维生素的各种作用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以为维生素就是越多越好,我们也会给学生讲解各种维生素过量导致的各种疾病,诸如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通过各种日常的小知识、小窍门使得学生逐步增加对生物知识的了解,提高对生物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生物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教师最大的欣慰。
三、小结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将生活中的问题转移到生物的教学上来,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他们自觉主动的进行探究性学习,步入"想学、好学、勤学"的有效途径。生物的教学其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生活,改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身边的事情,体会生物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感受生物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学会用生物知识来解答生活问题。
此外,从教师的角度,在教学生活中也应该主动的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分析教材,设计教法,将生活融入课堂,真正实现"生物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的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怎样教的精彩[M].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
[2]刘东会.创建生活化的课堂[J].魅力中国,2009,(9).
[3]朱敏燕,任小文.构建生活化,活动化,多维化的课堂教学情景[J].中学生物学,2004,(1).
[4]张绍阳.科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