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言的格调、品味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用灵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作者要说的话,要写的事,要抒的情,让作文的内容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我们可以要善用感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感官;眼睛;鼻子;耳朵;舌头;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写作中遇到过这样不愉快的事情吗?自己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写下来的作文,老师却在作文旁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作文内容空洞,语句表达平淡,不够生动。”结果空欢喜一场。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告诉我们:语言的格调、品味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一篇好作文必须要把作者想说的话,想写的事,想抒发的感情,用灵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灵动的语言,才有感染力,才有吸引力,才有震撼力,才能让作文的内容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那么怎样才能打造这样的语言呢?我是这样—— 善用感官,让作文语言活起来把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
一、善用眼睛,注意观察,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一双敏锐的眼睛可以捕捉到大千世界的许多东西,那我们就用眼睛去“写作文”,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我们都要强调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眼睛可以观察到什么呢?写人时,可以看到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状物时,可以看到事物的样子;叙事时,可以观察到事情的发展变化……如果缺少了观察的眼睛,再多的事物也难以捕捉,写起作文来只能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缺少真实,缺少生命,缺少文采。
一个学生写《奶奶家的小狗》作文中的一个句子:“星期天,我回到老家,发现奶奶养的小狗比原来瘦了。”这个句子中,小作者就很直白地用一个“瘦”字把小狗的样子作了一个很概括的描写,句子表达平淡,作文的内容当然空洞,不够生动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睛来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小狗的
样子作一个详细的描述:“星期天,我回到老家,发现奶奶养的小狗那本来圆圆的肚子凹了进去,胸部的骨头,一根一根地可以数出来。”这样修改后,句子中虽然没有“瘦”这个字眼,但是通过具体描写,我们却明显感受到小狗确实比原来瘦了,让人心生可怜,也感受到了小作者对小狗变瘦的心痛。
学以致用。我教学生对啊人物描写的训练:一个学生这写:“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吃了一口辣椒,辣得她很难受。”妈妈吃了辣椒后,难受时的神态、动作等是怎样的?另一个同学这样修改:“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啃了一口辣椒,只见她把脖子一缩,脸部肌内皱成一团,张大嘴巴,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这样表达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辣椒确实非常辣,妈妈十分难受。
用上明亮的眼睛参与写作,表达出来的效果就是那么神奇!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由此可见, 要想写好作文,我们必须善用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才能写得生动逼真。
二、善用鼻子,闻出香味,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我们灵敏的鼻子可以闻到气味,比如,我们可以闻到饭菜的喷香、花草的清香、泥土的芳香,还可以闻到空气的清新与混浊,闻到刺鼻的怪味等。这对我们观察事物、描写事物、表达情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我的一个学生在写作文《心灵手巧的奶奶》中有这样的精彩描写:“奶奶刚把饺子端上餐桌,我就闻到一种香喷喷的肉馅味道,感觉到一种热的暖流。我轻轻地夹起饺子,一种香浓的气息扑鼻而来,我舍不得吃掉那如一尾尾小银鱼似的饺子。我细细地闻着,一丝丝湿湿的温热,一缕缕淡淡的葱香,一阵阵绵绵的肉香,洋溢的香味充满了整个饭厅。” 当读到此处, 我的眼前似乎呈现出了香喷喷的饺子,我不禁也沉醉在其间。又如另一个学生的習作《凃抹在伤口的爱》中的一个小片段描写 :妈妈蹲下来,用棉签轻轻地给我的伤口涂上药膏。药膏发出淡淡的清香我陶醉了,被柔柔的母爱陶醉了。本来疼痛的伤口,一下子不痛了。
有了鼻子的参与,作文的内容表达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奶奶的心灵手巧体现在饺子的美味,母亲的深爱体现在涂抹在伤口上的药膏。这样的表达就是惟妙惟肖。
三、善用耳朵,听到声音,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写作时,如果能把听到的声音写进去,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风声、雨声、流水声,世界不是黑白默片,作文也不能静默无声。我们要用耳朵倾听各种声音,比如人说话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做动作、做事情时发出的声音,都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特点。例如一个学生写《我爱妈妈》的作文的一个平实的句子:“晚上十点多,加班的妈妈终于回来了。”我对学生说:“妈妈加班这么晚才回家,等待的过程应该是多么心急,多么漫长呀!如果用上耳朵来倾听声音,把听到的写到作文中去,看看效果怎么样?”学生根据提示,句子修改为:“晚上十点多钟,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叮当’一声开门的钥匙声,‘吱’的一声,门开了,我见到筋疲力尽的妈妈轻轻地走进大厅。”这样的文段描写,当读者阅读时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个坐在沙发上焦急而耐心地等待妈妈回家的孩子,仿佛看到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的妈妈。学生习作《馋猫李明》中有一句精彩的语句:“李明嘴巴朝碗里‘呼呼 ’地吹着气,然后,一只手抓起一只饺子塞进嘴里,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得好香啊! ” 这样的描写,李明那馋猫样就跃然纸上了。
作文里借助声音,可以传达情感,感染读者;可以创设情境,让人身临其境;可以在无声处奏出音韵,把读者带到音画融合的境界。
善用舌头,仔细咀嚼,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我们在用眼睛、耳朵、鼻子观察事物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舌头”这个器官。我们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我们要想知道饮料的味道,就要喝一口。是甜是苦,是酸是辣,是麻是涩,只有用口尝一尝才能知道是什么滋味。请看来看一个同学在《母爱的味道》中写的一段话:
妈妈小心翼翼地端来一碗药,这药散发着阵阵苦涩的热气,我不禁皱起眉头。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良药苦口利于病,不怕苦,喝了就好了,明天就可以背起书包上学去了。”我听了,接过妈妈递过来的药,“咕噜咕噜”地一股脑喝完,这药又苦又涩,但好像又夹杂着一丝甜甜的味道,喝下去后,整个喉咙清凉清凉的。这就是母爱的味道。
这段话里,小作者把妈妈煎熬的中药的味道表达出来,苦中带甜,喝完后舒服,这就是母爱的味道,这样的表达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来感受事物,并且运用到写作中,让作文的语言活起来,可以把作文的内容写得更充实具体,把作文的语言表达得更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就会爱上写作,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作家孙犁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关键词:感官;眼睛;鼻子;耳朵;舌头;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写作中遇到过这样不愉快的事情吗?自己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写下来的作文,老师却在作文旁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作文内容空洞,语句表达平淡,不够生动。”结果空欢喜一场。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告诉我们:语言的格调、品味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一篇好作文必须要把作者想说的话,想写的事,想抒发的感情,用灵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灵动的语言,才有感染力,才有吸引力,才有震撼力,才能让作文的内容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那么怎样才能打造这样的语言呢?我是这样—— 善用感官,让作文语言活起来把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
一、善用眼睛,注意观察,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一双敏锐的眼睛可以捕捉到大千世界的许多东西,那我们就用眼睛去“写作文”,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我们都要强调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眼睛可以观察到什么呢?写人时,可以看到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状物时,可以看到事物的样子;叙事时,可以观察到事情的发展变化……如果缺少了观察的眼睛,再多的事物也难以捕捉,写起作文来只能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缺少真实,缺少生命,缺少文采。
一个学生写《奶奶家的小狗》作文中的一个句子:“星期天,我回到老家,发现奶奶养的小狗比原来瘦了。”这个句子中,小作者就很直白地用一个“瘦”字把小狗的样子作了一个很概括的描写,句子表达平淡,作文的内容当然空洞,不够生动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睛来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小狗的
样子作一个详细的描述:“星期天,我回到老家,发现奶奶养的小狗那本来圆圆的肚子凹了进去,胸部的骨头,一根一根地可以数出来。”这样修改后,句子中虽然没有“瘦”这个字眼,但是通过具体描写,我们却明显感受到小狗确实比原来瘦了,让人心生可怜,也感受到了小作者对小狗变瘦的心痛。
学以致用。我教学生对啊人物描写的训练:一个学生这写:“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吃了一口辣椒,辣得她很难受。”妈妈吃了辣椒后,难受时的神态、动作等是怎样的?另一个同学这样修改:“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啃了一口辣椒,只见她把脖子一缩,脸部肌内皱成一团,张大嘴巴,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这样表达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辣椒确实非常辣,妈妈十分难受。
用上明亮的眼睛参与写作,表达出来的效果就是那么神奇!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由此可见, 要想写好作文,我们必须善用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才能写得生动逼真。
二、善用鼻子,闻出香味,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我们灵敏的鼻子可以闻到气味,比如,我们可以闻到饭菜的喷香、花草的清香、泥土的芳香,还可以闻到空气的清新与混浊,闻到刺鼻的怪味等。这对我们观察事物、描写事物、表达情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我的一个学生在写作文《心灵手巧的奶奶》中有这样的精彩描写:“奶奶刚把饺子端上餐桌,我就闻到一种香喷喷的肉馅味道,感觉到一种热的暖流。我轻轻地夹起饺子,一种香浓的气息扑鼻而来,我舍不得吃掉那如一尾尾小银鱼似的饺子。我细细地闻着,一丝丝湿湿的温热,一缕缕淡淡的葱香,一阵阵绵绵的肉香,洋溢的香味充满了整个饭厅。” 当读到此处, 我的眼前似乎呈现出了香喷喷的饺子,我不禁也沉醉在其间。又如另一个学生的習作《凃抹在伤口的爱》中的一个小片段描写 :妈妈蹲下来,用棉签轻轻地给我的伤口涂上药膏。药膏发出淡淡的清香我陶醉了,被柔柔的母爱陶醉了。本来疼痛的伤口,一下子不痛了。
有了鼻子的参与,作文的内容表达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奶奶的心灵手巧体现在饺子的美味,母亲的深爱体现在涂抹在伤口上的药膏。这样的表达就是惟妙惟肖。
三、善用耳朵,听到声音,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写作时,如果能把听到的声音写进去,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风声、雨声、流水声,世界不是黑白默片,作文也不能静默无声。我们要用耳朵倾听各种声音,比如人说话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做动作、做事情时发出的声音,都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特点。例如一个学生写《我爱妈妈》的作文的一个平实的句子:“晚上十点多,加班的妈妈终于回来了。”我对学生说:“妈妈加班这么晚才回家,等待的过程应该是多么心急,多么漫长呀!如果用上耳朵来倾听声音,把听到的写到作文中去,看看效果怎么样?”学生根据提示,句子修改为:“晚上十点多钟,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叮当’一声开门的钥匙声,‘吱’的一声,门开了,我见到筋疲力尽的妈妈轻轻地走进大厅。”这样的文段描写,当读者阅读时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个坐在沙发上焦急而耐心地等待妈妈回家的孩子,仿佛看到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的妈妈。学生习作《馋猫李明》中有一句精彩的语句:“李明嘴巴朝碗里‘呼呼 ’地吹着气,然后,一只手抓起一只饺子塞进嘴里,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得好香啊! ” 这样的描写,李明那馋猫样就跃然纸上了。
作文里借助声音,可以传达情感,感染读者;可以创设情境,让人身临其境;可以在无声处奏出音韵,把读者带到音画融合的境界。
善用舌头,仔细咀嚼,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我们在用眼睛、耳朵、鼻子观察事物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舌头”这个器官。我们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我们要想知道饮料的味道,就要喝一口。是甜是苦,是酸是辣,是麻是涩,只有用口尝一尝才能知道是什么滋味。请看来看一个同学在《母爱的味道》中写的一段话:
妈妈小心翼翼地端来一碗药,这药散发着阵阵苦涩的热气,我不禁皱起眉头。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良药苦口利于病,不怕苦,喝了就好了,明天就可以背起书包上学去了。”我听了,接过妈妈递过来的药,“咕噜咕噜”地一股脑喝完,这药又苦又涩,但好像又夹杂着一丝甜甜的味道,喝下去后,整个喉咙清凉清凉的。这就是母爱的味道。
这段话里,小作者把妈妈煎熬的中药的味道表达出来,苦中带甜,喝完后舒服,这就是母爱的味道,这样的表达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来感受事物,并且运用到写作中,让作文的语言活起来,可以把作文的内容写得更充实具体,把作文的语言表达得更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就会爱上写作,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作家孙犁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