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根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我国年龄段在0-25岁之间的残疾人达到了784万人,占我国残疾人口总数的9.44%,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与其同年龄段的弱势群体(如:贫困者,孤儿等)相比较,其残疾是伴随其整个生命历程的;与成年的残疾人群体相比较,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对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更高。残疾对于其教育、就业以至正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影响。
一、我国特殊教育现状
残疾青少年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其享受就业等正常的公民权利,也关系到其生存状况与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相关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残疾人义务教育在学率为63.19%,2009年残疾人义务教育在学率上升至69.5%,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与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相比较,也有较大的提升,说明我国残疾人义务教育水平稳中有升。但是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不足七成,说明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残疾青少年由于身体状况限制而没有上学的比重到达66.1%,由于就近无特殊教育学校而没有上学的比重达到23.9%,这一数据反应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从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1990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与此同时把每年五月的第3个星期日确立为全国助残日,这些法规与措施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残疾人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全国注册成立的社会工作机构中,没有一家是针对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残疾人事业中也只是少量地引入了社会工作的方法或元素。所以,尽快把社会工作引入残疾人事业,是今后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把社会工作的元素引入残疾人教育体系中,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突破口。
二、以社会工作视角分析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是办学多年的老学校了,招收学生范围广泛,体现着有教无类的古训,但是由于学生家庭和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前年根据市里的统一规划搬迁到了呼和浩特市民政福利园内,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
首先是交通不便、学校环境差。学校新校址在呼和浩特市民政福利园内,位于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离市区中心较远。由于新校区还没有建设完工,学校在福利园内的一处临时场所上课。老师们大多都在市区里住,由于校区远交通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们的情绪。临时校区只有五层楼和一个不大的院子,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在同一个楼里,有的教室和宿舍都在同一层,没有操场,学校院子里只有很少的空地,未硬化,学生和老师们的食堂还是平房,条件很恶劣。希望这只是暂时的,等新校区建好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其次是资金缺乏。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隶属于市民政局,学校常书记介绍说:“学校正处于一个资金困难的时期,特殊教育学校是学校但不属于教育厅管理,所以就不能享受教育补贴,但在民政的大家庭中,还有儿童福利院等单位都比特殊教育学校得到重视,所以上级的拨款大多都投向了其他单位。特殊教育学校和儿童福利院是邻居,经常看到儿童福利院把吃不了放坏了的水果或者是还很新的衣服扔出来,而特殊教育学校连平时的伙食都保证不了,学生吃不好,只能保证吃饱,更别提什么水果了。除了没有上级的资金帮助,大部分学生们的家庭也很困难,学校的收费已经很少了,但是还有家庭交不起伙食费,有时都把自家地里种的土豆拿到学校来顶账,老师们看着心里也都挺不是滋味的。”通过书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缺乏问题很严重。资金问题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问题。新校区的建设费用是卖掉老校区土地后筹得的,但是后续资金就没有保证了。
再次是教师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指导。在呼市特教学校的教师队伍中,虽然教师们的学历都较高,但是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比较少,所以教师们的专业水平都不是很高,只有一名老师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他任职体育老师,他说:“刚毕业的时候很有热情,满腔热血想把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但是到了实际工作岗位之后,发现太多的困难,热情也逐渐减退了,现在也只是正常的上上课。”这种没有专业科学方法指导的教学现状,就造成了老师不能很好地教育和服务于学生。
(二)学生层面
有研究表明,残疾人被社会“标签”化了,所以社会、学校以及老师和家长都对残疾学生低期望化,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包办或代办,使得残疾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缺乏,甚至出现过于依赖或者是习惯于依赖于他人帮助的现象。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成长期,是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关键时期,而残疾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是在被过度地保护、看管和帮助中成长起来的,事实上残疾青少年需要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来完成对自己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残疾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残疾学生的心理感受力比同龄正常学生的更为敏感、自我意识更强,加之他们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少于同龄人,这就加剧了他们的意识停留在自我知觉状态中,而智力正常但肢体残疾的学生,更会注意到自己与正常人的不同,残疾学生把这种不同的状态反复的与他们的理想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在他们的自我评价中会不断感受到自己的缺陷,从而心理上更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消极的情绪。这样不良的心理状态造成残疾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学生,使得残疾学生有更强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心理上的需求在僵化的教育体制中被扭曲了,在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中有位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老师说:“这里的学生和外面的学生一样,平时看不出来,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相互攀比,使用的各种方式实在是不好说。”学生关注自己的成绩固然是好事,但是忽视健康的成长而只注重学习成绩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学生们用学习成绩的优秀来取得老师的关注,而老师也是比较重视和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那些有礼貌的或是懂事但学习一般的学生,这种错误的导向,就容易造成学生们在压力中成长,使学生在本身就与世隔绝的学校生活中更为压抑。老师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应该只是片面地追求成绩。
三、结语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目前的需求主要是在资金上,政府应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部门范畴,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社会工作活动来解决,如募捐等;针对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学校应该聘请专业人员定时的给予教师们辅导,力求能掌握最专业最新鲜的教学与工作理念。对于残疾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中需要给予残疾学生正确积极的引导。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一、我国特殊教育现状
残疾青少年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其享受就业等正常的公民权利,也关系到其生存状况与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相关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残疾人义务教育在学率为63.19%,2009年残疾人义务教育在学率上升至69.5%,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与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相比较,也有较大的提升,说明我国残疾人义务教育水平稳中有升。但是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不足七成,说明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残疾青少年由于身体状况限制而没有上学的比重到达66.1%,由于就近无特殊教育学校而没有上学的比重达到23.9%,这一数据反应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从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1990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与此同时把每年五月的第3个星期日确立为全国助残日,这些法规与措施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残疾人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全国注册成立的社会工作机构中,没有一家是针对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残疾人事业中也只是少量地引入了社会工作的方法或元素。所以,尽快把社会工作引入残疾人事业,是今后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把社会工作的元素引入残疾人教育体系中,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突破口。
二、以社会工作视角分析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是办学多年的老学校了,招收学生范围广泛,体现着有教无类的古训,但是由于学生家庭和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前年根据市里的统一规划搬迁到了呼和浩特市民政福利园内,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
首先是交通不便、学校环境差。学校新校址在呼和浩特市民政福利园内,位于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离市区中心较远。由于新校区还没有建设完工,学校在福利园内的一处临时场所上课。老师们大多都在市区里住,由于校区远交通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们的情绪。临时校区只有五层楼和一个不大的院子,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在同一个楼里,有的教室和宿舍都在同一层,没有操场,学校院子里只有很少的空地,未硬化,学生和老师们的食堂还是平房,条件很恶劣。希望这只是暂时的,等新校区建好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其次是资金缺乏。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隶属于市民政局,学校常书记介绍说:“学校正处于一个资金困难的时期,特殊教育学校是学校但不属于教育厅管理,所以就不能享受教育补贴,但在民政的大家庭中,还有儿童福利院等单位都比特殊教育学校得到重视,所以上级的拨款大多都投向了其他单位。特殊教育学校和儿童福利院是邻居,经常看到儿童福利院把吃不了放坏了的水果或者是还很新的衣服扔出来,而特殊教育学校连平时的伙食都保证不了,学生吃不好,只能保证吃饱,更别提什么水果了。除了没有上级的资金帮助,大部分学生们的家庭也很困难,学校的收费已经很少了,但是还有家庭交不起伙食费,有时都把自家地里种的土豆拿到学校来顶账,老师们看着心里也都挺不是滋味的。”通过书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缺乏问题很严重。资金问题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问题。新校区的建设费用是卖掉老校区土地后筹得的,但是后续资金就没有保证了。
再次是教师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指导。在呼市特教学校的教师队伍中,虽然教师们的学历都较高,但是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比较少,所以教师们的专业水平都不是很高,只有一名老师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他任职体育老师,他说:“刚毕业的时候很有热情,满腔热血想把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但是到了实际工作岗位之后,发现太多的困难,热情也逐渐减退了,现在也只是正常的上上课。”这种没有专业科学方法指导的教学现状,就造成了老师不能很好地教育和服务于学生。
(二)学生层面
有研究表明,残疾人被社会“标签”化了,所以社会、学校以及老师和家长都对残疾学生低期望化,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包办或代办,使得残疾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缺乏,甚至出现过于依赖或者是习惯于依赖于他人帮助的现象。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成长期,是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关键时期,而残疾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是在被过度地保护、看管和帮助中成长起来的,事实上残疾青少年需要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来完成对自己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残疾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残疾学生的心理感受力比同龄正常学生的更为敏感、自我意识更强,加之他们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少于同龄人,这就加剧了他们的意识停留在自我知觉状态中,而智力正常但肢体残疾的学生,更会注意到自己与正常人的不同,残疾学生把这种不同的状态反复的与他们的理想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在他们的自我评价中会不断感受到自己的缺陷,从而心理上更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消极的情绪。这样不良的心理状态造成残疾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学生,使得残疾学生有更强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心理上的需求在僵化的教育体制中被扭曲了,在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中有位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老师说:“这里的学生和外面的学生一样,平时看不出来,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相互攀比,使用的各种方式实在是不好说。”学生关注自己的成绩固然是好事,但是忽视健康的成长而只注重学习成绩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学生们用学习成绩的优秀来取得老师的关注,而老师也是比较重视和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那些有礼貌的或是懂事但学习一般的学生,这种错误的导向,就容易造成学生们在压力中成长,使学生在本身就与世隔绝的学校生活中更为压抑。老师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应该只是片面地追求成绩。
三、结语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目前的需求主要是在资金上,政府应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部门范畴,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社会工作活动来解决,如募捐等;针对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学校应该聘请专业人员定时的给予教师们辅导,力求能掌握最专业最新鲜的教学与工作理念。对于残疾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中需要给予残疾学生正确积极的引导。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