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单核细胞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4例及非本病患者24例,抽取两组患者脑脊液,并行单核细胞检测,观察两组患者脑脊液异常细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淋巴样细胞、激活单细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诊断中,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的检测有助于掌握异常细胞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单个核细胞内结核抗原;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对结核杆菌或者其他代谢产物,导致的过敏反应所致,主要以脑膜为主要的非化脓性炎症反应,其比例是结核病的6%[1]。有研究证实,导致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情的延误。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是用于结脑诊断的重要方法。鉴于此,本研究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通过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分析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4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拟定的关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为3-80岁,平均年龄为(31.62±18.40)岁。另从同期体检病例中选取24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2-84岁,平均年龄为(32.67±19.51)岁。两组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运用自然沉积法对患者行脑脊液细胞学常规检查,同时行免疫细胞组化法,对患者脑脊液进行检查。抽取3ml脑脊液行沉淀处理,在各个脑脊液沉淀器内加入脑脊液0.5ml,待到水分干后,行染色处理,并放置于显微镜下,对有核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取玻片置于冷丙酮内4℃,固定10min,经TBS-T冲洗处理,移入混有羊血清的TBS内孵育。再用TBS-T冲洗数次,吹干滴入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孵育。再次运用TBS-T数次冲洗玻片,并运用50%缓冲甘油进行封片处理。分别制作两份玻片,其中一份作为阴性对照。阳性显示结果为单核细胞的胞浆染色。
  1.3 检查指标
  对两组脑脊液细胞学进行检查,淋巴样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激活单核细胞。
  2 结果
  观察组24例中,18例中性粒细胞(75.00%),22例淋巴样细胞(91.67%),15例转移淋巴细胞(62.50%),13例单核细胞(54.17%),23例激活单细胞(95.83%),2例嗜酸细胞(8.33%);对照组24例中,8例中性粒细胞(33.33%),14例淋巴样细胞(58.33%),10例转移淋巴细胞(41.67%),16例单核细胞(66.67%),17例激活单细胞(70.83%),1例嗜酸细胞(4.17%)。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淋巴样细胞、激活单细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非化脓性慢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尽管当前临床诊断方法不断改进,但效果都不慎理想。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其大量存在于单核巨噬细胞中,它能够被单核巨噬细胞快速吞噬,并且能够经由单核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迅速进入到细胞内,并迅速生长。有报道指出[2],相较于血清和抗体,脑脊液与抗原检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研究基于该理论,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通过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检测,来实现早期诊断。结果显示,在2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与非本病患者的脑脊液单核细胞的抗原检测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淋巴样细胞、激活单细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合抗原检查进行分析,可有效掌握异常细胞变化情况。此外,该方法操作简单,投入成本小,更利于县级医院的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秀英,吴若芬,范學文.T-SPOT.TB法检测脑脊液单个核细胞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2):110-115.
  [2] 何俊瑛,刘士甫,朱艳霞,等.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3):209-2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1、病例摘要  王某,女,75岁,因“肛门异物脱出4年,加重伴阴道异物脱出2月”收治入院。患者于4年前出现便时肛门肿物脱出,脱出组织少,便后可自行回纳,患者未曾给予相关治疗。2月前症状加重,表现为便时及行走时肛门脱出肿物明显增多,同时伴有前侧阴道异物脱出,回纳困难,遂于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T:36.5。C,P: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 分析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并总结对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选择在我院肿瘤科工作1年以上的20例护士作为观察组,另选从未在肿瘤科工作的20例护士作为对照组,于2014年11月对两组护士进行相关调查和体检,比较两组护士的白细胞水平、脱发、月经异常、皮肤异常等情况,分析化疗药物的危害性,探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内容摘要]在进行人体新陈代谢系统的研究过程中,进行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研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系统的各种反馈机制的研究上。与此同时,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高度的适应性和协同作用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具体的分析人工内分泌系统如何发挥出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指导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健康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指导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相比,观察组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蒙医西医对其研究治疗中取得一定性的进展,但仍有些临床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尚待临床工作者更近一步研究。现将蒙医西医对ITP 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蒙医西医;发病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 目的 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任意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妇产科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46例,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分成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各23例。两组都给予常规临床物理治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用替硝唑治疗。从而对比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与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疼痛等,再加上部分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患者确诊后已经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療时机。目前,临床上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更多的以内科治疗为主,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探讨肠道功能训练在马尾神经损伤所导致的大小便失禁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36例马尾神经损伤导致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进行肠道功能的训练,患者对大小便的控制能力的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治疗后的满意情况作为评价标准。  结果:36例患者中,有效的为20人,好转的为9人,无效的为7人,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目的:探讨成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病理科的一例成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混合型肿瘤,易误诊。根据年龄及神经母细胞瘤所占比例和分化程度进行分型对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使用MCS+9000 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及一次性使用管路采集血小板。结果 本站于 2012-2013年共采集机采血小板215例,其中采集失败的有32例﹙14.88%﹚,采集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精神紧张﹙21.88%﹚、穿刺不当﹙18.75%﹚、枸橼酸盐中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