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借助语言思考问题,表达思维。训练语言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准确无误,又强调严密的逻辑性。长期进行“说”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更主要也是逻辑思维能力与提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各种“说”的训练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1 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负担。
  现在的教学在师生互动后,往往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以达到学生掌握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一是浪费了课堂的宝贵的时间,在课堂中进行笔算练习,往往只能练几道题目,且机械性较强,单位时间内的练习密度不大,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加重了学生课后的负担,由于课堂练习不多必定造成“课内不足,课外补”的现象,课外再以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学生的课后的作业负担也就相应的增加;三是学生所学知识遗忘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学的知识由于是通过机械的重复练习才形成的定势,而不是从根本上明白内涵,领会实质,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往往会出现遗忘,即出现我们所说的“前学后忘”。
  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思维分析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的这种方法,则在一定程度改善上面的缺陷,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思维过程,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负担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1.1是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课堂上进行笔算练习必定没有口述得快,往往学生的脑中已经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但是在进行笔算时,就浪费了一些时间,如果用语言叙述,学生思维能及时反映出来,在一定时间就能加大训练量,时间的利用程度也就不一样。
  1.2是改变了学生的记忆方式,笔算练习是靠机械重复才形成的知识,这种重复并不能全部理解,而让学生叙述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有根据加以叙述,这样学生的思维和记忆紧密结合,既能很好地记住所学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1.3是加大了学生课堂练习的密度,由于课堂上练习的时间缩短,相同时间的练习量也就加大,教师在较充足的时间里也就可以灵活安排一些多样化题目的练习,同时课堂练习内容增多,课后作业量也就相应减少,大大减少了学生课外负担。
  2 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提高策略水平。
  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不仅是要求学生向老师表述,而且还要求他表明自己的观点、方法、,这样就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创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环境。
  2.1 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思路,掌握各种解题思路。
  学生由于受智力水平、理解程度、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一样,这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析过程,使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再现并加深理解,同时由于相互交流有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策略水平,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2.2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加强反馈,使言语表达趋于完整。
  学生在用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思维过程的同时,教师也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结果进行评判,去误存正,化繁为简。
  学生由于受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习惯的限制,在叙述思维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复,表达不明白等现象,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思考的途径因势利导,使之过程趋于有序,语言表达更加完整。
  3 训练学生思维,培养表达能力。
  教师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述述思维过程的这种做法,学生各抒已见,讨论热烈,思路越辩越清晰,表达也逐渐严密,在思考和表达上可收到互补、互促的效果。
  3.1以清晰的思路,培养表达的严密性。
  让学生叙述思维过程,学生只有在深思远虑的基础才能有循又序的把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语言才具有严密性。
  例如:要判断86是不是偶数?学生只有在理解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认清86的个位是6,根据特征它能被2整除,所以这个数是偶数。这样学生思考的过程才合乎逻辑,表达出来的语言,才具有严密性。
  3.2以准确的语言,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表达数学的语言要规范、准确,只有用准确的语言来叙述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才显得有理有据让人感到有很强的逻辑性。
  教材中的法则、概念,都是用准确的数学文字定义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规范的语言,在思维活动中运用这些帮助叙述。如在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就应准确地说出两种量相关联,相对应的两个量是比值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如积一定,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只要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叙述,思维的过程才有逻辑性,否则就叙述不清,说不明白。
  当然,我们强调语言表达叙述思维过程,并不放弃其它的练习形式。每一种练习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侧重的选择一些合适的练习方式,以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
其他文献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 注意观察和积累  1.1 注意观察  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
期刊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进行的,并且在学习中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学习变得呆板、枯燥、泛味,毫无乐趣可言。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和探索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 ,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新课程标准评价理念下,如何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运用恰当的的方法与策略,来体现作业批改的激励作用,以提升其在促进学生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发展方面的有效性。  【关键词】作业批改;评价策略;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作文知识的教授。作文课主要教学形式有两种,一为指导,二为讲评。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认识到作文指导课对学生作文提高的不利。为此,我把作文讲评作为作文教学的重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习作;指导;危害;讲评;好处  1 作前指导所带来的危害。  现在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重指导,轻讲评。即使讲评,亦如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对提高学
期刊
【摘 要】现在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许多学生没有时间学习语文,因此语文素养很差。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能力;兴趣;课外阅读;独立思考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科作业和练习负担显得过重,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再加上很多学生觉得“语文学不学一个样”,即使是有时间也是做数理化,早读记英语单词。因此在我们普通高中
期刊
【摘 要】大学教育全面现代化是大学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大学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实现途径和理想模式,大学教育全面现代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大学教育发展高效和谐、循环再生、协调有序、运行平稳的良性状态。  【关键词】大学教育;现代化  大学老师不同于中、小学老师的显著之处是:中、小学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教会学生“是什么?”,以此完成基础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让
期刊
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一册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是每一位一年级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1 遵循大语文观,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
期刊
【摘 要】现今文言文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难点,在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要求日趋加深的前提下,如何通读、理解文言文成为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读书百遍未必能够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加以一定的方法才是科学的学习,本文就现初中语文中文言文进行解析,通过老师理清顺序,达到学生自觉通读课文甚至理解课文的目的,将文言文这一难点运用简单的逻辑原理梳理开来,让学生好理解,好记忆,以达到自学文言文,甚至欣赏文言文的目的,让学生
期刊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在实施中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旧观念,坚决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以全
期刊
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共同问题,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污染事件,前车之鉴,可鉴之。为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实现中国梦,就不能只为了眼前的短期效益,而挥霍未来。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建和维护。  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次此雾霾历时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极具典型性,能折射出与之相关的诸多地理问题,
期刊